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照片重拍-----每日一图(已更新)
79241 1433
[476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3 07:26
新照片拍摄位置在兰山路口,老照片中广西路上的3栋老建筑还在,被后来建的国际俱乐部、华能大厦遮挡。两张照片相距100多年的照片相比,变化是很大的。1、1910年在空地处建了国际俱乐部,就是照片左侧的褐色建筑。2、老照片右侧的两个平房拆除,1932年建了青岛礼堂。3、1993年在浙江路、太平路口以东拆除了原吉利百货大楼等三栋老建筑,新建了华能大厦,就是照片右侧的那个高楼。
[475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3 07:25
中山路、兰山路口街景·2009
[474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3 07:25
66、中山路、兰山路口街景
这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老照片,场景是中山路、兰山路口街景。当时中山路1号国际俱乐部还没建是一片空地,照片右侧是两座临时房,照片后方的三栋楼是位于广西路上一公寓楼、医药商店(俗称红房子)和兰德曼商业大楼(已经价高)。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在1906—1910年之间。德占初期的路灯都在马路※※,很多老照片中可以见到这一景观。
[473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2 09:49
新照片拍摄于人民会堂院内,两张相距近40年的照片相比,建筑主体保存完好,变化不大,只是顶部的标语拆除。
1997年7月,市※※投资1500万,对会堂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使会堂成为举办大中小型会议、承办大型文艺活动,集演出、会庆、洽谈、放映休闲娱乐综合功能的理想活动场所。人民会堂既是青岛市人民参政议政的中心,又是国际友谊发展的窗口,也是市民文化艺术生活的乐园和殿堂。
[472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2 09:48
青岛市人民会堂·2009
[471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2 09:48
65、青岛市人民会堂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3年,场景是青岛市人民会堂,建筑物顶部有标语,人们的穿着式样单调很朴实,有着非常浓郁的※※色彩。
青岛市人民会堂于1959年5月在清朝总兵衙门旧址上动工兴建,1960年5月30日建成,至今保留着百年的银杏树和杨树。人民会堂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庄严宏伟,其风格仿效北京人民大会堂。
      人民会堂地处老城区中心,座落在闻名遐尔、风景秀丽的前海风景区,与观海听潮的栈桥和灯塔玉立的小青岛遥遥相望。对面是人民花园,周围拥簇着塔松、绿树,融汇了自然和人工美的优雅环境。是举办文艺演出、会庆展览、商贸洽谈、观光旅游等活动的黄金地带。
[470 楼] paradio [老坛泡菜]
09-8-11 10:35
原文由 cl9606 发表
现在的山东路矿公司旧址·2009


改建得蛮多的
[469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1 09:05
青岛路街心花园
[468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1 09:04
保罗·叶施克总督纪念塔
这幅照片大约拍摄于1907年,记录的是德国胶澳殖民当局在威廉皇帝大街(今太平路)修建的保罗·叶施克总督纪念塔。在德国殖民统治青岛17年的历任总督中,保罗·叶施克是惟一死在任上的德国总督。叶世克纪念塔1903年3月落成。
这是一座底部呈六角形的白塔式全花岗岩建筑,通高约为16米。塔身的中下部石制的回廊形成了一个碑亭,塔身镶嵌有12块精心打制的铜牌,详细地记叙了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全过程、《胶澳租借条约》和总督叶世克的画像、生平和“功绩”。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将塔身的铜牌拆除,改名为“日本占领青岛纪念塔”。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将这座塔命名为“中国接收青岛纪念塔”。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又改为“大东亚※※纪念塔”。1945年日本投降后,※※青岛市※※又将其更名为“山河重光纪念塔”。一座纪念塔,被历届统治者如此重视并被赋予过如此丰富的※※内涵,恐怕在国内的建筑中也实为少见。据说,这个纪念塔1966年被拆除了,而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过一纪念碑,碑上有标语,好想叫万年青纪念碑,不知道是日后重建的,还是在原基础上改建的,现已拆除,原址为一花坛。
[467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1 09:03
新照片拍摄于太平路、兰山路口的街心花园,很明显两张照片的机位高度不一样。两张照片对比变化非常大。1、照片中太平路北侧的老建筑只保留了德华银行、亨利王子饭店中馆,其他的老建筑均已拆除,原址建了华能大厦和青岛报业集团两座大厦。2、太平路、兰山路口的三角地改为街心花园。3、太平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的冬青树移出,栽植了松树,青岛路口的叶施克纪念塔拆除。
[466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1 09:03
太平路·2009
[465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1 09:02
64、太平路(2)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的老照片,场景是太平路一线,左侧的建筑物在以前帖子中介绍过了,右边位于青岛路口的白色塔是叶施克纪念塔,建于1903年,※※※※※初期拆除了,现在是一花坛。
太平路·早期
[464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0 11:20
现在的华能大厦
