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9022 2500
[1304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0-26 22:23
润普兄好!
乱拍
[130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6 22:0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6 18:47
别吹。全拉开,。上长焦距重头。马上就知道马王爷是几只眼了。


你那申豪全拉开上300mm/f5.6的头行吗,本身那是810的镜头呀,有些老镜头还是很小巧滴,
你不是脚着沙慕尼造型好看吗,现在纠结强度了,45的机器还就得做的拙实些的好,不能跟57,810的大框架机器比较,
[130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0-26 21:56
45的木机,主要是便携,而且主要是风光,很少用的到很长的头。非要架超过300的重头,第一皮腔有限,第二属于抬杠。
大画幅了,还像135单反的思路,虚化背景,长焦吊,我看是没明白怎么拍大画幅。
[1301 楼] zkh96 [泡菜]
16-10-26 19:47
润普 发表于 2016-10-26 15:39
今早约了新加坡的影友去植物园拍片子,3个人用的都是沙慕尼的折叠机,国机好强大呀,俺很中意短版的045Hs-1,整机架设,体积小便携,就是不知强度如何,
我现在用的就是最新款的H-1,045F-1我出掉了。H-1机器的各种调整非常方便!仰俯摇摆都可以做不脱轨。就是如四婶所说结构强度不令人放心!
[130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6 18:4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9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6 15:39
今早约了新加坡的影友去植物园拍片子,3个人用的都是沙慕尼的折叠机,国机好强大呀,俺很中意短版的045Hs-1,整机架设,体积小便携,就是不知强度如何,
[129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5 20:0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5 18:20
颠盆脚,翻纸。在红灯下 。
3年假就得过甲沟炎。


水深火热呀,儿童雇工可是违法滴,
[129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5 18:2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9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5 09:19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5 08:57
上小学的时候就会搅合显影药了。童子功哈。


俺想知道你是用左手还是右手,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哈,
[129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5 08:5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9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5 08:4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4 21:01
渐变估计你是没有的。
再早之前,呢是个老头秃拍派,器材党。就别嘴硬了。
胶片这玩意。耍滤镜,耍灯耍冲洗控制的,都是技术党的招法啊。
早年间,俺用毛子头的年代,就养成了带个UV的习惯。要不受不了炫光。


渐变镜俺是有的,可这个景你咋用涅,把墙的上半部分也给压暗了,俺还真不会呀,

俺的第一个相机,海鸥--203就配了个黄镜,6元一个,那一年俺的学徒工的月工资是21元,那会儿你还没上中学呐吧,其实资格老没有用滴,现代玩儿数码的小文青才鄙视那些老头子涅,

昨天跟这里的影友交流,他们用12吋的中间底作印相,放大机的光源,RC纸,也是玩儿得很有兴致,
[129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4 21:0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9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4 20:0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4 15:58
靠。俺就没好意思说,这张片构图上该掉头拍。上胡同那头往这里拍。
不拍点逆光,您就是心头痒痒哈。。。也没算太逆光。关键是老头没罩子吧
再说,您那个黄绿镜子是靠手扶着拍的也不可能加罩子。一大堆老头,搞不定统一滤镜转接圈。还来老埋怨俺。俺这场景有可能还上偏振呢。。。您老数码上未必就有偏振吧。要是有的话。这类场景可以直接用数码拍一张单色的比较反差来试验。
数码同场景拍单色,或者外加滤镜。或者用机内滤镜。是很好的黑白胶片便携波拉背哈。。别瞧不起数码呀。。。

黑白滤镜,先单拿眼上看效果。未必就死用一种的嘛。
可以考虑茶镜子
片甲自己到刻字店。做几个空心黑亚克力的吧。
弄两块普通透明玻璃儿的,是糊弄局啊。挺好的集光机器,这样用糟蹋了就。没显现出好放大头的效果啊。
细节取胜。不呢个全靠器材


如果是顺光加镜子,估计还成,天光可以压下来,
这是用的施耐德的现代头,120mm躲在阴影里,一般出门拍大画幅,俺还不带数码机器,再说了,加黄,橙镜,那都是根据全色片乳剂的感色性演变过来的,数码有这特性吗,偏振镜也得看光线角度呀,这都侧逆光了,用了也是白搭,

