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行踪(“古战场”系列连载中……)
10496
447
[119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8 09:50
……
![]() |
[118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8 09:49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会安的宁静慢慢消失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让老居民们觉得眼花缭乱,但这也许恰恰体现了会安的魅力。现在的会安,街道上布满了出售土特产的小店,越南的丝绸、木雕、面具和其他工艺品被游人带到了世界各地,而河边摩肩接踵的酒吧里更是坐满了肤色各异的外国人,老城里80%的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当然,传统的捕渔业仍然保留了下来,与过去不同的是,渔民们不仅捕鱼,也招揽游客观看他们捕鱼,或者乘坐他们的小船到河里游览一番。经济开放的越南,传统的生存方式也在悄悄改变,与世界的大潮接上了轨。
![]() |
[117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8 09:47
原文由 nemo9569 发表 哈,谢谢来串门啊! |
[116 楼] nemo9569
[泡菜]
09-9-17 22:35
原文由 色空空 发表 迷人的光影,像置身画里啊! |
[115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7 15:39
……
![]() |
[114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7 15:37
公路上不过汽车,孩子们在上面奔跑嬉戏,或者向旅行者兜售手中的纪念品。
![]() |
[113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6 11:34
河岸边,一条窄窄的公路沿河岸蜿蜒远去,路旁是一排外观看起来十分相似的酒吧和饭店。
![]() |
[112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6 11:31
这是我在会安的第三天,昨日急雨之后浑浊的河水已经恢复清澈,河面上船只往来不绝,渡口处也如往常般人头攒动。
![]() |
[111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6 11:30
在会安,秋盆河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 |
[110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6 11:28
路灯下,一个会安少年走过我的身边,停下来问我从哪里来。当我告诉他我来自中国时,他用汉语说“你好”,然后挥挥手跑开了。我对照着地图,费劲地摸回了宾馆。
回到宾馆查阅资料,果然敖黛与中国服饰大有关系。18世纪以前,越南妇女都穿着长裙子,而不是敖黛的裤子。1744年,阮氏王朝统治了越南中部和南部,他们规定服饰要向中国样式学习——带扣子的上衣和裤子代替了裙子和在前面打结的分式上衣。到了19世纪 30年代,一位比较激进的艺术家想通过增加颜色和样式来改进越南妇女的服饰,他设计了一种不同面料的长上衣,而且可以露肩穿着。这项革新影响巨大,后来便演化为今天的敖黛。但追溯其源头,这种服饰里显然包含了诸多中国元素。 |
[109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22:33
越南丝绸还是很有名的。
![]() |
[108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7:26
夜晚很快来临,喧闹的街市似乎是在瞬间恢复了宁静,人群又像水一般迅速流逝得无影无踪。我穿过寂静的小街回宾馆,一路上看到许多酒吧的门口挂起了红灯笼,有的灯笼上还写着“黄河”之类的汉字。而在灯火恍惚的丝绸店里,身着奥黛的越南女子正在收拾店铺,我疑心她们那么漂亮的敖黛也许是从中国旗袍演化而来。
![]() |
[107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7:24
同样来自东亚,而文化内涵又有着诸多承继关系的两个国家,在几百年前的会安,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可惜,遍访此地※※,没有见到当时关于华侨与日侨交流的资料。没有任何人物和事件的参照,这些便只能是猜想。
但有一点十分显然,华侨在此地的实力和影响要远远大于日侨。事实上,可能在“日本桥”建成没多久,大多数日本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则定居下来,和当地的女人结婚生子,逐渐融合到一起。 [色空空 编辑于 2009-09-15 17:25] |
[106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7:23
……
![]() |
[105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3:42
……日本桥
![]() |
[104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3:40
在布满中国会馆的同一条街上,有一座十分有名的建筑,名为“日本桥”。顾名思义,此桥是在17世纪时由日本社团所建造。远远望去,桥的形状和黄绿相间的桥顶组合在一起,恰若水面的一艘行船。这座桥和附近的中国会馆聚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欧式的建筑,赋予会安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奇异面貌。穿过这座内部与船舱无异的“日本桥”,是一片被称作“日本城”的区域,日式的商店和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街道两旁,透着一股典雅与陈旧混合的气息。
