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哈尔滨
3656 247
[1 楼] JINCOSCO [泡菜]
15-6-30 11:46

哈尔滨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虽然去过,但还想再去。
晚上到达哈尔滨,第二天早晨从如家酒店果戈里大街店步行到博物馆。博物馆环岛※※原来是哈尔滨最著名的教堂——圣尼古拉大教堂,也称※※寺院,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可惜※※※※※中被※※※拆毁了,所以成了现在的样子。
[248 楼] TOMAS0536 [泡菜]
15-12-20 16:42
很不错的地方啊            
[247 楼] 大嘴的河马 [陈年泡菜]
15-12-19 22:31
道里江边住,支持下
[246 楼] 程工 [泡菜]
15-11-18 21:19
好帖,还没看完,学※※,长知识.谢谢.
[244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25
紧挨犹太中学的是犹太老会堂旧址。犹太老会堂又称犹太总会堂,于1907年5月3日奠基,1909年1月15日落成。1931年6月曾遭遇火灾,当年年底修复竣工。曾是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哈尔滨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犹太丧葬互助会和《犹太生活》编辑部的办公地。1963年老会堂关闭之后曾作为企业医院、招待所等使用。前些年这里曾是卡兹国际青年旅社。2013年,哈尔滨市※※决定对犹太老会堂及周边地区实施综合改造,改造前犹太老会堂的外墙为红色与灰白色。改造后外墙调整为黄色,穹顶为绿色,和老照片上的颜色一样。
[243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23
犹太中学旧址。通江街曾经是犹太人聚居的地方,1910年10月17日,犹太小学在此落成开学。当时校舍为一层平房。1916年,犹太社团决定扩建原小学校舍,创办犹太中学。 1917年10月1日奠基,1918年12月落成并开学,是远东地区的第一所犹太中学。
[242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22
在商店里买了些东西。然后走到通江街。这条街上也有几座老建筑。
鞑靼※※寺。又名土耳其※※寺,始建于1901年。1906年竣工。1922年,为纪念鞑靼人祖先信奉※※※教1000周年,由居住在中国、日本、朝鲜的鞑靼人捐款重建,1937年10月15日落成。
[241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18
马迭尔宾馆。
[240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15
从圣索菲亚教堂又来到※※大街。
[239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13
广场上的桃花开了,把圣索菲亚大教堂点缀得更加美轮美奂。
圣索菲亚大教堂原是随军教堂,1907年,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是一座木结构的教堂,地点也不在这里。1912年重建时迁到现在这个地方。1923年再次重建,用了9年时间,于1932年11月建成现在这座拜占庭式风格的教堂。1958年教堂关闭。※※期间教堂遭到部分破坏,曾经作为哈尔滨第一百货公司的仓库使用。现在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广场也被称为建筑艺术广场。
[238 楼] JINCOSCO [泡菜]
15-10-31 10:12
※※寺对面乘公交车,到索菲亚广场。
[237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57
广场※※是哈尔滨※※寺。该寺始建于1897年,1904年改建,1935年再次扩建。是东北最大的※※※※※寺庙。※※※式建筑风格。
[236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56
沿靖宇街步行至※※※广场。
[235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55
靖宇街也是一条老街,两边有一些被称为中华巴洛克的建筑。
[234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54
从道台府过马路,沿道外18道街走到靖宇街。
[233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52
哈尔滨关道是清※※于1906年奏准、1907年在哈尔滨正式设立的办理吉、黑两省铁路交涉、稽征※※的行政机构,不过由于俄国人的阻挠,哈尔滨关道在成立后既无法办理铁路交涉也不能征税。宣统2年(1910年)清※※批准哈尔滨关道改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作为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外围设立的权力机构,为哈尔滨设治之始。旧址为青砖砌筑的三进院落,带有东、西跨院。历经百年沧桑,至21世纪初仅存大堂、上房、厢房、书房和衙神庙等建筑。现在的道台府是2005年修复重建的。
[232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49
关道衙门俗称道台府,位于道外北18道街和19道街之间,1906-1907年建。
[231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40
下午坐车去道外的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
[230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26
操场前面是陈赓塑像。
[229 楼] JINCOSCO [泡菜]
15-9-30 00:24
从纪念馆出来,继续参观校园。校园面积很大,建筑物明显带有50年代大屋顶的风格。
[228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3:23
1970年哈军工被分成了几个学院并入西安、重庆、武汉、长沙等地的高校。只有船舶工程系留在哈军工原址,定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后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至此,哈军工这个名字成为了※※
[227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3:17
1969年,苏联入侵珍宝岛,全国开始备战,原本处在后方的哈尔滨,一下子成为反修前线。为防止苏联突然袭击,包括哈军工在内的一批院校都要内迁。
[226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3:13
还到极乐寺※※僧人。
[225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3:11
哈军工的学生中也成立了造反组织,揪斗院长刘居英。
[224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3:08
毛远新贴出了※※※
[223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3:02
1960年中苏决裂后,苏联撤走了专家。1966年,哈军工退出※※序列。全院军人集体转业,一夜之间成了老百姓。同时※※※※※爆发,学院遭到严重破坏。
[222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2:56
有人把哈军工和美国西点军校相提并论,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级将领,哈军工也为※※※培养了许多将军。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从哈军工毕业的将军和领导名单。不过徐才厚和毛远新的名字是找不到的。
[221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2:55
在左的路线统治下,有一个时期哈军工实行保送,很多学员以跃进标兵、养猪模范的身份被保送进来,学习成绩很差,有些人几次考试都不及格,只好让他们退学,当时称为“泻肚子”。
[220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2:50
※※以前,哈军工录取学生主要不是凭考试成绩,而是看你的家庭背景和出身,别说出身地富反坏右,就是一般家庭的子女也进不了哈军工,所以能被哈军工录取的不是红二代、※※※※就是苦大仇深,祖宗3代是贫农的人家的孩子。红二代中有※※※的侄子,后来成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委,※※※死党的毛远新;※※的女儿林晓霖;陈毅的儿子陈丹淮;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叶剑英的孩子叶选宁。粟裕之子粟戎生;陈赓之子陈知建;罗瑞卿之子罗健;肖劲光之子肖光明;张云逸之子张光中;许光达之子许燕兵。王若飞、叶挺、左权等革命烈士的子女,以及谢富治、苏振华、陈再道、张爱萍、杨成武的子女等等。省军一级、国务院部一级领导的子女也有很多入读哈军工,如俞启威(黄敬)的儿子,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贫苦出身的学生最有名的应该是原※※※※副主席,※※大老虎,腐败分子徐才厚。
[219 楼] JINCOSCO [泡菜]
15-9-27 02:42
哈军工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当年之所以选择建在哈尔滨,就是看中它紧靠苏联的地理优势。学校里有苏联顾问,一些专家教授也来自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