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转印:一个独特的古典印相工艺
17434 334
[186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20 21:31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9 19:03
这个是对纸基上浆坚膜的配方。冷却后,象果冻一样。将纸浸入胶液后,拿出来还要晾干。


晾干后纸卷得厉害吗?我发现不同的水彩纸会有不同反映。保定出的纸厚,而且白。但是纹路没有特别细的。
[18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20 21:27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9 17:17
关于配方,桑迪·肯在书上公布的1L水加250g 明胶,和你公布的100g差别挺大, 既然两个配方都可以,也就意味着100g 和250g之间都可以任意的数量的明胶了!
另外,我是在淘宝上买的骨胶,这个质量有没有办法坚定好坏,配好的溶液气味挺大!


250克,应该是含量很大,成像没有问题,只是有其他方面问题,比如会更卷,除非明胶和白糖的配比合适。而且,还要取决于明胶的标号。最好是250冻力的明胶,一般食品明胶冻力从120到300都有,标号高的更结实,不需要太多含量。标号低的,可以多加明胶。但是,最好是确定在一个标号上做实验,这样得到的数据对于以后才有参考价值。我看的书的数据大多是基于250冻力的。
[18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20 21:23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20 16:27
同样的配比,冷却后,我的感觉还是像浠水,没有像果冻一样凝固在一起。难道是胶质量的问题


手刷涂层用的大概也是5%左右的明胶溶液。成像没问题,就是手刷容易不匀,而且容易有气泡。下次我试试浸泡法。
[183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20 16:27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9 19:03
这个是对纸基上浆坚膜的配方。冷却后,象果冻一样。将纸浸入胶液后,拿出来还要晾干。

同样的配比,冷却后,我的感觉还是像浠水,没有像果冻一样凝固在一起。难道是胶质量的问题
[182 楼] zxy2777 [泡菜]
17-5-19 19:03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9 16:58
谢谢二位老师!
理论上理解了。按照上次公布的最终转移纸的配方“ 1000ML水+30g 明胶+钾矾15g,加温至60-70度左右,将纸浸入胶液中就行”
配了溶液,感觉挺稀的,溶液冷却后,还是不凝固成粘稠状 ,对其粘性有点怀疑,最后没有成影,不知道原因是何在。


这个是对纸基上浆坚膜的配方。冷却后,象果冻一样。将纸浸入胶液后,拿出来还要晾干。
[181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9 17:17
关于配方,桑迪·肯在书上公布的1L水加250g 明胶,和你公布的100g差别挺大, 既然两个配方都可以,也就意味着100g 和250g之间都可以任意的数量的明胶了!
另外,我是在淘宝上买的骨胶,这个质量有没有办法坚定好坏,配好的溶液气味挺大!
[180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9 17:02
在配方里,异丙醇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必需品?
[179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9 16:5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5-19 11:52
我又重新看了看以前的资料,这个转印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硬化过程是从表面深入到下面,从而达到细微的黑白过度,而不只是同一平面的过度。再有,必须有没有硬化的层,才能保证最黑和最白。

谢谢二位老师!
理论上理解了。按照上次公布的最终转移纸的配方“ 1000ML水+30g 明胶+钾矾15g,加温至60-70度左右,将纸浸入胶液中就行”
配了溶液,感觉挺稀的,溶液冷却后,还是不凝固成粘稠状 ,对其粘性有点怀疑,最后没有成影,不知道原因是何在。
[17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9 11:52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7 23:30
应该是文兄说的那样。


我又重新看了看以前的资料,这个转印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硬化过程是从表面深入到下面,从而达到细微的黑白过度,而不只是同一平面的过度。再有,必须有没有硬化的层,才能保证最黑和最白。
[177 楼] zxy2777 [泡菜]
17-5-17 23:30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6 11:02
‘直接把色素纸放水里,肯定是洗掉了。“
http://mt.sohu.com/20161221/n476547228.shtml 这里有简单的视频
即使不转印,理论上经过紫外线照射曝光后的碳纸也应该变硬呀,为什么肯定会洗掉


应该是文兄说的那样。 本帖最后由 zxy2777 于 2017-5-17 23:32 编辑

[176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6 13:08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6 11:02
‘直接把色素纸放水里,肯定是洗掉了。“
http://mt.sohu.com/20161221/n476547228.shtml 这里有简单的视频
即使不转印,理论上经过紫外线照射曝光后的碳纸也应该变硬呀,为什么肯定会洗掉


