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哪位老师能说说c、cf、cfi、cfe这3支50FLE哈苏头的差别。
4900
35
[7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09-5-14 07:32
简单说吧 如果预算充足 C50和CT*50不建议选购 镜头素质较晚期的头逊色,滤镜也不好配你买来会发觉这会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CF50分为 CF50/4普通版 和晚期的CF50/4FLE 前者比较便宜,后者贵一些 CF50/4FLE镜片设计增加了浮动镜片,对近摄成象质量有帮助 但小光圈拍风光区别很小 CFI50/4与CF50/4FLE 镜片设计一样,做工,镀膜略有不同, 拍摄反转片的话 CFI50稍通透些 CF50深沉些 各有特色吧 如果考虑到以后数码化,CFI50有优势,新镜头在数码上的表现比老款的是要好一些 如果只拍胶片的话,其实都差不多,哈苏镜头素质都很好,随便买一个也不会错 ![]() |
[6 楼] cjw4x5
[泡菜]
09-5-13 23:16
正闹心呢!这几天正想上呢,有想出的朋友,品相好的也可以给我留言。我会每天看一下。多谢!
|
[5 楼] cjw4x5
[泡菜]
09-5-13 23:13
多谢noblex的回答。
但我现在想知道用过这两支头(CF50FLE和CFI50FLE)的老师,说说成像风格和成像质量的区别? 现在正闲心呢。 |
[4 楼] noblex
[泡菜]
09-5-13 22:55
(转贴)
C版鏡頭 ----------- 對應1957年發佈的500C機身,C版鏡頭隨之推出;在C版鏡頭中主要都是由Carl Zeiss負責生產和製造,所有Carl Zeiss的鏡頭都配用Synchro-Compur快門。這些鏡頭雖然已經推出時間久遠但即使到現在來看,依舊可以毫無問題的使用在哈蘇500系列的機身上,而且當快門設定到B門之後,甚至可以使用在2000FC和200F系列的焦平面相機上(202FA機身除外 )。 當然,除了雖然500C發佈的C版鏡頭之後,哈蘇就沒有推出過新的C版鏡頭了,除了對應501C相機的時候推出了一款簡化版鏡頭,這個鏡頭的實際情況將在後面的章節敘述。 典型的C版鏡頭擁有如下特點: 快門速度從1/500s~1s,並且支持B門,為了方便使用,C版鏡頭的速度都成標準的排列4~125,並且對應標準的光圈數值,通過一個聯動機構實現光圈同快門的對應關係。可以非常方便的查看和調節曝光組合。 景深標尺為紅色可以移動的指針設計,其允許根據不同的光圈來對應不同的景深。 由於採用了鏡間快門,因此相機可以實現最高1/500s的全程閃光燈同步速度,鏡頭上提供了X或者M兩種閃光燈模式,其中M檔對應單獨的閃光燈泡,而X模式則可以對應電子閃光燈,V模式則可以允許有8秒的自釋放模式。注意:調節幾個閃光燈模式都需要按壓一個小貼片才可以進行調節。 在正常的操作模式下,C版鏡頭取景為最大光圈模式,相機上弦之後就可以進行拍攝了,拍攝的時候相機會先翻起反光板和後簾擋光片,然後與此同時,把光圈設置到對應的光圈進行曝光,曝光完成之後,鏡頭自動關閉光圈前的檔光片,同時也關閉後簾的擋光片。隨後相機再次上弦的時候,打開鏡頭擋光片和保持光圈全開,並且翻下反光板。最老的C版鏡頭不具備景深預視功能;當然超廣角鏡頭也沒有這個機構。 C版鏡頭的初期都採用銀色鍍鉻的外觀設計,一直到70年※※始才開始使用黑色的鏡身設計。鏡身上的Synchro-Compur字樣採用刻蝕工藝打上,焦距刻度被設置在鏡頭後部,而EV照度則用紅色字體標稱,可以方便的進行檢索。 鏡頭特點: 早期的80mm C Planars鏡頭,全開光圈無法達到f/2.8的最大值,一般來說只能實現最高f/3.5的最大光圈值。 早期版本的120mm S-Planar鏡頭最小光圈被設置在f/32(後期為f/45)。 30mm/3.5和350mm/5.6鏡頭都是於1973年才正式推出的。 500mm Tele-Tessar鏡頭是一款巨大的鏡頭,其只擁有黑色的版本,唯一的銀色來自速度和快門調節區域,這也是區分這個鏡頭最簡單的辦法。 