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口牛头比别家同级牛头更牛的又一个原因
5137 94
[67 楼] dekiller [泡菜]
10-5-16 13:22
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小拍DV的职业用户(例子:拍宴会,新闻)。E系统将使得他们没有选择。但是,35MM电影/APS-C的拍摄难度,将要成为另一个严重问题。
[66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3:20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3:15发表

我接触过电视台的HDV,虽然我不是做摄像师的
如果SONY直接把其广播级摄像机接在ALPHA镜屁股上,当然牛逼
问题就是,E卡口上,SONY是否真打算左手砍右手,自残自家的广播级摄像机?
基于家用DV思路的E卡口摄像机,除了操控和防抖是看家本领外,整体能超过单反摄像吗?
 


其实蛋糕不在广播级摄像,也不在单反的视频,而是在家用级或发烧级的可换镜头DV。想想,方便的操控,NB的画质,平易近人的价钱。面对这等诱惑没点定力是不行的。

静观其变吧。卡卡
[65 楼] 玩N的M粉cnhawk [禁言中]
10-5-16 13:15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3:10发表

等你用上专业DV级的操控就能感受到风险了,其实我一直觉得N的高端比较适合记者。


我接触过电视台的HDV,虽然我不是做摄像师的
如果SONY直接把其广播级摄像机接在ALPHA镜屁股上,当然牛逼
问题就是,E卡口上,SONY是否真打算左手砍右手,自残自家的广播级摄像机?
事实上SONY好象连自家单反都舍不得自残,E卡口刚好卡在专业和业余领域之间
基于家用DV思路的E卡口摄像机,除了操控和防抖是看家本领外,整体能超过单反摄像吗?
考虑SONY在潮流家电领域的利益,以及日企之间不易绝杀的特性,上俩答案我都认为是“否”

[玩N的M粉cnhawk 编辑于 2010-05-16 13:21]
[64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3:10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3:08发表

个人而言风险不高,D3S的摄像满足我全部需求了,只是D700级的摄像还没出来
郁闷的是,我数码使用率仅仅一成,没有摄像的话,数码单反放着贬值有些浪费
 


等你用上专业DV级的操控就能感受到风险了,其实我一直觉得N的高端比较适合记者。
[63 楼] 玩N的M粉cnhawk [禁言中]
10-5-16 13:08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59发表

卡卡,长久打算,还是跳槽回来吧,N那边风险有点高。


个人而言,D3S的摄像满足我全部需求了,像素低点,高感好点,很喜欢
如果D3S缩水版D700S出来,倒不会再想要HDV一类,关键就是没出来,杳无音讯
郁闷的是,我数码使用率仅仅一成,没有摄像的话,数码单反放着贬值有些浪费
 

[玩N的M粉cnhawk 编辑于 2010-05-16 13:11]
[62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59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2:55发表

只要摄像风刮起来,S和C都高枕无忧,最急着技术储备的是N
我目前郁闷的就是,摄影胶片成主力,数码上对摄像兴趣却不小
 


卡卡,长久打算,还是跳槽回来吧,N那边风险有点高。
[61 楼] 玩N的M粉cnhawk [禁言中]
10-5-16 12:55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36发表

之前C在A900出来后想出来一招5DII的摄像功能来应对,不可谓不狠。

现在S在各家都出来视频之后另辟捷径搞了个潜力无穷的E口出来,真的是很黄很暴力。


只要摄像风刮起来,S和C都高枕无忧,最急着技术储备的是N
我目前郁闷的就是,摄影胶片成主力,数码上对摄像兴趣却不小
 
[60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41
原文由 吉普鸳鸯 在2010-05-16 12:38发表

万一S主要是想开发DV,E卡口只是一拍脑袋顺带的附属品咋办呢?


