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以色列、约旦之旅
21837
703
[436 楼] maper
[泡菜]
16-4-15 11:17
1950年4月,外约旦宣布把该地区纳入该国版图,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
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暗杀,王储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继位。 1952年1月颁布新宪法,规定立法权属议会和国王。1952年8月,约旦议会废黜亲美的塔拉勒,立其长子侯赛因·伊本·塔拉勒为国王(1953年5月2日加冕)。侯赛因继位后,在国内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在人※※动的推动下,侯赛因于1956年1月宣布约旦拒绝参加任何军事集团,3月初解除了英国人J.B.格拉布的约旦※※参谋长和※※※军团司令的职务。 1957年3月,约旦※※废除《英约同盟条约》。7月英军全部撤出约旦。从此,约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8年2月,约旦与伊拉克组成“※※※联邦”。同年7月伊拉克爆发革命后,联邦解散。 ![]() |
[435 楼] maper
[泡菜]
16-4-15 11: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约旦人民反对英国委任统治的斗争迅速发展。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同英国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承认外约旦的独立,但保留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特权。同年5月25日,阿卜杜拉登基为王(1946~1951在位),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
由于伦敦条约遭到人民的反对,1948年又签订英约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成立联合防务委员会,英国在外约旦有※※和使用基地的权利。同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阿以战争)爆发。在战争过程中,外约旦※※占领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旧城所属的大约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 ![]() |
[434 楼] maper
[泡菜]
16-4-15 11:13
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属※※※帝国版图。1516年被土耳其人占领,属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士革省。
1920年,圣雷莫会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同年7月,法军占领大马士革。11月汉志王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奉其父之命,率军到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驻扎在安曼,遂成为该地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英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半自主的苏丹国,立汉志国王侯赛因次子阿卜杜拉一世为外约旦酋长国酋长。英国承认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阿卜杜拉则承认英国的委任统治权。 1923年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外约旦的※※※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资助,外交事务由英国总督掌管。 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 ![]() |
[433 楼] maper
[泡菜]
16-4-15 11:08
约旦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但相对周边国家来说约旦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稳定。约旦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在※※※国家中相对开放。约旦比较缺乏淡水资源,石油资源不丰富。旅游业是约旦支柱产业之一,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点成为世界各国游客探险旅行和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本帖最后由 maper 于 2016-4-15 11:08 编辑
