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二)北京(1),正上图国博非洲雕刻
88238
2316
[230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7 13:20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12
《童女》 布基纳法索 卢比族 木 63×19×18cm ![]() |
[230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7 13:18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11
《牧羊人》 加纳 埃维族 木 130×50×64cm ![]() |
[230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7 13:16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10
《高背椅上的母与子》 加纳 阿散蒂族 木 105×30×24cm 阿散蒂王国创建于17世纪末。加纳※※※1957年独立后,阿散蒂成为一个直接受※※※※管辖的行政区域而保留下来。 ![]() |
[230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7 13:11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9 《贝宁武士》 尼日利亚 埃多州贝宁文化 陶 113×40×34cm ![]() |
[229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7 13:06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8 《贝宁武士》 尼日利亚 埃多州贝宁文化 陶 113×40×34cm 尼日利亚※※名城贝宁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曾经是古代西非强大的贝宁王国的京城,是当时非洲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持续800年时间。著名的非洲古老文化之一的贝宁文化便产生在这里。贝宁文化的杰出代表除青铜雕刻外,还有象牙雕刻、木雕等。贝宁城还以传统的铜器制造业而闻名,其原因是公元15世纪同欧洲的贸易往来频繁,不断从欧洲进口金属。 ![]() |
[229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55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7 《身上缠蛇的法力女神像》 尼日利亚 吾久马族 陶 163×49×49cm ![]() |
[229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52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6
《跪姿捧钵的母与子》 尼日利亚,约鲁巴族。 木雕 ![]() |
[229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50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5
《装饰华丽的贵妇人》 尼日利亚 约鲁巴族 陶 65×28×25cm 约鲁巴族是尼日利亚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西部和西南部。 ![]() |
[229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48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4
《圣物守护神》 尼日利亚 伊咖拉族 木 136×37×38cm 木雕在土著人的心灵深处不是器物,也不是我们所谓的艺术品,它是具有无上魔力的神物,它是祖先、自然神灵的化身,这也是非洲宗教活动中运用雕像的原因所在。 ![]() |
[229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46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3
《伊费王后头像》 尼日利亚 伊费文化 铜 31×13×25cm 伊费是尼西南部的一个城镇,也是宗教中心。※※上这里曾是强大的伊费土邦所在地。1938-1939年,在伊费出土大量铜制品和陶器。其中大多数是公元8至18世纪的产品。其中以8世纪的制品最为生动,再现出铜雕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伊费出土的工艺品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以说是黑非洲绝无仅有的艺术佳品,在世界上也属优秀作品之列。 ![]() |
[229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43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2 心灵的寄托—雕像 非洲雕像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既有配合祭祀、丧葬、庆典仪式等制作的宗教性雕像,也有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雕像。以母性、神灵、祖先、巫术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宗教性雕像,造型千变万化又遵守传统雕刻法则,情感充盈而不矫揉造作,是非洲人表达宗教情绪和满足心灵诉求的载体,注重的是社会共同体的非个性化的情感流露,反映的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和※※沉淀的处世价值观。非洲雕像在反映传统宗教信仰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表现了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生灵。这些雕像造型生动有趣,手法朴实,充满浓郁的生活和自然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守在大门口的是: 《守宫大铜狗》 尼日利亚 ![]() |
[229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6 20:40
N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001
非洲这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之一,有许多不同文化、习俗特征的国家、民族和部落,他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中非和西非地区,是非洲传统雕刻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区域。这里的雕刻类型多样,风格各异,既不乏写实性,又有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和强有力的节奏,透露出原始朴拙的生命和自然之美。非洲雕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与非洲传统宗教、道德伦理、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工具,反映了非洲人朴素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这种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以及历经千百年来仍然保有着的鲜明的精神独立性,使非洲雕刻成为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并深深地影响了布拉克、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创作,推动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展品主要来自中西非的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等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个部族,以木雕为主,兼有陶雕和铜雕,其中每一件都保留着人类自然淳朴的创作情感,凝聚着非洲部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
[229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5 13:09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80
《剔红委角方盘》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剔红”也称雕红漆,是古代盛行的一种雕漆技法,是在经过打底的器胎上塗数十层至上百层朱漆,达到一定的厚度再进行雕刻的一种工艺。 ![]() |
[229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5 13:07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9
《粉彩菊花纹灯笼尊》 清乾隆 高41.3、口径11.5、足径13.2厘米 清代官窑瓷器。侈口,束颈,溜肩,直腹,圈足。造型呈直桶形,因形似灯笼,又名灯笼尊。器内壁施豆绿釉,外壁为白地粉彩,口沿描金彩,口部为如意云头纹,腹部绘各色菊花及山石纹,并有乾隆御题诗:“看到东篱觉有神,风流画史更诗人,素华独殿群芳后,个里原藏万卉春。”底施豆绿釉,书礬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为釉上彩,康熙晚期,利用进口彩料创烧了粉彩,其特点是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色调显得柔和淡雅。乾隆粉彩纹饰繁缛,色彩较浓艳。该器型在乾隆时较为流行,常见品种除粉彩外,还有青花、釉里红和炉钧釉等。此器制作工整,纹饰细腻,色泽雅淡,为乾隆粉彩瓷之佳作。 ![]() |