就算开发DV也在E的基础上吧,卡卡,那就正中下怀拉,我是满想试试S的准专业DV的感觉的,起码镜头不用再投资拉,卡卡。
[59 楼] 吉普鸳鸯 [资深泡菜]
10-5-16 12:38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36发表

之前C在A900出来后想出来一招5DII的摄像功能来应对,不可谓不狠。

现在S在各家都出来视频之后另辟捷径搞了个潜力无穷的E口出来,真的是很黄很暴力。

反观OLYMPAS,步步下的都是攻击手,但因破绽百出,所以步步都容易被别人反扑,真的有点可惜+可怜。哎,企业之间的差距真的不言而喻。

万一S主要是想开发DV,E卡口只是一拍脑袋顺带的附属品咋办呢?
[58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38
原文由 吉普鸳鸯 在2010-05-16 12:32发表

少摄影器材的是小众,烧电影器材的更是小众中的小小众,为了这一部分人开发家用级的?你觉得可能吗.让让他们去烧专业器材就可以了.

其实,不用去想那么多,等着上架就是了.


卡卡,我想不少屯着S牛头的人都想尝尝发烧DV的味道吧,暂且一步一步看吧。
[57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36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25发表
其实我觉得S强大的地方就是让对手产生深不可测的感觉,会逼着对方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走下一步棋。如果走了一步好棋,最多就是不胜不负打平手,如果走错了一步,搞不好要全盘皆输。

看这些大公司彼此竞争对弈,真的很有意思,呵呵!


之前C在A900出来后想出来一招5DII的摄像功能来应对,不可谓不狠。

现在S在各家都出来视频之后另辟捷径搞了个潜力无穷的E口出来,真的是很黄很暴力。

反观OLYMPAS,步步下的都是攻击手,但因破绽百出,所以步步都容易被别人反扑,真的有点可惜+可怜。哎,企业之间的差距真的不言而喻。
[56 楼] 吉普鸳鸯 [资深泡菜]
10-5-16 12:32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28发表

那你咋看?

少摄影器材的是小众,烧电影器材的更是小众中的小小众,为了这一部分人开发家用级的?你觉得可能吗.让让他们去烧专业器材就可以了.

其实,不用去想那么多,等着上架就是了.
[55 楼] 梦羽灵泉 [资深泡菜]
10-5-16 12:29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2:22发表

到了专业级电影摄象机,光配套设施的钱,大客户都得做预算
到那个级别,与E卡口所在的领域,实在是两码事了
那啥,啥,小车发动机再好,不能用来拖大货
 

[玩N的M粉cnhawk 编辑于 2010-05-16 12:23]


但也不排除索尼用这个发动机拼出一台大货跑活儿的可能性
[54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28
原文由 吉普鸳鸯 在2010-05-16 12:28发表

介个么~~~不会的

那你咋看?
[53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28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2:22发表

到了专业级电影摄象机,光配套设施的钱,大客户都得做预算
到那个级别,与E卡口所在的领域,实在是两码事了
那啥,啥,小车发动机再好,不能用来拖大货
 

[玩N的M粉cnhawk 编辑于 2010-05-16 12:23]


卡卡,既然S留个余地把E口整这么大,俺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S 和 C,都是强者,强强对立,好戏还在后头呢。
[52 楼] 吉普鸳鸯 [资深泡菜]
10-5-16 12:28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18发表

我的猜测是E口APS-C的CMOS 顶级应为家用发烧级DV,定价1-2W较合理。

再往上就是E口全幅CMOS专业电影级摄像机了,而且如果S真这么干,恐怕会开发出一堆电影镜头,那定价就甭提了。

介个么~~~不会的
[51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25
其实我觉得S强大的地方就是让对手产生深不可测的感觉,会逼着对方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走下一步棋。如果走了一步好棋,最多就是不胜不负打平手,如果走错了一步,搞不好要全盘皆输。

