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13:03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5 11:50  后来我一直不热衷参展。 82年的全国影展获奖,也不是我自己去投的稿,是单位工会为了年底写成绩而为的。
这是一个我的美女同学,在样板戏中演“喜儿”。 84年移居美国,她把这张我给她放大的照片装裱一直挂在家中。 这张底片被她弄丢了,下边这张是照片扫描的。 时间是1973年8月23日下午,成都的沙河边。 相机是海鸥4C 上海胶卷,厦门相纸放大的。 我当年放大的照片,现在看也非常干净,没有啥灰尘。 这属于 ※※※出了山洞见太阳了, 拍摄日期都记得那么清楚,雨兄太严谨了,不过这张如果用反光板打出眼神光就更生动了,俺的反光板是用学习夹子贴上香烟锡纸做成的,2米之内很管用,
|
[67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12:58
focomat 发表于 2016-8-15 11:45  晒的都是精神财富。 就是一副穷酸相儿,也要得瑟一番呀,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8-15 12:00  是,您说得对,当年父亲给我的是螺口的,但那年代有徕卡並不是土豪的标志啊. 如果,后耒能把当年和谐掉的,我父亲收藏的相机,镜头还给他,那我现在也许能成土豪了 在那个7,8口人挤在一间12平米小房儿的年代,徕卡不是土豪中国就没有土豪了,一台螺口徕卡的二手价就是一个四级工的年薪,
|
[67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5 12:03
梁子 发表于 2016-8-15 11:55  平时确实不看就养眼了 刚把柯达摄影术翻了一遍 想找出雨兄说的那照片可没有 再看看我那本是购于※※三十三年。。 看了柯达早就开始普及摄影术了 梁老师:不是你这本。 我看那本的封面是一张照片。 这张拍于1973年的秋天, 地点在我家。 海鸥4C 上海胶卷 南方纸放大。
|
[671 楼] george747
[泡菜]
16-8-15 12:00
润普 发表于 2016-8-15 11:22  如果※※前有徕卡相机,就绝对是土豪了,那时个人手里不会有M型的,基本还都是螺口的,
还是虎兄的记性好,以前背老三篇是每天的功课,咱们这一代人,随时都可以排练《智斗》这一场戏哈,
百合园胡同,这一代常有匪出没往来, 是,您说得对,当年父亲给我的是螺口的,但那年代有徕卡並不是土豪的标志啊. 如果,后耒能把当年和谐掉的,我父亲收藏的相机,镜头还给他,那我现在也许能成土豪了
|
[670 楼] 梁子
[陈年泡菜]
16-8-15 11:57
平时确实不看就养眼了 刚把柯达摄影术翻了一遍 想找出雨兄说的那照片可没有 再看看我那本是购于※※三十三年。。 看了柯达早就开始普及摄影术了
|
[669 楼] 梁子
[陈年泡菜]
16-8-15 11:55
平时确实不看就养眼了 刚把柯达摄影术翻了一遍 想找出雨兄说的那照片可没有 再看看我那本是购于※※三十三年。。 看了柯达早就开始普及摄影术了
|
[668 楼] george747
[泡菜]
16-8-15 11:52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5 11:25  哈哈。。。。747: 我不能从事这项工作,这一点我非常清楚,那是我的性格使然。 八十年代,我看过一部意大利电影《伪金币》,其中讲了一位画家, 马上要饿死了,一个餐厅老板对他说:你只要帮我把月亮画成奶油色,我就让你吃饭。 那画家宁死不从。我的性格中,有这个画家的影子。我知道这非常不好,太没“文化”了, 但是总改不了。我要挣钱,只能从事技术工作,其成绩好比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明了。
如果一天叫我跟着一群没球事干的领导转,我觉得太难受。 最可怕的是单位年年要评“计划生育先进分子”,我还得一 一为他们照相,太可怕了。 雨爷,这不是沒文化,是性格,要想成为艺术家,这是必需的. 拍照不也是一样,沒性格是不行的. 在这世界上总有要迎合一些世俗规律,但做人有个自己的,底线,原则,就OK啦. 以前,我也不跟领导转,我的原则是做好自己该做的. 在拍照中有时也有迎合別人的情况,如拍广告片,收了客户钱,你只得用技术耒滿足客户意图,但你可以把自巳的个性在图片中表现出来,说得高点是风格.. 技术上,也只有迎合市场,才能挣钱. 但最终还是这一句话,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帖最后由 george747 于 2016-8-15 12:02 编辑
|
[66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5 11:50
