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之【西藏博物馆】
1399 152
[3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20
高颈※※底黄陶罐【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700-3000年。※※曲贡遗址出土。】
※※曲贡遗址出土的陶器代表着※※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3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9
龙纹银盖盒【18-19世纪】
盖盒可放置油炸面糕、奶渣等。随着时光的流逝,银质已渐逝其当初的光芒,但其端庄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依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3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7
藏戏温巴套装【20世纪】
温巴意为猎人,是藏戏开场白第一位出场的人物,主要职责是祈神驱邪,祈求祝福。
[3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6
元代统领释教大元国师青玉印【元代】
此玉印扁方形,龙钮。印文为八思巴文,青玉质,玉质温润,印背精雕细刻一对卧龙,配红色丝绶带。此印印文有“大元国师”四字,当在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之后封绶。此印雕琢粗放,造型庄重古朴,是典型的元代官方重器。
[3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5
空行母【19-20世纪】
空行母是密宗中代表智慧和力量的化身,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女神。
[2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3
鎏金铜绿度母像【14-15世纪】
藏传佛教里最为常见的有二十一尊度母和从观音菩萨眼泪幻化而成的白度母和绿度母。
这尊绿度母造像一次性铸造而成,度母面相清秀宁静,右手膝前施与愿印,左手胸前呈执青莲花枝状。花冠、臂钏、手镯等装饰简单而精致。
[2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3
《四部医典》养生之道【18-19世纪】
藏医学古老而※※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此幅唐卡是根据《四部医典》第九十章绘制的。其主要内容除“养生之道”外,还附有“西天极乐世界”及“六道众生图”。
[2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2
景泰蓝沐浴瓶【18-19世纪】
沐浴瓶是在宗教活动中为神像或信徒本人进行沐浴的器具。多用于盛圣水(即用清水泡藏红花),洒圣水或给信徒倒少许,作为加持水。
[2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1
康巴的汉子 发表于 2016-6-4 13:45
这些不是玻璃罩着吗?楼主照的很清楚,介绍的很好。

是的,都在玻璃罩里面。
多谢光临!
[2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20:10
鎏金聚莲塔【15世纪】
聚莲塔是净饭王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而在鹿野苑修建的一种佛塔,其四层台阶为圆形叠层莲花瓣。此件鎏金聚莲塔制作规整精美,塔上有“大明永乐年施”款,是明朝永乐年间制作的上等法器之一。
[24 楼] 康巴的汉子 [泡菜]
16-6-4 13:45
这些不是玻璃罩着吗?楼主照的很清楚,介绍的很好。
[2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9
噶当塔【13-14世纪】
噶当塔主要为噶当派供奉的佛塔,塔基为圆形,塔瓶为覆钵形,塔刹包括十三级相轮。这件噶当塔质地精良,塔顶为莲蕾宝珠,莲瓣饱满修长,做工精细。
[2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8
金质沐浴瓶【18-19世纪】
这件净瓶由瓶身和瓶盖两部分组成。瓶盖呈宝塔形,顶端镶有珊瑚,通体錾刻莲瓣和璎珞图案,图案上多处镶有绿松石。整个器物高贵典雅,色泽艳丽,工艺精湛。
[2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8
银质白度母像【18-20世纪】
白度母是藏传佛教里最受崇拜的度母之一,象征着诸佛之法力与尊严。这尊白度母以纯银铸造,胎体厚实精炼,属于※※雪堆白造像工艺。
[2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7
合金铜十一面观音头像【17-18世纪】
此件为十一面观音像的第四层忿怒明王头像,额前佩戴象征生命无常之骷髅冠、须眉竖起、三目圆鼓、獠牙咧嘴,形象十分凶猛威严。虽然它并不是一件完整的塑像,但其造型独特,做工十分精细,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1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6
合金绿度母像【17-18世纪】
供奉绿度母能够解除灾难,因此俗称“救八难度母”。
这尊绿度母像发髻高耸,蓝发垂落双肩,面部因被泥金而稍显饱满,右手膝前施与愿印,左手胸前呈捏青莲花枝状;佩戴精美项链。身姿优美、自然,是一件难得的艺术杰作。
[1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5
泥质米拉日巴坐像【16-17世纪】
