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9022 2500
[100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4 13:06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9-24 12:49
抓摆只是方法问题,最终是靠结果打动人,奥古斯桑德都是摆的,一样看起来很舒服。可今天很多人摆的依旧很难受。

调子是个人习惯,包括你可能认为不好的习惯最终会形成个性,比如深山大道,这些根本不重要。

你第一眼看调子是可以的,但你先入为主的把调子理解成你想的那样就是根本错的。

所以结果里包括调子了。打动人靠调子完全也可以做到,只是很难很难,所以用调子说话的人最后画面会为了调子而调子,就需要画面符合突出调子。你做到了吗?

我不客气的说,9成9的人就是眼光问题,别看你在北京还是在国外。
你还真不是个正规影调派。纯纯的一个题材观念派。这个就是咱俩最根本的分歧哈。
这又回到审美的问题了。喜欢看什么,爱拍什么。个人因人而异。互相别强求。森山大道也就符合某些人的口味。不具备代表性的。
文无第一。这个话理解深刻的人不多哈。样板戏有,样板照嘛。呵呵了。怎么照都有理讲的。。不能把武无第二的观念搬来哈。
北京拍叶片的主,俺就没见过啥正经拍人文题材的哈。耍旁轴的例外。
北京泰吉轩,哪有人文片啊。人像几乎都没有。基本都是风光静物的玩意哈。以此论。咱俩根本就是牛蹄子两半的说法。南辕北辙了。
[1003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9-24 13:0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002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9-24 12:4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00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4 12:39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9-24 12:16
你能不能不要在最不重要的地方使劲呢?本末倒置了,除非你本身就是“本墨”倒置到本身就是墨。
俺黑白的第二眼才是看内容。第一眼看影调。彩色片第一眼看内容,第二眼看色彩。
风光小景,看得不是调子嘛?要说拍人或者人文。这个调子把控可以放宽些。
人或者人文的题材,在抓不在摆。虽然摆的东西可能更好看一点。
受画报造型熏染时间长了的。都爱摆。。。
摄影,本质是时空中的一个瞬间定格。而不是刻意的堆砌画面元素。反正俺是这样理解的。
俺们京城的,9成都被泰吉轩原作洗了眼鸟。虽然各自手艺赶不上大师们。但是观赏眼光都是很刁得哈。
摄影,本身就分影调技术派和题材观念派嘛。也有说是器材派和记录派之分。这话粗俗点哈。
祖师爷。就是影调技术派的。F64小组基本都是。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4 12:52 编辑

[1000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9-24 12:1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99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4 12:07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9-24 08:55
我觉得对维维安绝对是夸大了,

这和北京的苏文捡照片一个性质.有多了个商业包装噱头.如果抱着这个心态去拍照片还真拍不出个所以然。

与其说这个人重要还是选照片的人重要不言而喻.但是若有名字人们记住的是作者.这种心态玩摄影可以,但好坏还是看作者能力.能力强的必然发光.

所以还是个审美话题,第一句完全赞同.

香港拍3级片的导演才故去没多久的那位,在同时代确实拍的还是审美性很强,大多的片并不具有社会性,但今天看依旧突出.

所以打铁还是自身硬.雨刮器的片子你们不要小看,比维维安的好不少呢。是那种独成一派的好.可惜老哥玩心太重.
川军的片子一大特色,太灰。气候条件使然哈。
建议川军哥们全面转向T100.D100的正冲。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4 12:10 编辑

