[1966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20:13
悄悄豆 发表于 2004-7-15 21:06  舍不得胶片的理由: 一、胶片质量比数码好; 二、看到胶片出来,比较舒服; 三、用胶片要经过冲洗后,才能看到结果,有神秘感; 四、胶片可以用幻灯看,三五知已好好玩; 五、胶片机子保值; 六、用胶片机子才能出大师; 七、拍胶片才能保持自己摄影的技术。
用数码的理由: 一、胶片质量比数码好。 那是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多年都是用胶片, 二是没看过好的数码片子;三是看多的低端数码、低级摄手拍的片子。 二、看胶片出来比较舒服。 用数码自己制作,再冲出来,就象是自己种的桃子,自己收获,自己享受;胶片是自己种桃,请人打理,自己享受。 三、用胶片经过冲洗后,才能看到结果有神秘感。 数码自己后期制作后,等待出片时的心情与胶片出来一样的;自己用高级打印机出片子时那种满足感----特别是不再依靠别人而看到这么好的片子时,心里可是洋洋自得的紧罗。 四、胶片可以用幻灯看,三五知已好好玩。 数码可以邀三五知已用电视看,也好玩哟;数码还可以邀三五知已用电脑评头品足呀;数码还可以在网络上给成千上万的人看哟。虽然胶片也可以,但也可以说是数码化了吧? 五、胶片机子可以保值。 当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个人用数码时,还有人用胶片吗?没有胶片,胶片机 ... 十年前这个样子
|
[1965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20:10
lawww 发表于 2004-7-14 22:10  悄悄豆 泡菜 帖数:137-14 图数:0/4-0 字数:22K-2K 注册:2003年12月 数码后期制作的乐趣。
玩数码,起初都对数码的胶片出来不大会满意,因为,大部分冲洗店的员工是按他们用胶片冲先的经验来对付数码的。为了保证数码片子的质量,他们比较保守,宁可“过”一点,也不敢“欠”一点,会在加减密度、提高锐度上做点文章,然后再自动调节一下色彩,也以片子出来都是有点艳的。 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我就是从数码转胶片的。各有各的乐趣,数码永远替代不了胶片在我心中的位置。就算你出一本书,来说明数码的好处,还是改变不了我这个“胶片顽固派”!
|
[1964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20:08
悄悄豆 发表于 2004-7-14 21:14  数码后期制作的乐趣。
玩数码,起初都对数码的胶片出来不大会满意,因为,大部分冲洗店的员工是按他们用胶片冲先的经验来对付数码的。为了保证数码片子的质量,他们比较保守,宁可“过”一点,也不敢“欠”一点,会在加减密度、提高锐度上做点文章,然后再自动调节一下色彩,也以片子出来都是有点艳的。 很多人自己动手搞后期制作时,对软件不熟练时会对后期制作有逆反心理。 经过几年的数码后期制作,我发现,我越来越钟情于数码后期制作。甚至于越来越您痴迷了。 数码的后期制作最大的乐趣是,把自己的电脑调得和冲先店出的片子的调子一模一样,然后对片子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制作,然后交给冲洗店说:不要再调了,只出片子就行了。然后片子就和自己设想的一样了,高兴! 虽然自己水平差,但是当你看到片子和你想象的一样时,你可以放心地去拍你任何你能够拍得到的题材,你完全有信心按照你的想象来进行后期制作! 你不用去闻暗房里的气味,也不用冒着酷暑在暗房里鼓掏得满头大汗; 你不用担心二次曝光是否准确; 看到白天变成黑夜,早晨变成傍晚,彩色变成黑白,具象变成抽象,有变成无,无变成有。。。。比如讨厌的电线杆没有了,比如空荡荡的天空出现一架飞机,比如清除漂亮MM脸上一个小 ... 哈哈哈
|
[1963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20:03
Yonghui 发表于 2004-7-11 13:52  严重赞同北方的话!!!
无忌的某些数码资深真的是有趣!什么“俺看更多的是对数码门槛降低的恐惧,是对更多的平常人可以出好片的恐惧”。不明白,俺又不是什么大师,玩摄影就是玩摄影,别人照出好东西,玩胶片的为什么要怕?!可笑。觉得你对数码的捍卫大都来自自己的虚荣心,因为你投资在DSLR上的钱让你不得不去为自己辩护……别以为喜欢胶片、不喜欢数码的人就比你穷、就买不起DSLR。俺能买,但就是不想买,这个事实你就这么难接受么?你喜欢数码、别人喜欢胶片,这个事实你就这么难接受么?别整天以为拿胶片的都是伪君子,好像暗地里都对你的DSLR流哈喇子。Give me a break!Please! --
|
[1962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20:01
Maxxum 发表于 2004-7-11 01:57  随着DSLR的泛滥,原先一大批坚持数码可以完全取代胶片的人渐渐明白了其中道理,逐渐销声匿迹了。从这个帖子的众人发言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嗯嗯
|
[1961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19:57
悄悄豆 发表于 2004-7-9 19:54  数码与胶片,说得大一点是一个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还是别人做你的主人的问题。 胶片,除了开冲扩店的,只有顶尖的一些人可以自己拍,自己可以冲洗,或者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冲扩! 数码,你完全可以掌控从拍片到出片整个全过程!你不会恨自己没拍好照片,或者照相技术没过关,而是恨自己头脑想象不够丰富! 数码取代胶片的趋势早已明朗!不是说,某某已经停止生产胶卷了吗,不是说某某停止生产胶片相机了吗?如果这些不可靠,大家可以看看2003年日本几大相机公司胶片机与数码机的销售情况:在欧洲是7:3,亚洲6:4!这些可能还是远了,大家可以静下心来看看央视开心辞典,看有几个家庭梦想是要胶片相机的?我注意了一下,从今年以来这个数字是0!而数码的12个!也就是说数码与胶片的比是12:0,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继续观察下去!