C版鏡頭資料: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30mm f/22 - f/3.5 0.3m 26 Distagon 40mm f/32 - f/4 0.5m 104 Distagon 50mm f/22 - f/4 0.5m 63 Distagon 60mm f/4 - 63 Distagon 60mm f/5.6 - 63 Distagon 80mm f/22 - f/2.8 0.9m 50 Planar 100mm f/22 - f/3.5 0.9m 50 Planar 105mm f/32 - f/4.3 1.8m UV Sonnar 120mm f/32 - f/5.6 0.95m 50 S-Planar 120mm f/45 - f/5.6 0.95m 50 S-Planar 135mm f/45 - f/5.6 0.53m w/bellows 50 S-Planar 150mm f/32 - f/4 1.4m 50 Sonnar 250mm f/45 - f/5.6 2.5m 50 Sonnar 250mm f/45 - f/5.6 2.8m 50 Sonnar Superachromat 350mm f/45 - f/5.6 5.0m 86 Tele-Tessar 500mm f/64 - f/8 8.5m 86 Tele-Tessar 140-280mm f/32 - f/5.6 2.5m+macro 93 Schneider Variogon 鏡頭生產時間為1957年到70年代,後來逐漸被C T*版本鏡頭所替代,其中一些特殊鏡頭,諸如105mm UV Sonnar鏡頭成為唯一一支哈蘇這個焦距和特點的鏡頭,此後沒有生產T*版。 哈蘇500C/M 6. C T*版鏡頭 -------------- 其實相對於C版鏡頭,C T*鏡頭在結構上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主要是來自T*擁有6層的防眩光鍍膜,因此有著更好的通光性和抗眩光性,T*(讀T星)鏡頭,其實Carl Zeiss鏡頭都是多層鍍膜的,並不是只有哈蘇的C T*鏡頭才擁有這種鍍膜技術。 很多人都非常關心C版本鏡頭和C T*版本鏡頭之間的成象質量,總的來說從眾多的對比結果來看,使用遮光罩的C版鏡頭並不會比C T*版鏡頭差多少,只是適當的反差會稍差一些,而對於不安裝遮光罩或者擁有更大光比拍攝的時候,C T*則會擁有更好的質量。 C T*鏡頭大部分是黑色的鏡身,當然也有部份銀色鍍鉻版本的T*鏡頭存在,同C版鏡頭一樣,C T*版本鏡頭的Synchro-Compur字樣採用刻蝕工藝。 對於大部分C T*鏡頭來說,其主要是用來配合500C的後繼版本500C/M機身的,當然也有部份使用了多層鍍膜工藝的沒有打T*標誌的鏡頭存在,不過一般比較少見。無論如何,用來區分C版鏡頭還是C T*鏡頭還是通過鏡頭上是否擁有T*標誌來進行區分的。 最早採用T*標誌的哈蘇鏡頭為30mm, 40mm,以及SWC對應的38mm Biogon鏡頭,而80mm/2.8 C T*鏡頭最早出現於1974年,從1976年開始,哈蘇已經不在對應普通C版的鏡頭了,轉而推出全部帶T*標誌的鏡頭。 需要注意的是140-280mm Variogon鏡頭雖然不具備T*標誌,但其同樣採用了多層鍍膜工藝生產,這只鏡頭由Schneider(施奈德)特別設計,而不是傳統的Carl Zeiss設計和生產。 C T*版鏡頭資料: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30mm f/22 - f/3.5 0.3m 26 Distagon 40mm f/32 - f/4 0.5m 104 Distagon 50mm f/22 - f/4 0.5m 63 Distagon 60mm f/22 - f/3.5 0.6m 63 Distagon 60mm f/4 - 63 Distagon 80mm f/22 - f/2.8 0.9m 50 Planar 100mm f/22 - f/3.5 0.9m 50 Planar 120mm f/45 - f/5.6 0.95m 50 S-Planar 135mm f/45 - f/5.6 0.53m w/bellows 50 S-Planar 150mm f/32 - f/4 1.5m 50 Sonnar 250mm f/45 - f/5.6 2.5m 50 Sonnar 350mm f/45 - f/5.6 5.0m 86 Tele-Tessar 500mm f/64 - f/8 8.5m 86 Tele-Tessar 這些鏡頭被生產於1974到1982年。 哈蘇2000F 7. CF版鏡頭 ------------ CF版鏡頭是更具C版鏡頭的結構而重新設計的產品,其主要改進來自快門機構上的設計,並且可以更好的配合焦平面快門的2000F/200F系列相機;CF鏡頭採用了Prontor快門,而不是原來C/C T*版本所採用的Synchro-Compur快門,最早的CF版本鏡頭於1982年出現。 這重新設計在 1982 發生了。 CF版鏡頭主要特點: 閃光燈同步速度最高達到1/500s,快門速度調節從1/500s~1s,具備B門,不過同C版的鏡頭不同,CF版鏡頭的光圈和快門速度是分開進行調節的,無法進行聯動,不過調節EV到依舊可以通過鏡頭來直接調節。 