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板块被数码水烂了
34567 1053
[761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8-22 19:0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8-22 12:24
到现在数码黑白也没赶上810银盐胶片的那个质感调子嘛‘。
n 多的数码党死不承认这一点。见天给你扯毛笔钢笔都是笔’手机屏幕上看也行的观念‘拉低智商。
压根没接触过大幅’最多耍个120还是手持端着用的主。。。
不可同日而语。
凤凰和鸡在一起。一个要比飞翔能力,一个要比产蛋率。永远也说不到一起的。

数码赶上银盐胶片的调子质感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调子,这是相当主观的东西。质感,脱离具体的拍摄对像根本无从谈起,而且质感的表现也同摄影者的创作目的密不可分。
数码技术会按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按照人们的客观需要和市场需求去发展,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去模仿或赶上别的产品的无法量化的所谓调子。
尽管有人不承认,但事实上,现今世界著名的摄影展上,获奖作品中不乏数码作品,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也有很多人是用数码相机工作的。
不要告诉我这些摄影展的评委没有你懂艺术懂摄影,也不要告诉※※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拍的都是水片,你告诉我我也不会相信的。
偏爱一种产品的风格,本身没有问题。执着和坚守也没有问题甚至值得钦佩。但是彻底否定自已偏爱以外的一切风格,贬损与自己审美口味和意见不同的网友,就显得狭碍了。真正的艺术家的胸怀,应该是宽广的。
另外,数码照相技术虽然很年轻,但这并不表明数码相机的玩家都很年轻。相当数量的数码相机玩家是从当年黑白胶卷一路玩过来的。其中高手达人大有人在。
人,还是谦虚一点好。
[760 楼] sss333 [泡菜]
16-8-22 17:30
自认为胶片玩过了,数码也玩过了就大彻大悟了?甚至没玩过胶片的人也敢说夸夸其谈
我黑白玩不好也不喜欢,但从不敢否定黑白
[759 楼] sss333 [泡菜]
16-8-22 17:10
比产蛋率说得好,有时候就是鸡同鸭讲。别人不理解你也是正常的,就像有的大作我也理解不了一样。
自己能找到、感受到其中的美就好,审美这东西相关的东西太多了!!!(省去说3遍)

反正我胶片拍的不时就想再看看,数码拍的很少想看第二遍,来无忌时主要也是翻一下胶片区

淘汰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因素很多,至少不能全盘否定。像德国相机产业被日本挤兑,像黑胶唱片被淘汰...
发明冲锋枪了就可以笑话※※?玩来说可能※※更有意思。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2016-8-22 17:22 编辑

[758 楼] 天使长 [泡菜]
16-8-22 17:02
其实大中幅正没必要玩数码,性价比太低
那些玩中福数码的,都是伪摄影人。
[757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8-22 16:58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8-22 12:24
到现在数码黑白也没赶上810银盐胶片的那个质感调子嘛‘。
n 多的数码党死不承认这一点。见天给你扯毛笔钢笔都是笔’手机屏幕上看也行的观念‘拉低智商。
压根没接触过大幅’最多耍个120还是手持端着用的主。。。
不可同日而语。
凤凰和鸡在一起。一个要比飞翔能力,一个要比产蛋率。永远也说不到一起的。