![]() |
[103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3:38
当然,最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当属广肇会馆、潮洲会馆、福建会馆、中华会馆、琼州会馆等一系列会馆。这些会馆不仅是中国籍商人贸易和展览货品的聚集地,还承载着他们的信仰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遥远回忆,在这里,他们不仅供奉妈祖,还供奉关公。在潮州会馆,一位略通汉语的老人告诉我,之所以供奉关公,“因为关公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活在三国时期,讲义气”。
![]() |
[102 楼] 之广
[资深泡菜]
09-9-15 11:38
来看越南如何地忧郁。照片好,文字介绍得也好……
|
[101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1:28
走在古城的小巷里,看着那些飞檐、灯笼和比比皆是的汉字,我常常会有一种恍惚之感,仿佛自己并非身在异邦,而是徜徉在中国南方的某个小城之中。
会安城最古老的区域在城南,而最繁华的地方则是以会安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区。在这些地方,中国的味道尤其浓郁。众多的寺院、宝塔、宗族房屋和店铺庞杂地组合在一起,它们大多是由中国移民社团在1845~1885年间建造的。 ![]() |
[100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1:26
一代代华侨在会安繁衍生息,把中国的建筑风格也永久地带到了会安的※※和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中国式建筑大多保存得十分完整,既没有遭受兵火之灾,也没有因为修建高楼大厦而※※。
![]() |
[99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1:24
很显然,这段坚硬的文字不过是对会安浮光掠影的追溯,那些昭示以往辉煌的※※早已烟消云散,而今天的会安,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
![]() |
[98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1:22
今天的会安,占地面积大概6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万,其中大约1万人住在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作为“旅游展品”,老城区被重建和翻修一新,那些有着木制横梁和雕花木门的古老住宅,已经成为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前来旅行的外国游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在古城的街道上行走成了一件十分费力的事。
![]() |
[97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5 11:20
原文由 呼噜熊 发表 用英语即可。也有不少越南人会说汉语。 |
[96 楼] 呼噜熊
[资深泡菜]
09-9-15 10:54
请问去越南如何用语言沟通?越南话是不会了,用广东话,英语,壮话行不行呢?
|
[95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3 18:47
自16世纪以降的几百年间,会安作为贸易港口,一直在越南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到19世纪初,其重要性才被打破。当时,郑阮两氏地主和西山之间发生冲突,给会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再加上秋盆河改道,阻碍了海路的交通,因此,另一个港口——岘港逐渐取代会安成为了越南中部的贸易中心。
1999年,会安古城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 |
[94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3 18:45
在出入频繁的商船中,来自古老中国的船只最多。中国商人运来了锦缎、纸张、毛笔、瓷器、陶器、铝、铅、硫磺等货物,然后从会安买走了胡椒、木材、香料、鱼翅、燕窝、象牙和蚕丝等土特产。生意越来越大,会安的安静恬适又是如此诱人,于是许多中国商人便在会安买地建房,长久地居住了下来,而会安也因此成为越南最早出现旅越华侨的城市。
![]() |
[93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2 13:22
无数的外国人先后来到会安,不仅使会安名列当时东方各大港口的前矛,也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 |
[92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2 13:20
16世纪初,葡萄牙人的船只到达了会安海岸,然后是丹麦人和英国人,当然,还有法国人。船上不只是商人,还有传教士,其中有一个人是来自罗得岛的亚历山大,正是他为越南语言中引进了罗马字母。
![]() |
[91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2 13:18
……
![]() |
[90 楼] 色空空
[资深泡菜]
09-9-12 13:16
古代会安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在1000多年的漫长时光里,来自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商船频繁到达会安进行贸易交流,而会安也是古代占婆王国使节前往中国朝拜的启航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