![]() |
[432 楼] maper
[泡菜]
16-4-15 11:06
约旦哈希姆王国位于亚洲西部,※※※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相连。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在西南部临近亚喀巴湾有极小一段海岸)。
![]() |
[431 楼] maper
[泡菜]
16-4-15 09:47
窗外的城市,建筑物的外表都是用石板贴面,大概是英国人留下的规矩现在还在起作用。屋顶的一个个罐子是水罐,这里缺水,按量供应,必须储存起来节约使用。 本帖最后由 maper 于 2016-4-15 09:48 编辑
![]() |
[430 楼] maper
[泡菜]
16-4-15 09:44
出发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车先沿着约旦河谷由北向南开,左边是山和山下的民居,右边是约旦河谷大片的农田,这里应该是约旦最富饶的农业区,但农作物离不开水,上游是以色列,而且由于各种原因,水量越来越少,但据说两国还处理的不错,以色列的农业专家也帮助约旦人种地,这一点,两国都很聪明,在政治上也是如此,和为贵。
这里的老百姓居住条件一般,就是原本很好的环境但居住的很差,像我们说的脏乱差,与我们落后的农村相似,卫生条件不咋样,同以色列的基布兹相比就是两个世界,一路上我总在想,我们的农村就不能和基布兹学学吗?我们的人民※※也搞过大锅饭,也是一起下地,一起收工,集体所有制,但为什么就不行了呢?别的不知道,但以色列基布兹的自※※是很大的,这是和我们的根本不同。如果我们的农村也可以像城市企业一样搞合资,让以色列到中国搞基布兹,肯定会有大变化,如今我们的农村都成了空村,只有留守儿童和老人看家,地都荒芜了,环境破化严重,原因就是没有现代技术和观念,何不借助以色列的农业优势改变一下呢,但我们法制不建全如何解决呢。 车子逐渐离开约旦河谷,向东开始爬山,太阳也渐渐西斜,天黑时分,我们到达约旦的首都安曼,车子行驶在大街上,马上感到和我们的城市有相同之处,就是开车不讲规则,红绿灯对行人也不大起作用,有点像开罗,这时感到,原来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 图,安曼的早晨。 ![]() |
[429 楼] maper
[泡菜]
16-4-15 09:11
从以色列出境比较简单,因为除了我们这个团,其他人只有四五个,看外表像是※※※人。以色列这边效率还可以,有三个窗口,三个犹太mm,很快就盖章ok了,然后就可以去逛逛隔壁的免税店,不过,这里的商品都很简单,不能和欧洲相比,也就是看看没啥可买的,毕竟除了游客当地人消费很低。
以色列这边的导游和司机就暂时再见了,虽然只是短短两天,他们给我们的印象很不错。出免税店的出口过一条宽宽的柏油路面,对面就是约旦海关,自然也是排队等待,马上就感到国家之间不同的效率,等了很久窗口才打开,里面是个先生,一边办事一边和旁边的同事说笑,出了海关还是要等,因为大巴车的司机还没有立即出发的意思,终于,一切ok了,我们行驶在约旦的土地上。 ![]() |
[428 楼] maper
[泡菜]
16-4-14 12:52
|
[427 楼] 天南海北人
[泡菜]
16-4-14 10:39
|
[426 楼] maper
[泡菜]
16-4-14 09:18
“犹太智慧”的东方传播人拉比托卡耶尔有一次参观以军某※※,午餐时,招待他的军官为他开了一瓶红酒,自己却一滴未沾,托卡耶尔问他为什么,他说士兵们午餐没酒喝,所以他也不喝,酒只是招待客人的。
我们国家在改革,经济在上升,但是,如果发生战争,我们的军人,我们的百姓没有当年打日本鬼子那股劲,那么,依然要家破国亡,这不是危言耸听。 就先说到这吧,说话时间过得快,到约以边境了,以色列话题先告结束。 ![]() |
[425 楼] maper
[泡菜]
16-4-14 09:10
犹太人虽然重亲情,但托人情走门路一类的事情几乎见不到。证明以色列基本上是一个公正社会。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即使你被选派做一个危险的工作,你也很少会去抱怨,更不会去钻门路经营。因为选派是公正的,而破坏公正是可耻的。知耻近乎勇,以色列的军官属于世界上最勇敢的军官之列,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军阵亡的官兵比例一直是1:1。军官们不仅身先士卒,而且很多时候是孤军深入——有兵率兵进攻,没兵自己进攻。
![]() |
[424 楼] maper
[泡菜]
16-4-14 09:08
对此,我们要深思,这不是武器优劣的问题,其实,叙利亚的装备在当时还要好于以色列的装备,可是以色列的※※打坏了可以迅速修复重上战场。以色列可以在战争爆发时迅速动员40万后备军,连公共汽车也可以开上前线。度蜜月的军官接到消息会毫不迟疑立即赶赴前线,钻进※※立即投入战斗,我们现在的军官可以吗?战争期间,红二代官二代和专家精英身先士卒,我们的公子哥可以吗?