[99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4 11:51
润普 发表于 2016-9-24 07:48
人文的东西强调审美,一看你的路子就歪鸟,她拍的基本都是当时人的形态,具有纪实性也有社会意义,一个女佣也没地方自己冲洗印放照片,连她照看的小孩子都不知道她的工余时间是如何处理,现在发掘出来的未冲洗胶卷,还要做各种实验才敢冲洗,如果不是那些旧货商独具慧眼,恐怕也就灰飞烟灭鸟。
阿杰的命运也是如此啊,
摄影师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审美。
很多片子,当时看不美。不起眼的平淡。几十年以后再看。就不一样了。就有的是说辞了哈 。
审美。网络新词:
艳俗,矫情,病态,含蓄。
是东方文化四大特色哈。
中式山水多数就是云山雾罩。。。怎么看也不如夏秋的明媚。。
风光这东西,绘画不如摄影看着舒服哈。
那边有个帖子喷 圆明园不美的。是不是欧洲的城堡比大屋顶子的中式建筑美啊?
不扯那个玄玄的艺术。接地气的聊聊审美也好。
多少年没冲的老底片。估计潜影都没有了。。。废了。没有冲洗的意义了。
一定程度上,片量大。是一个成功者的必要条件
有名没名,先搞它几万张底片。等待被挖掘
您老要再加把力气哈。大量的干120哈。
135就是个记录功能。少玩吧。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4 12:03 编辑

[997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9-24 08:5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99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4 07:48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3 12:22
她那个还不能全算人文。属于见啥拍啥。审美一般。靠年代久远,古董性取胜。属于被考古性挖掘哈。。那时候高速片不多。所以可能影响成功率。还有一条是她未必自己冲底片放照片。不少都是没冲过的胶卷。她快门工级别的,片量很大。跟随意老哥差不多哈。就能相对挑点片子出来。


人文的东西强调审美,一看你的路子就歪鸟,她拍的基本都是当时人的形态,具有纪实性也有社会意义,一个女佣也没地方自己冲洗印放照片,连她照看的小孩子都不知道她的工余时间是如何处理,现在发掘出来的未冲洗胶卷,还要做各种实验才敢冲洗,如果不是那些旧货商独具慧眼,恐怕也就灰飞烟灭鸟。
阿杰的命运也是如此啊,
[99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4 07:38
访客 发表于 2016-9-23 22:41
我理解错了,虎哥照片里的禄来不是FX,而是更老的2.8E


一次带2台如莱机器,太奢侈了,
[994 楼] 访客 [陈年泡菜]
16-9-23 22:41
润普 发表于 2016-9-23 20:25
俺说的是取景器的遮光罩,3.5f的都是折叠的,你这个还是后推前扣的,
我理解错了,虎哥照片里的禄来不是FX,而是更老的2.8E
[99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3 21:35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9-23 20:37
润普兄:我说的办法很方便。
你在弯纸的时候戴上手套,一次多弯几张。
由于弯曲的方向是正交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平的。
我家楼层很高,冬天也非常干燥一样见效。
不会划伤药膜的。

进口的纸基纸非常贵,四条白边就是几元钱啊,哈哈。。。
我能不心痛吗。

在纸的边缘可能有些不平,但只要你对着药膜面的边缘哈几口气,一定平。


几张纸一起弯,应该可以不划伤乳剂,俺用的伊尔福艺术纸,因为有棉的成分,弯曲度较大,可以用这个法子试试,
[99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9-23 20:37
润普 发表于 2016-9-15 08:54
出去十几天,就盖了100多楼,雨兄的功绩最大,提升了俺的帖子的水平,感谢哈,

雨兄的很多经验之谈都很有用,俺趸了一批11x14吋的纸,之前一直用810的,犹豫是直接就放大11x14的涅,还是有个中间810的过渡,就雨兄的经验,这个中间尺寸是绕不过去的,就踏心了,

纸基纸因为材料是很容易卷曲的,雨兄在四川,湿度较大,纸的平整好控制,北方干燥,卷曲更厉害,有时用反卷法会伤到药膜,所以压纸尺还是需要的,
留着纸边白,也好判断纸的质量和制作的反差水准,因为有些纸的本底不是白色的,也有的有冷暖调之分,俺用的伊尔福的艺术相纸的本地就有些暖调,俺用一批过期了的RC纸作片子,纸边就呈浅灰色,也好找出反差不好的原因,

很高兴能跟雨兄交流,雨兄的很多经验之谈让俺受益匪浅,而且在摄影的经历上持之以恒,令润普感动,俺有一段时间很是迷茫,不知道该拍啥,能拍啥,拍了干啥用,雨兄的恒心让俺看到摄影人的不懈努力,