润普 发表于 2016-8-15 11:41  如果是看报纸(内容是大批判的),穿草鞋,再放把锄头在旁边,就可以上省级影展了, 后来我一直不热衷参展。 82年的全国影展获奖,也不是我自己去投的稿,是单位工会为了年底写成绩而为的。 这是一个我的美女同学,在样板戏中演“喜儿”。 84年移居美国,她把这张我给她放大的照片装裱一直挂在家中。 这张底片被她弄丢了,下边这张是照片扫描的。 时间是1973年8月23日下午,成都的沙河边。 相机是海鸥4C 上海胶卷,厦门相纸放大的。 我当年放大的照片,现在看也非常干净,没有啥灰尘。
|
[666 楼] focomat
[资深泡菜]
16-8-15 11:45
|
[66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11:41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5 11:36  我在70年代看过一本《柯达摄影术》 不知是啥年代印刷的,非常精美。 这本书是精装的,铜版纸很白,我爱不释手。 记得书中有一张图片,内容是在水边的一棵树下,逆光, 一位美女的侧影,阴影、水面、远山都很有质感,当时我把这张照片视为我要达到的目标。
下边这张是我73年在成都沙河边拍的美女照 如果是看报纸(内容是大批判的),穿草鞋,再放把锄头在旁边,就可以上省级影展了,
|
[66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11:37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5 11:25  哈哈。。。。747: 我不能从事这项工作,这一点我非常清楚,那是我的性格使然。 八十年代,我看过一部意大利电影《伪金币》,其中讲了一位画家, 马上要饿死了,一个餐厅老板对他说:你只要帮我把月亮画成奶油色,我就让你吃饭。 那画家宁死不从。我的性格中,有这个画家的影子。我知道这非常不好,太没“文化”了, 但是总改不了。我要挣钱,只能从事技术工作,其成绩好比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明了。
如果一天叫我跟着一群没球事干的领导转,我觉得太难受。 最可怕的是单位年年要评“计划生育先进分子”,我还得一 一为他们照相,太可怕了。 “计划生育先进分子”应该都是正当年的妇女同志啊,给她们拍人像该是份多好的差事呀,把任务当作创作,而且还是环境肖像,
|
[66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5 11:36
梁子 发表于 2016-8-15 11:12  七几年开始接触这些小册子 现在发现有些小册子五几年就出版了 把文庙书市一哥们收集的给包圆拿下 虽然不看 搁那放着挺满足的 我在70年代看过一本《柯达摄影术》 不知是啥年代印刷的,非常精美。 这本书是精装的,铜版纸很白,我爱不释手。 记得书中有一张图片,内容是在水边的一棵树下,逆光, 一位美女的侧影,阴影、水面、远山都很有质感,当时我把这张照片视为我要达到的目标。 下边这张是我73年在成都沙河边拍的美女照
|
[66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11:27
梁子 发表于 2016-8-15 11:21  啥破pad 拍的图片不会缩小。。。。。还得是电脑上图 满满的正能量啊,虽然15年不去翻它了,也舍不得下架,搁在眼平的层格看着养眼,
|
[66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5 11:25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8-15 11:05  雨爷,八十年代,在单位里,我扛过摄像机,照相机,讲台上乱侃,误人之弟,但有个好处,人自由,时间多啊,领导有领导,他们还得向上拍,所以对我就关照有加了.但最终还选择了逃之夭夭.单干了. 九十年代初,暗房好时光啊,记得那时流行广告灯片放灯箱片,单多得很,收到2000/平米,那是九十年代初的2000啊.都是些1米,2米一张的大片.现在电脑喷绘,国内大概也只有几十块一平米吧 不过,现在还感觉回到业余真好,拍好,拍坏都其乐无穷 哈哈。。。。747: 我不能从事这项工作,这一点我非常清楚,那是我的性格使然。 八十年代,我看过一部意大利电影《伪金币》,其中讲了一位画家, 马上要饿死了,一个餐厅老板对他说:你只要帮我把月亮画成奶油色,我就让你吃饭。 那画家宁死不从。我的性格中,有这个画家的影子。我知道这非常不好,太没“文化”了, 但是总改不了。我要挣钱,只能从事技术工作,其成绩好比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明了。 如果一天叫我跟着一群没球事干的领导转,我觉得太难受。 最可怕的是单位年年要评“计划生育先进分子”,我还得一 一为他们照相,太可怕了。
|