这个过程我也不是太理解,但是,视频里边也是说要和另外一张有涂层的纸贴在一起转印。我想,原因大概是这样,硬化的部分只是在色素表面,因为紫外光首先是打到表面的,至于色素层有多深被感光化了,要看具体的色素含量,一般不会打到色素层底的,所以在热水里边,是色素层底部溶化了,硬化的部分就脱落了。
我只有一次在试验不同墨汁的时候,造成色素膜被紫外线光完全打透了,这时候碳纸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是完全转印到了印相纸上。当然,这样高光就溢出了。
[175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6 11:02
‘直接把色素纸放水里,肯定是洗掉了。“
http://mt.sohu.com/20161221/n476547228.shtml 这里有简单的视频
即使不转印,理论上经过紫外线照射曝光后的碳纸也应该变硬呀,为什么肯定会洗掉
[174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6 10:57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5 21:21
雪马依旧兄,拿相纸当碳纸的纸基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碳纸的纸基不要太光滑。对了,转印纸是什么纸?

777兄好!
     开始并未使用转印纸,而是直接碳纸曝光后冲洗,因为有紫外线照射后,曝光后的碳纸应该是变硬的呀,应该冲洗不掉吧,只有未曝光部分才能冲洗掉。只是没有碳转移而已吧
[17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6 00:23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5 21:21
雪马依旧兄,拿相纸当碳纸的纸基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碳纸的纸基不要太光滑。对了,转印纸是什么纸?

我怀疑没有转印,直接把曝光的碳纸放热水里了。
我买过几盒超大幅的X光胶片,现在直接定影了当碳纸的纸基。有点折腾,但十分稳定。还有就是一种十分好用的广告用效果纸,叫撕不烂纸,300克的,PP的比PVC的好用。碳转印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好多可以找到的材料,最终印相达到迷人的地步。
[17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5 22:52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5 16:02
未显影
配方是按照书上的,1000ml自来水,250g骨胶粉、24g白糖、加碳粉配制的色素明胶溶液,涂在乐凯数码打印相纸上,干后,侵泡在
5%的未稀释重铬酸钾溶液(50g/1000ml),晾干后叠加在负片下,曝光20分钟(1根30瓦的紫外线晒版灯管下面),图上只是曝光过的碳纸,放在了温水里冲洗,曝光后部分碳应该变硬,怎么也都冲洗掉了,请问老师哪里出错了
   开始并未严格按照流程做,主要是想先熟悉下流程。未用蒸馏水,色素明胶未用完过夜了,第二天有白毛了,用很细的筛子过滤了下,又涂布了打印相纸。侵泡过的重铬酸钾溶液,下次还可以用吧?


最明显的是缺少转印的流程。色素明胶在曝光后,是需要和最后的印相纸贴在一起,放重物下压15分钟,然后把这两层纸一起放在40左右的水里显影。直接把色素纸放水里,肯定是洗掉了。这个转印的过程,需要在20度以下的水里完成,不要有气泡,两张纸面对面贴在一起后,最好用擦玻璃的刮子稍微用力刮两下,把气泡和多余的水赶出来。
您用的是浸泡感光法,溶液可以回用。这方法费药比较厉害,因为回用的次数多了会有污染。一般用刷子感光,一次只需要很少的重铬酸盐,大概一张10X12的面积用1到2克,具体需要测试。
[171 楼] zxy2777 [泡菜]
17-5-15 21:21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5 16:02
未显影
配方是按照书上的,1000ml自来水,250g骨胶粉、24g白糖、加碳粉配制的色素明胶溶液,涂在乐凯数码打印相纸上,干后,侵泡在
5%的未稀释重铬酸钾溶液(50g/1000ml),晾干后叠加在负片下,曝光20分钟(1根30瓦的紫外线晒版灯管下面),图上只是曝光过的碳纸,放在了温水里冲洗,曝光后部分碳应该变硬,怎么也都冲洗掉了,请问老师哪里出错了
   开始并未严格按照流程做,主要是想先熟悉下流程。未用蒸馏水,色素明胶未用完过夜了,第二天有白毛了,用很细的筛子过滤了下,又涂布了打印相纸。侵泡过的重铬酸钾溶液,下次还可以用吧?