大家再仔细看看,除新闻记者之外,称得上“摄影艺术家”的,除了几个用大画幅的被称为“艺术家”的外,还有几个称得上“艺术家”呢?而这些所谓艺术家们的杰作在数码的世界里,简单是小儿科呀!---我为什么拿不出象他们一样的呢,那是因为我的想象力不够,我相信,坛子里的DX也好,泡菜也好比我能干的多如牛毛,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人横空出世的!----看过那片“天宫 ... 那时怎么那么有时间码这些?
|
[1960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19:55
悄悄豆 发表于 2004-7-9 18:06  当照相不再成为“摄影”时,所谓“摄影艺术家”将退出※※舞台----至少,会重新洗牌!就象钢笔代替毛笔一样----大家拿个天文望远镜仔细搜搜,我们中国大陆,当今在世的还有几个称得上“书法家”的?更有几个称得上“钢笔书法家”呢?或者更可以说“键盘(电脑)书法家”呢? 数码机会使“摄影术”越来越普及化----以前辛苦地在暗房的劳作(而这在以前是区分“艺术家”的重要标准之一)会成为一个令人厌烦的工作,久而久之会被人遗忘(现在还有几个人磨墨?---尽管墨香令人陶醉!) 有人说在电脑上喜欢数码,在纸质上喜欢胶片的,请看一下试用佳能拍片的几位中国摄影师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上的跨页彩照!----何况胶片质量的提升目前几乎已经到了顶点---要不几十年反转片的质量提升并没有质的飞跃?而数码呢? 所谓反转片可以用幻灯看,数码直接可以用电视看,更加省事呀!连纪灯机都省了。
我为什么说,以后数码使“摄影艺术家”消失呢?国际上有一个最有名的伍氏定律:当一种技术越大众化时,离艺术就越远,反之,当一种技艺越来越稀有时,离艺术就越来越近!注意,他这里说的是越来越远或近!而不是绝对的。 数码机就可以眼瞅着使“摄影术”越来越大众化! 唉
|
[1959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19:52
悄悄豆 发表于 2004-7-9 14:47  习惯问题吧,迟早会是数码的天下的。 胶片机还有市场很大一因素是“惯性”。 现在还紧守胶片的绝大部分是已经用了很多年的胶片机了----目前的中国人的经济实力怎么可能说换就换呢?再者,不说经济问题,单就感情来说,相机已经成为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了,怎么可能说换就换呢?楼下的人说胶片的味道之类的都是基于上述这些个原因,不自觉地找了些安慰自己的理由。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人骨子里对新事物的恐惧,下意识地抵触而已。当然客观上说,数码机子还较“贵”(至少初级成本较高),是一个胶片派的理由,另一个理由是贬值快。这两个是数码优势也是很大的劣势。所谓优势,说明数码进步快,劣势则是心理上感觉不爽。 不知道看过最近的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没有?那十大中国摄影家都是长期以来的胶片派,被佳能的1DSMARK2俘虏了,个个都想无偿据为已有呢。也是因为他们绝大部分以前没有接触过数码,现今一接触,情况你可以找第6期吧看看就知道了。 当然他们都是试用的,他们也发出“要是送给我就好了”的感慨、甚至还有人想偷偷拿走了事(当然书上这么说也是戏说而已),说明主要还是钱的因素,而不是新老技术的问题。 我说有些人感到恐惧,产生抵触是这样考虑的:数码机将使摄影的门槛大大降低 ... 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啊 现在回头来看 也蛮有意思 以前的那些DX好象 基本上没见在这里露面了啊
|
[1958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4-1-22 18:10
2014年了 再顶下啊 哈哈
很惭愧 我的胶片已全部睡觉了 目前还有好多反转片 不知还能不能用啊?
|
[1957 楼] rencq
[资深泡菜]
14-1-20 20:17
|
[1956 楼] 黑白張
[资深泡菜]
14-1-18 18:11
悄悄豆 发表于 2011-12-29 15:51每年顶一次?
