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4B 瞎拍拍 多指教
35350
805
[622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4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2】
![]() |
[62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3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1】
![]() |
[620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5 10:39
日产最漂亮的双反非Mamiya c3莫属,比禄来还有型,玛米亚C系列而且还是为数不多的双反可换镜系统。
![]() |
[61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5 09:44
还有部做工精致堪比禄来的MEOPTA FLEXARET VII AUTOMAT TLR,捷克产,真是漂亮。
![]() |
[618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5 09:25
ZEISS IKON IKOFLEX III
镜头:Carl Zeiss Jena Tessr 80f2.8 快门:B、1-1/400 1939年的产品,人家那时的天赛镜就是 f/2.8了,B、1-1/400,呵呵~~罕见!,外观设计也是最漂亮的,个人认为比禄来要漂亮。 ![]() ![]() |
[617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5 09:17
当前市面某宝上常见的几款装饰贴皮,说实在的真滴很老土呀,为什么不学学人“花皮禄来”的纹样,来它个海鸥4A/B的金属薄片花皮装饰贴皮?既美观又耐用咧,这可是人家1933年的外饰创意,值得学习哟。
![]() |
[61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4 19:34
|
[61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3 14:29
|
[614 楼] MRDING
[泡菜]
17-11-3 14:01
施耐德的后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
[613 楼] MRDING
[泡菜]
17-11-3 14:00
施耐德的就很接近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
[612 楼] MRDING
[泡菜]
17-11-3 14:00
planar的后组比较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61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4 18:59
Polaroid 120 Pathfinder Land Camera-Lens Yashica-Yashinon 127mm 1:4.7( 整组镜头对焦机案例)C
![]() |
[610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4 18:59
Polaroid 120 Pathfinder Land Camera-Lens Yashica-Yashinon 127mm 1:4.7( 整组镜头对焦机案例)B
![]() |
[60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4 18:58
Polaroid 120 Pathfinder Land Camera-Lens Yashica-Yashinon 127mm 1:4.7( 整组镜头对焦机案例)A
![]() |
[608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1 11:36
yongfei 发表于 2017-10-21 11:23 同意! 这个原理上是可行的。 当前得先让MRDING的改装成功。 等下一步复刻设计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Planar"式镜头时加以考虑,我也是倾向摄影头孔径小些好的,一来成像更锐利,清晰度更高,二来看看是否在缩小镜头通光孔径的同时也降低镜头后组镜片直径,达到不破坏海鸥双反机身的目的,甚至造价更低。 |
[607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10-21 11:23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0-21 10:51 胡说一下哈,能否搞一个75/4.0版的呢? 这样后组会小一些? |
[60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1 10:51
MRDING 发表于 2014-10-23 20:39 Planar 75/3.5 的后组直径比海鸥75/3.5要大,那么此处不改是不行的,镜箱后口镗大点,遮光也得适配跟着重做。 既然前组可直接装进去,那这步改动几乎就是胜败在此一举哟?您嘞可千万得挺过去哈。 ![]()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7-10-21 10:54 编辑 |
[60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0 19:45
![]() |
[604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0 19:34
To:wirdo
你的小折叠机调焦时,皮腔可做前后往复伸缩运动?若皮腔有此动作,则此机就是整组镜头调焦机?反之即镜头前组(前镜片)调焦机,你仔细观察一下。 |
[603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0 16:57
wirdo 发表于 2017-10-20 16:17 看了我楼下转的文应该明白了。 不过,歪打正着,到是提示大家,也就是说,前组镜片移动调焦式镜组,固定该镜片在无限远处,完了进行整组镜头移动对焦,是否能精确合焦?到是个有意思的实验,若你手上有此镜组,自己试试如何? 若此实验成功,咱们再接着往下聊,好不?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7-10-20 16:59 编辑 |