看这些大公司彼此竞争对弈,真的很有意思,呵呵!
[50 楼] 玩N的M粉cnhawk [禁言中]
10-5-16 12:22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2:18发表
再往上就是E口全幅CMOS专业电影级摄像机了,而且如果S真这么干,恐怕会开发出一堆电影镜头,那定价就甭提了。


到了专业级电影摄象机,光配套设施的钱,大客户都得做预算
到那个级别,与E卡口所在的领域,实在是两码事了
那啥,啥,小车发动机再好,不能用来拖大货
 

[玩N的M粉cnhawk 编辑于 2010-05-16 12:23]
[49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18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2:14发表

潜力怎么定义呢?
如果说衍生新产品、兼容老产品,的确是最大的,没有之一
如果说从业余往专业领域发展,目前看不出来,逻辑上讲SONY也不会犯这种商业大忌

最近最想知道的事情是,SONY未来在E卡口上的摄像性能能提升到什么水平
包括摄像像质(对决5DII)、摄像高感(对决D3S)、摄像操作(对决记者标配HDV)
当然 ......


我的猜测是E口APS-C的CMOS 顶级应为家用发烧级DV,定价1-2W较合理。

再往上就是E口全幅CMOS专业电影级摄像机了,而且如果S真这么干,恐怕会开发出一堆电影镜头,那定价就甭提了。
[48 楼] 玩N的M粉cnhawk [禁言中]
10-5-16 12:14
原文由 episteme 在2010-05-16 11:32发表
从目前看E口可能是扩展性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接口标准,没有之一.


潜力怎么定义呢?
如果说衍生新产品、兼容老产品,的确是最大的,没有之一
如果说从业余往专业领域发展,目前看不出来,逻辑上讲SONY也不会犯这种商业大忌

最近最想知道的事情是,SONY未来在E卡口上的摄像性能能提升到什么水平
包括摄像像质(对决5DII)、摄像高感(对决D3S)、摄像操作(对决记者标配HDV)
当然一万以内的定位为高级家电的产品要面面达到上述水平,那根本不可能
关键是,以上述三项为参照,能“潜力”到什么地步?

-------
以下是个人那点破事儿

想玩摄像,持匕逮狗快一年了
有耐心等,D700S/E/A950都有可能,为其中一个可出掉D700,反正摄影主力在胶片也无妨
不想买D5000的原因倒不是没有AF,而是不会未其放弃D700,多增一台机器,麻烦

[玩N的M粉cnhawk 编辑于 2010-05-16 12:24]
[47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2:13
原文由 玩N的M粉cnhawk 在2010-05-16 12:06发表

猜测他说的暗部与高感无关
而且新机不像900那样机内压高光且提暗部曲线,理论上暗部就能改良不少吧
 


应该暗部表现会有提高,不过900用ISO100暗部就不再是问题了,卡卡。
[46 楼] 梦羽灵泉 [资深泡菜]
10-5-16 12:12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1:22发表

照这个趋势,A750可能会难产,因为和E口的理念会产生很大的矛盾。


问题是,索尼难道没有意识到它的先胜后败是因为中端产品的缺失?用廉价机海把消费者带进门来,然后就不管了?如很多人所说索尼当然可以把做彩电的理念加到单反上,问题是,难道卖彩电的时候他不知道EX系列才是市场中坚?

该买750的还是买750,毕竟750和女儿心的差异化比较明显,而索尼通过机海领进来的很多消费者,在产品周期过了或者说自己的技术层级上升了之后,升级单反势在必行,和寻找备机是两个概念。。。而且,A200层级的用户,如果想用女儿心,那也不是“备机”了,毕竟参数比200先进多了的东西不可能是“备机”。但是要说A200升级到女儿心,恐怕这个升级,还不够到位,女儿心只能当作700或者900的备机,或者A200级别用户干脆抛弃单反的类似换门的选择,又或者是玩家给老婆买顺便自己玩,但这都不是“升级”

所以现在来看  750的市场需求和NEX发布的理念实际上没啥冲突
[45 楼] 玩N的M粉cnhawk [禁言中]
10-5-16 12:06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11:41发表

