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黑白放大还能走多久?
28131
397
[69 楼] 哈蘇503CX
[资深泡菜]
10-1-16 08:44
原文由 黟族人 在2010-01-14 09:07发表 赞同这个观点。 |
[68 楼] 黟族人
[泡菜]
10-1-14 13:06
原文由 woojia 在2010-01-14 09:56发表 说了半天又回到原地了!等于没说。呵呵! |
[67 楼] SY原色
[泡菜]
10-1-14 12:09
原文由 黟族人 在2010-01-14 09:07发表 赞同! |
[66 楼] 云随心动
[泡菜]
10-1-14 10:14
''中国人的摄影知识不是从高等学府学来的,而都是道听途说,东拉西扯“偷”的,似懂非懂,许多观念含糊不清,比如纪实摄影,被呼悠了30年,国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纪实摄影一说!记者就是记者,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商业摄影师就是商业摄影师。大家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可我们全都煮在一口锅里,越煮越混!''
说的非常正确 !!! 总有人是清醒的 !!! 有98%以上分不清楚“照相”和“摄影” 拿照相机的人不代表他就是''摄影''的人!这是两个概念 ! |
[65 楼] woojia
[资深泡菜]
10-1-14 09:56
我觉得这事儿跟当年电脑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不用键盘的作家说对着显示器和键盘没有灵感一样。现在呢,还有多少人用稿纸。
从A点到B点,有人开小汽车,有人出租,有人公交,有人自行车,有人步行。现在杨百万不是都骑上自行车出行了么。呵呵。每个人的选择都有他自己的道理,没有必要用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去套在别人身上。 其实我到现在一直也用胶片,原因很简单,PS功底差。我相信很多以前从胶片走来的老摄影师或爱好者也有很多有这方面的因素。目前5D这样往上的数码普通工薪族还是觉得得咬牙,或者咬牙都供不起,低端的在色彩过渡上面比胶片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我相信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人类科技进步的速度真的还是挺快的。如果说我用一部5D能调出职业摄影师那样的图片,我都想用数码。相对来说,胶片得到比较好的图片对我来说相对容易,所以我现在的选择依然是胶片。 拿原子笔和毛笔来类比数码和胶片?我觉得用油画和照片恰当点。百货公司的担担面来类比?我想你不可能天天去百货公司吃担担面,相反,有些坊间的小食味道可能就是要好一点,省港那边不是有好多美食家评出的吃食不都是临街的小店么。 算了,算了,目前喜欢用什么就用什么吧,科技进步是时间的事情,即便是将来数码彻底在影响质量方面不输胶片,现在的胶片分子依然可以在将来的那时一边用数码,一边用胶片。好比现在一边听cd,一边听黑胶的朋友一样。 |
[64 楼] 黟族人
[泡菜]
10-1-14 09:07
传统黑白和数码黑白放在一快儿讨论是很幼稚的,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一个是为自已的兴趣、爱好、理想,另一个是为他人的干活、发表、投稿。在法国的摄影俱乐部,仍然以黑白传统摄影为主,有几个俱乐部干脆拒绝彩色照片。在德国还有一个富豪组成的大底机专拍黑白页片的俱乐部,连黑白胶卷拍摄的都不接受。这就叫个性,艺术玩的就是个性。和别人不一样!
