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瑟.亚当斯(Ansel Adams)摄影作品欣赏
124857
682
[293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10-1-6 00:37
原文由 lwz55555 在2010-01-05 23:45发表 不客气了。 是Steichen的画册吗? 眼馋啊!亚当斯的百年展看过了,主要作品的原作都有,手上也有他的中文画册,算是可以了。韦斯顿只有本小的画册,质量还行,不过还是想搞本全点的画册,当时为了布列松,放弃了韦斯顿。 现在的目标是史密斯拍的匹兹堡画册,都是大师自己放大的精品。史密斯的全集要200美元,太贵了! |
[292 楼] lwz55555
[泡菜]
10-1-5 23:45
谢谢了!哈哈,斯泰肯Edward Steichen的书我也有很喜欢的.
|
[291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10-1-5 23:06
原文由 lwz55555 在2010-01-05 17:48发表 呵呵,我不是搞这方面研究的,也就有兴趣的时候读点。另外,摄影大师的一般生平网上也有不少资料,可以搜集整理一下。 技法上主要是亚当斯的了。韦斯顿的可以读读他的日志Daybook,韦斯顿通过日志的方式记录他的感情,创作和生活。我看的是他的传记,其中大量引用了他的日志,作者是Ben Maddow,书名Edward Weston-His Life,是韦斯顿研究方面一部重要的专著。其他大师也都有传记,读读这些作品肯定有利于理解他们的艺术发展轨迹。 另外有本书叫The Ongoing Moment,作者以散点的方式,阐述了他对摄影的思考,其中有些摄影轶事挺有趣的。摄影方面的书不一定拍大画幅就非要读大画幅的。布列松Henry Cartier Bresson的传记应该是必读的,现在有中文译本了。Susan Sontag桑塔格《论摄影》是对当代摄影在文化层面的一种剖析,最近看了她恋人莱博维茨Anne Leibovitz的纪录片,提到桑塔格,莱博维茨还是眼泪汪汪。 还有就是看画册了,我觉得收藏一些好的画册还是挺值的,不过这个确实费钱,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在书店饱饱眼福。 亚当斯,韦斯顿,史蒂格利茨之外,还有Paul Strand(他是史翁最得意的※※),斯泰肯Edward Steichen(他在画意派和时装领域成就非凡); 如果对时尚感兴趣(我对这个兴趣不大),有Richard Avedon以及Cecil Beaton(他们善于将模特置于不相干的场景下,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Avedon也拍纪实性的肖像,宋朝拍的矿工明显模仿了他的风格;时尚和人像方面还有Irving Penn,他大多数只用单一的灰背景,把模特从环境中剥离出来; 静物方面有Robert Mapplethorpe,不过他用哈苏多些,他的花卉唯美的了得,不过人体却色情的不得了,看过他一本自拍的小品集,“很黄、很暴力”; 当代摄影里,Edward Burtynsky很出色,他用大画幅拍纪实摄影,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人与机器和生产的关系,我总在想,他是怎么扛着大画幅相机混进中国的工厂进行拍摄的,不仅光线、机位、人物动作恰到好处,而且画面中好像没有人对一个老外的到来感兴趣。 暗房方面,可以看看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和爱德华.韦斯顿之子布莱特.韦斯顿Brett Weston的作品集,他们都是可以比肩亚当斯的暗房大师,不过史密斯主要用35毫米相机和徕卡Valloy II放大机。 另外,我个人非常喜欢一个老德国摄影家Albert Renger Patzsch的工业摄影作品,记得看过他拍的水龙头和轴承,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可惜他的作品集很少能见到。 |
[290 楼] lwz55555
[泡菜]
10-1-5 17:48
photocrazy兄不知可否介绍多几个大师(要拍大幅)的书给在下?我现有尤金.阿杰 爱德华.韦斯顿 安瑟.亚当斯 和斯蒂格雷茨的书了 斯蒂格雷茨的书就是你告诉我后才买的还没有寄到手。谢谢!
|
[289 楼] 谑刈署
[禁言中]
10-1-5 15:11
原文由 fuweihua97921 在2010-01-05 13:53发表 别出声,P先生已进入状态了,不要惊扰他…… |
[288 楼] fuweihua97921
[泡菜]
10-1-5 13:53
一边做爱还能一边创作,神奇...
