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廊桥 (曾用名:“游浙南闽北古廊桥记”)
71094
2500
[2023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7-11-22 12:06
|
[2022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7-11-22 12:03
雨水那天 发表于 2017-10-28 13:42 花桥的桥体似乎有些倾斜。 |
[2021 楼] 雨水那天
[泡菜]
17-10-28 13:42
黎平县肇兴侗寨的仁团鼓楼和花桥
![]() |
[2020 楼] 雨水那天
[泡菜]
17-10-28 13:37
时光边缘的村寨——黎平地扪侗寨
![]() |
[2019 楼] 雨水那天
[泡菜]
17-10-28 13:30
高近田间风雨桥
![]() |
[2018 楼] 雨水那天
[泡菜]
17-10-28 13:29
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侗族建筑》邮票中的 “高近田间风雨桥”
![]() |
[2017 楼] 雨水那天
[泡菜]
17-10-28 13:26
贵州黎平县茅贡镇高近村的田间风雨桥——曾经作过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侗族建筑》邮票的画面
![]() |
[2016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8
“洪桥”座落在岩寺后街,原名“洪福桥”。
![]() |
[2015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8
“洪桥”座落在岩寺后街,原名“洪福桥”。
![]() |
[2014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7
“洪桥”座落在岩寺后街,原名“洪福桥”。
![]() |
[2013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6
“洪桥”,桥西一间则为“新四军机要科”,机要科隶属※※※,主要负责军部的各类文件的收发、分类、传阅、保管工作,机要科科长是杨保生。抗战信息从革命圣地延安发回这里。
![]() |
[2012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5
“洪桥”,桥东有小屋1间名“香积”。该桥为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必经之路,小屋曾为新四军机要室、电报房。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群众促膝谈心。
![]() |
[2011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4
“洪桥”,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郑荣彦所造,四垛三洞,上置五间廊屋,设佛龛。清雍正郑为翰重修,民初方德重修。桥面改为石块,上面盖有薄砖和屋瓦,桥上有木柱24根,全部用红漆漆成。
![]() |
[2010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4:33
岩寺,历为皖南重镇,也是皖南山区最大的盆地之一,现为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所在地。
“洪桥”座落在岩寺后街,原名“洪福桥”。 ![]() |
[2009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10:00
三棵树廊桥所在的隆光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面积2亩的千年古树群、明代石拱桥、宗教寺庙、姜太公垂钓台等古迹。已经开发成三棵树景区游人免费游览,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
![]() |
[2008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09:59
三棵树廊桥,建于明代,条石建造,桥上建有砖木结构风雨廊,单面敞轩,造型独特。因廊桥邻被誉为“皖南一绝”的三棵年龄均在250多年的苦槠树而得名三棵树廊桥。
![]() |
[2007 楼] 金凯甲
[泡菜]
17-10-13 09:57
三棵树廊桥,位于安徽休宁县兰田镇隆光村。
![]() |
[2006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1:00
献“美图”一张,祝各位桥友国庆、中秋节日快乐,美美的看桥,回来多多的上图!