数码赶上银盐胶片的调子质感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调子,这是相当主观的东西。质感,脱离具体的拍摄对像根本无从谈起,而且质感的表现也同摄影者的创作目的密不可分。
数码技术会按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按照人们的客观需要和市场需求去发展,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去模仿或赶上别的产品的无法量化的所谓调子。
尽管有人不承认,但事实上,现今世界著名的摄影展上,获奖作品中不乏数码作品,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也有很多人是用数码相机工作的。
不要告诉我这些摄影展的评委没有你懂艺术懂摄影,也不要告诉※※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拍的都是水片,你告诉我我也不会相信的。
偏爱一种产品的风格,本身没有问题。执着和坚守也没有问题甚至值得钦佩。但是彻底否定自已偏爱以外的一切风格,贬损与自己审美口味和意见不同的网友,就显得狭碍了。真正的艺术家的胸怀,应该是宽广的。
另外,数码照相技术虽然很年轻,但这并不表明数码相机的玩家都很年轻。相当数量的数码相机玩家是从当年黑白胶卷一路玩过来的。其中高手达人大有人在。
人,还是谦虚一点好。
[756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8-22 14:20
唉,终于明白什么叫食古不化了。“玩胶片的智商高”这个定义不知道符合哪条逻辑。数码相机的拍摄不还是沿袭传统摄影理念吗,有什么区别。要说各位引以为傲的暗房那点事,除了复杂的操作和昂贵的代价,充其量也就有点成就感,因为来之不易嘛,可以理解。反观数码后期,操作便捷、迅速,可是美学理念一点也不比暗房差。没有美学概念的人照样玩不转(瞎玩的除外)。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如何,就算大幅有优势,也不会体现在作品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上。说真的,见没见过大幅对摄影而言真有那么重要吗,以至于它仍然具有优越感?经常拿这些来说事既没必要也没意思。除非总是隔着壕沟数鸡毛。
[755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8-22 12:5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8-22 12:24
到现在数码黑白也没赶上810银盐胶片的那个质感调子嘛‘。
n 多的数码党死不承认这一点。见天给你扯毛笔钢笔都是笔’手机屏幕上看也行的观念‘拉低智商。
压根没接触过大幅’最多耍个120还是手持端着用的主。。。
不可同日而语。
凤凰和鸡在一起。一个要比飞翔能力,一个要比产蛋率。永远也说不到一起的。
哈哈  凤凰  被小鸡拉到落架啦   我说你说付不了他们  你还硬来  那些人 什么是胶片 什么是数码单反压根就没搞清楚 也就是不懂摄影  拿机器拍了几张数码片  就自以为是了    他们说的什么就是在扯淡  不懂装懂  如果他们会下蛋倒也不错  可惜他们就是不会下蛋  装做有蛋可下..... 本帖最后由 神行太克 于 2016-8-22 12:56 编辑

[75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8-22 12:24
小船慢荡 发表于 2016-8-21 23:26
亚当斯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30-40年代。那时确实是大画幗相机最辉煌的时期,胶卷虽然已经问世,但胶卷相机包括120规格的胶卷相机的性能还不够高,与之配套的胶卷的性能也是如此,当年亚当斯根本别无选择。
亚当斯喜欢并追求照片的高清晰度,可以认为是他的创作风格。他本人就是f/64小组的成员。
到现在数码黑白也没赶上810银盐胶片的那个质感调子嘛‘。
n 多的数码党死不承认这一点。见天给你扯毛笔钢笔都是笔’手机屏幕上看也行的观念‘拉低智商。
压根没接触过大幅’最多耍个120还是手持端着用的主。。。
不可同日而语。
凤凰和鸡在一起。一个要比飞翔能力,一个要比产蛋率。永远也说不到一起的。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8-22 12:32 编辑

[75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8-22 12:21
不老不小 发表于 2016-8-22 06:16
不要忘了,从当年的黑白胶卷一路玩到数码的摄影爱好者。这个人群不能算小吧。
135里转了N年没出圈的,不投奔数码还能干啥?
[752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8-22 12:0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75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8-22 12:0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750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8-22 10:35
wolf-2 发表于 2016-8-22 09:40
数码照片之所以泛滥,是因为随着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不懂摄影的人群涌入这个领域,互联网更是提供了泛滥的平台。他们不学习,不研究,只知道一味瞎拍。如果这些人群去玩胶片,同样会把胶片糟蹋得一塌糊涂。胶片面临淘汰是对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的结果,它的那点“好处”能否支持它继续留在※※的舞台是问题的关键。只有作品有了观看价值之后再提高画面质量以瑧完美才是正确的方式。否则,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用再好的笔和纸、装裱的再精致也是白搭。

