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照片重拍-----每日一图(已更新)
79241 1433
[1016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10-1-5 22:11
144、20世纪初的胶州湾
这是一张德占初期的老照片,场景是胶州湾海域海域及陆地,当时的大港正在建设中,陆地上的建筑主要是大港内的一些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大港建于1902年,1#码头于1904年3月6日投入使用,2#码头于1906年竣工,当年的大港码头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区。
胶州湾·20世纪初
[1015 楼] 下毒 [泡菜]
10-1-5 09:12
相当严谨!支持!
[1014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10-1-4 16:21
新照片拍摄于江苏路,两张相距100年的照片相比,主体建筑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围墙拆除后重建,大门拓宽。该建筑保存完好,是青岛市※※优秀建筑。
[1013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10-1-4 16:21
江苏路12号·2009
[1012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10-1-4 16:20
143、建成初期的江苏路12号
    这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老照片,场景是建成不久江苏路12号,该建筑曾是总督副手住宅、李德顺住宅、三菱洋行经理住宅、高芳先住宅,原用途一直是住宅,解放后是青岛市检察院、市南检察院、现在是市南城管大队办公用房。
[1011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10-1-1 12:32
原文由 单立人 在2010-01-01 01:38发表
祝CL兄新年快乐。

单立人兄新年快乐。
[1010 楼] 单立人 [资深泡菜]
10-1-1 01:38
祝CL兄新年快乐。

[1009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1 08:18
小鱼山公园·2009
    此山原无正名,后因靠近鱼山路而获"小鱼山"之称。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八大关等景观尽收眼底;山虽不大却因地处市区而颇显突出,为游人视线所瞩。
[1008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1 08:18
小鱼山公园·2009
    小鱼山为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海拔60米,面积2.5公顷,绿地面积2.1公顷,绿地率84%,
[1007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1 08:17
新照片拍摄于观海山,巧的是当时正在新建,而100年后的今天,※※※堂正在大修,两张相距100年的照片对比,变化非常大。1、后期在周边建设了N多建筑。2、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堂东边的小鱼山上新建了小鱼山公园。
[1006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1 08:17
维修中的※※※堂·2009
[1005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1 08:16
142、建设中的※※※
    这是一张拍摄于1909年的老照片,场景是正在建设的※※※堂,※※※堂建于1908年4月,完工于1910年10月,历时两年半。在当时这一区域已经大规模开发和建设了,多数建筑集中于江苏路南段,如督属小学,安治泰公寓,美国长老会住宅等。而教堂东面鱼山路一带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建设,仍然比较荒凉。
[1004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0 19:39
建于1904年的总督府旧址·2009
    总督府建于1904年7月,完工于1906年1月,历时两年半,耗资85万马克。现在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1003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0 19:38
新照片拍摄于观海山,两张相距100多年的照片对比,除周边增建了许多建筑外,最大的变化有3点。
    1、1904年在阿克纳岛上建设了灯塔。
2、1904年在沂水路上建设了总督府办公楼这个庞大的建筑,新照片下方这个插国旗的建筑。
3、1942年日本人在小青岛修建了堤坝与陆地相连,使小青岛成为了陆连岛,并成为军事禁区,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辟为旅游区对游人开放。
[1002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0 19:37
前海一线·2009
[1001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12-30 19:37
141、20世纪初的前海
    这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老照片,场景是前海一线,当时小青岛(德占时期叫阿克纳岛)还是一座孤岛,灯塔也没建,岸边只有德华银行一栋建筑,建于1899年,1901年完工,其他的地方还是一片滩涂,这一时期属德占初期,城市规划和发展方案已经确定,但还没开始大规模建设。
[1000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9
