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Planet---我摄影,我快乐】Road Trip 走上海---上海老建筑文化之旅
6701 595
[513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3-25 22:56
       沪江大学,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原名上海浸会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上海浸会大学最初的校长为美国人柏高德博士。另设浸会神学院,由美国人万应远博士任院长。校址位于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

校舍

馥赉堂(Franklin-ray Hall):※※海理工大学第二教师公寓。
1948年,美国南、北浸礼会拨款建造,耗资16.95万美元,为沪江大学女生宿舍,这是沪江大学最晚建造的建筑。20世纪60年代始作教工集体宿舍,1999年8月改建为教师公寓,从2009年11月开始整修,准备迎接新引进的高水平的学者。
思伊堂(Evanston Hall):※※海理工大学第四宿舍。
沪江大学建筑群
沪江大学建筑群
美国芝加哥伊文斯顿的哈里斯先生捐资4.35万美元建造。1919年落成,楼高4层,为学生宿舍。因其临江而立,浦江美景尽收眼底,曾有文这样描述:“每值暮潮初敛,夜阑人静,月光如水,波平如镜,风景绝胜。”1984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大礼堂与思魏堂(Auditoriumand and White Chapel):※※海理工大学大礼堂。
为庆祝沪江大学建校30周年而建。1936年,为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募建思魏堂,上层为礼拜堂,下层设教会办公室、教员休息室,并在此举行30周年校庆活动。大礼堂与思魏堂为联体建筑,呈L形,大礼堂东西向,思魏堂位于大礼堂东北侧。整座建筑于1937年5月全部竣工,外观为后罗马风格,是沪江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1994年,此楼与原图书馆一起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建筑名录。
思裴堂(Breaker Hall):※※海理工大学第三宿舍。
由校长魏馥兰向美国墨疏利浸会募捐0.94万美元建造。1915年落成,楼高4层,为学生宿舍。取名思裴为纪念美国墨疏利浸会第一任※※裴理克博士(Dr. Manley J. Breaker)。1967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怀德堂(Women's Hall):※※海理工大学第五宿舍。
1921年,科学馆落成后,特里特夫妇第二次捐款建造,为女生宿舍,耗资5.02万美元,1923年落成,楼高5层。女生宿舍的建成,为沪江大学在国内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奠定了基础。曾有文描述此楼:“建筑精美,华丽堂皇,幽雅宜人,背球场而面黄浦,红照挂林,白练横江,每值星期六晚上,夜光灯影,歌声悠扬,裙履联翩,笑语杂闻,沪大男女学生之社交生活,咸以是为集中焉。”1963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以后大修时又拆除了楼台。
办公场所

原校址划归上海理工大学
思乔堂
思孟堂(Melrose Hall):※※海理工大学第二办公楼。
由美国人士捐资建造,1920年落成,耗资4.91万美元,楼高4层,为中学部下院。内设办公室、教员室、图书室、课室,上层为宿舍。
思晏堂(Yates Hall:现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建于1908年,1909年落成投入使用,是沪江大学第一座大建筑,耗资2.13万美元。取名思晏为纪念浸会第一位到中国的传教士晏马太。楼高原为4层,内设校长室、庶务处、教务处、邮务处、图书馆、礼堂和教室,集教学与行政办公于一体。1956年9月24日14时20分,因突遭龙卷风袭击,此楼西端半幢楼顿时倒塌,上课师生被埋,伤158人、亡37人。1957年5月15日完成重建,建筑上部已非原貌,楼高也变为3层。
思雷堂(Richmond Hall):※※海理工大学第一办公楼。
由美国南浸礼会差会拨款建造,1922年落成,耗资3.21万美元,为中学部上院。
文化交流

思福堂(Faculty Residence):※※海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建于1936年,为女教员宿舍。取名思福为纪念美国弗吉尼亚州Henrietta Hall Shuck夫人,又称弗吉尼亚堂。
科学馆(Science Hall):※※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1918年美国加州的特里特夫妇第一次捐款所建造,耗资13.67万美元,1921年落成,钢混机构,楼高4层并建有地下室,是当时沪江大学最有价值的建筑物之一。因配备的理科实验设备为当时国内最完善者,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使得在文科基础上发展理科的沪江大学,得以跻身于一流大学行列。1965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图书馆(Library):※※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办公楼。
建筑费大部分由沪江大学教职员、学生与校友捐资,部分由美国西门基金会资助,耗资约2万美元,1928年9月落成。1948年,为纪念刘湛恩校长,向东扩建,并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扩建工程耗费美金54832元,由沪江大学校友及全体师生在国内募集。此楼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建筑。
文体娱乐