[129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4 16:5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9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4 15:5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8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4 15:4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88 楼] 鱼翅马甲 [泡菜]
16-10-24 13:18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4 01:01
俺是指变反差纸而言。现在手头基本都这路纸了。
酸一些是加点氨基醋酸。那样黑的绵长一些。试条一打就知道效果了 。要是耍维斯顿常用的阿米酚。几乎就没有啥碱。
你那个爱克发纸别是碳素纸吧。黑的过程中跳跃不?就是说有个突然一下子黑的瞬间。
黑来的太快的纸。初显出影时候,可以搞水浴。泡着。也可以过点爆。
真正的老师傅暗房。都是两三盆不同反差的显影药伺候着的。不是就兑水的D72哈。是不同比率MQ的D72.呢既然常看书。这个方子应该知道。
D72那个调。不大好看的。可以掺合点E72 。隔壁钠个VC药的帖子里有方子。
放密度差异比较大的高反差底片。也可以考虑用感光度小的印相纸来耍。曝光要增加不少。。


婶儿你那个酒精化菲尼桐的方子,保存性如何?酒精我买了,但是只有95%的。氨基醋酸和氨基乙酸是一码事儿吧?
[128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4 08:53
photoman 发表于 2016-10-24 00:02
不太敢你说的做法,怕漏光,像这次用这个AGFA纸,感光度那个高啊,我用的LUCKY69放大机,150W奶白灯泡在810尺寸纸上放满底,光圈收到8曝光时间仅仅2秒,忒特么快了,要漏光的话很容易闪灰啊。

还有,同意楼下四婶儿说的,您这张片子太灰了,天空和墙都一个色儿,看着不太爽快。


俺那个放大机,没有片夹,2块玻璃夹张底片,漏光那是稀里哗啦的,用一层黑布围着就解决问题了,如果你觉得曝光太快,可以加一层磨砂玻璃柔化光线,

片子看着不爽,是墙跟天空同一灰度,要说是有黑位和小面积高光白的,加了黄绿的镜子,可是逆光,就没压下来天空光,如果不加,天空光亮过墙面,会好很多,这是中了 4shen 的奸计了,他老跟俺唠叨加滤镜,着了道儿了,
[128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4 02:5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85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6-10-24 01:2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4 01:01
俺是指变反差纸而言。现在手头基本都这路纸了。
酸一些是加点氨基醋酸。那样黑的绵长一些。试条一打就知道效果了 。要是耍维斯顿常用的阿米酚。几乎就没有啥碱。
你那个爱克发纸别是碳素纸吧。黑的过程中跳跃不?就是说有个突然一下子黑的瞬间。
黑来的太快的纸。初显出影时候,可以搞水浴。泡着。也可以过点爆。
真正的老师傅暗房。都是两三盆不同反差的显影药伺候着的。不是就兑水的D72哈。是不同比率MQ的D72.呢既然常看书。这个方子应该知道。
D72那个调。不大好看的。可以掺合点E72 。隔壁钠个VC药的帖子里有方子。
放密度差异比较大的高反差底片。也可以考虑用感光度小的印相纸来耍。曝光要增加不少。。


10多年前玩过两三年暗房,后来就被数码给荒废了,直到去年才开始重新置备,算是从头来过。过了这么些年知识老化得厉害,请勿笑话。

显影用的是ED-5配方,应该属于你说的不同比例MQ的D72变方,米吐尔和碳酸钠含量有点变化。

这纸应该不属于碳素吧,涂塑定号纸,感光速度很快,显影速度也超快,工作液里面只显了一分钟就捞出了,就下面看到的样子。印象里面ILFORD也没有这么快,国产纸更慢得多,黑位是有跳跃式爆发,感觉显影过程不太好控制。恐怕应该从稀释工作液这个角度想办法。

先研究下隔壁的帖子。

谢谢指点!
[128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4 01:0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83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6-10-24 00:09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0-23 17:39
反差大的纸。药可以用的软一些。稀一点,或者酸一点。甚至曝光完,先用清水泡泡4分钟纸再显影也可以。
俺在无际上聊的可都是软功夫哈。
张口就说了三个招法。
还有放大机光源,如果偏黄绿。反差就很柔鸟也就是过去的所谓冷光源灯。这个用彩色放机的光色调整功能。能模拟个大概其哈。


没错,前两招同意,软一些、稀一些。酸一些就算了,个人经验不足,怕浪费纸。

第三个有点疑问,记得以前书本上看来的知识,是说冷光源会导致反差增大么?你说会降反差,我困惑鸟。。。。。
[1282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6-10-24 00:02
润普 发表于 2016-10-23 09:54
如果是作120及以下画幅的机器,镜头板一般不可换,45机器的都是可换的,

