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斜阳——沙溪古镇与剑川古城,寻觅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5921
118
[30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19
沙溪是白族聚居区,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通常使用汉字(或者说用汉字记录白语),※※上白族一向重视文化教育,各地遍设官学、书院、私学和义学等教育机构,明清白族中进士者数以百计,举人更是数以千计,沙溪寺登街老戏台的第三层的魁星阁中至今还供奉着科举之神魁星——魁星原为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其中的天权星或称文曲星地位尤为重要),此四星除合称“魁星”外,亦并称为“斗魁”,后被道教尊为主宰文运的神灵,与文昌帝君一起被历代读书人顶礼膜拜。
古老的文化气息深深浸染了这里,屋内写对子的※※,不知正在与老友推敲着什么。 ![]() |
[29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16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云南沙溪(寺登街)区域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中国同期入选名录的有万里长城、上海欧黑尔·雷切犹太教堂、陕西大秦※※宝塔及修道院。WMF在名录中指出,“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保存完整无缺的戏台、客栈、寺院、寨门,使这个连接※※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
近年,※※电视台曾以沙溪镇的※※和重建为题材专门制作了一部记录片《古道重镇》,里面的一些故事如中外维修人员关于应该修旧如旧还是辞旧迎新的争执很有意思,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 |
[28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13
据说,当地建设戏台的初衷是为了取悦对面寺院中的神佛,只是戏台建成后,神仙从中享受到的快乐肯定不如当地的百姓多,也算以间接的方式泽被了苍生。
![]() |
[27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12
四方街的另一个主要建筑是兴教寺对面的古戏台,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共分三层,底层是商铺,中层是戏台,三层为供奉魁星的魁星阁。
![]() |
[26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11
为了缓解马帮休息时对货物安全的担忧,那时的客栈特地在床头开出了窥视孔,这样马锅头(马帮负责人的称呼)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时刻盯着院子里的马匹货物,考虑不可谓不周。
![]() |
[25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10
当年留下的店铺设计得相当科学,其前伸的木台既是窗台又是柜台,里面还可以储存货物,到了停止营业的时间,从里面把木板上到窗口的木槽里,店铺就又成了封闭的民居,其布置似乎比现代城市里的底商更为合理。
![]() |
[24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09
就在几年前,寺登的四方街上还一直延续着古老的集市,那时每隔数日附近的人们便赶着骡马驮带各种货物来此赶集,因此当年WMF基金会宣布的沙溪(寺登街)区域入选2002年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的理由中,“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是相当重要的一条。
如今,为了文物保护的需要,集市已经迁出了寺登街,同时,基于交通闭塞和宣传不足等不利因素,丽江那样如过江之鲫的游人在这里尚难寻踪迹,寺登街迎来了千年来难得的清静。 ![]() |
[23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06
原文由 小梅沙 在2010-06-01 20:35发表 大片不敢,争取尽力做好吧 谢谢支持 |
[22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05
原文由 行走田地间 在2010-06-01 17:53发表 呵呵,那里人很少,晚上甚至有些静得吓人,两天里除了我只有几个徒步的老外在镇子里住,如果想安静地发发呆绝对推荐 |
[21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2 11:04
原文由 摄之徒 在2010-06-01 17:48发表 谢谢支持 |
[20 楼] 小梅沙
[资深泡菜]
10-6-1 20:35
占个位,等大片登场
|
[19 楼] 行走田地间
[资深泡菜]
10-6-1 17:53
片片很好啊,这个地方也不错,持续关注
|
[18 楼] 摄之徒
[资深泡菜]
10-6-1 17:48
顶!