![]() |
[423 楼] maper
[泡菜]
16-4-14 09:02
赎罪日战争中在戈兰高地,以色列军以2个装甲旅和11个火炮连的兵力,抵挡叙利亚5个师与188个连的入侵。180台以色列※※PK1400台叙利亚※※,以后备役军人被尽可能的以最快速度分派至戈兰高地,他们一到达兵站据点便直接驾驶分配的※※开往前线,无须等待其余训练的乘员、无须等待安装机关枪于※※上、也无须等待觇视规正的步骤。叙利亚估计以色列的后备军人至少要24小时才能到达前线,事实上,以色列的后备军人在战争爆发后15个小时便开始陆续到达前线了。
![]() |
[422 楼] maper
[泡菜]
16-4-14 08:45
赎罪日战争对多个国家有深远的影响,相比六日战争埃叙约(约旦)联盟的惨败,※※※世界为战争早期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铺路。《戴维营和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
![]() |
[421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7:22
车前进方向的右边是西,逆光,往山上看也是隔离网,中间这个胡同就是我们走的公路。以色列的国土像个充满气孔的奶酪,这都是个问题,这些问题越早解决越好,但现在怎么解决呢?就耶路撒冷的归属就是个大问题。
![]() |
[420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7:10
过了这里就是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可以看见隔离带。隔离带在车前进方向的左侧,也就是东边,远处的山就是约旦河谷。 本帖最后由 maper 于 2016-4-13 17:13 编辑
![]() |
[419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7:09
小镇有个很大的超市。
![]() |
[418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7:04
以色列与约旦的边境小镇
![]() |
[417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7:01
去以色列旅游到底看什么呢?旅游栏目上往往会打出我们喜欢的项目,如:到特拉维夫去浪漫,去小资,去酒吧,去逛街,其实,如果真是去这些地方,世界上好地方有的是根本不用去那里。以色列国土很小,他与周围的※※※国家发生过五次大的战争,据说,照片里出现的那些士兵,在第四次阿以战争结束后许多人都不在了,在戈兰高地战斗的188装甲旅实际已经全军覆没,能征善战的第七装甲旅也只剩不多几辆※※,很多飞行员上了蓝天就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很多都被萨姆※※击落了,只不过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的不是以色列而已,这里面还有多层复杂的外部原因,总之,这就是战争。
去以色列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民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真是不进则退,这不只是老来徒伤悲,而是死无葬身之地。 说重了,赶紧打住,要挨骂了。 ![]() |
[416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6:41
|
[415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3:23
悲伤的只是母亲的眼泪。(再发一遍)
![]() |
[414 楼] maper
[泡菜]
16-4-13 13:22
不管怎么说,战士都是伟大的,战死沙场,一去不复还,悲伤的只是母亲的眼泪。(再发一遍)
![]() |
[412 楼] njpatrick
[泡菜]
16-4-13 09:41
好帖
|
[411 楼] maper
[泡菜]
16-4-13 09:05
到以色列旅游,看见戈兰高地,畅游加利利湖后你就不可能不想起阿以的五次中东战争,尤其是第四次战争,双方都使出了全力,不管是谁输谁赢,对今后的对策都会产生深重的影响,因为,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物质和生命,这样的战斗难道还要一次一次打下去吗?