![]() ![]() |
[2005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0:49
流架风雨桥,又一“吊脚楼”式风雨桥
流架风雨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谷坪乡流架村,距从江县城33公里。流架风雨桥又叫回龙桥,始建年代不详,原系用杉原木架设,上铺木板,为往来行人提供方便,但山洪无情,旋修旋毁。最后重建是清道光丙戌年(1826)2月14日开工,道光二十一年(1841)11月竣工,历时近16年建成。重建后的流架风雨桥下部为单拱结构石拱桥,跨度8.4米,全长19.3米,宽3.8米。石拱桥平面为“凹”形,枯水面距拱端5.2米。石拱桥上两端抬升为桥楼,中间抬升成鼓楼,上盖小青瓦的长廊式木结构风雨桥。石拱面与中部木桥面高差相距1.7米。木桥竖柱12排,面阔11间。全长33米,高3米,形成了一座石桥、木桥、鼓楼、房屋四者联为一体的独具风格绝无仅有的侗寨风雨桥。桥面走道宽2.5米,两边设置固定长凳,外侧安装木板栏杆。桥头建有石雕土地庙一座,《回龙桥碑》、《万福攸同》石碑各一方。“※※”期间土地庙被砸毁,石碑被推倒。风雨桥重建后,曾经多次维修。最近一次维修是2005年,更换了一些腐朽的柱、枋、梁、板、椽等部件,恢复土地庙及将碑刻重新立起,共耗资万余元。 ![]() |
[2004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0:32
堂安,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春季,梯田像银带;夏季,梯田如绿绸;秋季,梯田是金缎;冬季,则有一番西风瘦马的景象。总之,无论是哪个季节,这“万顷梯田”都会令人流连忘返。
![]() |
[2003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0:31
堂安,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春季,梯田像银带;夏季,梯田如绿绸;秋季,梯田是金缎;冬季,则有一番西风瘦马的景象。总之,无论是哪个季节,这“万顷梯田”都会令人流连忘返。
![]() |
[2002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0:31
堂安,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春季,梯田像银带;夏季,梯田如绿绸;秋季,梯田是金缎;冬季,则有一番西风瘦马的景象。总之,无论是哪个季节,这“万顷梯田”都会令人流连忘返。
![]() |
[2001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0:22
堂安寨农历初八的“祭萨”活动
![]() |
[2000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10:21
堂安寨农历初八的“祭萨”活动
萨岁本名杏妮,是被侗族人民神化了的一位农家妇女。她为人正直,除暴安良,坚决反对外族入侵,深受侗民敬重。在一次战役中,由于寡不敌众,带领余众逃至今黎平县龙额乡地界,匿身于上地坪村的马尾滩瀑布一带。不久被敌军探知,在“弄堂概”处遭外族军队包围。眼看就要被擒之际,她带着两个女儿纵身跳下九龙潭。由于得到神的保护,杏妮并未摔死,而是顺着归养河漂到了龙额寨。之后得人搭救,扮成贫妇,蜗居于深山岩洞中。杏妮去世后,其夫家的六甲寨村民为其造坟、设坛,尊称她为“萨岁”,视她为守护一方生灵、地位至高无上的保护神。每年正月初八至初十,备办祭品,隆重“多耶”,虔诚祀之。其它侗族村寨亦相继效仿建造“萨岁祠”、“萨玛祠”。 ![]() |
[1999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09:43
堂安风雨桥,很有特色,具有明显的吊脚楼的制作痕迹——悬空吊脚
![]() |
[1998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09:42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堂安也不例外。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
堂安风雨桥,很有特色,具有明显的吊脚楼的制作痕迹——悬空吊脚 ![]() |
[1997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09:41
堂安侗寨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距肇兴乡5公里,距黎平县城75公里。侗寨居住着侗族村民160余户,800多人,住户散居在“班柏”、“几定”两支山脉和“贵近”冲。
房屋大多数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赢陆两姓为主,还有潘、蓝、吴、杨、石七种姓氏和睦相处。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由于※※上侗族没有文字,因此,堂安到底建于什么时候,从书本上已很难考证了,但据当地侗族※※口述,堂安已有700多年的※※了。 ![]() |
[1996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09:29
离六约不远处,就是六甲村,这里有座小风雨桥。
到六甲的时候,大约是午餐时分,桥边的“百家宴”已近尾声。当时只感到这个寨子初八这天非常热闹,预感下午会有什么活动。但看看寨子里好像不具备食宿条件,于是也没有打听一下,就决定赶路去堂安。 事后知道,错过了一场盛大的“祭萨”活动。尽管这天在堂安也观看了寨里的“祭萨”活动,但因为萨岁的夫家在六甲寨,村民为其造坟、设坛,尊称她为“萨岁”,估计六甲寨应该更“原创”一点。没得到的就是最好的! ![]() ![]() |
[1995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09:10
六约风雨桥,桥上明确有记载的是,桥始建于大清同治三年(1864年)。这“八、八、八、八、八、八。。。。。。”还真是“源远流长”,需要考证始于何年
![]() ![]() |
[1994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9 09:04
六约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乡六约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