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文、民俗摄影交流
112872
1882
[117 楼] hakkaloyin
[资深泡菜]
07-2-5 19:15
黄砂兄:深圳还有几间客家围屋和其它古建筑物值得一旁。杭梓镇龙村“龙湾世居”。坪山镇田心叶氏“水祖新居”。坪山镇“丰田世居”。坪山镇石井村民居群。坑梓镇沙梨园碉楼式民居。坑梓镇龙湾村的“蔼庐”。坑梓镇龙田村花“龙田世居”。坪山镇石井村叶氏“会源接”。坑梓镇秀新村黄氏“新秀世居”。坪山“南中学堂”旧址等等。。。。
|
[116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5 18:36
土墙....
![]() |
[115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5 13:00
围楼"炮眼".
![]() |
[114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5 12:49
围屋建筑结构上有很多穿廊(走廊过巷),各地围楼的走廊形式外观上各有不同,有拱门式,框架式等等,各具风情,各式各样的走廊过巷把围屋连成一体,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 |
[113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5 12:41
原文由 seven2 发表 |
[112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5 12:36
原文由 hakkaloyin 发表 呵呵,过奖了,谈不上建筑知识丰富,不只是匆匆忙忙去了 坪山-大万世居和龙岗-鹤湖新居围楼,瞎拍了一些图片. 不过看过鹤湖新居围楼后,确实能感受到围楼的大气,可惜没拍摄到更理想的图片来展示围楼雄姿... |
[111 楼] hakkaloyin
[资深泡菜]
07-2-4 07:24
摄于梅州。
![]() |
[110 楼] seven2
[资深泡菜]
07-2-3 21:09
也贴几张支持一下
![]() 1 ![]() ![]() ![]() ![]() |
[109 楼] hakkaloyin
[资深泡菜]
07-2-3 09:41
黄砂兄建筑知识丰富,深圳古老客家围楼都全访了?
|
[108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3 08:38
围屋建筑结构上有很多穿廊(走廊过巷),各地围楼的走廊形式外观上各有不同,有拱门式,框架式等等,各具风情,各式各样的走廊过巷把围屋连成一体,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 |
[107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2 20:54
围屋建筑结构上有很多穿廊(走廊过巷),各地围楼的走廊形式外观上各有不同,有拱门式,框架式等等,各具风情,各式各样的走廊过巷把围屋连成一体
![]() |
[106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2 20:40
围屋建筑结构上有很多穿廊(走廊过巷),各地围楼的走廊形式外观上各有不同,有拱门式,框架式等等,各具风情,各式各样的走廊过巷把围屋连成一体
![]() |
[105 楼] 客家老围
[泡菜]
07-2-2 15:01
心灵寄托:
![]() |
[104 楼] 客家老围
[泡菜]
07-2-2 14:54
....
![]() |
[103 楼] 客家老围
[泡菜]
07-2-2 12:39
...
![]() |
[102 楼] 客家老围
[泡菜]
07-2-2 11:03
家用竹篮,竹篓子.
![]() |
[101 楼] hakkaloyin
[资深泡菜]
07-2-2 00:43
这些大型客家围楼大屋在香港特区只有一间:就是沙田“曾大屋。
|
[100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1 20:22
广东深圳围楼建筑风情(鹤湖新居)
![]() |
[99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1 20:15
无题....
