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爪留痕——编织上海的故事
57274
977
[27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7 09:59
原文由 敏光 发表 ![]() ![]() ![]() 拍得有气势,钢筋铁骨,尽显峥嵘。 |
[271 楼] 敏光
[资深泡菜]
07-7-26 22:48
渔兄,看了你的帖子和兄弟们的介绍专门去拍了百年外白渡桥。
![]() ![]() ![]() |
[27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6 19:23
(177)龙华烈士陵园
![]() |
[269 楼] 2dollars
[泡菜]
07-7-26 13:07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看完这个帖子真是惭愧,居然有这么多地方都不认识。
|
[26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5 20:56
在近代史上,上海是屈辱的城市,上海也是英雄辈出的城市。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把自第一次※※战争至今为保卫、争取、建设上海而捐躯的烈士们都视为上海英雄,树碑纪念。陈化成、谢晋元、王孝和···,他们的英烈壮举永载青史。如果你想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不妨移步龙华烈士陵园,在那里你一定对上海的过去和今天有更深的感受。
|
[26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5 20:02
(176)血肉筑成的上海英雄纪念碑
![]() |
[26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4 17:27
原文由 Prospect 发表 ![]() 谢谢,再去,就好办了。 |
[265 楼] Prospect
[资深泡菜]
07-7-24 11:22
把外滩的这一排全抄过来。
最值得拍的是汇丰银行大楼,如果有办法拍到里面就太好了。 (表格可能会乱掉。) 古典建筑群 地址 建成时间 原名 目前使用单位 设计者 照片 中山东一路1号 1913年 亚细亚大楼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英资马海洋行 中山东一路2号 1910年 上海总会大楼 东风饭店 T . Tarrant 中山东一路3号 1922年 有利大楼 外滩3号(原为外滩4号)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5号 1925年 日清大楼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德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6号 1897年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外滩6号 英资玛礼逊洋行+F . M . Gratton 中山东一路7号 1908年 电报大楼 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通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9号 1916年 旗昌洋行大楼 招商局上海分公司 英资通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10-12号 1923年6月23日 汇丰银行大楼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13号 1927年12月19日 江海关大楼 上海海关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14号 1948年 交通银行大楼 上海市总工会 匈牙利鸿达洋行 中山东一路15号 1910年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德资倍高洋行 中山东一路16号 1924年 台湾银行大楼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德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17号 1924年 字林大楼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英资德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18号 1922年 麦加利银行大楼 外滩18号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19号 1908年 汇中饭店大楼 和平饭店南楼 司各特(英资玛礼逊洋行) 中山东一路20号 1929年9月5日 沙逊大厦 和平饭店北楼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23号 1937年 中国银行大楼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公和洋行+陆谦受 中山东一路24号 1924年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26号 1920年 扬子大楼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27号 1922年 怡和洋行大楼 上海市外贸局等 英资思九生洋行 北京东路2号 1920年 格林邮船大楼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 英资公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29号 1914年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英资通和洋行 中山东一路33号 1873年 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半岛大酒店(改建中) Grossman & Boyce 北苏州路20号 1934年 百老汇大厦 上海大厦 英资业广地产公司 中山东一路1号甲 1907年 外滩天文台 *由于外滩建筑名称和使用者更迭频繁,而门牌号码却长期相对稳定,因此上海市民通常用门牌号码来称呼这些大楼,如“中山东一路3号”或“外滩3号”。 |