|
[17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43
兴教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此后的六个半世纪它一直于来往马帮的顶礼膜拜中矗立古道,但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劫难里,即使再灵验的佛祖和菩萨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居所了,寺院大部分被革命的人们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地拆毁,只余下两座佛殿及其墙壁上一些古老的壁画幸存。
又半个世纪过去了,拆毁它的人们如今要付出比当年不知高多少倍的精力和金钱去考证和恢复它的原状,每念及此都令人不胜唏嘘,难怪那个经典的谜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学语的孩子们:为什么有时候,“革命”和“轮回”都是同一个词——“revolution”? |
[16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42
一般认为,“阿吒力”是梵语“Acarya”的音译,意思是“轨范师”或“导师”。关于该教派的来源,有认为属于印度密宗的,有认为属于藏传佛教的,也有认为它是当地本土化的密宗或称“滇密”,还有认为它是中原佛教在滇西北的延续,总之争论颇多,一般认为该教派应属于密宗。
阿吒力佛教虽曾在清朝遭禁,但仍顽强地生存下来,深深扎根在大理白族人的信仰中。阿嵯耶观音(‘阿嵯耶’为‘Acarya’的另一种音译)是阿吒力佛教中最受尊崇也是最具有大理特色的神灵,其造型身形修长,宽肩细腰,体态婀娜,似女非男,具有明显的东南亚风格。 兴教寺山门左右的两尊天王像原为泥塑,因被毁的时间太久而无法考证其确切形像,故重建时改用木雕,以示与原像的区别。 ![]() |
[15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41
进入东寨门,穿过一条幽暗短小狭窄的街巷,眼前豁然开阔,寺登街的核心区域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上保存有国内仅存的阿吒力佛教寺院兴教寺,寺登街的名字也因该寺而来——“寺”指兴教寺,“登”是白族语“地方”之意。 ![]() |
[14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9
游人也许会注意到,东寨门的门槛是斜的,这是多年前的一次维修中遗留的,为了尊重※※,沙溪复兴工程特意对其做了保留。
![]() |
[13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8
东寨门由泥砖建成,按原样修复的造价远高于用现代材料重建,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沙溪复兴工程仍忠实地遵循古老的工艺,维修以加固为主尽量不改变建筑结构,连脱落的墙皮都照维修前的样子恢复。
当地居民曾对此很不理解,花了那么多钱,最后却还是一个破门,当初那些对今后将居住在一座崭新城镇的期待也随之灰飞烟灭。 ![]() |
[12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7
沙溪并不大,两个小时就能逛完,沙溪的灵魂寺登街区域更小,面积甚至还不如普通中小学的操场。
但是,大小并不能代表一切——这里与万里长城一样,都入选了“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 古老的东寨门,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古镇原有东、南、北三个寨门,其中的东寨门通往大理,北寨门通往※※,南寨门则通往沙溪南面的各个盐井,如今只有东寨门保存完好,北寨门早已无存,南寨门则刚刚重建完成。 ![]() |
[11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5
原文由 河川依旧 在2010-06-01 17:32发表 呵呵,好快啊 感谢您的支持,努力做好 |
[10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4
朝阳初上,映红了黑穗江和江畔的沙溪。做为小镇最高的建筑,已有六百年※※的古戏台在周围的寺登街区域中显得鹤立鸡群。
![]() |
[9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3
这座土地庙是当地镇守四方的四座庙宇之一,庙内供奉的土地公婆如今已被烟火熏得面目全非,身后的墙壁上遍布涂鸦,不知游戏的人们利用的是神祗的宽容还是神祗的无能。
![]() |
[8 楼] 河川依旧
[资深泡菜]
10-6-1 17:32
看过京华烟云的《失落的香格里拉——冬日 . 怒江 . 丙中洛》
这一定又是好帖,一定会有好片! |
[7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2
玉津桥曾是大理到※※的咽喉要隘,当年不知有多少马帮来往其上,桥面上至今仍留有马蹄长期踏压留下的痕迹,桥头的土地庙亦见证了茶马古道往日的繁华。
![]() |
[6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1
现在的黑穗江水源已日渐枯竭,但听当地老人说,仅在几十年前,江水还常泛滥成灾,每每冲毁玉津桥,造成茶马古道的中断,而桥后的沙溪也不堪其扰,不得不在镇子旁另通河道以分流洪水。
![]() |
[5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30
“西逾金堤,东越玉津。朔别期晦,匪日匪旬。”
![]() |
[4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29
玉津桥始建于明末,先后曾有石桥、铁索桥、木板桥等,目前的单孔石拱桥为※※年间建造,至今已七十余载。
该桥墩台为石灰砂浆灌筑,拱圈为糯米纸浆灰黏结——糯米纸浆灰是由糯米粥、棉纸浆以及石灰搅拌成的黏稠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土制水泥。 ![]() |
[3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27
玉津桥上早有辛苦劳作的人们来来往往,但一直要到八点半左右,阳光才姗姗而至。
![]() |
[2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26
清晨的沙溪古镇,黑潓江尚笼罩在薄雾中。
以S形围绕大半个沙溪镇的黑潓江起源于剑川剑湖,自沙溪始称为黑潓江,流经漾濞县时改称漾濞江,最后流入澜沧江。 ![]() |
[1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0-6-1 17:25
世上的事物多是先有实再有名,但有时候,名赋其实却需要跨越千年。
那条横亘欧亚已两千年的著名商路直到1877年才被德国学者李希特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与之相似,这些由中国西南马帮开辟的在川滇藏间密如蜘网的古道也存在了不知道多少个世纪,但迟至1990年中甸县志办支持的一次考察时,方由一群年青人(木霁弘、徐涌涛、陈保亚、李旭、王晓松和李林)称之为“茶马古道”并随后闻名遐迩。随后,“茶马古道”的主要命名者木霁弘在记录片《德拉姆》拍摄中担任了总策划之一,影片的成功进一步让这个名字走向世界。 约瑟夫.洛克为其扬名前,丽江已在茶马古道上矗立了几百年,洛克以后,它又重归沉寂。说来让人难以接受,丽江的再次出名竟是因为一场灾难——1996年的那场受灾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地震使中国和世界开始重新关注这个古镇,随之而来的重建让人们带着惊喜再次发现了它的美丽,它也在次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而离丽江不远处,尽管有着同样甚至更加古老的※※,且当年在茶马古道上的地位更为显赫,沙溪古镇和剑川古城却少人问津,至今仍静静地偏安一隅,日复一日送别着古道斜阳。 时乎?命乎?运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