中国人的摄影知识不是从高等学府学来的,而都是道听途说,东拉西扯“偷”的,似懂非懂,许多观念含糊不清,比如纪实摄影,被呼悠了30年,国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纪实摄影一说!记者就是记者,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商业摄影师就是商业摄影师。大家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可我们全都煮在一口锅里,越煮越混! |
[63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10-1-14 09:00
原文由 SY原色 在2010-01-10 17:28发表 是这个理儿! |
[62 楼] technical04
[泡菜]
10-1-12 16:26
喜欢胶片和黑白,希望有一天能有能力(技术上和经济上)加入这一行列,希望中国的胶片和相机老厂也一样……
|
[61 楼] 哈蘇503CX
[资深泡菜]
10-1-12 12:42
原文由 雨来 在2010-01-12 12:12发表 不會吧? |
[60 楼] 雨来
[泡菜]
10-1-12 12:12
原文由 bermuda 在2010-01-07 18:27发表 你可能要失望了,我们现在买得到的公元片都是库存,其实厂方早就停产了。唉! |
[59 楼] SY原色
[泡菜]
10-1-10 17:28
原文由 bermuda 在2010-01-07 18:36发表 个人觉得即使数码在图片质量完全超过胶片,甚至完美,也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暗房,因为还有过程,传统暗房的过程和技艺本身就是其存在的理由。 |
[58 楼] 哈蘇503CX
[资深泡菜]
10-1-10 16:45
原文由 bermuda 在2010-01-07 18:27发表 確實如此。 |
[57 楼] 莫丝
[泡菜]
10-1-7 19:28
这是两条并行的路,谁也碍不着谁,基本没有交叉点,喜欢传统和喜欢数字技术是一样的,关键看摄影者自己喜好哪个了。。。
|
[56 楼] bermuda
[泡菜]
10-1-7 18:36
数码后期 以及输出 在效率上已经击败传统放大
在味道上还不足 不过我觉得这方面还是会进步的 传统放大 恐怕就停在那里了 哎 |
[55 楼] bermuda
[泡菜]
10-1-7 18:27
原文由 pcabs 在2009-12-10 13:14发表 坚持用公元 不是因为它好 是因为希望它不要停产 |
[54 楼] SY原色
[泡菜]
10-1-7 17:17
原文由 天生倔驴 在2009-12-08 14:24发表 非常赞同! |
[53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10-1-7 10:49
原文由 天生倔驴 在2009-12-11 18:18发表 有道理。 |
[52 楼] 天生倔驴
[资深泡菜]
09-12-11 18:18
原文由 莫丝 在2009-12-11 12:32发表 奸商胡乱要价最终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人们玩不起也就不玩了,他们的财路也就断了。 |
[51 楼] 莫丝
[泡菜]
09-12-11 12:32
我觉得不在这里,传统油画这么多年了,也同样受到电脑技术的影响,可是貌似没有听过关于油画颜料会停产的消息,只要有人玩,就会有生产,传统黑白有它独特的魅力是不容置疑的,只要它对人有吸引力,相信就不会没人玩,也就不可能停产,但是如果玩黑白的人越来越少的话,黑白耗才的价格肯定就会越来越高,这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得吃饭,哈哈,我觉得涨价是可以接受得,只要不是无良奸商胡乱要价就可以了
|
[50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9-12-10 16:12
原文由 pcabs 在2009-12-10 13:14发表 所以黑白放大能走多远,关键是看用家的多少。 |
[49 楼] ooaoo
[资深泡菜]
09-12-10 15:10
不用操心.....喜欢玩就玩.,,,不喜欢就放弃.....
|
[48 楼] pcabs
[泡菜]
09-12-10 13:14
原文由 天生倔驴 在2009-12-10 09:56发表 小人(人数数量)(市场数量) 如果你是老板、没有人要你的货这样可否生存下去,老板说我的货品什么什么好也没有用,没有人要货老板没有钱就很快要关门,什么高级低级、什么高价低价有人用就可以生产,没有人用老板就不可以生存多久。 公元以半死,乐凯也好不了什样!他们可以生存多久是要看市场要货。 禄莱、哈苏、Zeiss、也要找自已的生存方向。天下无敌也要吃饭! 个人喜欢银盐黑白每次手工冲洗放大也有自已的心血在内,如果有同样喜欢银盐的朋友就用多一些吧! |
[47 楼] 天生倔驴
[资深泡菜]
09-12-10 09:56
原文由 pcabs 在2009-12-09 13:10发表 “小人用很快会没有”是什么意思? |
[46 楼] pcabs
[泡菜]
09-12-9 13:10
如果只看问答题!
答案是市场!多人用会长久、小人用很快会没有! 想银盐长全大家用多一些吧! 用心做好自已的作品其余也不用想太多吧! |
[45 楼] 莫丝
[泡菜]
09-12-9 11:52
原文由 山野村夫 在2009-12-09 11:49发表 除非买不到银盐了,否则可以自己刷,嘿嘿 |
[44 楼] 山野村夫
[资深泡菜]
09-12-9 11:49
就怕有一天买不到胶卷和相纸了!
|
[43 楼] 莫丝
[泡菜]
09-12-9 10:51
原文由 长白山 在2009-12-09 10:35发表 |
[42 楼] 阿斗II
[禁言中]
09-12-9 10:45
原文由 莫丝 在2009-12-09 10:30发表 我觉的我个人选择的在输出层面重点不是过程,而是结果,显然我对数字的结果相对不满意。 或者说是因为挑剔结果选择了过程。 这就不存在坚定传统一说。传统是选最合适的最好的。 |
[41 楼] 阿斗II
[禁言中]
09-12-9 10:40
原文由 shenshenshenshen 在2009-12-08 05:22发表 更正一下,由冷死黑。 重点不是黑色的倾向性,而在于质感的厚重性,丰富性。 其它说的对。 |
[40 楼] 长白山
[离任版主]
09-12-9 10:35
明知人人都会死去,但都要享受喜怒哀乐的一生;传统黑白放大也一样,享受过程大于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