1. EXMOR HD 是改善原本 Alpha 的 CMOS,做到暗处(高 ISO?)纯净,而且支援高清录影。


猜测他说的暗部与高感无关
而且新机不像900那样机内压高光且提暗部曲线,理论上暗部就能改良不少吧
 
[44 楼] wmdai [陈年泡菜]
10-5-16 12:06
原文由 gshock 在2010-05-16 09:50发表

那个,它只要换个大芯片就可以了吧?这个在SONY这么干之后,佳能也不会闲着,貌似还不用转接环的说


转接环图,价格仅供参考。
[43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1:41
原文由 石慕林 在2010-05-16 11:38发表

够自信。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消息?

最高主神胜本彻在欧洲接受媒体专访讲 NEX,原文连结请按我,小弟帮忙整理一下重点好了。

1. EXMOR HD 是改善原本 Alpha 的 CMOS,做到暗处(高 ISO?)纯净,而且支援高清录影。

2. EXMOR R 是针对 DC 与 DV 设计的,没有必要用在 APS 系统上。因为 APS 及 FF 这种大片的感光元件,不须担心电路的问题。

3. Sony 暂时无意挑战 Fuji 的 3D 相机,认为那种机器是给只想玩 3D 的人买的,NEX 这种 2D/3D 可以切换的市场比较大。

4. NEX 是针对由 DC 升级上来,以及拥有单眼但想买第二台机身的人。

5. Alpha 系统仍然是重点开发项目,不会因为 NEX 出来就收掉,两种接环也不是处於竞争的情形。

6. 因为 NEX 的镜後距只有 18mm,但 Alpha 是 44mm,所以只好把转接环做成那麽肥大。

7. 转接 Alpha 镜头并有 AF 是绝对可行的,工程师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完成後可能透过韧体更新此功能。

转自
http://www.sonydslr.com.tw/alpha/viewtopic.php?f=81&t=36687
[42 楼] 石慕林 [泡菜]
10-5-16 11:38
原文由 网络侠少 在2010-05-16 09:38发表

官方说法是暂时的,工程师正在研制,应该会以固件升级的方式加入自动对焦。

这个其实就不用担心的拉,卡卡。

够自信。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消息?
[41 楼] episteme [泡菜]
10-5-16 11:32
原文由 yearnnice 在2010-05-16 10:58发表
看来sony这个牌子得还是不让人放心哈,感觉不够厚道这样。我自己也是用sony单反,如果sony不安心弄a口,又折腾e口,估计以后用户也会觉得你首鼠两端,大家手上得器材都不放心,老用户应该会丢失不少。


如果这么说的话
尼康的钝刀子割肉呢?
佳能呢? 直接放弃.
4/3呢?
Pentax呢?(135aps>>> jump>>> 645阉割??? )
三星呢?

从目前看E口可能是扩展性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接口标准,没有之一.
[40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1:30
原文由 yearnnice 在2010-05-16 11:26发表

没有细看,不好意思。
对了,跑题一下,sony会推出200 1.8或者2.0za吗?


卡卡,ZEISS那边肯定没问题,不知道胜本那边想不想这么干。
[39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1:28
原文由 episteme 在2010-05-16 11:26发表

是2470, 但不象18200OSS, 它正面的字隐掉了.

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出有转接环, 这么说吧, 菜丝开发E口头是我的美好愿望.


兄台请再看一遍吧,第一个是NEX上的18200 转到E 口DV上,第二个是2470ZA从900上转到E口DV上,明白了吗?
[38 楼] 网络侠少 [陈年泡菜]
10-5-16 11:26
原文由 梦羽灵泉 在2010-05-16 11:19发表

于是产品线继续拉长,于是继续加大除旧难度
唉  不知对消费者来说  这样的并存是福是祸


只要A口不退出※※舞台,我想总体来看福是大于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