鏡頭的景深刻度標尺已經被設計成固定刻蝕在鏡頭上了,同時鏡頭已經取消了鏡頭自拍功能。CF版鏡頭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在500C這樣的鏡間快門機身上或者是焦平面快門的機器上。 正常操作情況下,鏡頭通過最大光圈直接進行取景,鏡頭左邊的按鈕可以進行實時的光圈收縮或者打開。拍攝的時候相機會先翻起反光板和後簾擋光片,然後與此同時,把光圈設置到對應的光圈進行曝光,曝光完成之後,鏡頭自動關閉光圈前的檔光片,同時也關閉後簾的擋光片。隨後相機再次上弦的時候,打開鏡頭擋光片和保持光圈全開,並且翻下反光板。 CF版鏡頭都採用黑色鏡身設計,快門速度調節位於鏡頭前部,隨後則是光圈調節環,而對焦環則位於鏡頭最後部。注意,此版鏡頭的光圈調節環主要針對右手操作來設計的,因此當用左手調節光圈可能顯得非常不方便。 CF 40mm以及50mm FLE (浮動鏡片floating lens element)鏡頭是浮動鏡片設計鏡頭,其擁有兩個焦點,使用時可以自動修正獲得最佳的表現。40mm FLE鏡頭擁有三個可選擇的第二焦點調節功能,而50mm FLE則用有四個調節功能。 135mm Makro Planar鏡頭沒有對焦環,其能在固定焦距實現拍攝,其可以實現高達1:1的放大倍律。 500mm Tele-Apotessar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8.5m,其於1989年正式被發佈。 140-280mm Variogon鏡頭由Schneider Kreuznach進行設計和生產,鏡頭除了具備普通的光圈調節、快門調節以外,還同時具備焦距調節。 CF版鏡頭在鏡桶上刻蝕了"CF"的字樣,光圈和快門速度指示被設置成白色的刻度,而EV和焦距則用橙色刻度標識。早期的CF版鏡頭,鏡桶上被打上了「Prontror」的字樣,因為所有的CF版鏡頭都採用了Prontor快門。 所有CF版鏡頭都用有T*多層鍍膜技術,不過有以下幾個例外: - 105mm UV Sonnar版鏡頭雖然也採用了一些防眩光塗層,但其並不算多層鍍膜鏡頭。 - Superachromat版的250mm Sonnar鏡頭主要考慮到紅外攝影(400nm-1000nm的光線),因此僅採用了單層鍍膜設計。 - 140-280mm Variogon鏡頭由Schneider設計和生產,雖然沒有打上T*的標誌,但其同樣採用了多層鍍膜技術。 CF版鏡頭資料: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30mm f/22 - f/3.5 0.3m 26 Distagon 40mm f/32 - f/4 0.5m Distagon 40mm f/32 - f/4 0.5m 93 Distagon FLE 50mm f/22 - f/4 0.5m 60 Distagon 50mm f/32 - f/4 0.5m 60 Distagon FLE 60mm f/22 - f/3.5 0.6m 60 Distagon 80mm f/22 - f/2.8 0.9m 60 Planar 100mm f/22 - f/3.5 0.9m 60 Planar 120mm f/32 - f/4 0.8m 60 Makro Planar 135mm f/45 - f/5.6 1:1 60 Makro Planar 150mm f/32 - f/4 1.4m 60 Sonnar 180mm f/32 - f/4 1.55m 60 Sonnar 250mm f/45 - f/5.6 2.5m 60 Sonnar 250mm f/5.6 3m 60 Sonnar Superachromat 350mm f/45 - f/5.6 4.5m 93 Tele-Tessar 500mm f/64 - f/8 5.0m 93 Tele-Apotessar 500mm f/64 - f/8 8.5m 93 Tele-Apotessar 140-280mm f/45 - f/5.6 2.5m+macro 93 Schneider Variogon 這些鏡頭從1982年起開始生產到今天。 哈蘇501C和對應的特別C版鏡頭 8. 501C版C鏡頭 --------------- 哈蘇為了對應廉價的501C機身,推出了一款基於CF版鏡頭設計的簡化版C鏡頭,其具備類似於CF版鏡頭的光學設計,同樣也採用和CF版鏡頭一樣的新式快門,同樣也使用了T*的多層鍍膜技術。這款鏡頭於1994年正式上市。 同CF版鏡頭相比,501C版C鏡頭用有如下兩個不同點: 首先,C版鏡頭不允許以EV作為單位進行光圈和快門速度的聯動,因此這個鏡頭上的快門速度和光圈調節永遠是獨立調節的。 第二,此鏡頭必須設定在B門才可以使用在焦平面機身上。 