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楼] 独立小桥听风吟
[泡菜]
17-12-4 13:10
手里收集了一些海鸥4B和长城120旧相机,请问各位老师有没有说明书之类的,考虑把它修复一下,闲了拍拍。
|
[65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2-4 02:54
MRDING 发表于 2017-12-3 21:12  很顺利,目前做好镜头桶了,移植镜片后实拍试试看。 有图有真相?
|
[650 楼] MRDING
[泡菜]
17-12-3 21:12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2-1 13:54  说得是呀!
无忌上那么多改机改镜高人,甚至机器和镜头都做了, 就这个换镜升级,会难倒咱们?我不信。
同问楼下MRDING坛友的xenotar 75/3.5镜组,改装上4B事宜进行得怎样了? 很顺利,目前做好镜头桶了,移植镜片后实拍试试看。
|
[64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2-1 13:54
yongfei 发表于 2017-12-1 12:59  前两天去上海老相机博物馆(安福路300号),看到了不少海鸥等老相机。很过瘾。
想起这个帖子,顶一下。希望进展顺利。 说得是呀! 无忌上那么多改机改镜高人,甚至机器和镜头都做了, 就这个换镜升级,会难倒咱们?我不信。 同问楼下MRDING坛友的xenotar 75/3.5镜组,改装上4B事宜进行得怎样了?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7-12-1 14:13 编辑
|
[648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12-1 12:59
MRDING 发表于 2017-11-3 14:00  施耐德的就很接近 前两天去上海老相机博物馆(安福路300号),看到了不少海鸥等老相机。很过瘾。 想起这个帖子,顶一下。希望进展顺利。
|
[647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8 07:10
yongfei 发表于 2017-11-8 03:58  说到可靠性,如果国产快门一千来次就出问题的话,那整个系统也就没啥好牵挂的了。精工快门也停产了,所以连进口都没有可能。
其实走Alpa这样的整合路线挺好的。啥部件都是拿来主义,自己只需要一个完美的理念,组装起来即可。所以我倒把希望寄托在郭氏这样的小作坊。只要这样的小车间能够挣钱生存下去,我们的各种小愿望都是容易实现的。在数码大潮下,穷则独善其身,就别指望普通摄影爱好者去升级海鸥了。升级费本身倒不是问题,主要是胶卷玩不起啊。 走模块之路也要搞好基础建设才行。 归根结底,必需要有大底CCD/CMOS"中国芯"数码背才行。 老是替洋人数码背,镜头做托,做那些金属架子没意思的。 那还不如踏着前辈的足迹,轻车熟路把双反做好,海鸥快门说白了是弹簧的材料不过关,那就先做好弹簧喽,镜头现在应该问题不大,楼下已经说过,一切等改装仙诺塔75/3.5成功再说才靠谱。
|
[646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11-8 03:58
说到可靠性,如果国产快门一千来次就出问题的话,那整个系统也就没啥好牵挂的了。精工快门也停产了,所以连进口都没有可能。
其实走Alpa这样的整合路线挺好的。啥部件都是拿来主义,自己只需要一个完美的理念,组装起来即可。所以我倒把希望寄托在郭氏这样的小作坊。只要这样的小车间能够挣钱生存下去,我们的各种小愿望都是容易实现的。在数码大潮下,穷则独善其身,就别指望普通摄影爱好者去升级海鸥了。升级费本身倒不是问题,主要是胶卷玩不起啊。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7-11-8 03:59 编辑
|
[64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8 03:09
21度开水 发表于 2017-11-7 23:13  光学上不敢指望,机械可靠性上,能有禄来一半的可靠性就行 只有重做才有全面提升的可能。
|
[644 楼] 21度开水
[资深泡菜]
17-11-7 23:13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1-07 15:07我的白脸4C也是如此,包括135附件和那颗精致的带牛皮盒的方形金属遮光罩做工是那样的好,现在却难觅踪影。 当年的国货产品几乎都有早期、... 光学上不敢指望,机械可靠性上,能有禄来一半的可靠性就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643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23:07
skh 发表于 2017-11-7 22:23  俺1973年用的第一台双反相机是上海四型,无论是镜片加工还是机械精度都非常棒。 我的白脸4C也是如此,包括135附件和那颗精致的带牛皮盒的方形金属遮光罩做工是那样的好,现在却难觅踪影。 当年的国货产品几乎都有早期、甚至是出厂第一批产品是最好的,往后就慢慢越来越衰的规律。 后期海鸥4B尤其是快门,几乎是正常工作不过千次就会 ※※。 所以,我认为海鸥双反必须通过重做双反来重拾用家的信心,海鸥的前辈们当年敢仿造禄来,那它的后辈就应该赶超禄来才对。
|
[642 楼] skh
[陈年泡菜]
17-11-7 22:23
俺1973年用的第一台双反相机是上海四型,无论是镜片加工还是机械精度都非常棒。
|
[64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21:48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1-7 20:44  从玻璃到镀模,到镜片加工精度和金属材料加工精度,都没戏。全部零件进口中国工人组装就能废了哈! 好像没有那么悲观吧?您这经历可有出处?
