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的+全手动的+精密仪器
104723 1925
[1477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6-1-3 20:04
熊看 发表于 2016-1-3 15:43
找出“大枪”——只要能拿稳,拍片没问题!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不知道会不会被当做※※※※抓捕,甚至发生更坏的结果? 反正我的大枪就从来没敢用过。
[1476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6-1-3 19:56
网上流传的关于佳能F1快门次数的说法不知道出自何处?

“佳能的新旗舰F-1成为了挑战尼康的重炮,在此之前尼康有着绝对的优势,由于F-1让人绝对放心的可靠性赢得了大批职业摄影师的尊重,因为F-1就是针对最苛刻的职业摄影师来设计的。F-1经过了残酷的性能测试,在60摄氏度到零下30摄氏度之间进行了严格的温度测试,另外还有振动、撞击测试,更有意义的是它的快门经受了100000次的曝光试验(这一标准也保持到了后来的F-1NEW和EOS1N上,而此时的尼康旗舰的快门寿命只达到了50000次,从此业内形成了新的专业相机的快门寿命标准),新的快门技术焦平面快门超簿钛金属合金屏(最高可达1/14000秒)应用在了F-1上,1/2000秒的快门速度,闪光同步1/60秒。这种快门技术被应用在了今后的F-1NEW、尼康F3、Pentax LX、甚至Olympus OM2n。”

这个英文网站关于F1快门的可靠性有一段描述。。。。。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它说尼康旗舰相机提供的数据是至少多出5万次。我印象里尼康专业相机的快门可靠性也不止5万次。

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hardwares/classics/canonf1/html/reliable.htm

Most cameras during that period were built to last. As a top notch flagship model, Canon F-1 was built as a extremely reliable camera to use. I must mention its robust body structure (Polycarbonate or whatever they called, just won't survive and create any acceptance during the '60 &'70...). To ensure the F-1 can take on the harsh punishment of the hard working professionals, their in-house testing were conducted for environment test under severe temperatures of +60 degrees C to -30 degrees C. Other test conducted are vibration, shock and most significant was, a new shutter mechanism and curtain were proposed to ensure trouble free exposure cycles of 100,000 exposures. (This standard has been maintained for the F-1n and the current EOS1n, while most Nikon's flagships' factory datasheets have been consistantly providing figure of another minimum 50,000 cycles extra). 本帖最后由 Kievuser 于 2016-1-3 19:58 编辑

[1475 楼] alaldeng [陈年泡菜]
16-1-3 18:49
熊看 发表于 2016-1-3 15:43
找出“大枪”——只要能拿稳,拍片没问题!


克格勃专用。
[1474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6-1-3 15:43
找出“大枪”——只要能拿稳,拍片没问题!
[1473 楼] 南海大鲨鱼 [资深泡菜]
16-1-2 18:37
佳能AE-1,现在还留着。你的全金属精密仪器不少。赞!
[1472 楼] 秦皇岛民 [陈年泡菜]
16-1-2 18:35
熊看 发表于 2016-1-2 17:46
剩下不多的几个......


这几款看着还不错啊,我手上有一套奥运会纪念版的!哈哈

[147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6-1-2 18:12
500+2x+7100=1500mm效果
[1470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6-1-2 18:09
熊看 发表于 2015-12-31 19:52
500mm头+2个2X增倍镜+1.5系数——相当于3000mm
没粮票了,文字祝新年!


我特爱用这只500mm/5.6的反射头,编号开头95xxxx,不知道是不是95年的,就是用它们凑出3000mm镜头效果。 本帖最后由 熊看 于 2016-1-2 18:10 编辑

[1469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6-1-2 17:46
剩下不多的几个......
[1468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6-1-2 17:43
皮实好用——
[1467 楼] 彩色池塘 [资深泡菜]
16-1-2 10:15
晕车 发表于 2015-12-31 23:24
有知音啊!
那一时期印象最深的还真是FG-20,尼康品牌也是专业高大上的代表,直到俺看过一本蓝绿色书皮的“单反相机”书,里面介绍了单反相机发展史,作者还把各家各类单反机分为AA级专业机,A级高档机,B级中档机,以及C,D档机,FG-20属于B级机,算民用普及型相机,虽属尼康生产,但跟“专业”不沾边的。
fm-2算A级机,后来工作了,从同事和其它渠道才对它有了更多了解和向往,直到终于买下一台机身…

