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爪留痕——编织上海的故事
57274 977
[180 楼] yuboya [泡菜]
07-6-28 09:32
(124)多伦路210号 白公馆
1920年建造,上海优秀老建筑之一。※※※※胜利后,白崇禧入住此楼,人称“白公馆”
[17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7 22:09
(123)多伦路250号 孔公馆
1924年建造,上海优秀老建筑之一。※※※※胜利后,孔祥熙迁居此楼,人称“孔公馆”
[17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7 21:34
(122)东方新天地1号楼
[17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7 21:15
北京过去的好房子是红门大柱的四合院(王府),不是现在拥挤脏乱的大杂院。上海过去的好房子是花园洋房,不是空间狭窄的普通石库门民居。上海的好房子在哪里?一位准上海(老上海的后代俗称,注:准上海的后代称为新上海)给我做了介绍:主要集中在与淮海中路交叉的支路上,如衡山路、康平路、东平路、宛平路等,四川北路的多伦路等。这些地段,过去都属于英美(公共)租界。上海解放后※※宣布资产收归国有,好房子都属于公房,分属党政军机关管理使用、有些分配给高级干部居住。在这位准上海的指点下,我拍了一些有特点的老房子。
[17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7 00:04
(121)张家花园 老民居
[17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6 23:59
(120)张家花园 公馆与商务会馆之间的林荫道
[17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6 19:08
(119)张家花园 张氏商务会馆(现为某单位老干部活动室)
[173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6 18:53
(118)张家花园 张公馆(另一侧面)
[17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6 14:06
(117)张家花园 张公馆
[171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6 13:49
张园与张家花园
上海有许多叫X家花园的老地名,如王家花园、丁家花园、陆家花园。这些地方当年都是浙东、苏南富商在上海的花园别墅,后来多数随着主人的变故消亡,成为徒有其名的居民区。张园的变迁与张家花园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
张园,原址在南京西路与泰兴路交叉地带,是无锡商人张叔和的私家花园。张园于1882年建成,后来张叔和将其改造为综合性游艺场(上海最早出现的跑马场),1885年对社会开放经营。1920年张园废弃,原有建筑全部消失,我们只能在上海发展史展馆见到根据※※照片复制的张园建筑模型。
张家花园,地址在今石门一路、茂名北路一带。张叔和离世后,其后代于1924年在这块地方建造起新的花园别墅和民居,经营其它业务。上海解放前夕,张家花园主人逃离。我第二次到这里拍摄时,遇到了一位热心的“上海通”,他带我看了张家花园主人的公馆和商馆,以及周围的优秀老民居建筑。
下边的图片就是张家花园最后主人的公馆一侧,遗憾的是前后左右都被胡搭乱建包围,难见庐山真面目。
[169 楼] yuboya [泡菜]
07-6-25 21:28
(116)杂货铺
[168 楼] yuboya [泡菜]
07-6-25 21:24
(115)海货铺
[167 楼] yuboya [泡菜]
07-6-25 21:18
(114)布铺伙计
[166 楼] yuboya [泡菜]
07-6-25 21:12
(113)纺织娘
[165 楼] yuboya [泡菜]
07-6-25 21:06
(112)老裁缝
[164 楼] yuboya [泡菜]
07-6-25 12:27
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上海(老干部)对我说:“在上海,不能说你知道的别人也一定知道,不能说你不知道的没有人知道。上海太大了,贴近现实的近代史故事太多了”。
这位老上海还说:“真正的老上海,是我们这些解放前十几岁来上海讨生活的外乡人,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多数都是干苦力的,像码头工、黄包车夫、纱厂、造船厂、电厂工人。常说的三把刀(剃头刀、切菜刀、修脚刀),是靠手艺吃饭的。三百六十行,上海样样有”。
如今这些老上海多数离世了,像我遇到的这位老上海已是四世同堂。在他们的脑海里,不知存储着多少上海的故事。
现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上海发展史展馆,复制情景还是比较真实的。
[16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4 20:11
(111)黄金荣当年经营的大世界※※※
[161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3 17:50
(110)黄家花园 八仙台