[264 楼] Prospect
[资深泡菜]
07-7-24 11:16
原文由 渔泊涯 发表 这些拆掉太可惜了。 |
[263 楼] Prospect
[资深泡菜]
07-7-24 11:15
原文由 渔泊涯 发表 ZT, ※※※※,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org 江海关 江海关是上海海关的原名。 江海关设立于1684年,康熙在※※※※后开放海禁,允许民船进行沿海南北运输,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4省设立海关,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就设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黄浦江边(今白渡路),旧地名称为关桥。1853年小刀会将海关破坏,1854年起,外国人开始控制了中国的江海关。1857年在外滩13号现址建成一座中国衙门式的关署,在外滩众多的西洋建筑中特别引人注目。1891年-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1925年12月-1927年12月19日再次重建,总造价430万两白银,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东面面对黄浦江,西面直抵四川路,占地面积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0平方米。穹顶内8幅历代扬帆出海壁画保存完好。 |
[262 楼] Prospect
[资深泡菜]
07-7-24 11:12
※※※※,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org 中国银行大楼是上海外滩近代建筑群中的一座重要建筑。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楼。东大楼为主楼,高15层,正面面临外滩,底层的层高较高,地下室有两层,共有17层;西大楼为次楼,楼高四层。整个建筑的外形带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其外墙一律镶以平整的金山石,楼顶采用平缓的四方钻尖型屋顶,部分檐口采用石门拱作装饰,建筑的每层两侧都有漏空的"寿"字图案,栏杆的花纹和窗格也采用了传统的装饰纹样。 建造※※ *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德国总会也作为敌产被没收,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银行以63万银元的代价向※※购进外滩德国总会会址。 * 1928年,中国银行总行从北京迁到上海。 * 1934年9月中国银行专门成立了大厦管理处理事会,负责大厦的建造事项,总处国外部经理兼上海分行经理贝祖诒为理事长。大楼建筑图样由上海名建筑公司巴马旦拿及总处建筑课长陆谦受共同拟定,由华商陶桂记营造商以工期18个月、造价181.3万元中标承造。 * 1936年10月10日宋子文主持了中国银行大厦的奠基典礼。 * 1937年大楼结构大致完工。正当工程即将完成之时,※※※※爆发,扫尾工程延搁。 * 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胜利后又归※※银行使用,几经交涉,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 |
[261 楼] Prospect
[资深泡菜]
07-7-24 11:04
原文由 渔泊涯 发表 左边是和平饭店北楼,右边是中国银行 回头把资料抄过来。 下面的链接,忧郁众所周知的原因,你可能看不到。 要不我就不抄了,这是自由版权,引用时注明出处就行。 http://zh.※※※※※※※※※.org ※※※※,自由的百科全书 从左向右: 沙逊大厦、上海中国银行大楼(外滩)和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是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万元,在上海外滩20号(南京路口)兴建的一幢10层大楼(局部13层),总高77米,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1872年,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沙逊在孟买成立新沙逊洋行。1877年来上海设立分行,买下外滩20号美商琼记洋行的房地产(11亩7分)。1926年4月开始拆除旧房,1929年9月5日落成新楼。大楼的建筑风格属于艺术装饰主义(Art Deco),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成为外滩又一个显著的标志。设计者是著名的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底层西大厅和4-9层开设了当时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Cathay Hotel),有9个国家风格的客房。底层东大厅租给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顶楼是沙逊自己的豪华住宅。1952年,市※※接管该楼。1956年作为和平饭店开放。1965年外滩19号原汇中饭店(Palace Hotel)并入后,分别称为和平饭店北楼(外滩20号)和南楼(外滩19号)。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 [Prospect 编辑于 2007-07-24 11:10] |
[26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4 10:48
拍摄外滩风光,不能不拍陆家嘴东方明珠电视塔,虽然它并不属于外滩,只是在外滩看到的景物。不论上海人还是外地人来上海,很少有不到外滩转一圈的。如果在外滩留个影,那么背景少不了东方明珠。记得前不久上海进行过一次风光摄影大赛,约有1/4的参赛作品是东方明珠。这一下给大赛评委会出了难题,好的东方明珠图片标准是什么,选哪一张不选哪一张,都不好说。据说最后东方明珠的片子一张也没入选,原因是太多、太滥,谁的都不选大家都没意见。