对头了  胶片时代傻瓜机都掐不准人  从来不摸照相机的退休群体  听说玩胶片逼格的小菜鸟  几百的机身和镜头  过期胶片不后期  二千大洋的专业底扫  糊掐乱拍在电灯泡下看“原汁原味”   就是送一套顶级的设备  一样是白搭  数码相机的许多按钮都搞不清的主  胶片?  嗷 胶片数码不就是数码 哈?所以永远是扯不清的啦.... 见过一个玩大幅的  大包里有大画册  给学习学习  怎么大画幅好像也不怎么好?  俺是用数码翻拍的  晕过去了  还见过一个座飞机赶的场景  专人抗器材上山  架机  放大镜看了十几分钟毛玻璃的大画幅的老法师  问了一下 怎么输出  自己看  传统手法  展览会  大电分  扫一张  上千大洋  牛曝啦.... 关于电分和他吹了半天  老人家也感慨的说  国内如今最遗憾的是没有好的设备 哈  如扫描都是送到国外去的  现在这种设备基本和屁民无关了....胶片时代许多照相馆的快冲印机  现在都基本玩完了  无忌坛子上  那个哈苏摄友还有一台  所以胶片现在.....  网上玩  数码吧  喜欢胶片自己玩自己的了  不要拿到网上和数码比  就是X5也只能自己玩  除非是以前的大设备的电分底片  和数码还有得一比  但一缩图 优势打大折扣
[749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8-22 09:40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8-22 09:00
发哥天天玩转于菲林和数码  但自己只玩菲林  因为发哥很穷 哈  数码和胶片成像的视觉感受  完全不能在一个平台上讨论  网上口水  完全是扯淡  因为在网上根本没有胶片成像的真正画质  几百K的照片哪来菲林的质感?胶片时代有许多高端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给胶片最完美的输出  数码时代他们不玩了  胶片慢慢的也玩完.....  摄影的创作成艺术  和底片没有半毛的关系  大师的艺术灵感是不用去研究的最多只能模仿一下玩玩而已  照片是否能为作品  这个问题每个人去问自己的爹妈了  胶片的魅力是肯定的  网上一发  100%都是废片  所以这里讨论胶片如何的好  等于白说....  玩过的人自己很明白  没玩过的  从来没有看到过什么是照片  如果有以前照相馆的照片  自己去和数码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是胶片了.....  胶片  冲洗  扫描(二次成像)压缩  发网上  100%的照片....  还是玩数码吧
数码照片之所以泛滥,是因为随着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不懂摄影的人群涌入这个领域,互联网更是提供了泛滥的平台。他们不学习,不研究,只知道一味瞎拍。如果这些人群去玩胶片,同样会把胶片糟蹋得一塌糊涂。胶片面临淘汰是对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的结果,它的那点“好处”能否支持它继续留在※※的舞台是问题的关键。只有作品有了观看价值之后再提高画面质量以瑧完美才是正确的方式。否则,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用再好的笔和纸、装裱的再精致也是白搭。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8-22 09:45 编辑

[748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8-22 09:00
wolf-2 发表于 2016-8-22 00:18
说的非常对。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去研究大师们的艺术造诣,反而在枝节方面盲目效仿,乞灵于投机取巧,这才是国人的通病。实际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与大幅胶片的成像差别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如果亚当斯还在,也绝不会因为使用了数码相机而降低照片的艺术成就。因为艺术在脑子里而不是在相机里。

发哥天天玩转于菲林和数码  但自己只玩菲林  因为发哥很穷 哈  数码和胶片成像的视觉感受  完全不能在一个平台上讨论  网上口水  完全是扯淡  因为在网上根本没有胶片成像的真正画质  几百K的照片哪来菲林的质感?胶片时代有许多高端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给胶片最完美的输出  数码时代他们不玩了  胶片慢慢的也玩完.....  摄影的创作成艺术  和底片没有半毛的关系  大师的艺术灵感是不用去研究的最多只能模仿一下玩玩而已  照片是否能为作品  这个问题每个人去问自己的爹妈了  胶片的魅力是肯定的  网上一发  100%都是废片  所以这里讨论胶片如何的好  等于白说....  玩过的人自己很明白  没玩过的  从来没有看到过什么是照片  如果有以前照相馆的照片  自己去和数码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是胶片了.....  胶片  冲洗  扫描(二次成像)压缩  发网上  100%的照片....  还是玩数码吧
[747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8-22 08:14
wolf-2 发表于 2016-8-21 21:53
看来咱们讨论的不是一回事。首先你认为摄影不是艺术,这样就没有共同的话题了。其次我要说的核心问题是摄影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工具当然是越好用越好,但你所说的“表现力”仅停留在画质层面,而不是针对摄影艺术本身。然画质层面的表现力对摄影的本质有多大的影响呢。数码与胶片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个差异是否足以改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才是摄影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它的只是个人喜好或风格取向问题。
“没徐悲鸿。齐白石还在锯木头呢’”这句话想证明什么呢,艺术成就需要论功行赏呢还是齐白石说错了话应该闭嘴?
我从来就没有提过什么“玻璃板”。
或者我也可以说句抬杠的话,毛笔和钢笔写出的文章哪个更有艺术表现力呢。

书法用毛笔  写字用水笔  最多也只能讲究个字形
[746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8-22 06:16
Leica味 发表于 2016-8-20 11:59
差远了,我原以为数码有彩色调黑白更方便,实际上差特别多
如果真要数码拍黑白有一个做法。
1.先要有大量的胶片黑白经验培养审美意识,也要有很多暗房经验
2.拍中画幅或者135黑白,然后用silverefex pro 慢慢处理,如果有天赋可以做出来甚至更好看的影像。
但是先把第一关过了 绝大多数人不行
而没有基础随便调数码黑白就两个字——难看