体育馆(Haskell Gymnastum):※※海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百年校舍
由美国波士顿的哈斯科上校(Coloned E. H. Haskell)于1917年捐资1.81万美元建造。1918年落成,楼高2层。1932年,位于学校南面的女生体育馆建成后,该楼曾改称北体育馆。
健身房(Gymnastum):※※海理工大学南体育馆。
由美国人Edmands捐资建造,耗资1.08万美元,1932年落成,为女生体育馆,楼高2层,内设有膳厅、音乐室。
音乐室(Music Hall):※※海理工大学音乐堂。
建于1935年,楼高2层,初为中学部礼堂(Academy Assembly),上层为礼堂,下层为办公室、理科实验室,后改作沪江大学音乐室。
[512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45
[511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44
机场镇邓三村张家宅(川南奉公路闻居路),张闻天故居
  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一面正屋,两边厢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屋脊上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显示房屋主人有较高的地位。正屋有五间,两侧厢房各两间,在西厢房外侧有杂用房四间,共十三间。这十三间分三次建成,先建正屋,后建厢房,再建杂房。故居中间是青砖铺地的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古称秀才亭,亭上有陈云同志题写的匾额,亭前有两块用绿篱笆围的菜地;屋后原为水流潺潺作响的宅河沟,沟边有翠竹、绿树,放有水车等农具。随着岁月变迁,宅河沟逐渐形成砚台状的小和沟,现称砚台沟。沟边是张闻天少年时代经常与小伙伴读书、玩耍的地方。正屋中间是客堂称孝友堂,是张氏族邀请至亲好友聚会议事之处。右侧是卧室,陈列着衫木大床、印花夏布蚊帐以及梳妆台、脚箱、开门厨等家具。这儿是张闻天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书房里陈列有小木床、书桌、书架和笔墨纸砚等文具用品,这儿是张闻天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故居建筑面积共488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
[510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43
长阳路62号,摩西会堂旧址(犹太人纪念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509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42
杨树浦路许昌路,杨树浦水厂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508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41
[507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40
[506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2-1 20:38
源深路476号,钦赐仰殿
  钦赐仰殿又称东岳行宫,属道教正一派。相传该殿建于三国时期,原供奉驱蝗神,名金四娘,钦赐仰殿为金四娘的谐音。明末清初殿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建。1982年和1990年两次重建后的钦赐仰殿现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牌楼、东岳殿、藏经楼和仙居楼等组成。