|
[287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10-1-5 01:09
原文由 天涯ty 在2010-01-03 17:19发表 的确,韦斯顿是在Tina的影响下步入墨西哥的,而且Tina给了他创作的激情,他们两人经常是一边做爱,一边创作;Tina对他的鼓励、欣赏、甚至是崇拜无疑是对一个穷艺术家最大的支持。而且Tina交际甚广,无疑帮助韦斯顿扩展了在墨西哥的人脉。 对于韦斯顿艺术风格由画意转向纯粹,我的理解是韦斯顿自省的成分更大一些,毕竟Tina与韦斯顿相识的时候是作为韦斯顿的模特、助手和学生的身份出现的,那时,韦斯顿已经开始改变风格了。他去墨西哥之前拍摄的一组阿莫科钢铁厂,已经摆脱了画意派。韦斯顿早年靠开照相馆为生,颇为成功,为顾客的底片整容技巧娴熟(和今天的PS磨皮差不多)。对于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来说,天天磨皮肯定要磨烦的。另外韦斯顿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结交了很多艺术圈里的人,这些人帮助他了解到文化界的很多新动态。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拍的马桶、贝壳、人体,还有肖像。其构图的严谨、影调的丰富、立意的新颖可谓开一代先河。我感觉,看韦斯顿的作品会给人一丝暖暖的感觉,而看亚当斯的作品则比较冷峻。比如肖像,韦斯顿和亚当斯都为墨西哥画家Jose Clemente Orozco拍过肖像。有兴趣的不妨比较一下, 韦斯顿的作品,拍于1930年 ![]() ![]() |
[286 楼] taca
[泡菜]
10-1-5 00:51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3 14:45发表 对,我特同意老兄对"环境氛围"的论述,有些东西真是钱难以马上买到的. |
[285 楼] 谑刈署
[禁言中]
10-1-3 17:52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09-12-30 01:19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除了摘抄之外,就要是胡说八道了。 “亚当斯的作品更为大众化,”大众化?非要说大众化,你告诉大家,“大众”是从什么时候,从哪儿开始“化”的?还大众化?你告诉大家,这样精美的影调有几人能及?这种对影调的理解和掌控,什么时候、如何大众化的?你弄些片儿上来,支持一下你的这一“大众化”,别是“胡话”了吧? |
[284 楼] 谑刈署
[禁言中]
10-1-3 17:29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3 14:45发表 实际上你的这两句话是一个调调儿,只是后一句你强加了一个涵盖,好像把“打击面”无限扩大,就能拯救……什么似的。 你首先要把“展开讨论”与“学术意义”之间建立一个必然的关系,并把你的展开框定在学术意义里面……,还得保证这个帖子里面的绝大部分帖子符合了这一……,是不是呀?。就如同小家侦缉队们不能把她们所有趴墙根儿的行为……都称之为——拯救家庭,……是不是呀?当别人指责她们打探他人隐私并传八卦……时,她们反倒振振有词的说别人打击了她们的爱心行动……等等。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3 14:45发表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3 14:45发表 “学术意义”范围内的一些探讨和研究,很多时候不能只单一的建立在“理解”或“以为”上,这你能同意吗?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些实证,这一部分在很多时候还很重要,你说是不是呀?我的意思是,世上有很多伟大的摄影家,有很多有非凡成就的摄影工作者,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它们的成就是在他们进行了摄影艺术史的研究后才创造出来的? 而你在这里的“摄影艺术史”的研究,除了你先前把“贝壳”和“青椒”搞混之外,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有什么新发现的可能,可以能算做是“学术意义”的就行,你愿意就此展开一下吗?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3 14:45发表 如果就象你所说摄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个乐子。”你能允许它就是个乐子吗?对了,我还没搞清你说的“乐子”是什么?也许你的乐子是“学术意义”,那你就不用告诉我了。那就先“遗憾”着吧。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3 14:45发表 我觉得你这话确实是“说不定”,因为我不能完全相信你有能力准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情况及美国那些中小城市的相关情况……。你甚至连摘抄的工作都做不全。 说了这么多,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吗?你愿意讲出来……让我看一下你的理解能力是几分吗? 新年快乐,祝你在你的学术意义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283 楼] 天涯ty
[资深泡菜]
10-1-3 17:19
原文由 newro 在2010-01-02 09:33发表 我认为Edward Weston是与Tina Modotti相爱并移居墨西哥之后, 两位摄影大师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碰撞, 让Edward的摄影风格从画意摄影转向焦点清晰,形式讲究的纯粹派风格。 他大名鼎鼎的青椒/1929年,贝壳从1924年拍到1927年(个人最行赏的鹦鹉贝摄于1927年),马桶/1925年,期间他为恋人拍摄的人体广为流传。呵呵, 事业爱情的黄金期。 |
[282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10-1-3 14:45
