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英伦(一)伦敦
102619 2169
[118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8 20:09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8

      乔治四世(King George Ⅳ 1762-1830)骑马铜像,法兰西斯·钱特里爵士(Sir Francis Chantrey)制作,这位争议颇多的国王在位期间,打败了拿破仑。
[118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8 20:06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7

     广场有座面积很大的喷水池。

[118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8 19:58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6

      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是为了纪念特拉法加尔海战而修建的
      特拉法加海战是英国※※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司令纳尔逊和拿破仑。
      法国的拿破仑在执政后,1804年迫使西班牙舰队同他一道渡海进攻英国。
      1805年10月21日英国※※上将纳尔逊指挥的英国舰队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港海面遭遇,战斗持续5小时,英国舰队以少胜多,使法西舰队在这场海战中惨败,活捉法、西舰队主帅维尔纳夫,21艘战舰被俘。但不幸的是当海战胜利结束时,纳尔逊将军因中流弹,子弹击中肩章,穿透脊椎,重伤不治而牺牲。
      此役之后法国※※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5.3米高的纳尔逊将军雕像安放在高达56米的巨型石柱之上。石柱底下是高大的方形石座和多层台阶,石座的四壁镶着纳尔逊生平所指挥的4场著名战役的铜雕,最低一层台阶的四角,安放着4只大铜狮子,这些是埃德温·兰西尔爵士雕塑的。这座纪念碑修建于1840年至1843年。纪念碑设计得如此之高是因为人们希望它高于附近滑铁※※场上的约克公爵的37.8米的圆柱。
      当时天气不好,相等从国家画廊出来再拍,可没有来得及,暂上网络图,以后补充吧。

[118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7 21:49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5

      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的※※可追溯至1745年。自1660年恢复君主制以来,士兵们就在此保护英国皇室,这是其名字的由来。
      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是伦敦重大仪式的举办地。每年英国女王生日时,都会在此举行皇家军队阅兵为女王庆生。
      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沙滩排球的比赛将在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举行。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5-17 21:53 编辑

[118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7 21:46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4

        可以近距离的接触阅兵场的卫兵,与其拍照时仍纹丝不动。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5-17 21:54 编辑

[118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7 21:45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3

      再向前是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horse guards parade)。大门前礼仪性质的卫队骑兵。
[118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7 21:3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2

      从国会广场沿着国会大街(Parliament St.)北行,路左面是财政部(HM Treasury)、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s)。
      当时天气不好,国会大街没有拍多少图片,此图是在伦敦眼鸟瞰。右侧是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左侧是财政部。
[117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7 21:2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01

      走出国会广场。
[117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6 20:17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10

      议会大厦没有详细参观,照片大部分是在伦敦眼上拍的,等到再去一次伦敦继续介绍吧。
[117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6 20:03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9

      宫殿东北角就是最为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宫钟塔,高96.3米(316英尺)。普金为钟楼的绘图是他为巴里所作的最后一项工作。钟楼顶部的钟房是一座巨大的矩形四面时钟,同样也由普金设计。钟楼拥有5座时钟,每过一刻都会报时。最有名的一座为大本钟,每过一小时击打一次。它也是英格兰第三重量的钟表,重达13.8吨。尽管“大本”原指该钟表本身,今天已经被人们习惯用来称呼整座塔楼。
[117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6 19:57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8

      穿过宫殿中部,很快就能抵达※※,它是中部一座高91.4米(300英尺)的八角形塔楼,也是威斯敏斯特宫三座主要塔楼中最矮的一座。不同于另外两座,※※塔楼具有拥有一座尖顶,被设计成高层进气口。
[117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6 19:44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7

      查尔斯·巴里爵士的威斯敏斯特宫设计包括了数座塔楼。最高的当属西南广场的维多利亚塔,达到了98.5米。以重修时期的女王维多利亚命名,今天成为了国会档案馆。其顶部有金属旗杆,王室列席时悬挂皇家旗或在平时悬挂英国国旗。塔基部分是皇家专属通道,用于保障国会开幕大典或是其他官方庆典时期皇室成员的进出。
[117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6 19:40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6

      公元1045年至1050年 国王圣爱德华建立了威斯敏斯特宫,公元1295年英国国会在此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模范议会,公元1530年该建筑被英国国会作为法庭使用,公元1799年-1801年该建筑大幅改建。
      公元1834年10月16日宫殿因一个炉子点燃了上院的镶板,从而发生火灾。公元1835年皇家委员会在研究了97个竞争方案后,选择了查尔斯·巴里(Sir Charles Barry,1795-1860年)的哥特式方案。经过1847年-1858年的建设,威斯敏斯特宫完工,查尔斯·巴里也在此期间被授予骑士勋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斯敏斯特宫遭到过14次炸弹袭击,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公元1941年5月10日,下院遭到摧毁。1950年在贾莱斯·吉尔伯特·斯科特的主持下完成宫殿修复工作
[117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5 21:31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5

