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长帖连续,旷日持久)
27063
1080
[42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31 16:24
<大片的苇子怎么不收割?这可是编炕席的好材料啊!现在没人用炕席了,都是“炕革“2015.12.17摄>
![]() |
[42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31 16:23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55)
从夹皮沟围子出来,转过小五道岭,就是白石村,当年是白石大队。到村委会这里有路标,“夹小线3”,可知从夹皮沟至此是3公里,再向前走就要到白石七队了。白石七队所在的地方叫“五道沟”,走到这里我想起了当年的往事。 1968年10月大批大连知青来到夹皮沟※※时,白石七队没分到知青。然而这个※※※及其落后,连个能当会计的都找不出来,急需知青的帮助。※※就计划在11月末第二批知青到来时,全部分配到这里,在这里建立青年点。那一天下午,当第二批10几个大连知青到达这里时,锅里是大黄米饭和小鸡炖蘑菇,炕烧得火热,可这些知青没一个留下,全都被各点“抢走”,白石七队最终也没建起青年点。(555) <夹皮沟到这里3公里2015.12.17摄> ![]() |
[42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15
<所见新鲜事物2015.12.17摄>
![]() |
[41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13
<农村也垃圾集中了,但好像没人用2015.12.17摄> 本帖最后由 行摄匆匆糟老头 于 2015-12-29 22:14 编辑
![]() |
[41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11
<白石村委会2015.12.17摄>
![]() |
[41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10
<远望过岭的山丫口2015.12.17摄>
![]() |
[41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08
<此小道必是过岭的简便道无疑,可是走不通2015.12.17摄>
![]() |
[41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07
<这是南股河,水还算干净?2015.12.17摄>
![]() |
[41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06
<远处冒烟的地方就是夹皮沟围子2015.12.17摄>
![]() |
[41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9 22:05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54)
从敬老院出来,心里感到一阵轻松,老蒋三叔目前的状况,正是我和乡亲们多年来期盼的。 接下来的行程也是我多年来打算、期盼的,那就是徒步从夹皮沟回大汤石,特别的现在是冰雪世界,很难遇到。重温40多年前的生活,一定非常惬意。 系紧鞋带,脱下外套,戴好墨镜,徒步开始。走出夹皮沟,要上小五道岭了,我欲寻当年的过岭小道,却因久无人走不复存在,我望着那过岭的山丫口,悻悻转向公路。我还能去拱树棵子拱雪窝子吗? 顺公路走,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回忆。除了汽车,我只遇到一辆自行车,没遇到一个行人。(554) <敬老院里除了大楼,还有院套院的平房2015.12.17摄> ![]() |
[41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2:08
<告别老蒋三叔2015.12.17摄>
![]() |
[41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2:07
<与三叔合影自拍2015.12.17摄>
![]() |
[41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2:04
<老蒋三叔已94岁高龄2015.12.17摄>
![]() |
[40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2:03
<誉满全国2015.12,17摄>
![]() |
[40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2:02
<这里是“宽甸养老服务中心”2015.12.17摄>
![]() |
[40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2:02
<这里的环境极其优雅2015.12.17摄>
![]() |
[40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1:59
<这里的环境极其优雅2015.12.17摄>
![]() |
[40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8 21:57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53)
来到敬老院,先在外面拍了几张,再进入大厅。找工作人员,一个也没有,打听老人们,都说不知道。我楼上楼下转了个遍,每间屋子都进去看了,也没见到老蒋三叔。几乎就要给老张二哥打电话了,忽听有人提醒,东边还有一幢楼,于是出来往里面走,原来里面别有洞天,不仅有一幢大楼,还有三趟平房。 我看到了,在朝南那趟平房的门廊里,老蒋三叔坐在那里晒太阳。看到他挺好的,衣食无忧,有人照顾,颐养天年,我的心也放下了。这次我为他带来了一床绒毯,是我的奖品,希望老蒋三叔夏天时可以盖盖。老蒋三叔向他的老伙伴们喃喃地说,这是大连青年,(当年)我去过大连,去过他们家……(553) <敬老院堪比宾馆2015.12.17摄> 本帖最后由 行摄匆匆糟老头 于 2015-12-28 22:01 编辑 ![]() |
[40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7 21:48
<好气派的敬老院啊!2015.12.17摄>
![]() |
[40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7 21:47
<过了河,再翻一个小岭就能看见敬老院了2015.12.17摄>
![]() |
[40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7 21:46
<到了夹皮沟先进“供销社”买墨镜2015.12.17摄>
![]() |
[40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7 21:45
<宽甸前些日子下雪挺大2015.12.17车上抓拍>
![]() |
[40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7 21:44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52)
第四十次重返宽甸第一天(2015.12.17) 丹大快铁20日开通,我16日在网上抢到了20日中午丹东至大连的票,17日就乘大客奔赴宽甸。老伴正月里走了,我这次又是孤身一人前往。 早上6点多从大连北岗桥客运站出发,行驶“丹大”“丹通”高速,不到5个小时就到了宽甸,宽甸至夹皮沟的客车20分钟一趟,不到12点我就站在了夹皮沟的街上。 一路上就见白雪皑皑,晴空万里,心情极为舒畅,想在雪地里尽情徒步,可是从家走忘了带墨镜,到了夹皮沟就先采购了一副墨镜,然后再打听养老院。(552) <即将开通的丹大快铁2015.12.17车上抓拍> ![]() |
[39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6 20:28
<2014年9月,我们11人集体返乡,去看望的老蒋三叔>
![]() |
[39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6 20:27
<2012年7月,为我们校庆拍三张片,从小汤石走回大汤石,去看望的老蒋三叔>
![]() |
[39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6 20:26
<2010年11月,为接老婶来大连,去看望的老蒋三叔>
![]() |
[39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6 20:24
<2008年10月,纪念下乡40周年,我看望的老蒋三叔>
![]() |
[39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26 20:21
今天是我们伟大※※※※※的诞辰122周年,也是我这个长帖发上《色影无忌》9周年。
今天开始讲述第40次重返宽甸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51) 第四十次重返宽甸(2015.12.17-20) 今年夏天,在六道沟里的老张二哥给我打了个电话,使我知道了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老蒋三叔进了敬老院了! 三叔已经94高龄,多年来一直和老伴守在老屋,不肯离开。我每次回大汤石都去看他,亲眼目睹他的生活状态每况愈下。这次老伴走了,乡亲们和村干部们终于把他送进了位于夹皮沟的养老中心。知道了这个消息,我心中就升起一个愿望:回去一趟,看看衣食无忧的、享福的老蒋三叔,也放下多年的担心。 也借着丹大快铁开通的理由,我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宽甸之旅。(551) <2003年春节期间,我看望的老蒋三叔> ![]() |
[39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5-12-18 16:19
即将发表第40次重返
|
[393 楼] 程工
[泡菜]
15-11-30 22:19
说起石柱子,现在全称是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镇江镇石柱子村.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上宽甸境内的石柱子与长旬,灌水齐名.石柱子产的人参称为柱参,至今有近两百年的※※.是石柱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关内移民勤奋造就了驰名的柱参,它是野山参经过多年的人栽培,生长条件极为苛刻,一般要7-10年以上的生长期.栓参其型状,色泽,味道等都其它人参不同,其皂值最高,是营养保健隹品,享誉天下
. 石柱子的※※也是清代开始的闯关东※※,日本侵华史,伪满洲※※,反满抗日史,※※※※史,以及※※※※,※※※※,......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