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哈尔滨
3656 247
[98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40
到九站码头,这里有过江轮渡。
[97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37
沿着江边往前走。
[96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30
渔民打扮的人在庆祝开江节。
[95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28
江边被布置成渔村的模样。
[94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25
hitwzj 发表于 2015-7-18 14:16
圣尼古拉教堂被拆毁以后这座教堂就成了远东地区的东正教总会。但现在感觉这座教堂里面已经没有什么活动了,近几年好像都没看到开门。楼主知道这座教堂现在的状态是什么吗?

教堂大门紧闭,进不去,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的状况,抱歉!
[93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22
防洪纪念塔。
[92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17
出售开江鱼。
[91 楼] hitwzj [泡菜]
15-7-18 14:16
JINCOSCO 发表于 2015-7-18 13:31
圣母守护教堂,也称乌克兰教堂,圣母帡幪教堂。※※以乌克兰人为主, 1922年动工建造了木结构教堂。用以"守护"在修建中东铁路、※※※※※及日俄战争中而死的俄人亡灵。1930年,教堂从乌克兰俱乐部迁至东大直街俄国人旧墓地,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现在的砖石结构教堂,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圣尼古拉教堂被拆毁以后这座教堂就成了远东地区的东正教总会。但现在感觉这座教堂里面已经没有什么活动了,近几年好像都没看到开门。楼主知道这座教堂现在的状态是什么吗?
[90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15
正好赶上开江节,十分热闹。
[89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4:12
第四天上午坐公交车去防洪纪念塔。
[88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59
回来路过马家沟河时,河两边倒是亮着灯,只是河水已经干涸,但在灯光映照下还是挺漂亮的。
[87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57
傍晚,教堂前的广场聚集了很多居民在跳舞。教堂布置了景观灯,但等到天完全黑了,也没见亮灯,问当地居民,他们也不知道灯什么时候亮,说平时是不开灯的,大概只有节假日才开。
[86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53
哈尔滨天主教堂原名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日俄战争时期的东正教随军教堂,1907年随调防的俄军从公主岭迁来哈尔滨。1912年2月25日,在现址建起一座木结构的教堂(2000年7月被拆除。),1930年10月在木结构的教堂旁,开始建造这座砖石结构的教堂, 1935年10月6日落成,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上下两层,上层为宗教活动场所,下层是主教、神甫工作和食宿的地方。1958年关闭,1980年改为天主教堂并恢复宗教活动。
[85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52
沿果戈里大街步行到哈尔滨天主教堂。
[84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50
印度风情街。
[83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48
果戈里大街。
[82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43
从教堂走到果戈里大街。
[81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42
ARCHenemy 发表于 2015-7-18 13:31
还没发完吧。。。道外应该深度悠悠。

道外拍的不多,以后再发,谢谢!
[80 楼] ARCHenemy [泡菜]
15-7-18 13:31
还没发完吧。。。道外应该深度悠悠。
[79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31
圣母守护教堂,也称乌克兰教堂,圣母帡幪教堂。※※以乌克兰人为主, 1922年动工建造了木结构教堂。用以"守护"在修建中东铁路、※※※※※及日俄战争中而死的俄人亡灵。1930年,教堂从乌克兰俱乐部迁至东大直街俄国人旧墓地,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现在的砖石结构教堂,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78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30
南岗区※※※堂,原名尼埃拉依教堂,为※※※德国路德会教堂,是德国侨民在哈尔滨建造的,仿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1916年10月落成。现在仍在使用,里面在举行活动。
[77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28
沿东大直街前行,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面,有两座相距不远的教堂。
[76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27
少年宫前是繁华的东大直街。
[75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25
从民益街回到红博广场,广场西南角的哈尔滨少年宫也是一栋※※建筑。建于1921年,据介绍这栋房子最初的主人是犹太人梅耶洛维奇,这个大楼也曾经被称为梅耶洛维奇大楼。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艺术家来到哈尔滨寻找失去的梦想。1920年在新落成的该楼三层办了一所"荷花艺术工作室"。在这座艺术工作室里,许多画家不仅自己进行创作还教授学生学习绘画和雕塑。也招收声乐器乐,话剧,朗诵的学员。这里受过艺术教育的学生中许多人成为杰出艺术人才。在哈尔滨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74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22
邮政博物馆斜对面的南岗区少年宫是一座古典复兴式折衷主义建筑。原来是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1920年3月中东铁路工人大※※后,※※※※解除铁路沿线俄军武装,接管路务。10月31日北京※※收回司法权,大※※徐世昌颁布《东省特别区域法院编制条例》,规定中东铁路附属地改称东省特别区。其管辖范围包括哈尔滨,东至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至宽城子的原俄罗斯控制下的中东铁路沿线区域,是省级的特别行政区。1923年3月1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在此成立。该建筑是中国※※在中东铁路沿线地区行使※※的见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73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19
原中国大街(※※大街)邮亭。
[72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16
邮务长使用过的照相机等物品。
[71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06
伪满时期的邮政用品。
[70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3:01
※※时期松花江上运送邮件的冰爬犁。
[69 楼] JINCOSCO [泡菜]
15-7-18 12:58
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不过上世纪初中东铁路建成后,东北部分地区的邮政管理权却由沙俄把持。1899年,俄国人在哈尔滨设立了第一所普通邮局。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又在铁路沿线设立俄国邮局。直到1920年,中国※※才收回了邮政管理权。当时东三省被划分为南满、北满两个邮区,北满管辖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的邮政事务。两年后,作为北满邮务管理局办公楼的这座巴洛克风格建筑落成,北满邮务管理局改称吉黑邮务管理局。日伪时期,这里又先后改称哈尔滨邮政管理局、哈尔滨※※邮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