还望雨兄经常来钻小黑屋,俺也多作片子跟雨兄交流,可能明年会去四川旅游,如有幸当面请教,定把茶言欢,


润普兄:我说的办法很方便。
你在弯纸的时候戴上手套,一次多弯几张。
由于弯曲的方向是正交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平的。
我家楼层很高,冬天也非常干燥一样见效。
不会划伤药膜的。

进口的纸基纸非常贵,四条白边就是几元钱啊,哈哈。。。
我能不心痛吗。

在纸的边缘可能有些不平,但只要你对着药膜面的边缘哈几口气,一定平。
[99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3 20:25
访客 发表于 2016-9-23 17:58
这不是嫌原装的橡皮遮光罩贵吗,就买了个国产1:1复制的老式金属遮光罩


俺说的是取景器的遮光罩,3.5f的都是折叠的,你这个还是后推前扣的,
[990 楼] 访客 [陈年泡菜]
16-9-23 18:06
润普 发表于 2016-9-23 08:01
50年代用如莱拍广告的很多,
薇薇安用如莱拍人文,估计成功率不会很高,10:1的比例就不错了,

老建筑前拍婚纱,1989年在澳门拍片子,看到在建筑博物馆前拍广告的,看来有特点的老东西,从来就不过时,

也来一张所谓的66人文
[989 楼] 访客 [陈年泡菜]
16-9-23 18:01
润普 发表于 2016-9-22 22:40
如莱有3个近摄镜片可供选用,

近摄镜还是不如单反和皮腔单反,拍这种大叶子还凑合
[988 楼] 访客 [陈年泡菜]
16-9-23 17:58
润普 发表于 2016-9-22 22:25
标头的哈苏重量跟双反如莱也差不多,

这个如莱FX的遮光罩肿么不是折叠滴涅,这可是在f型之后的款型呀,
斯坦海尔85头是配在徕卡上用的吧,片子看着不细腻,

这不是嫌原装的橡皮遮光罩贵吗,就买了个国产1:1复制的老式金属遮光罩
[987 楼] 访客 [陈年泡菜]
16-9-23 17:5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2 18:46
云南大多的茶花好看。杜鹃好看。如来没近摄功能。花草不能拍很小很碎的。
及时加了近摄镜片也只能拍这种体型硕大的瓜花
[98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3 12:22
润普 发表于 2016-9-23 08:01
50年代用如莱拍广告的很多,
薇薇安用如莱拍人文,估计成功率不会很高,10:1的比例就不错了,

老建筑前拍婚纱,1989年在澳门拍片子,看到在建筑博物馆前拍广告的,看来有特点的老东西,从来就不过时,
她那个还不能全算人文。属于见啥拍啥。审美一般。靠年代久远,古董性取胜。属于被考古性挖掘哈。。那时候高速片不多。所以可能影响成功率。还有一条是她未必自己冲底片放照片。不少都是没冲过的胶卷。她快门工级别的,片量很大。跟随意老哥差不多哈。就能相对挑点片子出来。
[98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3 08:01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2 22:56
宁可用近摄接圈的单反。也不用放大镜片挡在前头哈 。俺领教过那种东西。不咋地。有很严重的视差。上头套完下头套。还要算近摄补偿参数。
微距和长炮。那是单反的专利嘛。
双反,就耍个标头视角内的东西得了。玩性大。
双反全能的话。如来也不下大力气搞66单反了嘛。
皮腔单反还是很好用的哈。


50年代用如莱拍广告的很多,
薇薇安用如莱拍人文,估计成功率不会很高,10:1的比例就不错了,

老建筑前拍婚纱,1989年在澳门拍片子,看到在建筑博物馆前拍广告的,看来有特点的老东西,从来就不过时,
[984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6-9-22 23:20
润普 发表于 2016-9-22 22:25
标头的哈苏重量跟双反如莱也差不多,