不要忘了,从当年的黑白胶卷一路玩到数码的摄影爱好者。这个人群不能算小吧。
[745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8-22 00:18
小船慢荡 发表于 2016-8-21 23:26
亚当斯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30-40年代。那时确实是大画幗相机最辉煌的时期,胶卷虽然已经问世,但胶卷相机包括120规格的胶卷相机的性能还不够高,与之配套的胶卷的性能也是如此,当年亚当斯根本别无选择。
亚当斯喜欢并追求照片的高清晰度,可以认为是他的创作风格。他本人就是f/64小组的成员。
说的非常对。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去研究大师们的艺术造诣,反而在枝节方面盲目效仿,乞灵于投机取巧,这才是国人的通病。实际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与大幅胶片的成像差别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如果亚当斯还在,也绝不会因为使用了数码相机而降低照片的艺术成就。因为艺术在脑子里而不是在相机里。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8-22 00:29 编辑

[744 楼] 小船慢荡 [泡菜]
16-8-21 23:26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8-21 05:45
这事呢要去问问亚当斯、为啥爬大山用大机器 拍、拍那么清晰完美干什么?
艺术不就是lomo嘛?
不就是光腚嘛?
画家要是画的逼真、就要比同等照片多扩大两倍、这事指油画而言、笔触面积界定的、
照片可以拍出毛来、油画画出毛来不容易、
画的透视、很多都是无中生有添加上去的、跟现实中的透视两码事、你要是懂西方美术透视就应该承认这一点、
现在很多画家就是把人像相片投影倒画布上画、那个透视一点都不带差的、
反过来、看着相片模拟的去画、未必10个人有一个人画的准、
绘画限于技法、有些是似是而非的 、拿照相机的不明白、动过画笔几年的人都知道、

亚当斯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30-40年代。那时确实是大画幗相机最辉煌的时期,胶卷虽然已经问世,但胶卷相机包括120规格的胶卷相机的性能还不够高,与之配套的胶卷的性能也是如此,当年亚当斯根本别无选择。
亚当斯喜欢并追求照片的高清晰度,可以认为是他的创作风格。他本人就是f/64小组的成员。

[743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8-21 21:53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8-21 21:25
没徐悲鸿。齐白石还在锯木头呢’
摄影不算艺术,起码在绝大多数人手里摄影最多算个记录工具。绘画和摄影,本身就内容来讲,是摄影先模仿绘画的。反过来又帮助了绘画的提高,因为绘画技术很多是到瓶颈了‘当然,写意水墨画可能不需要摄影来帮助。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能还不如日本浮世绘地位高。‘
就工具来说,当然表现力越高越好,画质越好越好。不是吗?
讨论,可以放在胶片和数码谁的表现力好的范畴来讨论’不牵扯别的。也包括你那个玻璃板。
看来咱们讨论的不是一回事。首先你认为摄影不是艺术,这样就没有共同的话题了。其次我要说的核心问题是摄影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工具当然是越好用越好,但你所说的“表现力”仅停留在画质层面,而不是针对摄影艺术本身。然画质层面的表现力对摄影的本质有多大的影响呢。数码与胶片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个差异是否足以改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才是摄影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它的只是个人喜好或风格取向问题。
“没徐悲鸿。齐白石还在锯木头呢’”这句话想证明什么呢,艺术成就需要论功行赏呢还是齐白石说错了话应该闭嘴?
我从来就没有提过什么“玻璃板”。
或者我也可以说句抬杠的话,毛笔和钢笔写出的文章哪个更有艺术表现力呢。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8-21 22:04 编辑

[74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8-21 21:25
wolf-2 发表于 2016-8-21 06:46
亚当斯也认为艺术与画幅面积有关吗?笔触面积与底片面积是一回事?
“艺术不就是lomo嘛?
不就是光腚嘛?”
这话有点强词夺理哈。
齐白石说过,不像则欺世,太像则世俗。绘画跟摄影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艺术,不能一概而论。用绘画模仿摄影或用摄影模仿绘画都不是明智之举,它会降低自己作为一门艺术的价值而处于劣等地位。如果你愿意追求所谓的真实,那是你个人的意愿,谁也不会干涉。但不能强加于人。
另外我建议讨论问题最好直奔主题。
没徐悲鸿。齐白石还在锯木头呢’
摄影不算艺术,起码在绝大多数人手里摄影最多算个记录工具。绘画和摄影,本身就内容来讲,是摄影先模仿绘画的。反过来又帮助了绘画的提高,因为绘画技术很多是到瓶颈了‘当然,写意水墨画可能不需要摄影来帮助。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能还不如日本浮世绘地位高。更何况现代科班出身的画家。水墨画也画得有现代的透视感。而不是全都芥子园画册上的娜路数了‘
就工具来说,当然表现力越高越好,画质越好越好。不是吗?
讨论,可以放在胶片和数码谁的表现力好的范畴来讨论’不牵扯别的。也包括你那个玻璃板。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8-21 21:37 编辑

