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9:42
|
[1962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9:41
|
[1961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9:26
和里屯玉带迴桥,始建于光绪四年(1878年) 我想知道捐了多少钱?
|
[1960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9:25
和里屯玉带迴桥,始建于光绪四年(1878年) 我想知道捐了多少钱?
|
[1959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9:21
|
[1958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9:20
|
[1957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8:59
|
[1956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8:58
|
[1955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7 08:57
|
[1954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7:28
先看看人和桥、和安桥、玉带迴桥、人安桥的位置图,大概相距1公里左右。
|
[1953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7:23
庙因桥而居地利,桥因庙而占人和。 人和桥,据三王宫内碑刻记载,人和桥乃为方便善男信女进宫朝拜而建。
|
[1952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7:22
庙因桥而居地利,桥因庙而占人和。 人和桥,三亭十二廊,全长48.9米,宽4.35米,高7.2米,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6年维修过一次。
|
[1951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7:21
庙因桥而居地利,桥因庙而占人和。 三王宫附属建筑人和桥,横卧宫前和里、南寨双溪汇合处,是一座具有侗族特色的攒尖歇山式风雨桥,桥基采用石拱式,而桥体为侗族传统穿斗构造干栏式空间结构,包含了侗族塔阁式鼓楼歇山式、攒尖式两种建筑风格。
|
[1950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7:18
三王宫整体布局和神宫为古代汉族宫庭式建筑,但戏台、偏舍等又采用侗族穿斗构造干栏式,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汉侗建筑艺术相互融合的建筑物。
|
[1949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7:17
三王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初为三王庙,原建在浔榕两江交汇处老堡对门的石门边,由于明朝隆庆六处(1572),怀远各族人民抗暴斗争杀死知县马希武,明王朝派兵 ※※杀害大批起义者,于是这一带群众为了逃难而人走家迁,三王庙也随之迁到今和里村。
|
[1948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3:32
|
[1947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3:31
|
[1946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3:30
公路的另外一边是侗寨,这里除了有标志性的鼓楼,并且还有一座建于1998年的孟寨风雨桥。
|
[1945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3:29
|
[1944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3:28
|
[1943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3:26
|
[1942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2:57
继续贴贴  “侗苗团结桥” (网上资料) 孟江---"孟"即苗的意思,从独垌到产口千年古榕处的这段河流称"孟江"即苗江。古代先人进入开发这条江时,侗人和苗人争抢地盘,侗人操右岸小路,苗人操左岸路途,两个民族部落人都拿"铜锣",每到了一处好建寨的地方就敲锣,到了今"同乐"的地方,大敲锣鼓,建寨(今成同乐乡 ※※所在地),苗人先到得胜,后又继续沿河前进,到了"孟寨"之地,侗人把河头占住,苗人不能向前,侗人在"唐朝"(今唐朝寨)建立朝政,统治侗区。苗人不得不停止,于是,在苗江孟寨的左边(今天的孟寨)驻扎建寨,而侗人也在右边建寨,所以形成了今天的侗苗孟寨(左边是苗族,右边是侗族),左边苗寨没有鼓楼,右边侗寨有鼓楼,两个民族团结相处,但是,从不通婚,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为了方便群众,寨子中间建了一座风雨桥,我们称之"侗苗团结桥"。后来两个民族和平相处,因苗人先到,一致达成协议称这条江为苗江,整个同乐地区大部分侗族改为苗族,因此,这里的秒人盛装时是侗服,但讲的是苗语。而侗人本身又称苗人。这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团结范例。
|