这个如莱FX的遮光罩肿么不是折叠滴涅,这可是在f型之后的款型呀,
斯坦海尔85头是配在徕卡上用的吧,片子看着不细腻,


细腻是相对的,比如您拿45的片子拍胡同再缩到800像素一定细过㤿这小邮票,再比如俺用小邮票拍的街道也未见粗过您的哈苏,相对论而已
[98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2 22:56
润普 发表于 2016-9-22 22:40
如莱有3个近摄镜片可供选用,
宁可用近摄接圈的单反。也不用放大镜片挡在前头哈 。俺领教过那种东西。不咋地。有很严重的视差。上头套完下头套。还要算近摄补偿参数。
微距和长炮。那是单反的专利嘛。
双反,就耍个标头视角内的东西得了。玩性大。
双反全能的话。如来也不下大力气搞66单反了嘛。
皮腔单反还是很好用的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2 23:00 编辑

[98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2 22:4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2 18:46
云南大多的茶花好看。杜鹃好看。如来没近摄功能。花草不能拍很小很碎的。


如莱有3个近摄镜片可供选用,
[98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2 22:29
访客 发表于 2016-9-22 14:24
还有胆儿更肥的时候,隔着屋檐和树叶直接把镜头对着阳光
话说我感觉禄来拍逆光都不算太好,即使带了遮光罩的HFT镀膜的FX,也就这样了
伊尔福DELTA 100,D76 1:1


这也算另类的拍摄啦,

访客 发表于 2016-9-22 14:26
还是期待虎哥,以及润普前辈等来滇小聚比较现实


云南可拍摄的内容很多滴,当然不会放过骚扰访客兄的机会啦,
[98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9-22 22:25
suntiger 发表于 2016-9-22 13:03
也算不上乱点鸳鸯谱,据说这个挂rollei retro标的卷就是agfa apx系列OEM,所以说与Leica还系很配的哈。
66拍风光拍建筑确实都差点儿意思。如果看在轻便的份儿上还勉强吧,在这一点上哈苏就显得比较尴尬了。
rollei至少还能挂在脖子上玩玩街拍,学学薇薇安女士哈。


suntiger 发表于 2016-9-22 15:42
一晃快4年啦。
跟张《与访客老弟一起扫摄※※※的片子》,2012年11月,斯坦海尔85mm,fuji200
rollei上带着罩子哈,有图有真相


标头的哈苏重量跟双反如莱也差不多,

这个如莱FX的遮光罩肿么不是折叠滴涅,这可是在f型之后的款型呀,
斯坦海尔85头是配在徕卡上用的吧,片子看着不细腻,
[97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2 18:49
黑白校屏校放大机用的哈 。45地。
没点校质感黑,质感白的底片。标准放片就没依据。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2 18:53 编辑

[97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2 18:48
访客 发表于 2016-9-21 18:01
颐和园苏州街
路来2.8FX,依尔福DELTA100,东方明珠图片社冲扫
行。搞得不灰。
[97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2 18:46
访客 发表于 2016-9-22 14:24
还有胆儿更肥的时候,隔着屋檐和树叶直接把镜头对着阳光
话说我感觉禄来拍逆光都不算太好,即使带了遮光罩的HFT镀膜的FX,也就这样了
伊尔福DELTA 100,D76 1:1
云南大多的茶花好看。杜鹃好看。如来没近摄功能。花草不能拍很小很碎的。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2 18:47 编辑

[976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6-9-22 15:42
访客 发表于 2016-9-22 14:24
还有胆儿更肥的时候,隔着屋檐和树叶直接把镜头对着阳光
话说我感觉禄来拍逆光都不算太好,即使带了遮光罩的HFT镀膜的FX,也就这样了
伊尔福DELTA 100,D76 1:1


访客 发表于 2016-9-22 14:28
与虎哥一起扫摄※※※的片子


一晃快4年啦。
跟张《与访客老弟一起扫摄※※※的片子》,2012年11月,斯坦海尔85mm,fuji200
rollei上带着罩子哈,有图有真相
[975 楼] 访客 [陈年泡菜]
16-9-22 14:28
与虎哥一起扫摄※※※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