[66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11:22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8-15 08:39  到现在这样年令还喜欢拍照的,都会有些值得回味的事. 读小学时,进了市少年宫的摄影兴趣小组,父亲给了一台徕卡,当时也不懂有什么好,直到※※,抄走了父亲所有镜头,相机,这才感到了有忆甜思苦之感了. 当时,唯有一台经父亲改过的老式120单反和一台伏伦达6x9皮腔,是漏网之鱼,只能学着用着多年. 总算,爱好为我以后的生活带耒了条件,直到到囯外,也沒出息地靠爱好混饭吃. 伃细一想,从业余爱好,到在摄影这个圈里转了一圈,现在又回业余爱好,也许也是主的安排 如果 ※※前有徕卡相机,就绝对是土豪了,那时个人手里不会有M型的,基本还都是螺口的, suntiger 发表于 2016-8-15 09:11  您的记忆不太准确,应该是“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帐”。这是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侦察员杨子荣在猎户老常家为打消老常和小常宝的疑虑的一段唱中的唱词。该唱段的前一句是:“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 还是虎兄的记性好,以前背老三篇是每天的功课,咱们这一代人,随时都可以排练《智斗》这一场戏哈, 百合园胡同,这一代常有 匪出没往来,
|
[659 楼] 梁子
[陈年泡菜]
16-8-15 11:21
啥破pad 拍的图片不会缩小。。。。。还得是电脑上图
|
[658 楼] 梁子
[陈年泡菜]
16-8-15 11:12
七几年开始接触这些小册子 现在发现有些小册子五几年就出版了 把文庙书市一哥们收集的给包圆拿下 虽然不看 搁那放着挺满足的
|
[657 楼] george747
[泡菜]
16-8-15 11:05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5 10:34  747:业余爱好是最好的。 拍得不好是应该的,拍好了自然很牛逼! 我单位音像室要我去工作,我婉言拒绝了。 八、九十年代,扛个摄像机或照相机,那绝对牛逼。 但我非常冷静,知道那是日白扯谎之地,不是我这种性格的人能做的。 其中的工作人员多为官宦亲戚,如果我去后,干活的可能是我,成绩一定是别人, 还是业余爱好好,无非自己出钱买器材胶卷罢了,绝不可能去拍一个“计划生育积极分子”的马屁。 九十年代,我干了几单外水,挣了点小钱,一下买了一套哈苏,两套尼康,让那帮人眼红死了。 雨爷,八十年代,在单位里,我扛过摄像机,照相机,讲台上乱侃,误人之弟,但有个好处,人自由,时间多啊,领导有领导,他们还得向上拍,所以对我就关照有加了.但最终还选择了逃之夭夭.单干了. 九十年代初,暗房好时光啊,记得那时流行广告灯片放灯箱片,单多得很,收到2000/平米,那是九十年代初的2000啊.都是些1米,2米一张的大片.现在电脑喷绘,国内大概也只有几十块一平米吧 不过,现在还感觉回到业余真好,拍好,拍坏都其乐无穷
|
[65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5 10:34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8-15 08:39  到现在这样年令还喜欢拍照的,都会有些值得回味的事. 读小学时,进了市少年宫的摄影兴趣小组,父亲给了一台徕卡,当时也不懂有什么好,直到※※,抄走了父亲所有镜头,相机,这才感到了有忆甜思苦之感了. 当时,唯有一台经父亲改过的老式120单反和一台伏伦达6x9皮腔,是漏网之鱼,只能学着用着多年. 总算,爱好为我以后的生活带耒了条件,直到到囯外,也沒出息地靠爱好混饭吃. 伃细一想,从业余爱好,到在摄影这个圈里转了一圈,现在又回业余爱好,也许也是主的安排 747:业余爱好是最好的。 拍得不好是应该的,拍好了自然很牛逼! 我单位音像室要我去工作,我婉言拒绝了。 八、九十年代,扛个摄像机或照相机,那绝对牛逼。 但我非常冷静,知道那是日白扯谎之地,不是我这种性格的人能做的。 其中的工作人员多为官宦亲戚,如果我去后,干活的可能是我,成绩一定是别人, 还是业余爱好好,无非自己出钱买器材胶卷罢了,绝不可能去拍一个“计划生育积极分子”的马屁。 九十年代,我干了几单外水,挣了点小钱,一下买了一套哈苏,两套尼康,让那帮人眼红死了。
|
[655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6-8-15 09:11
润普 发表于 2016-8-14 10:29  “普天下劳动人民都有一本血泪张”,谁能说出是哪出戏里的唱段, 您的记忆不太准确,应该是“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帐”。这是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侦察员杨子荣在猎户老常家为打消老常和小常宝的疑虑的一段唱中的唱词。该唱段的前一句是:“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 本帖最后由 suntiger 于 2016-8-15 09:13 编辑