有意思的是,這種強制B門設定使用在焦平面快門機身上,讓人感覺更無法去區別其同老C版鏡頭的差別了。不過這個鏡頭還是比較好認的,此鏡頭為黑色設計,所有刻度均為白色,包括EV甚至等。 這個型號只有一枚鏡頭: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80mm f/22 - f/2.8 0.9m 60 Planar 這款鏡頭於1994年到1997年之間生產,這個版本的鏡頭其實是同檔的CF版鏡頭的簡化版,其減少了一片鏡片,因此成本會比較低,所以其作為廉價的501C和501CM機身的對應鏡頭,不過很快這個版本的鏡頭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CB系列鏡頭。 哈蘇501CM+CB版標頭 9. CB版鏡頭 ------------ CB版鏡頭於1997年秋天開始推出,最早推出的是80/2.8 CB,其用來對應1997年11月發佈的501CM機身,從成本上來看這也是一款CF版鏡頭的廉價產品。 相對來說CB鏡頭和CF鏡頭無論在功能上還是使用上都還是比較類似的,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是: 80/2.8CB鏡頭(6片)相比CF和501C版鏡頭來說會少一些鏡片(7片),雖然在MTF表現上來看這幾款鏡頭差異不大,但是在實際拍攝的時候還是存在不小的差別: 鏡頭表面焦距標尺以及快門速度值標稱方式有所不同,CB版鏡頭採用了合成材料,同CF版鏡頭一樣只適合右手調節。此外雖然CB鏡頭用有EV刻度,但無法實現光圈和快門的聯動,因础酢踝乎成為擺設。 重新設計的景深標尺,相比CF版鏡頭更加容易查看;PC同步口用有鎖定機構;CB版鏡頭無論光圈設置在哪個檔位,都可以在焦平面機身上使用,並且並不需要進行設置,而如果把鏡頭設定到B門,則需要在機身上設定成焦平面模式才可以進行拍攝;鏡頭的濾鏡安裝卡採用碳纖維製造;鏡頭卡口採用單層鋼材製造,而不是傳統的四層鋼材製造;CB版鏡頭為純黑色,所有刻度則為白色設計。 CB版鏡頭資料: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60mm f/22 - f/3.5 0.6m 60 Distagon 80mm f/22 - f/2.8 0.9m 60 Planar 160mm f/32 - f/4.8 1.5m 60 Sonnar 這些鏡頭從1997年開始生產至今。 10. F版鏡頭 ------------ F版鏡頭於1977年對應焦平面機身2000FC而被推出,此鏡頭同CF版鏡頭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快門機構,自然也不會有快門速度指示。 F版鏡頭的主要特點: 對焦環位於鏡頭前部,而光圈調節環位於鏡身尾部;鏡頭通過一個按鈕來實現快門同光圈對應EV的組合鎖定鍵; F版鏡頭採用黑色鏡身設計,最容易區分的方式就是鏡身上刻蝕有「F」的字樣。 所有F版鏡頭都採用T*版多層鍍膜技術,同時相比CF版鏡頭,F版鏡頭的光圈要大一些,因此用有更加明亮的取景效果。 50mm Distagon FLE鏡頭拍攝時,並不需要進行第二焦點的調節。 所有F版鏡頭都可以使用在200F系列的機身上,只是無法提供一些數據傳遞,因此在200F系列機身上無法實現所有的功能。 F版鏡頭資料: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50mm f/22 - f/2.8 0.32m 86 Distagon FLE 80mm f/22 - f/2.8 0.6m 50 Planar 110mm f/16 - f/2.0 0.8m 70 Planar 150mm f/22 - f/2.8 1.4m 70 Sonnar 250mm f/32 - f/4 2.5m 70 Tele-Tessar 350mm f/4 1.9m Tele-Tessar 140-280mm f/32 - f/5.6 1.07m+macro 93 Schneider Variogon 這些鏡頭於1977年到1991年之間被生產。 哈蘇201F 11. FE (TCC)版鏡頭 -------------------- FE版鏡頭之前又被稱為TCC鏡頭,此版本隨1991年哈蘇發佈200F機身的時候配套出現,相比普通的F版鏡頭,FE版鏡頭增加了4針的數據觸點,可以通過這些觸點傳遞一些特定的信息。 FE版鏡頭主要特點: 調焦環位於鏡頭前部,光圈調節環位於鏡頭後部。光圈調節環是獨立於快門速度調節機構的,不過鏡頭上依舊提供了允許光圈和快門聯動的鎖定開關,這樣用戶可以根據EV進行方便的調節聯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取景還是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然後再通過聯動裝置進行調節。 