米拉日巴,本名拓巴嘎,宋代著名佛学家苦行僧,善诗歌,为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大师一生坚韧不拔,实修苦修,后世佛※※将他的苦修精神视为典范。这尊米拉日巴像面带微笑,右手上举在右耳旁做说唱姿,左手于脐前托一钵。右腿弓起,左腿内曲,呈舒座坐于洞窟中,一副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样子。
[1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4
珐琅经夹板【19-20世纪】
经夹板也叫护径板主要用于保护经书,古藏文典籍多为长条散页,容易折皱,因此用布和绸缎包完后,常用上下夹板夹住。此经夹板为珐琅长方板,通体以黄色珐琅釉为地,正板面满饰缠枝莲花、八瑞物、双龙纹,负板面满饰缠枝莲花、吉祥八宝、梵文六字真言,其纹饰均以精美的掐丝珐琅工艺制成,色彩缤纷绚丽,装饰富丽华贵。
[1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4
鎏金铜马鞍【18-19世纪】
在过去将马匹作为交通工具的藏族社会里,马鞍的质地和工艺制作十分讲究。舒适而美观的马鞍,是各家出外远行的必备用具,也是显示一个人身份地位、家庭富有的标志。鎏金铜马鞍只有※※※※和班禅以及大活佛、噶伦、司伦等地位的高级僧俗官员才能使用。
[1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3
尸陀林面具【20世纪】
尸陀林在※※是守护神,其形象奇特可怕,为白骨森然的骷髅形,在※※各寺庙的跳神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佛教认为诸法无常,人有生老病死,可是众生不明无常之理,妄生执着,最终招致轮回之苦。尸陀林主向人们展示人的最终结果,不过是一架白骨,启悟人们放弃对恒常的执着,寻求解脱。
[1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2
※※地区的贵族妇女胸前佩戴的“嘎呜”。【18-19世纪】
“嘎呜”是整套服饰中最具特色和意义的装饰物,主体为八角形的盒子,镶各种珠宝,有红珊瑚、珍珠、天眼石、各色宝石、绿松石、翡翠等。盒子内装有佛像、高僧大德所赐的圣物,挂在胸前以祈求神灵保佑,逢凶化吉,起着护身符的作用。该饰物以珍珠为链,链上镶嵌有红珊瑚,制作工艺精良,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1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4 13:31
贝叶经《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13世纪】
贝叶经是最为古老和珍贵的佛教经典。它是一种生长于南亚、叫做贝多罗树的树叶上书写的梵文经书,因此被称为贝叶经。公元七世纪,贝叶经随佛教传入吐蕃。由于气候等原因,早期贝叶经已在印度绝迹。
这部《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制作精美、书写工整,彩绘插图依然艳丽,叶面平整如新。
[1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1:07
合金萨迦贡嘎宁布像【13-14世纪】
萨迦贡嘎宁布又名萨钦贡嘎宁布,是萨迦五祖之初祖,萨迦寺第一任主持。此尊面相端庄,面部清瘦,弯眉细目,錾刻花纹,右手膝前结与愿印,左手胸前结说法印,双手掌皆刻有花纹,全跏趺坐于椭圆形座上。
[1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1:06
合金释迦牟尼坐像【16-17世纪】
释迦牟尼本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太子,由于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痛苦,所以离家修行,六年后终于悟得解脱之道,创立了佛教。此佛像面相典雅端庄,蓝发高髻饰宝珠,高鼻深目,双目低垂,双耳垂颊。
[1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1:04
鎏金铜密集金刚像【15-16世纪】
密集金刚是佛教无上密的一位本尊神。此密集金刚由主尊佛和明妃双身像组成,象征方便与智慧的结合。
[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1:03
彩绘密集金刚擦擦【14-15世纪】
密集金刚是密宗的本尊之一。这尊密集金刚三头六臂,拥抱金刚界自在女,六手臂持有各种法器。
常见的擦擦有高浮雕、浅浮雕、圆雕,均用凹形模具挤压脱模,然后晒干,有的再经过烧制或彩绘,形状为椭圆形,造型严谨,布局规整,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1:02
合金金刚铃杵【15世纪】
金刚铃和杵是藏传佛教中常用的宗教法器,使用时左手持铃,右手持杵。
金刚杵代表佛之智慧,铃身以响铜制作,顶部饰莲花纹和佛头。在修密法时,振摇铃所发之声可督励众生精进并唤起佛、菩萨之警觉。
[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1:01
银质胫骨号【17-18世纪】
胫骨号藏语称“冈林”,是从古印度传下来的一种密宗吹奏乐器。
胫骨号意为用人腿胫骨制成的笛子,早期是用牺牲的勇士和自然死亡的年轻女性胫骨制成。现在大多寺院里使用的则是金属制成的号。这两件胫骨号包银线,号头镶有鳌头金饰,号身镶嵌珠宝,工艺精细。
[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0:59
金翅海螺【19-20世纪】
法螺通常在海螺号上镶以镀金黄铜或银,称之为镶翅法螺。法螺吹奏因多在佛教仪仗队中引导众僧,故有佛号或法号之称。
[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6-3 20:58
镶金银质颅内供器【17-18世纪】
这件颅内供器为银质,外表镶金。颅内供器为藏传佛教密宗休无上瑜伽密举行灌顶仪式时使用的一种内供容器,使用人的头盖骨做成。头盖骨大都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遗嘱,从其遗体取下后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