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纪行拾遗
11761 228
[170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8-1 18:27
[169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31 19:31
[168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30 22:17
[167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30 13:34
[166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30 09:09
[165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9 09:54
[164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8 12:41
湖边的羊群
[163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8 12:39
原文由 FotoSky 在2010-07-28 10:44发表
图文并茂!学习来了。

~~~~~~~~~~~~~~~
Foto兄客气了,欢迎批评交流:)
[162 楼] FotoSky [陈年泡菜]
10-7-28 10:44
图文并茂!学习来了。
[161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8 09:07
一边是青海湖一边是雪山高原,那种高原的近乎直线的延伸比起跌宕起伏的山脉又是另一番壮美的感觉
[160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7 20:06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159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6 16:22
[158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6 14:43
下了日月山,开了一段时间之后,隐约可以看得到青海湖了,大家激动无比。惯例,上篇之前先引用一段关于青海湖的文字。
  青海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近年湖水位有下降趋势。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冬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鸟岛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以产龙驹而闻名。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千米,春夏季节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
  青海湖是一具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曾对青海湖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发现青海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盛产湟鱼,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使湖水呈现黄色,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异常壮观。
  居住在这里的汉、藏、蒙古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保护、开发和建设这浩瀚的宝湖。青海湖的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游人,成为国内外旅游者云集的游览胜地。为了开发正在兴起的高原旅游事业,青海旅游部门在青海湖建立了旅游点。游客到此不仅可以观赏高原牧区风光,还可以乘马骑牦牛,漫游草原,攀登沙丘,或到牧民家里访问,领略藏族牧民风情。牧场还专门为游客扎下各式帐篷,备有奶茶、酥油、炒面和青稞美酒供游客品尝。
[157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6 10:45
在离开日月山之前拍的一张
[156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6 09:21
继续上图,在日月山的时候天气相当好,第一次见到那么通透的蓝天和纯净的白云。
[155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6 09:18
在日月山入口处,碰到卖自制牦牛酸奶的藏族大姐,同车的哥们叫嚷着要尝尝不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停车,一人来了一碗,刚喝了两口,哥们就不吭声了,太膻了,我还行,那个哥们实在忍不住说适应不了这味道,然后我们说,买藏族同胞的东西,要是不喝完不礼貌,呵呵,然后这哥们硬着头皮把那一碗吃完,刚要喘口气,结果后面有个女孩子说她不行了,要这哥们帮她把那碗也吃了,这哥们顿时哭了。哈哈,小插曲一个。
[154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4 20:53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历来是内地赴※※大道的咽喉。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时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线而使其战略地位最为突出。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属祁连山脉,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后来,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形成的唐蕃古道,则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区通往川藏一带的必经之路。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日月山古时候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这就是为什么把“赤岭”该称为“日月山”的原因。公主离开日月山继续往西走会过头去,向东遥望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视线以被山阻隔,禁不住又流下悲伤的泪水,叹息一声,会泪西进,于是,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河,因为同情公主的悲伤,就随着公主一同向西流去。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在日月山脚下建有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途经赤岭作短期停留的※※事实,给汉※※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但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从此,赤岭改名为“日月山”。继这次和亲的70年后,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弃隶缩赞,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又一次经过了日月山。金城公主入蕃和亲,对于促进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日亭、月亭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高高耸立,站在亭前西望,当年崎岖艰难的路程如今已变成了连接汉※※民的康庄大道。