|
[1955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13-5-14 10:43
picture9686 发表于 2012-9-28 08:01  虽然传统的东西不先进,但人是情感的动物,对某些东西的钟情 是不讲道理的,就像宗教信徒一样 从不怀疑心中的神。 确实如此!
|
[1954 楼] picture9686
[资深泡菜]
12-9-28 08:01
虽然传统的东西不先进,但人是情感的动物,对某些东西的钟情 是不讲道理的,就像宗教信徒一样 从不怀疑心中的神。
|
[1953 楼] Dr花非花
[泡菜]
12-9-28 00:38
原来觉得数码全副太大太重,但现在有了rx1,胶片的地位更不好过了 考虑到日后的趋势我手里的胶片机出到只剩下一机一头,图个好玩了
|
[1952 楼] 极品可乐
[泡菜]
12-9-28 00:27
|
[1951 楼] 黑白張
[资深泡菜]
12-9-25 07:37
andy2048 发表于 2012-1-4 01:21  我觉得应该是不同的表现方式吧 很难相互取代 言之有理!
|
[1950 楼] andy2048
[泡菜]
12-1-4 01:21
|
[1949 楼] 悄悄豆
[老坛泡菜]
11-12-29 15:51
|
[1948 楼] 山野村夫
[资深泡菜]
11-12-11 12:18
原文由 wuchiwj 在2011-12-04 21:57发表 如果不是扫描这个数码介入,用的人会更少。 那可不一定。
|
[1947 楼] wwffyy1119
[泡菜]
11-12-5 22:53
俺在坚持胶片,也有数码单反,但现在基本不用了。 顶张黑白胶片支持下胶片。
|
[1946 楼] NeilWang
[老坛泡菜]
11-12-5 22:34
|
[1945 楼] 树的影子
[泡菜]
11-12-5 12:39
原文由 超速保护 在2011-12-04 21:52发表
正片 幻灯机看 没有丝毫的数码介入了。 岂不是比数码成本高多了? DX能否指点,幻灯看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或条件?
|
[1944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11-12-4 22:01
原文由 QQQ 在2011-02-16 12:20发表 握手。 我也是胶卷相机数台,数码相机只有09年入的二手NIKON D2X。 握手。
|
[1943 楼] wuchiwj
[禁言中]
11-12-4 21:57
|
[1942 楼] 超速保护
[资深泡菜]
11-12-4 21:52
原文由 树的影子 在2011-12-04 16:44发表
请教黑白老师,如何做到胶片与数码的对照看啊?
我前几个月,也拍了2卷胶卷。也迷上了拍胶卷的过程。35系统的50视野,真是让人着迷,慢慢对焦,看棱镜慢慢清晰,全手动过程。测光也自己算。 但是郁闷的是,胶卷冲出来后,相馆要将底片扫描成数码,再洗成照片。中间可能还夹杂有相馆自己的后期数码处理。等看见照片时 ...... 正片 幻灯机看 没有丝毫的数码介入了。
|
[1941 楼] 树的影子
[泡菜]
11-12-4 16:44
原文由 黑白张 在2011-11-15 08:43发表
有同感~ 请教黑白老师,如何做到胶片与数码的对照看啊? 我前几个月,也拍了2卷胶卷。也迷上了拍胶卷的过程。35系统的50视野,真是让人着迷,慢慢对焦,看棱镜慢慢清晰,全手动过程。测光也自己算。 但是郁闷的是,胶卷冲出来后,相馆要将底片扫描成数码,再洗成照片。中间可能还夹杂有相馆自己的后期数码处理。等看见照片时,已不是原滋原味的胶片味道了。 如果相馆还能直接将底片放大成照片就好了。 请教您们如何看待现在相馆的处理过程?
|
[1940 楼] 十年一劍
[资深泡菜]
11-12-4 14:51
原文由 战斗机 在2011-07-14 15:38发表 除了单反全幅,我还有135、6X6、6X9等老胶片机。无它,胶片的色彩和质感是数码无可比拟的。用数码和胶片拍同一景物,看片后会有立马扔掉数码的冲动。 给力~
|
[1939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11-11-15 08:43
原文由 战斗机 在2011-07-14 15:38发表 除了单反全幅,我还有135、6X6、6X9等老胶片机。无它,胶片的色彩和质感是数码无可比拟的。用数码和胶片拍同一景物,看片后会有立马扔掉数码的冲动。 有同感~
|
[1938 楼] 战斗机
[资深泡菜]
11-7-14 15:38
除了单反全幅,我还有135、6X6、6X9等老胶片机。无它,胶片的色彩和质感是数码无可比拟的。用数码和胶片拍同一景物,看片后会有立马扔掉数码的冲动。
|
[1937 楼] 亚当超
[资深泡菜]
11-7-14 08:26
一、为了影像质感 二、没钱上1DSIII以上数码,数码后背更好。 数码与胶片当然都有,只是数码单反用的次数是胶片的100倍。但我依然保留有特色的135旁轴胶片和6X9双轨。135玩幻灯片还是很有味道的,6X9拍风景还是很爽,也可以为日后数码后背平民化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