[1941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6 12:33
橘井泉香 发表于 2017-9-25 15:45  前几天。有摄友来电话。说要去泰顺看廊桥。 可惜的是,一年里,泰顺至少有三座有价值的木拱廊桥给台风和山洪破坏了。可惜呀。但又很无奈。 还不知,重修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 这是网上收集到的2016年廊桥损坏消息:(有看桥计划的,关注下) 1、新华社福州10月5日专电,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带来的洪水冲毁了福建闽侯县境内的4座古廊桥。记者从当地文保部门获悉,目前,4座廊桥的大部分构件已寻回,修复的可能性较大。 此次闽侯县被冲毁的4座桥分别为龙津桥、三溪桥、官山桥、贤武亭桥,均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桥龙津桥的 ※※可以追溯到1631年。闽侯县文体局副局长邱长榕说,目前,官山桥、贤武亭桥的构件基本全部找回,龙津桥构件找回了70%,三溪桥构件找回了50%。 2、熙岭乡前塘石拱廊桥(廊屋焚毁) 又名暗桥,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水尾,为古代前塘至双溪(旧县城)必经之路,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元年(1862)重建。桥拱以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长20.5米,宽3.7米,单孔跨度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6米。桥屋建6开间2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建桥首事为林方灼、林方锭;主绳为二十二都漈下村甘大元,副绳为银坑境谢官平、下山登陈赠芳;锯匠为本境林有盖、山墩苏广保。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是黛溪、熙岭通往际头、古下、长峰、棠口、双溪等的交通要道。当时,前塘还有客栈,人来人往十分兴旺,至今还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3、娄底新闻网新化讯(通讯员 方晓云 陈善聪)12月8日凌晨1时许,新化县圳上镇双江村风雨廊桥(永镇桥)发生火灾,笔者赶到现场时,只见圳上镇、大熊山林场消防队员正在清理余火,风雨廊桥一片狼藉,己经化为灰烬,当地群众为之叹息不已。据消防队员介绍,目前尚未发现人员伤亡情况,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据了解,永镇桥是湘中地区颇有名气的古风雨桥建筑之一,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座落在新化县北部的双江村境内,横跨资江支流双江河。桥为石墩,青瓦,木质结构;桥的两头都有一堵砖砌挡墙,古色古香,蔚为壮观。上桥侧有石梯,典雅古朴,桥廊两边置有木板凳供人小憩。(编辑/刘芬风) 本来2017春节的行程里是有这座桥的。但是在动身的一个多月前,它消失了。 本帖最后由 金凯甲 于 2017-9-26 12:34 编辑
|
[1940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5 18:54
屏南岭下乡谢坑村廊桥,以后有空慢慢贴吧
|
[1939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5 18:53
今年年内,还去过福建的屏南、尤溪那边,照片都在SD卡里。 黛溪镇木拱新廊桥
|
[1938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5 18:45
贵州黔东南金勾风雨桥,位于从江县往洞乡增盈村金勾寨脚,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1992年重建,国保的呢
|
[1937 楼] 金凯甲
[泡菜]
17-9-25 18:40
橘井泉香 发表于 2017-9-25 15:37  金凯兄。 一晃8个月又过去了。您的脚步越来越大。从湖南走向广西。 橘兄好。 很惭愧哦,自打去年年底起,诸多琐事缠身,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所以春节的这个行程汇报并没有结束,大概写了不到一半,那次行程一只脚还踏进过贵州呢。  贵州黔东南从江县谷坪乡流架村流架风雨桥
|
[1936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7-9-25 15:45
前几天。有摄友来电话。说要去泰顺看廊桥。 可惜的是,一年里,泰顺至少有三座有价值的木拱廊桥给台风和山洪破坏了。可惜呀。但又很无奈。 还不知,重修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
|
[1935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7-9-25 15:37
金凯甲 发表于 2017-4-17 14:00  而男青年们则“勇挑重担”。看着他们两个棒棒的小伙,用粗粗的毛竹、担着十几瓶大雪碧,走上几公里路,肃然起敬! 金凯兄。 一晃8个月又过去了。您的脚步越来越大。从湖南走向广西。
|
[1934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7-9-25 15:32
破车独行14 发表于 2017-3-30 15:15  黄山屯溪三江口文峰桥,现代建筑…… 虽然是现代建筑。但工艺还是仿传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