外滩对面的浦东新区,原是上海川沙县。虽然川沙县与黄埔区只有一江之隔,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与嘉定、青浦、南汇、金山等市属县没有多大区别。上海改革开放以浦东为龙头,大量资金投入开发建设,这才拉大了与其他市属县的差距。改革开放前的陆家嘴只是个小镇,川沙沿江边也只有几处轮船摆渡码头,晚上看过去灯火阑珊稀少。是什么使黄脸婆摇身一变成为东方丽人?是什么使滩涂小镇成为海市蜃楼般的水上奇观 ?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是来自西方的风云,是国家黄金的堆砌,是老人理论的兑现。 所以,我觉得东方明珠好拍,是谁都可以轻而易举拍到;东方明珠不好拍,是没有足够时间捕捉她背后那变幻莫测、稍纵即逝的风云。这次去上海外滩,见到了不少专业圈拍摄东方明珠的,有腰缠L头用大兔子拍模特的,有拎铝箱用4X5拍广告的,还有摆拍化妆人物形象的。像我们这种搂草打兔子的,那就更多了。 |
[25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4 10:45
(175)钢筋水泥打造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 |
[258 楼] amanthul
[泡菜]
07-7-23 22:41
原文由 渔泊涯 发表 现在的人很浮躁的,很少有人安心研究技术的。多数都是扛着大炮亮骚,我几个同事就是如此。我虽然很业余,但是也自问用心在学习。希望能在这个主题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觉得这里的氛围非常好。 |
[257 楼] amanthul
[泡菜]
07-7-23 22:34
城隍庙改造之前的掠影。献丑。。。
![]() |
[25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3 09:01
原文由 nicky 发表 好的,我有重点地积攒一些资料。 |
[255 楼] nicky
[资深泡菜]
07-7-22 22:25
渔兄,最近出版了一本精装的<黄浦风采>填补了黄浦区没有象样的老建筑画册的空白.我今天刚在三联书店翻阅了一遍,大部分图片很不错.价格贵了点要480,没舍得买.不妨去看看
|
[25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2 22:13
(174)回文 风采海上来
![]() |
[253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2 08:47
原文由 Prospect 发表 ![]() |
[25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1 18:41
(173)最具特点的外滩标志性建筑物夜色
![]() |
[251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1 10:17
(172)最具特点的外滩标志性建筑物
![]() |
[25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1 10:14
这竖立的两栋大厦一尖一平,是最具特点的外滩标志性建筑物。
我最早来上海时,一位老上海给我讲了这样一个传说:二、三十年代列强入侵抢滩,在苏州河口黄浦江岸划地建造高楼大厦。左边尖顶大厦建造最早,在外滩独树一帜,是列强甲国所有。列强乙国不甘示弱,紧挨着甲建造了右边这座大厦。列强甲国商人势力较大,见右边这座大厦大有超高之势,通过国家外交强势向乙国商人施压不得超越。乙国商人无奈妥协,只能封顶。因甲楼提出的高度限制,乙楼楼顶无法建造装饰性建筑物,就成了齐平的。 传说未必可信,但给这类优秀老建筑增添了神秘色彩。故事未必真实,只要合情合理,引人入胜。 上海的故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在变味儿,如今成为一家注册商品品牌,挂在专营商店门前。 |
[24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0 21:45
(171)外滩风情
![]() |
[24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0 21:23
(170)外滩风光
![]() |
[24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0 19:50
原文由 amanthul 发表 ![]() ![]() ![]() 欢迎,欢迎!现在上海不同以前了,喜欢摄影的人群不管扩大,大街上挎着数码单反相机的很多,单位、小区、里弄摄影展览随处可见。我在里弄拍摄,有些影友主动上来攀谈,使我学到不少东西。上海摄影的※※悠久,社会基础也雄厚,过去市区县经常开展比赛。上海有很多东西值得拍,但拍到容易拍好难,特别像我这样路过的外乡人更是如此。我过去经常去工人文化宫和美术馆看摄影绘画展览,有一点使我感到奇怪,那就是外地题材的多,上海本地题材的少。※※、新疆、黄山作品,大同小异。现在业余摄影人是成群结队往外地跑,立足本地的没几个。要么就是拍美女、拍胴体(人体摄影家除外),业余数码摄影这样乱拍一辈子,也不会有几张行内认可的高质量图片。 |
[24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0 17:20
(169)色影无忌5·26组织佳能上海拍摄活动 MT-B
![]() |
[24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0 17:15
(168)色影无忌5·26组织佳能上海拍摄活动 MT-A
![]() |
[24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7-20 16:58
(167)色影无忌5·26组织佳能上海拍摄活动
![]() |
[243 楼] amanthul
[泡菜]
07-7-20 12:18
看了渔兄的片子,感受到了渔兄独特的视角。相形之下,我们这些天天穿过片子这些场景的人,缺反而忽略了身边的美。来日得空闲,定须步丈一下周围的点点滴滴前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