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 —— 从"无险不寨"说起
26504 698
[122 楼] 飞弇 [泡菜]
11-6-27 15:12
长峪古道:弇——深山中的狭道。弇中——形状:峡谷中的道路;位置:长峪古道的中部。淄河支流来自无数深山峡谷,峡谷深处蜿蜒着幽深的小路——马陉。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长峪古道能走吱吱呀呀的牛车,也算是比较宽的古道了。
[121 楼] 飞弇 [泡菜]
11-6-27 10:43
原文由 Fujimori 在2011-06-27 05:28发表
皇军不怕捻军

博山人和皇军遭遇的太多~~~~~~~~~~~~~~~
[120 楼] 飞弇 [泡菜]
11-6-27 10:34
静谧的早晨
[119 楼] Fujimori [泡菜]
11-6-27 05:28
原文由 飞弇 在2011-06-26 12:17发表

在博山干县长要不怕“捻军”才行!


皇军不怕捻军
[118 楼] 飞弇 [泡菜]
11-6-26 12:19
原文由 徐克 在2011-06-26 11:49发表
原先小的时候经常爬岳阳山,从岱庄北往上爬,在半山腰可以找到一段青石铺就的石板路,绕着山走,快到山头时,可以看到齐长城的一个关口,在关口后面还可以看到有营房的遗迹。前几年回去,山头已经快被炸没了,那段青石板路也几乎找不到了。关口更是已经坍塌没有一点踪影了,可惜啊。另;小的时候听爷爷讲,那个山头下面有一 ......

欢迎老乡光临,岱庄姓马的很多,俺是八陡。
[117 楼] 飞弇 [泡菜]
11-6-26 12:17
原文由 Fujimori 在2011-06-26 11:18发表
挺好喜欢山, 你们那里要不要县长?我可以胜任。

在博山干县长要不怕“捻军”才行!
[116 楼] 徐克 [老坛泡菜]
11-6-26 11:49
原先小的时候经常爬岳阳山,从岱庄北往上爬,在半山腰可以找到一段青石铺就的石板路,绕着山走,快到山头时,可以看到齐长城的一个关口,在关口后面还可以看到有营房的遗迹。前几年回去,山头已经快被炸没了,那段青石板路也几乎找不到了。关口更是已经坍塌没有一点踪影了,可惜啊。另;小的时候听爷爷讲,那个山头下面有一个洞,大晴天都可以往外冒汽,岳阳山半山腰有栓船的铁环,现在想起来,估计都是传说,呵呵。
[115 楼] Fujimori [泡菜]
11-6-26 11:18
挺好喜欢山, 你们那里要不要县长?我可以胜任。
[114 楼] 飞弇 [泡菜]
11-6-26 10:56
原文由 秋风射色 在2011-06-26 07:19发表
这是个什么建筑?