1994年,公园内建成了大型高架游览观光索道,为中山公园增添了一个新的娱乐设施。索道全长1100米,分为中山公园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园两条线路,公园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总体规划已由国内著名的园林学家完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座熔中外造园艺术于一炉、中西园林建筑文化兼收并蓄、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高层次的现代化大公园。
太平山上的索道及电视发射塔·2009
[999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8
公园一年一度的夏季灯会和深秋菊展,也是最受游人欢迎的活动。1977年举办了“※※”后的第一届菊展。此后,一年一度,展出品种已超过700种,紫色的帅旗、黑色的墨荷,以及鸳鸯展翅、天马迫风等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菊中珍品。
中山公园菊花展·2008
[998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8
1995年春,公园引进了荷兰郁金香。“五一”节前后,郁金香竞相开放,是中山公园又一新的景观。
郁金香·2009
[997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7
每逢“五一”前后的20天,这里有青岛一年一度的樱花盛会,青岛人几乎倾城而出,樱花路上人潮如涌,万头攒动。
[996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7
中山公园大门·2009
[995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7
新老照片对比,道路还是当年的走向,但变化还是有的:1、路面进行了硬化,2、道路拓宽、冲新栽植了樱花树。
  1922年※※收回青岛※※后,改名为“第一公园”。为纪念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994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6
中山公园樱花街·2009
[993 楼] bw9606 [泡菜]
09-12-29 08:45
140、中山公园樱花街
    这是一张第一次日占时期的老照片,场景是中山公园樱花街,画面中是日本一家老少三代,丈夫可能已从军了,估计也死在战场上了。
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先后于1902年和1905年将该村全部土地收购,辟为植物试验场。建林木园地约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取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取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形成了一条长近1公里、贯通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公园更名为“旭公园”。
日占时期中山公园樱花街
[992 楼] bw9606 [泡菜]
09-12-28 09:03
圣弥爱尔大教堂·2009
圣弥爱尔大教堂始建于1932年,1934年竣工。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属新浪漫派。56米高的两座钟塔对称地分列于平台两侧,高4.5米的两个巨大的十字架耸立于锥形塔尖之上。西侧钟塔内上端悬有一只铜制巨钟,东侧钟塔内悬着的三只铜钟规格则要小些,逢星期天教堂弥撒之前,四只铜钟便会同时敲响,奏出1351的悦耳和弦,声传数里之外。教堂内曾有亚洲最大的一架管风琴,有2400多个音调,相当于一支乐队,毁于“※※”。整体建筑面积达3223.58平方米,双钟楼高56米,顶端有4.5米高的十字架,是名副其实的“大教堂”,又坐落在观海山麓,几十年里是青岛最高的建筑,来青岛的船只驶进青岛,看到的第一座建筑便是这座大教堂。1999年5月1日起,圣弥爱尔大教堂对游人开放。
[991 楼] bw9606 [泡菜]
09-12-28 09:02
照片中的老建筑
照片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老建筑,一是圣弥爱尔大教堂,另一个是望火楼。
望火楼,也叫“观火台”,最初为胶澳消防队的重要消防瞭望塔,也是青岛特有的一幢近现代特殊功能建筑,坐落于观象山西北坡一块褐红色的岩石上,约建于1907年。当时,这座瞭望塔是青岛全市地处最高的建筑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消防队员值勤。在望火楼上的消防队员,一般都要配备望远镜。遇到火灾时,楼上的观察人员可以及时通过电话告知消防队,消防队即可根据火情,出动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这座望火楼为八角塔楼,外观四层,实为两层。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停止使用。目前,该建筑正在拆除重建,还不知道建成后是个啥样,看一眼吧-----最后的望火楼。
望火楼·2009
[990 楼] bw9606 [泡菜]
09-12-28 09:02
新照片拍摄于观象山,两张照片对比,照片下半部分老建筑基本都在,整个场景中的变化是很大的。1、后期在中山路和海岸线一带新建了诸多高层建筑,海岸线已经看不清了。2、保持了青岛市最高建筑记录50多年的圣弥爱尔大教堂已淹没在众多高层建筑中,高度已经不知屈居到第几位了。
[989 楼] bw9606 [泡菜]
09-12-28 09:02
观象山远眺·2009
[988 楼] bw9606 [泡菜]
09-12-28 09:01
139、观象山远眺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照片,当时属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初露端倪,但在中山路一带仍属凤毛麟角。老照片中仅有2-3个高层建筑,照片远方海岸线清晰可见,这一时期,青岛老城区仍然保持原貌,圣弥爱尔大教堂巍然屹立,仍是这一区域的最高标志性建筑。
观象山远眺·1980年代
[987 楼] bw9606 [泡菜]
09-12-24 09:20
原文由 无為 在2009-12-24 09:17发表
CL兄,祝您圣诞快乐并贺新禧!
[无為 编辑于 2009-12-24 09:17]

谢谢,无為兄的支持,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