肯定不行,战争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色列生存在※※※的世界中,今后,他是一个西方国家呢,还是一个※※※国家?我想,后者的可能性大。 下一个行程约旦。 本帖最后由 maper 于 2016-4-13 09:05 编辑 ![]() |
[410 楼] maper
[泡菜]
16-4-13 08:52
第7装甲旅在“眼泪山谷”战役中所做的一切向人们昭示着一点,那就是有限的战术胜利可以累计成战役乃至战略上的胜利。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以色列国防军高层的指挥混乱而少有可取之处,全赖无数基层官兵和中级指挥员将自身在战术素养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扭转了战局。以色列统帅部和※※没有及时进行动员是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如果以军从一开始就把最终都要投入戈兰高地战斗的所有的旅全都展开,而不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零星地将他们投入战斗,那毫无疑问,整个“紫线”都将成为一连串的“眼泪山谷”。以军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胜利是士兵的胜利。
(完) ![]() |
[409 楼] maper
[泡菜]
16-4-13 08:51
阿维多尔上校的指挥也功不可没,他非常清醒的判断了叙军的主攻方向,一直在制高点上保持着3个营,控制高地;利用机动预备队保护其翼侧;有效地支援着一线的碉堡(这些碉堡很重要,既能分散叙军兵力,又能从叙军战线后方送来有用的报告)。阿维多尔上校做到了一名战地指挥官所能做到的一切,没有人能对他有所指责。更何况最后还有击毁近400辆叙军※※的战果摆在那里。
![]() |
[408 楼] maper
[泡菜]
16-4-13 08:49
以色列国防军有许多可以引以自豪的伟大战斗,然像第7装甲旅在“眼泪山谷”进行的阻击战却是前所未有。阿维多尔的第7装甲旅打了一场经典的迟滞防御战。以1个旅不足百辆※※生生挡住了叙军1个机步师和1个装甲师的去路,加上“阿萨得※※※卫队”,叙军在戈兰高地北部地区投入了近700辆※※,与以军※※数量对比达到7:1,炮兵数量更是将近10:1。尽管第7装甲旅非常熟悉作战地形,高地的所有必要的射程表、各种斜坡和预备阵地等都已作好准备,为进行一场敌众我寡的防御战创造了最大的有利条件。但第7装甲旅最后能赢得战斗的胜利靠的完全是基层士兵的素质和惊人的意志力,尤其是在10月9日全旅建制已被完全打散,阿维多尔已失去对所属※※的控制时更是如此。4天3夜,第7旅始终处于高压之下,叙军的兵力、火力乃至夜视装备都占有压倒优势,第7旅官兵在这样的绝境中将人类的意志力发挥到极限。
![]() |
[407 楼] maper
[泡菜]
16-4-13 08:47
第7装甲旅的残存※※,算上约西这支杂牌军总共也就20辆※※。筋疲力尽的※※兵们仍驾驶着弹痕累累的※※开始追击,一直追到己方在10月6日的前沿阵地,他们实在是追不动了。
此时,阿维多尔茫然凝视着“眼泪山谷”,大约260辆叙军※※、数百辆装甲人员输送车和其它车辆,被丢弃散布在赫尔蒙尼特山和布斯特尔山之间的狭窄战场上。远处尘土烟雾中,后撤的叙军纵队正迤逦而去。拉弗尔在通讯网上向第7旅全体官兵讲话:“你们拯救了以色列民族。” ![]() |
[406 楼] maper
[泡菜]
16-4-13 08:45
增援真的来了,约西中校率领11辆※※赶到纳菲克的师部,拉菲尔立即把它拨给第7装甲旅。约西中校原是第188旅第74营营长,9月4日他将指挥权交给副营长亚尔中校,和新婚妻子去尼泊尔渡蜜月。在返回加德满都渡赎罪日时,旅馆招待员问他们说:“你们是从以色列来的吗?你们那儿出事了。”约西立刻想方设法途经德黑兰和雅典,飞回以色列。当他匆匆赶到霍菲将军的前进指挥部时,已是10月9日上午,这时他才知道了第188旅已经全军覆没。此时,第188装甲旅的情报官达夫少校正在给稀稀拉拉赶来的后备※※编组并收拢被后送下来的受损的※※。约西中校从达夫手中接管了11辆修复的百人队长※※并立即赶赴第7旅前线,他们到达布斯特尔高地时,“老虎连”已没有弹药了,梅尔上尉绝望的再次要求从布斯特尔高地的斜坡上后撤。约西的这支※※来的正是时候,与叙军首次接触,就击毁了叙军约30辆※※。第7旅正处在崩溃边缘,它原来的约100辆※※已只剩下7辆能用了。但是叙军也已到了强弩之末,双方都已停顿下来。阿维多尔突然接到了A-3支撑点的报告(该支撑点已被叙军包围,并处于叙军进攻※※的远后方),叙军的辎重队正在掉头撤退。叙利亚人的神经终于跨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