再查:
峨嵋山位于城东街道办事处南部,海拔281米,东西走向,因其形弯曲如眉而得名。※※二十六年 (公元1937)《续修博山县志》载:“峨岭,在县城南。山形秀曲如眉,一名峨嵋山。”自古就有“峨岭睛岚啼乱鸦”的诗句赞誉,为博山旧八大景之一。它东隔秋谷、范河与荆山对峙,西邻孝妇河与风凰山相望,南与神头接壤,北麓坡缓延伸至孝妇河畔。博山位于峨嵋山北麓,城内县前街古时为县衙所在处,现为博山区委区※※驻地,是博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齐国长城沿峨嵋山脊东西逶迤横贯全境。《博山县志》载:“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迤逦岳阳山以东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自峨岭脊西行,跨风凰山,连原山,王大岭,出青石关,西接莱芜境山,皆长城岭也”。
  齐长城因年代久远,山脊上古齐长城时至今日已荡然无存。一九※※年山东省文管会曾派员对古齐长城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近城的峨嵋山、荆山上清咸丰年间依城筑廓的根基保存得较完整。
    山脊中段有一始建于明代的“文笔峰”,因形似笔帽而得名,仅存一圆墩形基座废墟。二000年秋,博山区在各界呼吁下,于此新建文笔峰,使峨嵋山又增添一处旧日的人文景观。在“文笔峰”东侧有“文昌阁”,建筑群内建有“奎星楼”,早年此阁香火不断,后於战争中毁废。据《博山地名志》载:一九※※年至一九六0年先后在峨嵋山出土陶罐、陶豆、折口尖底罐、涂彩壶等文物。经鉴定为周代遗物,可上溯至公元前十一世纪,仅次于石马龙山文化遗址。一九九八年峨嵋山上兴建游泳池时挖掘出3把青铜剑,经考证为战国时期兵器。为齐长城遗址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佐证,现存于区文管所内。
文笔峰.奎星楼.文昌阁
    “文笔峰”位于峨嵋山脊中端的最高处,又名“文峰笔”,民间俗称“馍馍顶”,始建于明代。于故址重建的文笔峰,高大雄壮,远望犹如一支巨笔直指云天。《颜神续志·卷四·职官》载:“徐希龙,浙江人,选贡。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任,建奎楼文峰于峨岭,雅意作人。”又载“(文峰)初以儿戏垒石为塔,高三、四尺,后科甲渐盛,遂称文笔峰云。”记录了文笔峰的起因和奎星楼的始建年代。
    文昌阁位于文笔峰东侧,同是《颜山镇志》载:“文昌阁,城东南文笔山椒,高二层,广三间,撰峰高耸,最宜左魁星楼二层,下圆上尖,右张仙楼亦二层,与奎楼为对。康熙八年(公元1669)建大门并周墙垣。”至此,文笔峰下已形成初规模的建筑群。据赵执信《峨岭文昌宫重佳记》载,清初年赵氏家族首重修文昌阁一次,并“增钟楼於右,移小堂於左,以憩游者。其后筑室数楹,以庇司香火者风雨。”赵执信还有《茸理文笔峰小引》一文,与上文俱见于《贻山文集》文笔峰、文昌阁、奎星楼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是博山旧时的文化风脉所在。
    抗战时期,日军曾在此驻扎。据《博山区志》载:一九四五年八月,第一次解放博山的战斗就是在奎星楼打响。七十年代,原博山新村小学的学生,在山上劳动时曾挖掘出一枚尚未爆炸的炮弹。
[113 楼] 飞弇 [泡菜]
11-6-26 08:58
淄河岸边,静谧的芦家台。
[112 楼] 飞弇 [泡菜]
11-6-26 08:57
淄河岸边
[111 楼] 飞弇 [泡菜]
11-6-26 08:54
原文由 秋风射色 在2011-06-26 07:19发表
这是个什么建筑?

山下远远的看去像个大馒头,近前才知道是砌筑的。

[飞弇 编辑于 2011-06-26 09:00]
[110 楼] 秋风射色 [泡菜]
11-6-26 07:19
原文由 飞弇 在2011-06-24 05:25发表
峨眉山上见不到长城的影子,哪怕是“低矮”、“残破”。


这是个什么建筑?
[109 楼] 秋风射色 [泡菜]
11-6-26 07:19
原文由 飞弇 在2011-06-23 21:06发表

本周末(26日)要去鲁山的


谢谢,周日唱红歌,不休息啊。
[108 楼] 飞弇 [泡菜]
11-6-25 15:45
回到战国年代
[107 楼] 飞弇 [泡菜]
11-6-25 15:44
原山,博山人的小顶山。
[106 楼] 飞弇 [泡菜]
11-6-25 15:43
小顶山
[105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17:59
博山※※
[104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17:58
博山的※※
[103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17:46
禹王山下
[102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05:37
长城脚下
[101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05:31
峨眉山
[100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05:26
峨眉山上
[99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05:25
峨眉山上见不到长城的影子,哪怕是“低矮”、“残破”。
[98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05:21
博山的故事:凤凰岭(小顶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齐长城沿着山脊穿过谷底的孝妇河,再翻到对面的峨眉山(峨岭),可惜这里没有关,也许在两边山上把守足矣。
齐长城脚下:
[97 楼] 飞弇 [泡菜]
11-6-24 04:38
故事开始的地方
[96 楼] 飞弇 [泡菜]
11-6-23 21:06
原文由 秋风射色 在2011-06-22 08:20发表
看了论坛,内容丰富,图文精彩,非常漂亮。
不过报名贴上的集合时间、地点不是很清楚。
我是张店的,不知如何参加啊。

本周末(26日)要去鲁山的
[95 楼] 飞弇 [泡菜]
11-6-23 14:08
原文由 bshh 在2011-06-23 12:59发表
我暂时不发了,请楼主继续,或删除了我的照片,过后再贴,以避免歪楼


博山的老照片太珍贵了,博山摄影家在北京,向你学习,这是美琉厂吗?看着好眼熟!
[94 楼] bshh [资深泡菜]
11-6-23 12:59
我暂时不发了,请楼主继续,或删除了我的照片,过后再贴,以避免歪楼
[93 楼] bshh [资深泡菜]
11-6-23 12:58
我虽然从小生于斯长于斯,但那时候还没喜欢摄影,也没条件搞,故家乡山的照片几乎就没有。我发一张父亲厂子的照片吧,已经倒闭了,但我小时候这里非常红火,如今看到凄凉的景象,心里不是滋味。
这楼要歪了,由于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