[117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5 21:29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4

      在泰晤士河看议会大厦更雄伟。
      
[117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5 21:22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3

      威斯敏斯特宫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用作重大的公共庆典仪式,如国葬前的陈列等。
[117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5 21:18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2

[116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5 21:16
ssskof2002 发表于 2017-5-15 02:08
标记 好帖子~


      欢迎您的光临!

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001

      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称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只是隔着一条马路。
[1168 楼] ssskof2002 [泡菜]
17-5-15 02:08
标记 好帖子~
[116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4 14:07
......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一千多年来还是历代国王和女王的加冕教堂、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
      公元960年伦敦主教邓斯坦(Dunstan)在这里建造了一所修道院,一百年后,被称为“忏悔者”的国王爱德华在此建造了自己的教堂。
      国王亨利三世(1207-1272)非常崇敬爱德华国王,决心为他新修建一座陵墓,1269年10月13日将忏悔者爱德华的遗骨迁移到圣坛后面现在的位置,教堂被封为圣地。到了1272年,内殿、唱诗班席和部分中殿已经完工可亨利国王去世,工程就这样停了下来。
      教堂就这样维持了百年,1376年新中殿奠基,此后的140年间在理查二世和亨利五世帮助下完工。
      1503年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开始修建新的圣母堂。
      大教堂的性质从伊丽莎白一世始就是“王室专属教堂”,不受主教管辖。
2011年剑桥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婚礼场面。
古老的教堂外观是依拉丁风格建造的十字形,正门向西。1745年由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爵士的学生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Nicholas Hawksmoor)设计的位于大教堂西端的两座全石结构的方形塔楼竣工。
教堂北大门
威斯敏斯特教堂平面图。
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殿,前端是西大门
中殿首先看到的是“无名勇士”之墓,周围围绕着红色罂粟花,它象征着所有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将不知名的阵亡士兵和帝王将相、知名人士安葬在同一教堂,这要归功于随军牧师大卫.雷尔顿(David Railton)。1916年他在一战西线服务,看到一士兵坟墓简陋的十字架上写着“一位无名英国士兵”。战争结束两年后,他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教长建议为一位无名士兵举行葬礼,这个想法得到了※※和公众的支持。这位士兵遗体由六艘※※※护送以隆重仪式从法国运回英国。1920年11月11日的早晨,灵柩安放在炮架上经过白厅(Whitehall)到达大教堂,当时有一百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Victoria Cross)获得者列队迎接。遗体被安葬在从法国带回的泥土里,让他安息在有众多英国将士为之而牺牲的土地之中,国王为纪念碑揭幕,墓志铭为:“无名者最有名。他们为英王、为国家、为人类和平正义而牺牲”
牛顿墓在中殿正中(左侧),王室专属教堂内把物理学家墓放在令人瞩目的最中心位置,可见英国王室和政治家对科学的重视和对国家人才的敬仰,难怪世界到处留下英国人的足迹。
北唱诗班席走廊靠近安葬亨利.普塞尔(1659-1695)的地方,他为不少国家仪式谱写过曲子。这里形成了音乐家角
大教堂的管风琴自1727年为乔治二世和卡罗琳王后的加冕仪式安装以来,风琴管数一直在增加,成为英国最大的管风琴之一。
十字形交汇处—即整个教堂的中心位置,有4个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二战后修复的灯笼型穹顶。
在北耳堂里感受到大教堂和※※的关系,“政治家走廊”这里竖有几座比真人还大的18、19世纪的首相雕塑,下图最前面是罗伯特.皮尔(Robert Peel 1788-1850)。
唱诗班席,修士们在此祈祷,每周8次的唱诗礼拜也在这里举行。唱诗班由12位男歌手和24名男童组成。
十字交汇处东面的台阶通往圣坛,
圣坛的前面是大教堂的最宝贵财产之一—1268年设计并铺设的地砖
      圣坛后的精美镀金屏风是维多利亚时期设计制造的,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全部镀金,装饰在15世纪的屏风上面。十五世纪屏风的画面上边写着(THE KINGDOMS OF THIS WORLD ARE BECOME THE KINGDOMS OF OUR LORD AND OF HIS CHRIST
总共有三千余人安葬在大教堂,陵墓、墓穴、纪念雕像或纪念牌共计逾600座,许多在这里被纪念的人是因为其卓越的一生而让人们难以忘怀。但也有一些人是因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才出现在这里。
      从北耳堂到了北回廊,巨大的※※上将※※※.沃尔夫(James Wolfe 1727-1759)纪念碑。