记得当年有位同事去美国一年,带回来一台尼康相机,250美元,当时他也是从家庭用品角度买的,拍个纪念照而已,我曾两次问他是什么型号,好像说是FG…

我曾买过一台富士FX-1,只有光优一种模式,查书知道,属于c档机。

咱国产的海鸥DF,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也算“专业”机了,它被划分为哪个级别的机器呢?   D档。还有前苏联的泽尼特单反,通归D档


是的,FG-20正因为定位不高,所以尼康一直在当时中国国内的摄影杂志上做广告,因为当时的中国人购买水平基本上也就是在这个档次附近。
[1466 楼] 晕车 [资深泡菜]
16-1-1 21:17
Kievuser 发表于 2016-1-1 20:29
我对苏联的泽尼特系列相机怀有敬意。尤其是一些有德国血统的镜头,和折反头质量优良。

带外测光的EM,白身少见

现在还用着一支尤比杰尔37AM 135/3.5,存了20年,依然很好用,出片也不错…
本帖最后由 晕车 于 2016-1-1 21:26 编辑

[1465 楼] 晕车 [资深泡菜]
16-1-1 21:12
Kievuser 发表于 2016-1-1 20:16
我正好手里有一台一模一样的。其实它与徕卡旁轴,尼康的专业相机大F有同样的三轴式快门。只是没有慢门机构。它甚至连过片轴都是金属的。 看上去挺有专业相机的范,可是价格只是日,德货的几十分之一。

长知识了,确实很金属…
[1464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6-1-1 20:31
熊看 发表于 2016-1-1 20:26
2016 第一景


开眼了!谢谢老熊。
[1463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6-1-1 20:29

我对苏联的泽尼特系列相机怀有敬意。尤其是一些有德国血统的镜头,和折反头质量优良。

[1462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6-1-1 20:26
2016 第一景
[1461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6-1-1 20:16
晕车 发表于 2016-1-1 14:17
A-1貌似全自动机型?与尼康FE、FA可能近似...
A-1是佳能除F-1和新F-1之外的高级机型了,3800在当时可是冒了,引来惊羡可以想象...

八十年代,单位先后进了理光KR-10(记得是860元)和佳能AE-1p(第一台实现程序P自动的机型),理光10也算是当时国内比较有名的民用机型。AE-1p是布帘快门,没太玩...

FM2,80年代初据说带标头和皮套才1900,可俺90年代买单机身 已经3300

老兄看这台泽尼特12型,当年在雅宝路拿的,也是铁疙瘩


我正好手里有一台一模一样的。其实它与徕卡旁轴,尼康的专业相机大F有同样的三轴式快门。只是没有慢门机构。它甚至连过片轴都是金属的。 看上去挺有专业相机的范,可是价格只是日,德货的几十分之一。

[1460 楼] 晕车 [资深泡菜]
16-1-1 14:17
Kievuser 发表于 2016-1-1 13:05
您这台可能是早期款?90年代的2700元放到今天估计可以买辆经济型轿车了。 我买的第二台相机是佳能A-1,80年代末用出国指标买的。至今还留着做个纪念。当时的市场价我记得是3800元。当时可是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和评论啊。

A-1貌似全自动机型?与尼康FE、FA可能近似...
A-1是佳能除F-1和新F-1之外的高级机型了,3800在当时可是冒了,引来惊羡可以想象...

八十年代,单位先后进了理光KR-10(记得是860元)和佳能AE-1p(第一台实现程序P自动的机型),理光10也算是当时国内比较有名的民用机型。AE-1p是布帘快门,没太玩...

FM2,80年代初据说带标头和皮套才1900,可俺90年代买单机身 已经3300

老兄看这台泽尼特12型,当年在雅宝路拿的,也是铁疙瘩
本帖最后由 晕车 于 2016-1-1 14:28 编辑

[1459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6-1-1 13:05
晕车 发表于 2015-12-31 23:45
看着这么眼熟啊!