[228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5 13:05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8
《青花缠枝菊纹盘》 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 这件青花盘,盘心与外壁饰青花緾枝菊花纹饰,菊花花瓣纤细内勾,为雍正朝新创纹样,盘底有“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 |
[228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5 13:04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7
《青花加紫山水笔筒》 清康熙 ![]() |
[228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5 13:03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6
《青花加紫山水笔筒》 清康熙 “青花加紫”为瓷器釉下彩的一种烧制工艺,是在青花间用铜红加绘纹饰,使烧制出来的青花瓷多彩绚美。因烧成难度大,一向是瓷器中珍品。 ![]() |
[228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5 13:01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5
《“敬畏堂制”霁蓝盘》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霁蓝釉是含钴百分之二左右的高温色釉。 据“饮流斋说瓷”记载,“敬畏堂制”器物是雍乾年间“亲贵诸王”所定烧。“敬畏”一词,源自王阳明“洒落为吾心之体,敬畏为洒落之功”,取宁静肃穆,敬畏天地之意。 ![]() |
[228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37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4 《霁红盘》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霁红,也称“祭红”,盛行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经1300度高温烧制而成的珍贵瓷器。因其色泽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的红霞,所以称霁红。霁红烧制极难,古“陶歌”里有“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tuan)烧百不同。”的说法。 ![]() |
[228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35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3 《矾红地白竹纹碗》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矾红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也称“铁红”、“红彩”、“虹彩”,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创烧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有发展。清雍正年间又发明了这种红地留白的技法。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白釉上以矾红彩勾绘出纹饰轮廓,在轮廓外满瑱红彩,从而形成红白相映的彩色构图效果,也称“盖雪红”。 ![]() |
[228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31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2
《仿哥釉碗》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胎色黑褐、釉色光泽犹如“酥光”般含蓄、釉面纹线“冰裂”成“金丝铁线”而著称。明清时多有仿烧,其中以清雍正乾隆两朝仿品最佳。 ![]() |
[228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29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1
《粉彩牡丹花卉纹瓶》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喇叭状侈口,直颈折肩,椭圆腹,圈足。颈处绘蕉叶纹饰一圈,瓶身以黄釉为地,上绘緾枝番莲和两朵盛开的粉色牡丹,花瓣层迭绽放,对称绘两组开光图,开光图绘文竹。此瓶胎体质地细密,内外施釉,底无款。 ![]() |
[228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27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70
《青花西厢记人物圆盒》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这件绘有“西厢记”人物的青花瓷,笔触流畅,技法娴熟,构图生动。 ![]() |
[228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22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9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对)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明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瓷工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静动兼蓄,对比鲜明,既素雅又堂皇。据说万历皇帝对成化斗彩杯爱不释手,“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当时已贵重如此。 这对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清仿明作品,器型小巧、雅致精致、描画生动,是此类仿品中的精品。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9-1-4 20:23 编辑 ![]() |
[227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4 20:19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8 《酱釉白花瓶》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明代景德镇窑也仿制酱釉瓷。产量不大,传世不多,虽然质量不高,但也弥足珍贵。 ![]() |
[227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3 13:34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7
《青釉灯台》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明代龙泉窑制品。器形敦实,釉层较厚且光泽柔和莹润,由口沿与足底可见胎色发黄。 (国博网站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9-1-3 13:36 编辑 ![]() |
[227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3 13:32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6
《青花龙凤纹罐》 明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 青花瓷肩部书:“洪福齐天,圣寿万年”底部有“大明嘉靖年制”款。制作精美,造型简洁,唇微厚,为明代嘉靖官窑制品。 ![]() |
[227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3 13:30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5
《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明宣德(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 宣德青花以深沉雅静,浑融沉着而著称,自然形成的黑斑和鲜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形成了水墨画般的独特效果,再加上“制样、画器、提款,无一不精”,成就了宣德青花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崇高地位。 ![]() |
[227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3 13:27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4
《影青釉莲荷纹圆盖盒》 元代(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 |
[227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3 13:25
M ※※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063 《酱釉印花婴戏碗》 元代(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因其釉料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铁和氧化亚铁,呈酱紫色。北宋时期,定窑、耀州窑、建窑、吉州窑等均有烧造,其中以北方定窑酱釉瓷最具风采。元代继续烧造,但工艺稍逊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