  日月山是青海内外流域水系的分水岭,是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天然分界线,历来有“草原门户”、“西海屏风”之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形成了东西两侧明显不同的景象,其东绿荫蔽日,田畴纵横;其西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的界线在这里是那样的明显。古代※※上有许多发生在农牧区交接地带的互市,赤岭互市就是较著名的一个。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鄯州(治今乐都碾伯)、廓州(治今化隆群科),置刺史。次年,唐与吐谷浑讲求和好,并达成互市协议,互市于承风戍(今拉脊山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与吐蕃定点在赤岭互市,以一缣易一马。当时青海是重要的产马之地,吐谷浑人培育的“青海骢”在唐代仍驰名于世,产于今黄南、海南等地区的“河曲马”也是国内名马。唐肃宗以后开展了“茶马互市”,青海大批的马牛被交换到内地,内地的茶、丝绢等同时也交换到了牧区。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点增多,增有镇海堡、多巴、白塔儿(今大通老城关)等。清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对互市严格控制,规定只准每年2、8月在日月山地方进行互市交易,并派军队弹压。后因这种规定不能满足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换需要,清廷便数次放宽政策,并将日月山互市地点移至丹噶尔(今湟源县),日期也予以放宽。丹噶尔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继续,很快成为“汉土※※远近番人及蒙古往来交易之所”,在嘉庆、道光之际,商业尤其繁盛。清《丹噶尔厅志》记载丹地市场“青海、※※番货云集,内地各省商客辐辏,每年进口货价至百二十万两之多”,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显赫的民族贸易的重镇。
[153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3 21:56
匆匆结束张掖丹霞,乘夜里1点的火车返回兰州,第二天早上睁眼,又是兰州,租好车,吃了一顿牛肉面,直奔青海湖。不过实在不能不说说兰州的交通实在是太差劲了,到处挖路,本身路又不熟,结果在兰州黄河边2档溜了一个多小时才出了市区,上高速到收费站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到处都是蜜蜂,很多很多,有点恐怖,生怕给飞到车里来,呵呵,到现在没弄清楚。到了西宁之后直奔青海湖南线。到青海之后第一张照片是在日月山。
[152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3 13:40
[151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2 15:28
[150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2 12:45
[149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1 16:29
原文由 sdymgu 在2010-07-21 11:37发表
我搬张椅子,慢慢欣赏,虽然没去这些地方,但透过冷兄的文字和图片,让我认识到这些美丽的地方,长知识了!欣赏冷兄的图文并茂和摄影技术,羡慕冷兄的人生历程和对生命的诠释!

[sdymgu 编辑于 2010-07-21 11:38]

~~~~~~~~~~~~~~~~~~~
感谢支持,欢迎常来!
[148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1 16:28
原文由 黑天墨 在2010-07-21 11:07发表

冷枪兄的长城拍的好

~~~~~~~~~
感谢支持鼓励,欢迎常来坐坐。
[147 楼] sdymgu [泡菜]
10-7-21 11:37
我搬张椅子,慢慢欣赏,虽然没去这些地方,但透过冷兄的文字和图片,让我认识到这些美丽的地方,长知识了!欣赏冷兄的图文并茂和摄影技术,羡慕冷兄的人生历程和对生命的诠释!

[sdymgu 编辑于 2010-07-21 11:38]
[146 楼] 黑天墨 [资深泡菜]
10-7-21 11:07
原文由 冷枪 在2010-07-13 15:01发表

冷枪兄的长城拍的好
[145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1 10:22
[144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20 09:25
告别嘉峪关,乘火车到张掖,已经下午6点,包车去丹霞地貌,只做了短短停留,晚上还要赶1点的火车回兰州。

张掖的丹霞地貌,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的似金色的麦垛、金字塔、堡垒、殿堂、亭阁;有的连座成峰,形成绵延几里,从高处眺望,好似一段色彩十分艳丽丝绸飘在大地上;有的在阳光下突出暴露,绽放出眩人眼目的光彩,似五光十色的宝石璀璨……。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澜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分为遥相呼应的南北两大群块。北群位于张掖市北侧合黎山脉,距市区约25公里。北群山势低且平缓,主要以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南群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距市区约有40~50公里。南群丹霞地貌地势相对险峻,以层理延绵,纹理清晰,色彩斑斓而称奇。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
该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六名。
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堪称“七彩神仙台”,比敦煌“魔鬼城”的雅丹地貌面积博大,分布广阔,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举世罕见。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境内,距张掖市40千米。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貌似这次我们仅仅是去了北群的很小很小一个景点。
[143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19 16:19
[142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19 12:34
[141 楼] 冷枪 [资深泡菜]
10-7-19 11:08
还是嘉峪关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