密封倒不必顾虑,机头漏光的事儿很多,找块黑布把机器部分围起来,4shen的富士机器也漏光,

以后定号纸就很难买到了,可变反差相纸是个趋势,使用很简单,也不必趸太多的相纸,

杨梅竹斜街,继续胡同,


不太敢你说的做法,怕漏光,像这次用这个AGFA纸,感光度那个高啊,我用的LUCKY69放大机,150W奶白灯泡在810尺寸纸上放满底,光圈收到8曝光时间仅仅2秒,忒特么快了,要漏光的话很容易闪灰啊。

还有,同意楼下四婶儿说的,您这张片子太灰了,天空和墙都一个色儿,看着不太爽快。 本帖最后由 photoman 于 2016-10-24 00:13 编辑

[128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3 18:4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8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0-23 17:3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7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3 09:54
photoman 发表于 2016-10-23 03:11
真巧,海鸥的机器配海鸥的头这个组合我也有过,海鸥SF-2000放大机可以放69片子,海鸥610 50/1.8放大头,放大头的对焦环是固定死的, 光圈环可以转,镜头是99年花300多元在海鸥官方服务部买的,后来卖掉了。

我那个LUCKY放大机还不是皮腔压缩完了合不了焦,而是调焦螺纹到头了,换凹板是不可能的,这不是座机,换前板搞掂,皮老虎也动不得,并不是单轨机那样的直筒形,而是双轨机那样的前细后粗,一旦减短了恐怕密封就搞不掂了。


如果是作120及以下画幅的机器,镜头板一般不可换,45机器的都是可换的,

密封倒不必顾虑,机头漏光的事儿很多,找块黑布把机器部分围起来,4shen的富士机器也漏光,

photoman 发表于 2016-10-23 03:14
没错,反差大了点,AGFA定号纸,3号。第一眼看着还好,但跟扫底一比就显得反差大了,灰阶差了好多。
没可变反差滤镜,用不了那种纸,所以还得改天找找比较好的2号纸重放。


以后定号纸就很难买到了,可变反差相纸是个趋势,使用很简单,也不必趸太多的相纸,

杨梅竹斜街,继续胡同,
[1278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6-10-23 03:14
润普 发表于 2016-10-22 12:13
这张片子作得很好,俺的感觉就是反差大了些,特别是儿童题材还是柔和些看着舒服,俺看得出来基本是直接放大,如果把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亮处压暗些,整个调子会看起来更舒服些,

很喜欢仔细列明技术条件,这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胶卷和相纸在国内不容易买到了,镜头应该老单反的那一批吧,

还望 photoman 兄经常来交流,
[/quote]

没错,反差大了点,AGFA定号纸,3号。第一眼看着还好,但跟扫底一比就显得反差大了,灰阶差了好多。
没可变反差滤镜,用不了那种纸,所以还得改天找找比较好的2号纸重放。[/img][/url]
[1277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6-10-23 03:11
润普 发表于 2016-10-22 11:48
不用发愁呀,找个凹版的镜头板,当然要可以换镜头板的机器,

我就遇到这么个事儿,海鸥69的机器配海鸥的放大镜头,实际是50mm/f1.8的标头改的,也是皮腔都压缩了没有焦点,打电话到厂家,人家告诉我,把皮腔剪短一截,幸亏机器的皮腔是用金属压条固定的,不是粘贴的,剪了一段再装上,合槽,


真巧,海鸥的机器配海鸥的头这个组合我也有过,海鸥SF-2000放大机可以放69片子,海鸥610 50/1.8放大头,放大头的对焦环是固定死的, 光圈环可以转,镜头是99年花300多元在海鸥官方服务部买的,后来卖掉了。

我那个LUCKY放大机还不是皮腔压缩完了合不了焦,而是调焦螺纹到头了,换凹板是不可能的,这不是座机,换前板搞掂,皮老虎也动不得,并不是单轨机那样的直筒形,而是双轨机那样的前细后粗,一旦减短了恐怕密封就搞不掂了。 本帖最后由 photoman 于 2016-10-23 03:16 编辑

[127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2 14:34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0-22 14:25
嗯,经推测,是润普老哥干的吧


俺这个平台是开放的,想在这儿搅浑水的,都不好意思多看几眼,要是嘴里没几个技术名词儿,哪儿敢在这儿得瑟呀,
[127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0-22 14:30
很可能 发表于 2016-10-22 13:55
当然不是,这么沉也没法老搬动,失去上移动小车意义了,这个是组装前的照片,装好来回推即可,车下是片夹放大纸等,实际上也没怎么移动,因为装好这卫生间基本就不用了,紧着放大机用


俺觉得还是别上移动的载体,这么重的机器,要一个固定的平台才好,长曝光时不会因震动或周边震动,而出现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