1993年,原址拆除了周边的吉利百货公司等几栋老建筑,原址建了半圆形华能大厦。
[463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0 11:19
※※※青岛市党部复原图
[462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0 11:18
※※※青岛市党部
照片中老建筑在以前的帖子中已介绍,在此说一下※※※青岛市党部,此建筑具体建造年代不祥,在1914年-1925年。最初是江苏盐道李梅荪的商业大楼,后本地富商刘子山购得此楼,1929年,南京※※※※※接管青岛时,刘子山将此楼赠与※※※作为※※※青岛是党部办公楼。1932年1月9日,《※※日报》刊登了韩国志士李霍索刺杀日皇未遂事件的报道,引起了数千青岛日侨武装※※,随后进行了武装※※并纵火烧毁了※※※青岛市党部办公楼。抗战胜利后,※※※又回到了这座办公楼,就是下面这个建筑
[461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0 11:18
新照片拍摄于栈桥,由于老照片中的多数建筑已拆除,拍摄时以青岛礼堂和圣弥爱尔大教堂为参照物,两照片拍摄角度、构图基本一致。两张照片对比变化很大,1、勃德维希商业大楼早已拆除,2001年原址建了青岛报业集团办公大楼(照片右侧),2、※※※青岛市党部和右边的三层楼也拆除,1993年原址建了华能大厦,其他的老建筑都在。
[460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0 11:17
前海·2009
[459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10 11:17
63、前海一线
这是拍摄于上个世纪的一张老照片,具体拍摄时间不祥。老照片中的几个建筑分别是青岛礼堂、圣弥爱尔大教堂、※※※青岛市党部、Max Grill洋行(1904年建造)、胶州邮局、勃德维希商业大楼。现在只有青岛礼堂、圣弥爱尔大教堂、胶州邮局三栋建筑还在,其他的均已拆除。
[458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7 08:53
栈桥夜景·2009
青岛解放后,人民※※对栈桥十分珍视,多次拨款养护维修。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桩改为16排桩,并新建眺望台1座,同时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石柱拆除,新砌了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10月,市人民※※又投资350万元,对栈桥进行了改造重建。
[457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7 08:53
现在的栈桥·2009
栈桥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市重要标志。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总兵衙门章高元所施,1893年竣工。全长200 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德国侵占青岛后,栈桥成为货运码头 。1901年5月扩建,北段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并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增铺轻便铁道,以利运输。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市政当局投资25.8万元扩修,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新筑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456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7 08:52
新照片拍摄于栈桥,两张相距100多年的照片相比,变化非常大。1、栈桥经多次改造,已成为今天的样子。2、老照片中岸边的所有建筑均已拆除。
[455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7 08:52
现在的栈桥·2009
[454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7 08:52
62、德占初期的栈桥
这张老照片拍摄的是德占初期的栈桥,当时照片中前海一带都是一些临时性建筑,胶海关正在建设中,只有中山路、湖南路口有一栋正规的建筑(贝格学生公寓)老照片中左侧第二栋建筑。
[453 楼] 米老虎 [资深泡菜]
09-8-6 21:23
来看CL兄,上青岛海滨风景。
[452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6 10:11
车站饭店塔楼·2009
[451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6 10:10
20时世纪20年代,车站饭店不再是旅馆成为居民楼,30年代成为铁路职工宿舍,21世纪初曾发生过一场火灾,只剩下一个外壳,修复后住户已迁出,现在为诸多快餐馆。
车站饭店·2009
[450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6 10:09
新照片拍摄于火车站广场,两张相距百年的照片对比,变化是很大的。1、车站饭店左侧的二层楼已拆除变为一花园,2、周边增加了许多建筑。
[449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6 10:09
车站饭店·2009
[448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6 10:08
61、车站饭店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初,场景是为于兰山路上的车站饭店,建于1902年。1904年山东铁路的全线贯通,使青岛火车站这一片临近海关和旧港区的区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车站饭店便是这种迅速膨胀的建筑活动的一部分。从老照片上看当时饭店周边还是一片空地,是兰山路上最后出现的一栋德国建筑,处在街道的西部边缘并邻近车站广场,是昔日霍恩措伦路(兰山路)上惟一保留下来的德国建筑。
[447 楼] cl9606 [资深泡菜]
09-8-5 10:44
德华大学旧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