|
[640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7 20:44
|
[63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20:24
yongfei 发表于 2017-11-7 20:18  不同的人不同的梦。其实只要自己的梦想实现即可,没必要拉上大家一起做。军工厂当然能做,但不会去做,因为根本不挣钱,连Kiev 88都停产多年了。
你可以搞一台旧的罗莱双反拆镜头,然后找华光镀膜如新,再请郭氏等水平高,又喜欢挑战的师傅帮着改装即可。隔壁的skingkay告诉我,果汁愿意帮做金宝口的镜头板了。搞这个个人改装应该也容易实现。 您说得是。 楼下MRDING坛友的xenotar 75/3.5镜组,改装上4B事宜正在进行中,完了再搞复刻。
|
[638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11-7 20:18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1-7 19:56  那得咨询一下再说, 不知道那些做枪瞄镜、潜望镜的军工厂能否胜任一双高斯镜头组的制造咧?。 不同的人不同的梦。其实只要自己的梦想实现即可,没必要拉上大家一起做。军工厂当然能做,但不会去做,因为根本不挣钱,连Kiev 88都停产多年了。 你可以搞一台旧的罗莱双反拆镜头,然后找华光镀膜如新,再请郭氏等水平高,又喜欢挑战的师傅帮着改装即可。隔壁的skingkay告诉我,果汁愿意帮做金宝口的镜头板了。搞这个个人改装应该也容易实现。 罗莱已经又S了,因为数码大潮和市场规律,而不是因为海鸥。。。 我个人的梦想是玩玩Kiev88的数码化后背,现在发觉这货根本就是捧不起的阿斗,空按几百下快门都能出问题,别说是拿出去主打使用了。估计转一圈,还是要老老实实的玩改口,转接到哈苏F机身上去。。。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7-11-7 20:26 编辑
|
[637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20:18
|
[63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19:56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1-7 19:14  还干死禄来呢,别说德货,七十年代的太苦马镜头,哪家工厂做得出??? 那得咨询一下再说, 不知道那些做枪瞄镜、潜望镜的军工厂能否胜任一双高斯镜头组的制造咧?。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7-11-7 19:57 编辑
|
[635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7 19:14
|
[634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15:33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1-7 15:15  别做梦了,梦也梦点别的,干嘛和海鸥过不去?刘姥姥整成刘诗诗,有那精力花费,644都能日吐了。。。 国家强大了,重做一把双反又何妨?,换了我无忌摄友是海鸥, 那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干死禄莱誓不休。哈哈。
|
[633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7 15:15
|
[632 楼] 上山吃老虎
[泡菜]
17-11-7 14:00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1-7 13:36  如果这海欧双反品牌是俺的,为了重塑品牌形象,除了复刻Planar镜头外, 就把产品当工艺品来做又怎样?,死活也要重做一把双反,最起码也要仿一把花皮禄莱可德的外饰吧,那※※形象也该改改了不是?。 光是海鸥那两个字的字体就显得不高档。精密仪器的字一定要细,粗了就不好看了。
|
[63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13:36
上山吃老虎 发表于 2017-11-7 10:36  简直像精密仪器 如果这海欧双反品牌是俺的,为了重塑品牌形象,除了复刻Planar镜头外, 就把产品当工艺品来做又怎样?,死活也要重做一把双反,最起码也要仿一把花皮禄莱可德的外饰吧,那 ※※形象也该改改了不是?。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7-11-7 13:41 编辑
|
[630 楼] 上山吃老虎
[泡菜]
17-11-7 10:36
亚瑟李 发表于 2017-11-6 19:38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7】
Contaflex TLR是蔡司依康公司30年代推出的高级TLR相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机身内置测光表的相机,虽然他是TLR相机,但却采用35mm胶卷的规格。
快门采用的是与后来contax旁轴一样金属卷帘快门、最高速快门1/1000秒。Contaflex TLR采用的是一个叫做阿尔贝达Alberta的取景器,Zeiss提供了8支从35mm到135mm的镜头,其中以85mm F2 Sonnar最具收藏价值,一共生产了大约350只。
1936年Contaxflex TLR搭配50 F2 Sonnar的价格大约是1350美金,30年代纽约当的时高级白领周薪也不过20美金,想想看,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也要将近1年才能卖得起啊。所以Contaxflex TLR于1935年推出后,成为当時最贵重的相机之一。 简直像精密仪器
|
[62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7 02:00
skh 发表于 2017-11-6 22:01  mamiya最漂亮的双反应该是C3。 所见略同!  ,其次是C33。 其后的Mamiya C系各型双反就没有那么有型了。
|
[628 楼] skh
[陈年泡菜]
17-11-6 22:01
|
[627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8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7】Contaflex TLR是蔡司依康公司30年代推出的高级TLR相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机身 内置测光表的相机,虽然他是TLR相机,但却采用35mm胶卷的规格。 快门采用的是与后来contax旁轴一样 金属卷帘快门、最高速快门1/1000秒。Contaflex TLR采用的是一个叫做阿尔贝达Alberta的取景器,Zeiss提供了8支从35mm到135mm的镜头,其中以85mm F2 Sonnar最具收藏价值,一共生产了大约350只。 1936年Contaxflex TLR搭配50 F2 Sonnar的价格大约是1350美金,30年代纽约当的时高级白领周薪也不过20美金,想想看,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也要将近1年才能卖得起啊。所以Contaxflex TLR于1935年推出后,成为当時最贵重的相机之一。
|
[62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6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6】
|
[62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6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5】
|
[624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5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4】
|
[623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7-11-6 19:34
Zeiss Ikon Contaflex 35mm TLR Camera 最漂亮的TLR就是这部了,而且是135的可换镜系统。【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