      1759年,英国、法国在加拿大发生战争,面对英军围攻,法军以坚固的城墙和大炮坚守魁北克城。英军在沃尔夫率领下从小路登上亚伯拉罕高地,出其不意击败了法军占领魁北克。魁北克的法裔居民忘不了战败的耻辱,他们的格言是 Je me souviens (我牢记在心)。这句话刻在魁北克省议会大楼的前面。魁北克省徽及车牌上也有这句话。
      沃尔夫却在战斗即将胜利时付出了生命,年仅32岁。
沃尔夫纪念碑后面是大教堂最著名的雕塑之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南丁格尔纪念碑,由路易斯.弗朗索瓦.卢比里埃克(Louis Francois Roubiliac)设计,描绘了伊丽莎白.南丁格尔(Elizabeth Nightingale)夫人(1704-1731)死于难产的情景,从坟墓中钻出来的骷髅死神把手中的长矛指向她,她的丈夫将长矛挡开以保护她。此情景惊呆过很多年轻的参观者。
忏悔者圣爱德华礼拜堂是整个教堂的精神中心,忏悔者爱德华(约1001年-1066年1月5日)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君主(1041年至1066年在位),因为对※※※信仰有无比的虔诚,被称作“忏悔者”,或称“圣爱德华”。
      爱德华于1066年辞世,1161年在他被封为圣徒。1269年,爱德华的遗骸被迁到亨利三世为其建造的宏伟圣陵中。在其周围长眠着五位国王和四位女王或王后。
爱德华礼拜堂南侧紧挨圣坛屏风的是理查二世(1367-1399)和他的王后波西米亚的安妮(Anne of Bohemia 1366-1394)合葬墓。1382年他们二人的婚礼也在大教堂里举行,理查二世被其表兄亨利四世废黜以后遭到杀害。13年后亨利五世把理查的遗体运回大教堂,让他长眠在第一任爱妻的身旁。
圣爱德华圣陵的正北面是他的倾慕者亨利三世高高托起的墓穴,位置太高不容易看到亨利华丽的雕像。
亨利三世墓穴的东侧是爱德华一世的第一任妻子、王后卡斯提尔的埃利诺(Eleanor of Castile 1241-1290)的陵寝
爱德华三世的雕塑,据说其面部是死后托模翻制而成的。
圣陵的正东面是亨利五世(1387-1422)的墓穴,1425年制造的铁栅栏也没能保护国王,国王塑像手中的银王杖以及实心银头像都在1546年被盗。直到1971年用聚酯树脂重新制作了双手和头部,这塑像才算完整。他的妻子瓦卢瓦的凯瑟琳(Catherine de Valois)1437年去世,长眠在亨利墓穴上方。
大教堂的东端是大教堂最辉煌的地方之一—亨利七世(1457-1509)的圣母堂。圣母堂在1503年开始建造,1519年封为圣地,它是都铎王朝最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圣母堂内气势恢宏的扇形拱顶,以纯白色的石材建造,上面装饰着中古时期骑士勋章图案的彩色旗帜。拱券的券肋雕饰密布,精雕细琢,拱顶悬垂下许多漏斗形花饰,象溶洞里的钟乳石那样,宛若仙境。
亨利七世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希望能为自己的叔父亨利六世(1421-1471)获取圣徒身份,并且把把叔父下葬在大教堂荣耀的新礼拜堂中。然而教皇对于提升亨利六世为圣徒收取的费用太高,没有实现,礼拜堂成了亨利七世的安息地。
      他和妻子约克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York)的陵寝位于祭坛后,塑像是意大利雕塑家彼得罗.托里贾诺(Pietro Torrigiano)的作品,他在与米开朗基罗打架时,打断了对方的鼻子,为躲避审判逃到了英格兰。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的华丽陵寝位于圣母堂的北走廊,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英国※※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她当政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
      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名义上的角色,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的陵寝非常大,却没有她的王位竞争对手苏格兰的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 1542-1587)的豪华。伊丽莎白最终下令处死了苏格兰女王玛丽,苏格兰女王玛丽的陵寝是她的儿子※※※一世修建的,位于圣母堂的南走廊。
圣母堂的最东端自1947年开始专门用作纪念英国皇家※※的礼拜堂(RAF Chapel)
      1649年谋划处死查理一世的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以及他的几个同僚一度埋葬在这里,1660年恢复王权后,克伦威尔的尸体被扔到了大教堂的房顶上。
南耳堂,南耳堂的玫瑰巨型花窗,建于1902年。
南耳堂的“诗人角”(Poets’ Corner),几个世纪以来文学巨匠们长眠于此,受到人们的缅怀。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年),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是英国戏剧史上戏剧评论的鼻祖人物。从王政复辟(1660年)到十七世纪结束,他一直是英国文学界的主导人物,1668-88年,担任桂冠诗人一职。他也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学诗人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莎士比亚肘部斜靠伫立在“诗人角”的众多纪念碑中间,演员们的雕像汇聚在莎士比亚的周围。
其中有大卫.加里克(David Garrick 1717-1779),英国18世纪最著名的演员、同时也是剧作家和莎剧改编者。在1747年他已经成为特鲁里街(Drury Lane)皇家剧院的经理和所有人之一。加里克经常出演的莎剧人物包括培尼狄克、哈姆莱特、李尔、理查三世等。另外,加里克还参与或独立改编了超过20部莎剧,并多次主演了这些改编剧里的罗密欧、麦克白……。
在莎士比亚纪念像的对面墙上是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韩德尔(George Frederick Handel 1685-1759)真人大小的塑像,其面部是死后脱模翻制而成。
在“诗人角”,用群体纪念的方式纪念一战时期的16位诗人,其中有劳伦斯.比恩尼(Laurence Binyon),他曾经写下以下诗句:

留下来的会迎来暮春,倒下的将青春永驻;
年龄不能令他们疲惫,岁月无法给他们责备。
无论太阳落下还是升起,我们都会把他们记起。

每逢荣军纪念日,举国上下都会吟诵这些诗句。
大教堂的南侧四方长廊可以追溯到13或14世纪,
在南侧的转角处有一个不起眼的木门,经鉴定是英国现存最古老的门,制作于1050年。它可能是忏悔者爱德华时期最早的教士会礼堂的大门。
在四方长廊可看到建于13世纪修道院的古老建筑。
13世纪建造的教士会礼堂舖有中世纪的瓷砖地面,有60英尺宽。修士们每天早晨在这里集合,先听一段圣本笃会的朗读,然后从院长那里得到当日的指示。14世纪后期几年里,教士会礼堂成为国会大楼的一部分,下院在这里开会。
教堂外是具有900年※※学院花园(College Garden),这是英格兰最古老的花园
圣玛格丽特教堂(Saint Margaret's Church)位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北面,并由其管理。原来民众不能进入大教堂,为此修士们建造了这个教堂,供民众们使用,现教堂修建于1482年至1523年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教堂成为举办社交婚礼的时髦场所,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和不少贵族成员的婚礼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圣玛格丽特教堂西大门上方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沃尔特.罗利(Walter Raleigh)爵士的彩色玻璃窗,用来纪念安葬在祭坛下的爵士。
[116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4 10:46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7

[116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4 10:44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6

      雕塑园马路对面是高等法院
[116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3 20:20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5

      乔治·坎宁(George Canning,1770年4月11日—1827年8月8日),英国杰出的外交家,自诩用新世界来平衡旧世界,承认了南美各国的解放,他支持希腊独立运动,1827年当了100天英国首相后就病逝于任上。
[116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3 20:04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4

      旁边是南非的曼德拉。(此图和丘吉尔为网络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5-13 20:24 编辑

[116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3 20:02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3

      美国※※林肯
[116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3 19:57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2

      威斯敏斯特教堂外靠近路口的地方有一个圆形的雕塑园,在高大的法国梧桐的环抱中,是一组名人雕像。首当其冲的是丘吉尔,他身穿军大衣,风尘仆仆地,手拄拐杖,嘴角挂着他特有微笑。
[116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3 19:52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1

      西大门上方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沃尔特.罗利(Walter Raleigh)爵士的彩色玻璃窗,用来纪念安葬在祭坛下的爵士。
[115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2 21:38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90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教堂成为举办社交婚礼的时髦场所,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和不少贵族成员的婚礼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115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2 21:35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89

      圣玛格丽特教堂(Saint Margaret's Church)位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北面,并由其管理。原来民众不能进入大教堂,为此修士们建造了这个教堂,供民众们使用,现教堂修建于1482年至1523年间。
[11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5-12 21:25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088

      教堂外是具有900年※※的学院花园(College Garden),这是英格兰最古老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