原文由 taca 在2010-01-03 05:30发表 这个说法,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就这个帖子,展开论述,学术意义不大。呵呵,这个帖子本来就不是学术帖子,何必非要追求什么学术意义。 理解二就是在更广的范围内,围着这种事展开论述,学术意义不大。如果没有对摄影艺术史的研究,不知道我们还能追求什么更精深的学术意义。当然也许有人认为对区域曝光法加以研究更有学术意义,我也只能无语了! 其实,摄影是个泛泛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个乐子。摄影爱好者谁手上没有几本摄影指南、曝光技法、相机选择指南、镜头选购指南之类的书籍。当然,层次再高点,可以读读区域曝光之类的。不过,国内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是没有机会接触到高品质摄影展、摄影专著、摄影讲座的。现在商品经济发展了,即使偏远的地区,也有人在使用最尖端的器材。可艺术的氛围不是能用钱买了的。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情况要好很多,文化氛围说不定要比美国一些中小城市强很多。 |
[281 楼] taca
[泡菜]
10-1-3 05:30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2 13:08发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围着这种事展开论述,学术意义不大. |
[280 楼] lwz55555
[泡菜]
10-1-2 20:31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10-01-02 20:05发表 谢谢了!我主要想买写他们的书看。 |
[279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10-1-2 20:05
原文由 lwz55555 在2010-01-02 14:10发表 Alfred Stieglitz Edward Steichen Man Ray |
[278 楼] lwz55555
[泡菜]
10-1-2 14:10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09-12-30 01:19发表 很想知道史蒂格利茨、斯泰肯、曼瑞几位大师的英文拼写了不知老兄可否方便? |
[277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10-1-2 13:08
原文由 newro 在2010-01-02 09:33发表 的确是贝壳,我记忆上的错误,查了下的确是贝壳。当时,韦斯顿在一位女情人画家henry shore的画室里受到启发,开始关注贝壳展现出的一种形式美。他一连几天,忘我的拍摄贝壳,不停调整布光和曝光组合。最后,用256的光圈和4个半小时的曝光时间,完成了一组贝壳的照片。 他将这组照片寄给了在墨西哥的情人tina,tina又将这些作品展示给其他的艺术家。tina在给韦斯顿的信中写道:“有一个画面布局让每一个人,包括我在内,想到了性行为,这非常难以描述。有一个是正面的立式贝壳,另一幅是背面的立式贝壳,我指的是背面的那幅,明白吗?” 韦斯顿在回信中写道:“为什么所有人都受到了生理上的刺激?我可以完全坦白的说,在拍摄这些贝壳的时候,我对它们没有任何生理上的反应,我也并非要表现情色的象征主义。我很正常,从未像现在这样不受性压抑的困扰。如果我真的受到性压抑,这种情绪会很容易进入我的作品,就像henry的画很容易表现出性压抑的情绪一样。” |
[276 楼] newro
[资深泡菜]
10-1-2 09:36
原文由 一江月 在2009-12-31 06:20发表 一江, 罗丝是一金钱zhishang的主儿,不体液罢 |
[275 楼] newro
[资深泡菜]
10-1-2 09:33
原文由 photocrazy 在2009-12-22 03:48发表 本来不想说,发言者说的大概精确,意思也差不多。 还是觉得得精确。 不是青椒,是贝壳(系列)。寄给他们后,朋友们才觉得变态。 -- 补充,“性压抑的折磨”/”否则怎么可能把青椒拍的如此性感“原文字里行间我没见,是想像力吗?! [newro 编辑于 2010-01-02 09:40] |
[274 楼] 一江月
[资深泡菜]
09-12-30 17:20
图2
![]() |
[273 楼] 一江月
[资深泡菜]
09-12-30 17:19
艾伦·罗斯(Alan ross)作为世界著名的风光摄影大师与暗房大师,他的经历,与其他人有一些不太相同。在1974年至1979年间,他曾经是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助手,协助亚当斯出版书籍,授课并制作照片。目前,他是唯一的一位获准制作亚当斯特别纪念版照片的人。在过去的29年中,他使用亚当斯的十分宝贵的原始底片,制作了超过7000张照片。
2008年,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家艾伦·罗斯、一行来到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乌石乡湿地采风。风景秀美的湿地风光和保持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激发了艾伦·罗斯先生的创作激情 亚当斯助手来过中国。 ![]() |
[272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09-12-30 01:19
亚当斯的作品更为大众化,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一些。在摄影家里,没有哪位能像他的照片那样流传的如此广泛,由其作品复制的挂历、明信片、画册不计其数,其基金会所得到的版税收入应该远远高于其他摄影家。
不过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亚当斯作品的价格并不高,和其享有的声望不相符。《月升》的最高拍卖价格是六十多万美元,这还是他的代表作。而史蒂格利茨、韦斯顿、斯泰肯、曼瑞等大师级的代表作基本上都在百万美元以上。史蒂格利茨拍的老婆的人体和双手,分别卖了147万和136万美元;韦斯顿的一幅人体买了160万美元,一幅海螺买了110万美元;斯泰肯的《池塘月色》曾创了290万美元的记录;曼瑞的玻璃泪珠据称是第一幅售价超过百万的摄影作品。 从拍卖的价格上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在精英文化圈里,对亚当斯艺术成就的认可与大众的认知存在着差距。 |
[271 楼] 吾三思
[泡菜]
09-12-28 22:09
借问beegeess兄一题外话:你处有否世光778的中文使用说明?