![]() |
[98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1 17:38
广东深圳的围屋建筑--鹤湖新居
![]() |
[97 楼] 客家老围
[泡菜]
07-2-1 13:10
原文由 黄砂 发表 ![]() |
[96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1 12:42
介绍了深圳坪山的大万世居,再转载一个,介绍一下深圳龙岗的鹤湖新居围楼:
鹤湖新居位于深圳市原龙岗镇罗瑞合村,距市区 28 公里。鹤湖新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被诸多专家学者誉为客家民居建筑艺术的结晶。 1996 年被原龙岗镇※※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鹤湖新居为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创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经三代人数十年努力,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7 年)。鹤湖新居原占地面约 25000 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整座建筑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中心为府第式三堂二横。先建内围和四碉楼、一望楼,内围平面呈回字形;后建外围和四碉楼、一望楼,外围平面呈梯形。整座围屋面宽 165.9 米,后宽 116.3 米,进深 104 米,建筑面积 21000 多平方米。有房 300 多间,以祠堂为中心,阁、楼、厅、堂、房、井、廊、院、天井、过道等建筑互相关联,隔而不断,守望相应,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它继承了中原府第式建筑、赣南客家四角楼和粤东兴梅客家围龙屋的传统,同时融汇了当地广府民系“斗廊式”(一天井、两廊、一厅、两房)住房的优点。它是客家人开拓深圳东部地区的※※见证,为研究深圳※※、文化、民俗、建筑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因去的匆匆,没拍摄到大气的图片,只能通过局部图片来浅释鹤湖新居围楼的建筑风情了: ![]() |
[95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1 12:36
原文由 何人 发表 谢了,欢迎常来!! |
[94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2-1 12:35
广东深圳的围屋建筑:
![]() |
[93 楼] 何人
[资深泡菜]
07-1-31 21:31
黄砂的客家风情片漂亮~!
|
[92 楼] 何人
[资深泡菜]
07-1-31 21:30
黄砂的风情客家很漂亮~!
|
[91 楼] hakkaloyin
[资深泡菜]
07-1-31 18:54
门。。。。摄于梅州
![]() |
[90 楼] 客家老围
[泡菜]
07-1-31 11:58
广东深圳-大万世居围楼建筑风情:
![]() |
[89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1-31 10:26
介绍一个:
围屋建筑的神奇壮观美 围屋建筑采用中原汉族建筑技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术,房屋主体群建筑与围墙之间的露天部分呈半圆形,称为“花台”主体群,围龙屋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相互对称、主次分明、布局规整、错落有序。围屋规格有大有小,大的建成九厅十八井,建造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十数年,里边有几十乃至几百个生活单元。 进门沿中轴线依次为下厅堂、上堂、中堂,左右两边及中间“天井”,还有南北厅、上厅、下厅、花厅,又有骑马廊、门廊、后廊,房间有正堂间、横屋间、枕杠间、老人间,还有若干晒楼、厨房和浴室,大门前有晒坪、池塘、照壁,围屋前低后高,多层次的天井,有利于通风、采光和排水,大门前的晒坪供晾晒和活动,池塘蓄水以供防旱、防火、洗涤、饮用以及净化污水,是自然生态的小循环。围龙屋具有坚固封闭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天灾、人祸有着极其周密、精细的应对之道和防备手段。关起门来也可以维持相当时日的生存,一个大屋就是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在这里,小家庭的私密性要求被降到最低点,他们习惯于这种聚居方式,认为相互之间应便于照顾,大家庭的利益至高无上,围龙屋的形式很好地满足了客家人这种聚族而居的特殊要求。不仅保证了他们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因其具有封闭性、独立性,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和同化,因此虽历经时代沧桑和地域环境的巨变,仍然保持了固有的社会生态系统,生生不息。客家围龙屋工程浩大,神奇壮美,内在美和外在美得到较好的结合,围龙屋内部空间之美在于它独特的个性,层层叠叠的院落、大大小小的天井形成内部空间丰富的变化,构成不同的私密性层次,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空间。一跨进围龙屋大门,里面一个个房间紧紧相连,有些天井地面铺上鹅卵石,整齐而有规律地排列。内部四通八达,组群严密、出入方便、穿堂过巷、回环旋绕、廊门众多、方圆规整,初来的人恍若进入围城。与其说是一座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这么多人在这样一个空间聚族而居、和谐相处,相比于当今居住在小单元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
[88 楼] 黄砂
[资深泡菜]
07-1-31 10:01
原文由 hakkaloyin 发表 从图片看,梅州的围屋和江西客家的围屋很相似.主厅用大的木柱作支撑,平时办喜事贴对联也贴在木柱上,雕梁画栋.甚是亲切.... [黄砂 编辑于 2007-01-31 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