FE版本的鏡頭對焦環以及光圈還和鏡頭都是黑色設計,不過鏡頭上有兩條藍色的線,並且鏡頭底部有四個金屬的觸點;此外FE鏡頭會在鏡桶上標稱焦距的位置刻蝕有F字樣(並不是FE字樣)。所有FE鏡頭都是T*多層鍍膜的鏡片,同F版鏡頭一樣,大部分FE鏡頭都擁有更大的光圈,並且也擁有更快的對焦速度。 50mm Distagon FLE鏡頭並不需要確定第二焦點的值。 FE版鏡頭可以通過觸點提供給200F系列相機一些鏡頭的相關信息,包括光圈大小等,這可以幫助機身實現測光,如果你使用非FE版的鏡頭配合在支持TTL自動曝光的200F機身上(諸如203FE或者205FCC)的話,必須全開光圈進行測光,然後再收縮到合適的光圈進行拍攝。 FE版鏡頭同樣可以很好的使用在2000FC系列的機身上,只是無法獲得FE版鏡頭所提供的一些信息而已。 FE (TCC)版鏡頭數據: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50mm f/22 - f/2.8 0.32m 93 Distagon FLE 80mm f/22 - f/2.8 0.6m 60 Planar 110mm f/16 - f/2.0 0.8m 70 Planar 150mm f/22 - f/2.8 1.4m 70 Sonnar 250mm f/32 - f/4 2.5m 70 Tele-Tessar 350mm f/32 - f/4 1.9m 93 Tele-Tessar 這些鏡頭從1991年發佈之後一直生產到現在。 Planar T* 2.8/80 CFE 12. CFE版鏡頭 -------------- CFE鏡頭其實就是一款擁有電子觸點類似於CF鏡頭和FE鏡頭的產品,而類似於FE版鏡頭的特性使得這種鏡頭安裝在200F機身上的時候可以實現最大光圈測光。此鏡頭最大特色就是擁有快速的光圈調節環,這對於一些全開光圈測光,然後收縮光圈進行拍攝的攝影師來說是非常方便的。 同樣的鏡頭擁有漂亮的雙藍線設計(類似於FE版鏡頭),此外鏡頭還擁有焦距鎖定旋鈕,這個機構非常方便,可以讓一些需要鎖定焦點的場合顯得異常方便。同樣的鏡頭PC口擁有鎖定裝置,而景深預覽、快門速度調節環同CB版鏡頭一樣非常細小,注意光圈設定以及鎖定紐已經不是原來版本的綠色,轉而採用橘紅色設計。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40mm IF f/22 - f/4 0.5m 93 Distagon 40mm f/22 - f/4 0.5m 93 Distagon FLE 80mm f/22 - f/2.8 0.9m 60 Planar 120mm f/32 - f/4 0.8m 60 Makro Planar 180mm f/32 - f/4 1.55m 60 Sonnar 250mm f/45 - f/5.6 3m 60 Sonnar Superachromats 350mm f/45 - f/5.6 3.75m - Tele-Superachromat 1997年秋天,哈蘇發了第一款350mm/5.6 Tele-Superachromat CFE鏡頭,這是第一款CFE版鏡頭。 CFI鏡頭 CFi版鏡頭 ---------- 焦距 最小以及最大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 濾鏡尺寸 類型 30mm f/22 - f/3.5 0.3m 26 Distagon 50mm f/32 - f/4 0.5m 70 Distagon FLE 60mm f/22 - f/3.5 0.6m 60 Distagon 100mm f/32 - f/4 1.4m 60 Planar 150mm f/32 - f/4 1.55m 60 Sonnar 250mm f/45 - f/5.6 2.5m 60 Sonnar CFi鏡頭是哈蘇新發佈的鏡頭,相比CFE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增強了鏡頭數據傳遞的功能,同時外觀也做了一些小的變化。 |
[3 楼] 梦想当流氓
[泡菜]
09-5-13 22:41
搬个凳子,我也听听。。。
|
[2 楼] cjw4x5
[泡菜]
09-5-13 21:38
特别是成像质量和风格上的不同。再谢!
|
[1 楼] cjw4x5
[泡菜]
09-5-13 21:34
想上这支头,主要是想上CF、CFI,拿不定主意了,因为价格差得好多呀!多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