|
[270 楼] beegeess
[泡菜]
09-12-28 20:26
原文由 biogon28 在2009-12-21 17:01发表 我拍了近二十年的黑白,从135至中幅,近六年前才开始拍大幅黑白,尝试过几乎所有现在市场能买得到的黑白胶片,药液,放大纸,也竭尽尝试模彷使自已的作品能达亚当斯的的那种影调,层次。然而却始终到不了亚当斯照片的那种非常高的意境。 我很赞成以上观点,社会是多形态的,人是多种族的,艺术是多元的,而且会相互转变的,说不定今天热衷拍纪实,过段时间会对黑白风光摄影感兴趣。 |
[269 楼] 云随心动
[泡菜]
09-12-25 17:44
原文由 fuweihua97921 在2009-12-21 16:55发表 那你认为“艺术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艺术家”拍摄的片子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拿照相机的人不代表他就是摄影的人!这是两个概念 ! 你是“照相”的还是“摄影”的?你可能自己都没分清楚! 在这些方面可能你需要补的课还很多很多!要做的事情也还很多很多!要走上摄影的道路还有很远很远! |
[268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09-12-25 00:32
原文由 fuweihua97921 在2009-12-24 23:44发表 亚当斯用过的镜头肯定不少,不过最著名的应该算是英国的库克XV系列三焦段镜头,也就是该镜头的镜片组可以组合成三个独立的焦段。那幅著名的“月升”就出自此头。二手市场上,cooke XV 非常受追捧。 此外亚当斯还用过 10英寸的ektar, 9英寸dagor, 6.75英寸的wollensak, 13.5英寸protar, 12英寸collinear, 8.5英寸apo lanthar, 9.25英寸apo tessar, 4英寸ektar, 和一支dallmeyer的长焦。 后期亚当斯开始使用哈苏,配有38,60,80,135和250毫米镜头。 35毫米相机,亚当斯一直钟情于康泰时,用过contax ii和contaflex。 胶卷我觉得亚当斯主流品牌都用过,毕竟他搞暗房教学很多年,需要了解各种胶片的特性。可能柯达用的更多些,毕竟他是美国人,也受到过柯达的赞助。 |
[267 楼] 谑刈署
[禁言中]
09-12-25 00:22
原文由 fuweihua97921 在2009-12-24 23:44发表 你不问问他穿的袜子是不是一只白一只黑呀?这些纯技术的问题不该来这里问……。 |
[266 楼] fuweihua97921
[泡菜]
09-12-24 23:44
借宝地问一个问题:
亚当斯用的是甚么镜头?甚么胶片? |
[265 楼] photocrazy
[资深泡菜]
09-12-24 23:44
原文由 Alco75 在2009-12-21 23:12发表 当然韦斯顿并不是亚当斯严格意义上的老师,但在摄影实践的资历上显然要比亚当斯的辈分高,应该算作师长的身份。当韦斯顿已经开始在实践中确立了现实主义的摄影风格时,亚当斯才刚刚选择摄影作为自己的职业,风格并不确定,他曾一度试着走画意派的路子。韦斯顿的艺术思想对亚当斯的影响是深刻的,当然影响亚当斯的前辈还有其他人,比如史蒂格利茨,最大的应该算斯特兰德。 亚当斯说“我摒弃了自己带纹理的相纸,开始像斯特兰德和韦斯顿那样使用光面纸,以尽可能再现底片上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自己获得了解放 。(I abandoned my textured photographic papers and began using the same smooth, glossy-surfaced papers used by Paul Strand and Edward Weston to reveal every possible detail of the negative.... I felt liberated....)” 凡.戴克是亚当斯的同辈人,曾经做过韦斯顿的学徒。他和亚当斯比较善于组织工作,首先发起了光圈64俱乐部。韦斯顿曾就为洛杉矶博物馆写过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小册子,全面阐述了这个组织的艺术理念。亚当斯在后期开始专注暗房技巧,这点和韦斯顿的主张有些偏离,韦斯顿不太喜欢放大照片,一直坚持印相,也不赞成过多的使用遮挡加光之类的处理手段。 西方人对于辈分的关系看的比较淡,在生活上韦斯顿和亚当斯是挚友。韦斯顿一生经济上比较拮据,晚年的时候疾病缠身。亚当斯曾和其他摄影人一起积极为他筹款。 [photocrazy 编辑于 2009-12-24 23:45] |
[264 楼] EK100VS
[泡菜]
09-12-24 20:03
原文由 地狱今夜开门 在2009-02-24 13:29发表 井底之蛙是永远不会理解为什么鸟在天上有什么好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