黄家花园分正园、东园、西园三处,园中多太湖石假山、奇花异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笔者原想拍几张离去,但转了两个小时没找到正门,足见设计巧妙。正园中的亭台楼阁,都是按照主人意趣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八仙台。八仙采用白色大理石镌刻,在绿树丛中十分醒目,而且各俱神态,栩栩如生。
本人年轻时练过几天八仙拳,如今招式虽然都忘记了,但口诀却还记得几句:拐李扬手把人欺,翻身遇到汉钟离;蓝采和提篮便打,何仙姑一躲头低;曹国舅推窗望月,韩湘子紫燕双飞;吕洞宾披风仗剑,张果老倒骑仙驴。
[16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3 16:48
(109)黄家花园  般若舫
俗称“石舫”,外观与苏州拙政园的石舫相似。黄金荣好仙礼佛,园中许多亭台都留有佛龛位置,石舫也不例外,里面原来供有佛像,般若二字取自佛教用语“般若波罗密”。
[15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3 16:18
(108)黄家花园 四教厅内
厅内宽阔高大,楹柱硕壮撑顶,上悬三挂西洋铜灯。“四教厅”匾额置挂正中,条几上供孔子石像;两面大理石山影屏风将大厅隔为三处,太师椅、八仙桌陈列其中。四教厅何为四教?《论语·述而》有云:“予以四教,文、行、忠、信”。
遗憾的是,不知谁的主意将四教厅辟做茶馆,里面闲散人等吃喝闲聊,大煞风景。我的镜头只能上扬,拍个大概。
[15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3 15:43
(107)黄家花园 四教厅
四教厅,外观颇似寺庙的大雄宝殿,面积约250平方米。大厅四周回廊宽达2米,门窗梁柱都雕刻有人物花鸟图案,远观近玩,颇感神秘庄重。黄金荣与夫人曾在这里多次举办家族内部事务活动。
[15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3 14:22
说到杜月笙,不得不提他的老师黄金荣。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提起黄金荣、杜月笙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在前不久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新上海滩》、《刀锋,一九三七》里,仍然能看到他们的背影。他们都是上海著名※※人物,在这里无须多言,只说与他们有联系的老建筑。黄家花园于1931年破土,1934年竣工,是当时上海占地最大的中式私家园林。黄金荣是当地人,原想在这里建立族人祠堂,后来又打算建立族人学堂。建造当中异姓夫人干预,最后成为类似苏州拙政园布局的私家园林。因为黄金荣的事业在市区(经营大世界娱乐圈等),所以花园建成后也没在此居住,花园由夫人管理。
[15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3 14:14
(106)桂林路1号 黄(金荣)家花园
[15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2 20:13
这是我乘车在延安中路高架上(下面就是中德医院)看到的,司机转了好一圈才到施工现场正面。据说这里原是某区妇幼保健中心(指导生育的卫生机构),现在进行扩建改造用于其它方面。"中德医院"四个红字在建筑西墙山上,很醒目。30年代建造,属于西式老建筑。中德的德是指道德,与德国无关。据说当年北伐军高级官员曾在此疗伤养病,杜月笙也曾在此经营过,里面还有杜月笙的办公室,人称“迷宫”。对这里有许多传闻,因未必可信,就不再传播了。
[15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2 15:58
(105)延安中路南侧的“中德医院”
[153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2 15:17
这是※※中保留下来的一处老建筑。四层方正楼体(地下一层),黄色琉璃瓦楼顶和前出琉璃瓦廊檐,入口门廊和回廊都是灰色石材,雕刻花纹似藏庙图案。因没有※※资料,也不知当年是做什么用的。空楼保留下来后可能游览价值不大,目前全楼对外出租(改造为洗浴包房比较合适)。
[15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2 14:59
(104)石门一路82号
[151 楼] yuboya [泡菜]
07-6-22 10:01
在上海,许多未列入“优秀”标准的老建筑,将随着城市改造规划逐步拆除,大南门邮电所就是其中之一。
大南门邮电所同北苏州路邮政总局虽然都是30年代老建筑,但大南门邮电所的建筑质量、规模远不能同邮政总局大楼相比,保留价值的确不大。当然,保留不保留我们说了不算,看到就拍一张留作纪念。
[15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1 18:42
(103)中华路大南门邮电所
[14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07-6-21 15:30
有关上海海关大楼报时钟的资料
1927年建造,名列亚洲第一。四面钟表大盘,仿照美国国会大钟结构式样在美生产零部件,运抵上海后组装。整点报时,走时准确,历经80年风雨分秒不差。
此图片是用佳能400D+俄罗斯8/500折返镜头拍摄,镜头等效焦距为8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