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走在三晋大地,随时更新)
8207
154
[1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08-5-25 23:45
本题以山西歌曲为引子.请随我的脚步,听三晋乡音.
[2008-05-26 11:19 补充如下] 河曲二人台 一泻千里的黄河,几经曲折从内蒙流入山陕峡谷,越过偏关县寺沟,就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河曲、保德县。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称。“二人台”这一地方小戏就植根在这块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实的社会内容、细腻的生活细节、精彩传神的表演、韵味浓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 祁太秧歌 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10余县的乡土小戏,是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软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是我省戏曲花篮中一支绚丽多采的奇范. 起源初考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是小曲(亦称时曲或俗曲)广泛传播的时期。当时晋中一带,已流行着当地民间艺人传唱的小曲曲。祁县文化馆曾搜集抄录了不少古代小曲曲,如:《编根罗》(夸耀长袍)、《并蒂莲》、《一块铜》、《小尿床》、《高老庄》、《小二姐拜媒》、《铜青蚂昨》等20余首曲词。它们大都是反映当时当地民间生活故事的,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据明英宗朝廷禁唱“妻上夫坟曲”条令称:正统间,北京满城忽唱《妻上夫坟》曲……(亦称《小寡妇上坟》曲,祁太秧歌中亦有此曲。)《顾曲杂言》云:嘉靖、隆庆年间,“乃兴《闹五更》、《哭皇天》、《粉红莲》……”等曲,与祁太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异。 左权民歌 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了。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这段时期,是左权民歌的成型,盛行阶段。 比及明清,民歌更是贴近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的印记。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中的那个小太监,就曾不止一次地唱起《绣荷包》。 ※※※※时期,※※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麻田。大批党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发掘整理提高民间艺术,古老的左权民歌又焕发了青春。当时的新民歌如:《彭总和咱同劳动》、《拥护※※军》、《参军歌》、《全民动员支前忙》、《将革命进行到底》等等,有力地宣传了团结抗日的时代主题。 本帖最后由 道无为 于 2013-11-15 23:54 编辑 ![]() |
[155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2-1 21:59
帝则不远--帝王的规则不能偏离
摄于尧庙 ![]() |
[154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30 09:40
五台山台怀镇全景,玛米亚645负片
![]() |
[153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23 23:36
娘娘庙的一处砖雕
![]() |
[152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23 23:29
侧殿
![]() |
[151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23 23:27
一个老戏台。戏台大多坐南向北所以很多是逆光。
![]() |
[150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16 09:11
山西大剧院
![]() |
[149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15 23:57
天下黄河第一湾----石楼辛关
![]() |
[148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15 23:55
本题以山西歌曲为引子.请随我的脚步,听三晋乡音.
[2008-05-26 11:19 补充如下] 河曲二人台 一泻千里的黄河,几经曲折从内蒙流入山陕峡谷,越过偏关县寺沟,就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河曲、保德县。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称。“二人台”这一地方小戏就植根在这块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实的社会内容、细腻的生活细节、精彩传神的表演、韵味浓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 祁太秧歌 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10余县的乡土小戏,是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软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是我省戏曲花篮中一支绚丽多采的奇范. 起源初考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是小曲(亦称时曲或俗曲)广泛传播的时期。当时晋中一带,已流行着当地民间艺人传唱的小曲曲。祁县文化馆曾搜集抄录了不少古代小曲曲,如:《编根罗》(夸耀长袍)、《并蒂莲》、《一块铜》、《小尿床》、《高老庄》、《小二姐拜媒》、《铜青蚂昨》等20余首曲词。它们大都是反映当时当地民间生活故事的,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据明英宗朝廷禁唱“妻上夫坟曲”条令称:正统间,北京满城忽唱《妻上夫坟》曲……(亦称《小寡妇上坟》曲,祁太秧歌中亦有此曲。)《顾曲杂言》云:嘉靖、隆庆年间,“乃兴《闹五更》、《哭皇天》、《粉红莲》……”等曲,与祁太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异。 左权民歌 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了。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这段时期,是左权民歌的成型,盛行阶段。 比及明清,民歌更是贴近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的印记。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中的那个小太监,就曾不止一次地唱起《绣荷包》。 ※※※※时期,※※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麻田。大批党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发掘整理提高民间艺术,古老的左权民歌又焕发了青春。当时的新民歌如:《彭总和咱同劳动》、《拥护※※军》、《参军歌》、《全民动员支前忙》、《将革命进行到底》等等,有力地宣传了团结抗日的时代主题。 ![]() |
[147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11 10:42
胶片洪山
![]() |
[146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11 10:30
武乡※※军纪念馆
![]() |
[145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10 08:52
宝梵寺
![]() |
[144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1-4 23:12
尧庙
![]() |
[143 楼] zwd
[陈年泡菜]
13-10-8 22:38
三晋大地正是“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啊。楼主的片子很有意义,值得收藏。
|
[142 楼] OceanDrop
[泡菜]
13-10-6 10:49
谢谢分享。但是看到这种画面,心情挺压抑的。到处都是恒墙断瓦,灰黄一片,几乎没几棵树,一点生机都没有,仅剩夕日的辉煌了。看着这片孕育了中华文化的黄土地,看着这即将沙漠化的大地,挺感叹的。
|
[141 楼] OceanDrop
[泡菜]
13-10-6 10:33
thank you
|
[140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0-6 09:10
教务府
![]() |
[139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10-4 12:10
冯小刚1942外景教堂
![]() |
[138 楼] yaqi
[资深泡菜]
13-9-20 18:21
|
[137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9-19 16:50
山西孝义关帝庙
![]() |
[136 楼] banjigang
[泡菜]
13-9-7 20:34
五台胜境
![]() |
[135 楼] banjigang
[泡菜]
13-9-7 20:33
山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今年有幸小转几日,文物古迹遍布,晋商文化的渊源,不须此行。
![]() |
[134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9-7 09:07
山中老庙
![]() |
[133 楼] 程工
[泡菜]
13-7-16 14:43
5p 谢谢
![]() |
[132 楼] 程工
[泡菜]
13-7-16 14:40
4p
![]() |
[131 楼] 程工
[泡菜]
13-7-16 14:39
3p
![]() |
[130 楼] 程工
[泡菜]
13-7-16 14:37
2p
![]() |
[129 楼] 程工
[泡菜]
13-7-16 14:34
上片支持. 晋中榆次老城的天下第一楼. (5p)
1p ![]() |
[128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6-22 21:19
雨过天晴教堂剪影
![]() |
[127 楼] 道无为
[资深泡菜]
13-6-22 0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