[602 楼] wirdo
[资深泡菜]
17-10-20 16:17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0-19 20:37 前辈我不懂光学,都是瞎说。我看(就是看啊,也没拆过)双反也是两组镜组,一个在前脸上,一个固定在机器里,前脸前后移动来对焦;我看我那个折叠机也是一样原理,两组镜,后组在快门后面固定不动的,前组是旋在快门前面的,通过螺纹旋进旋出来对焦。所以这个折叠机镜头改在双反上,调焦方式是不变的,都是移动前面的镜组来调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双反机身,有办法把折叠机的镜头装进去,更重要是光学上能不能兼容,比如说装进去镜组之间及相机焦平面是否有合适的距离,能不能合焦,相场能不能覆盖,各种光学问题,我也不懂哈哈。 |
[60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20 05:33
yongfei 发表于 2017-10-19 22:32 楼下您都说过品牌的现状了, 品牌官方行为咱们暂时还指望不上。 可现在这帮摄友的能力也不可小觑呀,也不排除改装的个人行为动静大了,导致品牌最终介入的局面, 总之,我对此持乐观态度,谢谢您的互动支持! |
[600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10-20 01:53
keepi 发表于 2017-10-20 00:50 机芯行业俺也不懂。不过要论手表质量的话语权,修表师傅也许比表厂经手的各种表更多,容易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所以如果修表店的老师傅说国产表不如瑞士表,也算是有实际根据的。 |
[59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0-20 01:52
keepi 发表于 2017-10-20 00:50 说别的没用。 修表的啥是好东西,啥品牌故障多,比你有发言权。 |
[598 楼] keepi
[泡菜]
17-10-20 00:5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19 10:40 好好了解一下机械表芯行业吧, 我说的北京是北京制表厂,不是亨得利修表的…… 愚昧且妄自菲薄的人儿。 蛮可怜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597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10-19 22:32
哈哈,楼下的两位有意思。楼下的MR丁不知是个人行为,还是有海鸥厂的支持? 无论如何,我们是支持的。可惜我的海鸥109出掉了,因为按个十来卷的价格就超过机身了。现在只好改数码了。
|
[59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19 20:44
整组对焦与前组对焦,以及内对焦 (2014-05-20 16:06:03)转载
本文基于Rudolf Kingslake的《A History of the Photograhic Lens》中的部分整理而成。 特别是关于前组对焦(即移动镜片第一片镜片)的对焦方式。 整组对焦系指镜头整体移动的对焦,根据像距、物距、焦距公式的平衡实现对焦。 这一方式基本上是能保证全对焦范围内影像质量的优异,但近摄时可能还是无法保证最优成像,如果要校正非常近的物体的成像,就需要浮动镜片,即该镜片的移动速度同整个镜组不同,这一应用在微距镜头上能够看到。总的来说,对于有条件的情况下这是最佳的方式(没条件的情况比如体积、没有空间,降低成本…)。 前组对焦,即通过改变镜组中滴一片镜片的位置,来实现对焦。这一理论大约在1900年前后提出,主要是(实际上也只能)用于Triplet或者Tessar结构,优势在于:由于第一片镜片的折射能力大约是整个镜组的3倍,因此对焦行程可以缩短为整组对焦情况下的1/9,同时剩余部分的镜片和快门就可以牢牢地固定起来。 然而这一对焦模式所带来的缺点在于,原本镜片之间的距离都是计算好并据此严格装配,以矫正各种像差的,而改变第一片镜片的位置将会影响整个镜头的像差校正。但,如果镜头在无穷远时实现球差的过校正,近距离对焦时(光圈通常不会全开)的象差还是可以被消减一部分的(无穷远的时候球差过校正,随着第一片镜片的拧出,球差会从过校正->完全校正->不完全校正)。此外,由于近摄的时候镜头投射的影像比较大,因此些许程度的球差也是问题不大的。 随着小型相机的兴起,这一对焦方式逐渐退出了舞台,不过在某些变焦镜头上还能看到(这里的时间是1989年) 内对焦镜头的兴起大约是最近的事情(1989年附近),镜组中靠后的一组镜片移动来实现对焦,其他镜片不动。这一方式特别适用于带有自动对焦的镜头(因为这一组比较小?) 以上。 本文是摘自摄影镜头史,如果要进一步的细节,可以去看Kingslake的镜头设计相关专业书籍 |
[59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19 20:37
wirdo 发表于 2017-10-19 16:10 您的意思是想用原设计为前组调焦的镜组,把前组固定起来不动,当整组调焦镜组用,进行整组调焦是这这意思吗?没试过,挺有意思的,要不您自己实验一下如何?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7-10-19 20:38 编辑 |
[59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0-19 19:26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0-19 19:16 |
[593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0-19 19:16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19 19:05 碰到数码了,107/109还有个好?所以品牌不会再做了。 可难得有热心人玩把改装,继而复刻一把Planar 75/3.5,我觉着不妨碍在老机上换头升级,实实在在,啥意淫呀?不要打击别人的积极性嘛。 这样,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好不好?,先看人家下个月的改装样机行不?完了再谈复刻国产化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