|
[654 楼] george747
[泡菜]
16-8-15 09:04
到我们这年令,还爱好拍照的,都会有些事值得回味. 我在小学五年级时进了市少年宫摄影兴趣小组,父亲给了我一台徕卡,当时,也不慬好,反正能有相机就是好,直到小将们抄走了父亲的相机,镜头,这才有忆甜思苦之感了.有一台父亲改过的老式120单反,一台伏伦达69皮腟机,是漏网之鱼,也就学着用了多年,现在依然留着,能给我带耒对父亲的怀念. 业余爱好为我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直到在国外,也沒出息地把这混饭吃. 现在,从业佘爱好,到在摄影圈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业余爱好,更有一种轻松之感
|
[65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08:44
宁爱军 发表于 2016-8-14 22:12  润普兄,俺那理光5没敢扔,一直收着,属于※※的见证。 上学的时候,老师让背诵老三篇,背不下来就得在课堂上站着。俺那会儿站过好几回,但背下来之后就不会忘记。 为人民服务里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爱军兄是该罚站,老三篇都能背错,落了这句“ ※※※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哈哈,弹指一挥间,都是45年前的事儿了,常猎户说了,8年了,别提它了,
|
[652 楼] george747
[泡菜]
16-8-15 08:39
到现在这样年令还喜欢拍照的,都会有些值得回味的事. 读小学时,进了市少年宫的摄影兴趣小组,父亲给了一台徕卡,当时也不懂有什么好,直到※※,抄走了父亲所有镜头,相机,这才感到了有忆甜思苦之感了. 当时,唯有一台经父亲改过的老式120单反和一台伏伦达6x9皮腔,是漏网之鱼,只能学着用着多年. 总算,爱好为我以后的生活带耒了条件,直到到囯外,也沒出息地靠爱好混饭吃. 伃细一想,从业余爱好,到在摄影这个圈里转了一圈,现在又回业余爱好,也许也是主的安排
|
[65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5 08:35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5 08:04  1972年,第一次帮”左手“照相,就是在草堂,当时相机很少。 上海狗屁三135胶卷2.6元/个,相当于当时两天的工资。 我和“左手”还木有工作,2.6元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借了一台前苏联产的卓尔基相机,那是一种从屁股后装胶卷的相机。 胶卷很难装,我用了好大的劲才“装上”。 我装出很老练的样子,东比西画尽量显摆。“左手”也摆了各种当时认为最摩登姿势,我俩在草堂折腾了半天, 直到傍晚才把胶卷送到冲洗店。几天后取到胶卷全是空白,才知当时根本木有装好胶卷。 几十年过去了,“左手”还常常笑话我那次的表现。
(这是我已往发在无忌上的一段话,其中提到的“左手”就是我老婆) 有了第一台海鸥-203的120相机,又觉得16张拍着太少不过瘾,就琢磨着找台135的,那时最多的就是佐尔基,它和上海582都是仿的徕卡螺口机,也同样是脱裤子从下边装卷,第一卷还好装,拍出来很不错,虽然也是4片的天赛型镜头,第二卷就卡住了,一问这是通病,连徕卡也有这种卡壳的事儿,当初徕卡也很变态,设计出这么个装卷方式,赶紧又把它送回寄卖店,前后不到2星期,后来用了学工的学生手里的长城发条相机,镜头也不错,过片很顺畅,价钱也便宜(海鸥205和东方都得160元),就一直用到82年, 那是比较保守,出去玩儿都是和小青工,中学同学及家人,个人都前途渺茫,就没想着连累她人,
|
[650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5 08:04
1972年,第一次帮”左手“照相,就是在草堂,当时相机很少。 上海狗屁三135胶卷2.6元/个,相当于当时两天的工资。 我和“左手”还木有工作,2.6元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借了一台前苏联产的卓尔基相机,那是一种从屁股后装胶卷的相机。 胶卷很难装,我用了好大的劲才“装上”。 我装出很老练的样子,东比西画尽量显摆。“左手”也摆了各种当时认为最摩登姿势,我俩在草堂折腾了半天, 直到傍晚才把胶卷送到冲洗店。几天后取到胶卷全是空白,才知当时根本木有装好胶卷。 几十年过去了,“左手”还常常笑话我那次的表现。
