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正式发布NEX测试
6621
80
[52 楼] ranma
[资深泡菜]
10-6-8 11:32
原文由 用a的ET 在2010-06-08 10:58发表 那人是canon 450D用户,按键位置跟450D不一样,他就找不到了。 |
[51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10:58
原文由 都督 在2010-06-08 10:37发表 这个2B,看不见机身上的那个闪灯开关吗? |
[50 楼] buck
[资深泡菜]
10-6-8 10:43
这个镜头素质不错啊
|
[49 楼] 都督
[资深泡菜]
10-6-8 10:37
原文由 ranma 在2010-06-08 09:10发表 写NEX测试评比的是当年写A350的同一人Richard Butler,那次他连使用手册都懒得看,连A350有内闪都不知道。 |
[48 楼] zenga
[陈年泡菜]
10-6-8 10:35
这种测试结果一点不奇怪,操控比单反差,画质基本一致,和本身的设计初衷相符,也和目标客户群体的期望相符。
希望多出两个定焦饼干头。 |
[47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10:33
原文由 episteme 在2010-06-08 10:27发表 你看看用ISXB2装在7D上的成绩 |
[46 楼] episteme
[泡菜]
10-6-8 10:27
原文由 用a的ET 在2010-06-08 10:02发表 索尼以外唯一一个超1500的. 但是定焦表现居然跟16105差不多, DP到底是索蜜还是索黑啊? 稍有点不敢相信. |
[45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10:02
应要求补充X1
![]() |
[44 楼] episteme
[泡菜]
10-6-8 09:35
追加一个优点, 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
那就是DMF对焦模式. 这个方式是先AF, 然后手一转对焦环, 直接跳到手动微调. 这时背屏自动把焦点区域放大7倍!! 再按一下右下角按钮, 可以放大14倍!! 这个功能实在是太方便, 所以现在对焦模式全放在DMF上. 如果索尼可以开放转接环AF的话, APSC史上最强微距机, 人像机就要诞生了. 呵呵. |
[43 楼] 灰夜
[泡菜]
10-6-8 09:33
徕卡的X1还没贴上来呢,贴上来让大伙瞧瞧
|
[42 楼] hellknight
[泡菜]
10-6-8 09:30
K7的高感很杯具
KX的高感很夸张 DP把这哥两评的…… |
[41 楼] episteme
[泡菜]
10-6-8 09:27
索尼强大啊, 居然超过1500的只有索尼家的1855, 16105这两个头.
其它所有家的整体杯具啊, 哈哈. C的1785IS黑了整整一代人啊 个人使用下来的缺点小结: 1. 调节ISO,画像size,HDR,色彩模式 等的确不直观, 跟DSLR改变太多, 需要时间适应. 2. 耗电太快, 单电一天是绝对不够的, 最起码要有一个备电. 我认为要保险应该要两个. 3. 对焦很快, 但是东西多的话很可能实际对在边上. 拍完一定要确认焦点. 4. 开机反应时间的确有点长. 5. 全景照片分辨率不行. 这个没有仔细测试, 拍了几张实际在电脑看都有点糊. 我说屏幕菜单调节不直观时, 边上的MM惊呼屏幕菜单好好看, 晕, 人和人视点真是不一样. [episteme 编辑于 2010-06-08 09:30] |
[40 楼] 禄来党
[禁言中]
10-6-8 09:26
看完评测,感觉DP跟国内很多网媒差不多了
|
[39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9:20
原文由 ranma 在2010-06-08 09:10发表 而且对比下,APS-C画幅下,DP好像还没有能触及2100点的镜头吧…… |
[38 楼] ranma
[资深泡菜]
10-6-8 09:10
一个奇特的现象啊,家电厂的中心曲线总比芯片理论截止线还高不少。
其他各家基本上都要比芯片理论截止线低。除了另外一个家电厂机身比 芯片理论线略高 |
[37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9:02
原文由 hellknight 在2010-06-08 08:58发表 DP上没有1680的数据,呵呵 我用过1260SWD,一个很不好给总评的镜头 |
[36 楼] hellknight
[泡菜]
10-6-8 08:58
原文由 用a的ET 在2010-06-08 08:56发表 1260应该用1680ZA来比吧…… 现在行货价后者都比前者便宜了、 不过这表现,还真是牛…… [hellknight 编辑于 2010-06-08 09:00] |
[35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6
K10+1645
![]() |
[34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6
L10+1260
![]() |
[33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6
D300+18200VR
![]() |
[32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5
40D+1785
![]() |
[31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5
NX10+1855
![]() |
[30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5
EP+1442
![]() |
[29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1
A700+DT16105
![]() |
[28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51
NEX5+E1855
![]() |
[27 楼] ranma
[资深泡菜]
10-6-8 08:49
原文由 用a的ET 在2010-06-08 08:40发表 34mm等效不是当年傻瓜机套头的标准视角么? 不是基本到此一游所谓风景中的人像专用么? 其实纯风光的话,两个上角基本上是蓝天乌云, 两个下角基本上也是泥地岩石。基本上不会把需要受到关注的地方往那儿放的。 |
[26 楼] hellknight
[泡菜]
10-6-8 08:45
原文由 都督 在2010-06-08 08:41发表 没错啊,去看看泥坑和假能的对比,趋势基本一致 |
[25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42
原文由 hellknight 在2010-06-08 08:17发表 之前泄露出来的成绩可是5X分 |
[24 楼] 都督
[资深泡菜]
10-6-8 08:41
原文由 hellknight 在2010-06-08 08:38发表 操作习惯这个比较搞,如果编辑原来是用奶康的,那么一切以奶康为bench mark;如果原来是用观音,那么习惯的就用观音坐为标准。 |
[23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8 08:40
原文由 ranma 在2010-06-08 08:20发表 我是这么理解的 那种近似于标头的视角,无论拍人还是小品,中间锐边角虚可以接受 但是等效24mm多以风光为主,这时候,边角成像就会被挑剔一下 不知道大家意见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