[74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8-21 19:4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740 楼] cfcygz [泡菜]
16-8-21 18:24
人说服人是很难的。玩胶片的自有自己的喜好,玩数码的自有自己的喜好,非要看不惯别人?

用胶片的基本同时也用数码,用数码的不一定同时用胶片。有时候不像前面有的人说的什么不自信的问题,想交流数码咱去数码论坛交流,想交流胶片咱去胶片论坛交流,吃披萨的时候偏有人给你来点醋,吃饺子的时候有人给你倒果酱,啥味?这一点楼主说的没错,无忌的混乱有不自觉,更多的是管理有问题,没有及时与时俱进。

玩胶片的倒是没有去数码那砸场子的,相反玩数码的却很多到胶片论坛砸场子,素质问题。所以值得去辩?
人家同气相求说的啥,这.......?老是有一种封建时代大一统的思想,美国大小一百多个政党,各种团体组织不计其数
你们非要说服和尚信上帝?说服※※※※※※※?也太自信了吧
[739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6-8-21 18:16

本帖由 iPhone8,2 客户端发布
[738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6-8-21 17:45
qy680ty 发表于 2016-08-21 06:53



本帖由 iPhone8,2 客户端发布
[737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8-21 15:10
qy680ty 发表于 2016-8-21 14:53
码了半天字,想想还是删了,只说一句

不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能尽量脱离物质材料或技术进步而存在的,更不是说越“逼真、具体”就越low,按这样算,一张草纸上就能抄上几篇的诗歌面前就没有不low的艺术,科学要笑艺术,哲学要笑科学,科学和哲学后头还有个宗教更要大笑

国人凡事都要往形而上去找什么所谓的内涵、思想、意义,真的是一种病,要治
没看明白这段话到底惒说什么哈。或者更应该对楼下的说说。
[736 楼] qy680ty [泡菜]
16-8-21 14:53
巡山者 发表于 2016-8-21 12:25
好不容意看完这个贴。感觉那些抱胶卷贬数码的就一个字!




[735 楼] qy680ty [泡菜]
16-8-21 14:53
wolf-2 发表于 2016-8-21 06:46
亚当斯也认为艺术与画幅面积有关吗?笔触面积与底片面积是一回事?
“艺术不就是lomo嘛?
不就是光腚嘛?”
这话有点强词夺理哈。
齐白石说过,不像则欺世,太像则世俗。绘画跟摄影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艺术,不能一概而论。用绘画模仿摄影或用摄影模仿绘画都不是明智之举,它会降低自己作为一门艺术的价值而处于劣等地位。如果你愿意追求所谓的真实,那是你个人的意愿,谁也不会干涉。但不能强加于人。
另外我建议讨论问题最好直奔主题。


码了半天字,想想还是删了,只说一句

不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能尽量脱离物质材料或技术进步而存在的,更不是说越“逼真、具体”就越low,按这样算,一张草纸上就能抄上几篇的诗歌面前就没有不low的艺术,科学要笑艺术,哲学要笑科学,科学和哲学后头还有个宗教更要大笑

国人凡事都要往形而上去找什么所谓的内涵、思想、意义,真的是一种病,要治
[734 楼] 巡山者 [泡菜]
16-8-21 12:25
好不容意看完这个贴。感觉那些抱胶卷贬数码的就一个字! 本帖最后由 巡山者 于 2016-8-21 12:26 编辑

[733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8-21 10:04
wolf-2 发表于 2016-8-21 08:38
你这种自说自话的口号党还是一边玩去吧,我不喜欢跟傻呼呼的人说话。
你还自以为是上啦  你别装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向你呀就是个猪鼻子上插得葱  都能看出啦的  你别装啦  可笑 滑稽
[732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8-21 08:38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8-21 08:06
你的提问太多啦  !你不懂得的太多啦  你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啦  这里不是你提问的地方 你还是潜水学习得了 这里不是讲堂是论坛  有水平才能交流的地方 水平你没有
你这种自说自话的口号党还是一边玩去吧,我不喜欢跟傻呼呼的人说话。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8-21 08:47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