(这是我已往发在无忌上的一段话,其中提到的“左手”就是我老婆)
|
[64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4 23:04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8-14 16:39  哈哈,哪是在忆苦啊。那年头能有闲钱闲心思去干这号不当吃喝的事,已经甜的很啦。 倒想知道76年以前的小青工能有啥理想,还不就是找点文艺范儿的事情打发时间和激情, VillagerFH 发表于 2016-8-14 14:45  看一帮老大忆苦思甜,过瘾啊! 拿俺们一帮小老头打镲是吧,晒笑昔日的穷酸样儿,如今器材都是顶级的啦,可身体不灵光喽,
|
[64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8-14 22:58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8-14 16:39  哈哈,哪是在忆苦啊。那年头能有闲钱闲心思去干这号不当吃喝的事,已经甜的很啦。 就是就是。那年头有台相机拿出去,是相当的牛B呀。
|
[64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6-8-14 22:58
宁爱军 发表于 2016-8-14 22:12  润普兄,俺那理光5没敢扔,一直收着,属于※※的见证。 上学的时候,老师让背诵老三篇,背不下来就得在课堂上站着。俺那会儿站过好几回,但背下来之后就不会忘记。 为人民服务里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哦,我小时候从来就不听老师的话。 那时见到老师就得喊“老师好”,还要敬个礼。 老师会说:“好好好!” 我遇到老师全叫的“老子好”,只是把“子”说得很小声, 老师会给我点头,并说:“好好好”,太开心了。 这类的事太多了,一直小学“毕业”都没有“加入”少先队。哈哈。。。。。
|
[646 楼] 宁爱军
[泡菜]
16-8-14 22:12
润普 发表于 2016-8-14 10:29  “普天下劳动人民都有一本血泪张”,谁能说出是哪出戏里的唱段,
做出好照片是一件乐事,这些个玩儿摄影的经历也是一种回味无穷的精神财富,也让人更珍惜今天的好环境,激励俺们延续银盐制作的高尚情操,
那时买的整张相纸是5x7吋的,平时就去照相馆买纸边,10x12吋的纸不敢动心思,没有大作可舍不得花那个钱, 袜子破了凑合穿,胶卷舍得多买几卷,可每拍一张也是精益求精的,不像现在拿个数码机瞎突噜,
看得出雨兄在照相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看的书也比俺多哈,
宁爱军兄,看来你对当兵的时光还是很留恋的,不知哪台理光5还收藏着吗,82年,俺想买一台单反相机,也不之中了哪个的邪,放着有测光的雅西卡FX--3不要,偏把珠江--s201抱回来,不过那台机器可以誉为中国尼康,很耐操的,
三井胡同, 润普兄,俺那理光5没敢扔,一直收着,属于 ※※的见证。 上学的时候,老师让背诵老三篇,背不下来就得在课堂上站着。俺那会儿站过好几回,但背下来之后就不会忘记。 为人民服务里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
[645 楼] 宁爱军
[泡菜]
16-8-14 21:56
雨刮器 发表于 2016-8-14 08:27  那时我从邻居那时借来了※※前的几本《中国摄影》, 其中一篇是吴印咸写的延安放大照片的过程。 他说:没有电,就把房顶弄个洞,下边用皮框封住,再在下边安放大镜头, 这样的“放大机”我很受感动。后来书店唯一能买到的摄影书就是吴印咸写的《怎样正确估计曝光》 我看了没啥启发。 我一到高山密林总是曝光不足,后来抄写了苏联人写的《户外摄影中,滤色镜的应用》 其中用人眼的感色曲线与胶卷的感色曲线相比较,我才明白:人眼感觉绿色最亮而胶卷正好相反。 在绿色环境中要多曝光。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我选了一个休息日,早上四点就出门,骑上自行车,一口气跑了70多公里到青城山脚下, 然后快速上山拍了几张,吃了一个馒头,在道观要了点凉水喝后就下山骑车回家。 在自己搭起的小“暗室”中,将拍的几张剪断冲洗后,(当年我几乎没有一次拍完过一个整卷的120胶卷) 喜出望外!完全正确!现在回想我看过的摄影书籍中,最有帮助的就是《户外摄影中,滤色镜的应用》。 它不光讲滤色镜,还讲了有关空气透视的应用,人眼看照片的习惯。。。。。。等等。 后来有了点滴的“文化”后,我又买了《几何光学》,我把其中许多的物理公式推导了一遍,对镜头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再后来又在单位图 ... 雨兄功底扎实,好生让人羡慕,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