90年代,俺在北新桥一家信托店里买的(带auto50/1.4标头的FT n),当时价格是2700,记得非常清楚,前主人是外国人,机底刻了名字,全金属铁疙瘩,现在依然保存完好,所不同的是自拍杆和快门扳手都是全金属…


您这台可能是早期款?90年代的2700元放到今天估计可以买辆经济型轿车了。 我买的第二台相机是佳能A-1,80年代末用出国指标买的。至今还留着做个纪念。当时的市场价我记得是3800元。当时可是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和评论啊。
[1458 楼] 晕车 [资深泡菜]
15-12-31 23:45
Kievuser 发表于 2015-12-31 22:44
一些物美价廉的全机械快门手动单反,值得保存。


看着这么眼熟啊!

90年代,俺在北新桥一家信托店里买的(带auto50/1.4标头的FT n),当时价格是2700,记得非常清楚,前主人是外国人,机底刻了名字,全金属铁疙瘩,现在依然保存完好,所不同的是自拍杆和快门扳手都是全金属…
本帖最后由 晕车 于 2015-12-31 23:57 编辑

[1457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3:31
Kievuser 发表于 2015-12-31 22:23
接着发早期款相机的图。有些已经不容易见到实物了,

苏联1958年产起点牌高级单反第一款,相当少见,


上海58-2旁轴早期款。
[1456 楼] 晕车 [资深泡菜]
15-12-31 23:24
彩色池塘 发表于 2015-12-31 22:55
哈哈,同样的经历,只是我在上海。
晚饭后经常外出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南京路的冠龙,去的次数多了,连哪个柜台放哪些东西都熟悉得很,有什么新东西上货架就会瞧上好久。那时候真想自己拥有一个FG-20,觉得太漂亮了......

有知音啊!
那一时期印象最深的还真是FG-20,尼康品牌也是专业高大上的代表,直到俺看过一本蓝绿色书皮的“单反相机”书,里面介绍了单反相机发展史,作者还把各家各类单反机分为AA级专业机,A级高档机,B级中档机,以及C,D档机,FG-20属于B级机,算民用普及型相机,虽属尼康生产,但跟“专业”不沾边的。
fm-2算A级机,后来工作了,从同事和其它渠道才对它有了更多了解和向往,直到终于买下一台机身…

记得当年有位同事去美国一年,带回来一台尼康相机,250美元,当时他也是从家庭用品角度买的,拍个纪念照而已,我曾两次问他是什么型号,好像说是FG…

我曾买过一台富士FX-1,只有光优一种模式,查书知道,属于c档机。

咱国产的海鸥DF,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也算“专业”机了,它被划分为哪个级别的机器呢?   D档。还有前苏联的泽尼特单反,通归D档 本帖最后由 晕车 于 2015-12-31 23:38 编辑

[1455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3:23
俄产小巧玲珑的折返头比俄产的大微距大不了多少。一反傻大黑粗的传统啊。

[1454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3:15

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对高档手表,汽车等产生对精密照相机同样的极大兴趣。也许是觉得根本就没有希望能拥有私人汽车吧?现在的年轻人向往的东西与我们大不一样了。
[1453 楼] 彩色池塘 [资深泡菜]
15-12-31 22:55
晕车 发表于 2015-12-30 07:27
一提王府井器材店,咱还是近邻啊,也是俺年轻时常光顾的地方,※※十年代,每去王府井,都要到相机柜台趴半天,蔡司莱卡没啥印象,那时摆的最多的是尼康FM-2、FG-20,和美能达X700、X-300之类...


哈哈,同样的经历,只是我在上海。
晚饭后经常外出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南京路的冠龙,去的次数多了,连哪个柜台放哪些东西都熟悉得很,有什么新东西上货架就会瞧上好久。那时候真想自己拥有一个FG-20,觉得太漂亮了......
[1452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2:44

一些物美价廉的全机械快门手动单反,值得保存。
[1451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2:39

经典单反OM-1的做工比徕卡有过之无不及啊。
[1450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2:35
Zorki-4 早期款。不常见。1956年产。

[1449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2:27
仔细看看徕卡M3预产款。
[1448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5-12-31 22:25
相机本身带个切刀,可以中途裁断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