[505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53
[504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52
[503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51
[502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50
[501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9
嘉定镇练祁河与横沥河交汇处西南畔,嘉定法华塔
  嘉定法华塔在今嘉定区嘉定镇的中心,又名金沙塔。法华塔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当时这里还叫“练祁市”,十年后,嘉定设县。县城建设就以此塔为中心,因它是全城最高点,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之中心。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县陈一元募款重修,仍恢复七重楼台,四面设壶门,砖木结构,高40.83米,各层有平座、栏杆、腰檐,层间飞檐翘角,下悬檐铃,风动铃响,清脆悦耳。“金沙夕照”是当时嘉定的人文胜景之一。明末嘉定四先生之一、书法家娄坚题了“法华塔”之匾。
松江
[500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8
[499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6
[498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4
嘉定南镇大街183号,嘉定孔庙
  嘉定孔庙在嘉定区城南大街,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创建,称“文宣王庙”。清末,孔庙范围内有:三坊、棂星门、泮池、石桥、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雀牲所、神厨、土地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等。县学部分有明伦堂、尊经阁、号楼、致斋所、更衣所、洒扫公所、礼门等。门外有汇龙潭、应奎山。庙内植松柏、树木,栽种花卉,构成景点。
[497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3
[496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0
[495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40
[494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37
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314号,秋霞圃
  原址是明代龚氏园、金氏园和沈弘正园,清初三园合为一园。万历元年(1573年)因见秋日晚霞映于城头而照入园中,颇为娆丽,易园名为秋霞圃。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东征,与清军在嘉定几次激战,秋霞圃亦受到破坏,只剩颓垣残壁,草满池塘,山石零乱。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修复,辛亥革命后,又复旧观。※※9年(1920年),园中设启良中学,有一些厅堂斋室被改建为教室、办公室等。抗战时嘉定沦陷,学校停办,园为伪区公所所占,东部为日军改作医院,房屋遭到破坏,匾额当柴火,西部虽有园景,但被伪官当作私宅。※※※※胜利后,一度设区公所,※※36年又恢复为学校,西部改为“邑庙公园”,逢节日对外开放,但建筑物日渐破旧,山石坍颓。建国后,学校增建教学楼等,东部已无景物,西部虽残落,但未失园林风貌,“※※※※※”中,古树山石又一次遭殃。1980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开始修复秋霞圃,1983年1月开放。第二期工程是动迁学校,重置园景,修复城隍庙,开浚园※※镜塘,1987年10月1日开放。有景点“池上草堂”,厅前立三峰,似福禄寿三星。此为明代遗物,似为三位老态龙钟的※※。三石透、漏、瘦、皱俱全,可谓石中珍品。山下有仙人洞,上有齐霞阁。南冈下有晚香居,隐于山石树丛之中。池西北为黄石假山,属明代遗物,重峦叠嶂,山上种青松,称松风岭。山巅有即山亭,山有归云洞,横贯东南隅。临池有碧光亭,取宋代著名诗人林逋诗“呼吸湖光饮山绿”意而得名,俗称“扑水亭”。轩东有一块黄石,状似琴,长1.64米,阔85厘米,名叫“横琴石”。厅东还有廊,廊间有“枕流漱石轩”,轩后为洞门,可通墙外跨清镜塘上之外廊。
[493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35
[492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35
[491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34
[490 楼] andyhewitt007 [泡菜]
15-1-20 22:33
[489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31
[488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30
嘉定镇塔城路299号,汇龙潭公园(原奎山公园)
  公园因前面的汇龙潭而得名。汇龙潭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疏浚,相传因有五条河流交汇于此,形如五条长龙蜿蜒伸展之态。潭中有山岛一座,名叫应奎山,绿水环抱,犹如长龙盘绕明珠,鸟瞰之下,形似五龙抢珠之势,组成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17年(1928年),嘉定县通俗教育馆将汇龙潭、应奎山、魁星阁、龙门一带和孔庙辟建为“奎山公园”。至抗战胜利时,奎山公园已名存实亡。后以奎山公园的残存景点为基础,拓地扩建,于1979年6月1日开放,定名汇龙潭公园。园内※※文化古迹颇多:有宋、元、明、清朝代的石亭、石塔、石峰等文物古迹;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十一棵,古朴浑厚,保存完整。魁星阁、百鸟朝阳台等明清建筑与参天古木、名花异草相映成辉。明代忠节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纪念碑巍然矗立,另有小刀会失败时一千多名义军被惨杀之遗迹,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由于汇龙潭公园※※悠久、景色独特,被列为上海名园之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沪北钱业会馆内营建两座古戏台。每年定期在这里请各方剧团演戏酬神。※※后,钱庄业逐渐降为银行业的附庸而衰落,钱业会馆名存实亡,遂改建成了一所钱业中小学校(后称塘沽中学)。1949年后,学校翻建教学楼及市政建设之故,把原有会馆内的双戏台,一座迁豫园东园内,修缮后改称“曲苑”;另一座便移居嘉定区汇龙潭公园内西南隅一侧。
[486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28
[485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26
松江镇玉树路东侧,大仓桥
  大仓桥位于松江城西,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桥原名永丰,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旧志记:“西仓桥在钱径西,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台儒建。”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以赞此胜迹。随着※※变迁,河道变浅变狭,现该桥两端两孔下的河道已淤积成河岸。
[484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26
[483 楼] andyhewitt [泡菜]
15-1-20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