雪马依旧兄,拿相纸当碳纸的纸基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碳纸的纸基不要太光滑。对了,转印纸是什么纸?
[170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5 16:02
未显影
配方是按照书上的,1000ml自来水,250g骨胶粉、24g白糖、加碳粉配制的色素明胶溶液,涂在乐凯数码打印相纸上,干后,侵泡在
5%的未稀释重铬酸钾溶液(50g/1000ml),晾干后叠加在负片下,曝光20分钟(1根30瓦的紫外线晒版灯管下面),图上只是曝光过的碳纸,放在了温水里冲洗,曝光后部分碳应该变硬,怎么也都冲洗掉了,请问老师哪里出错了
   开始并未严格按照流程做,主要是想先熟悉下流程。未用蒸馏水,色素明胶未用完过夜了,第二天有白毛了,用很细的筛子过滤了下,又涂布了打印相纸。侵泡过的重铬酸钾溶液,下次还可以用吧?
本帖最后由 雪马依旧 于 2017-5-15 16:30 编辑

[16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4 13:45
手机拍下一张刚刚装在框子里的印相。57大小。有反光,而且反差不好。古典印相,真的需要看原片。这只是看个大概。 本帖最后由 照文三 于 2017-5-14 13:47 编辑

[16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4 12:10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4 11:56
对于碳纸上碳的含量,老师有没有试过大于或者少于1毫米的,对画面有何影响


16克墨汁是针对1毫米厚度的,如果是2毫米,如果是同样的反差和曝光,就是8克。太厚的坯子会造成感光化和最后显影增加时间。在温水里显影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以内,否则容易造成各种麻烦,比如药膜脱落,气泡,等等。国外讨论的数据一般是基于1毫米厚度的。
如果你喜欢浮雕效果,可以减少含量,同时增加厚度。比如1.5毫米是可以的,12克墨汁。这样的组合可以得到更明显的浮雕,前提是要用相纸或者RC打印纸。美术纸不会有浮雕效果。
[16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4 12:04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4 11:53
在碳纸感光的过程中,要不侵泡,要不用刷子刷重铬酸盐,重铬酸钾的温度有控制吗?是不是应该低于20度,如果温度稍高的话,侵泡的碳纸上的碳会融化进重铬酸钾溶液里,即使用刷子刷,也会影响原来做好的碳纸。


温度应该在20以下,但也不要太低。普通做法就是18到20度。你说的对,温度高会溶化药膜。
我的方法是,一半重铬酸盐溶液,一半异丙醇。有异丙醇会加快干燥过程。但是异丙醇不应该计算到重铬酸盐的含量里边。其实最基本的理论是,只有重铬酸盐的多少对最后印相的反差起作用,只要自己保持自己的流程,就能控制。我曾经变过几次流程,这需要对所有变量都重新试验,很费时费力。
[166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4 11:56
对于碳纸上碳的含量,老师有没有试过大于或者少于1毫米的,对画面有何影响
[165 楼] 雪马依旧 [泡菜]
17-5-14 11:53
在碳纸感光的过程中,要不侵泡,要不用刷子刷重铬酸盐,重铬酸钾的温度有控制吗?是不是应该低于20度,如果温度稍高的话,侵泡的碳纸上的碳会融化进重铬酸钾溶液里,即使用刷子刷,也会影响原来做好的碳纸。
[16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3 11:15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5-13 09:10
这个东西的效果俺是非常喜欢,但是操作过程的复杂性令俺信心大减。


其实复杂倒是不复杂,因为除了底片是现成买的,其他都是自己加工。现今喝啤酒都是精酿的,工业的啤酒就是水,而且里边添加你不知道的东西。最大程度上控制自己想要的影像,就是在利用能够买到的材料,其他全部手工制作。
[163 楼] tkartist [资深泡菜]
17-5-13 09:22
马克一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62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5-13 09:1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5-12 20:35
俺对不住您,给您看的都是试验品。现在越印越好了,这个东西的迷人的地方是,永远可以做得更好。

这个东西的效果俺是非常喜欢,但是操作过程的复杂性令俺信心大减。
[16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2 20:42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2 19:13
为了做碳纸的纸基能耐水泡,我都做了坚膜处理。雪马兄,你上百度搜一下熟宣的工艺,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纸张就选国产的宝虹水彩纸就行,这纸不会比进口差的。


我也用细纹的宝虹水彩纸,300克的比进口的厚实。不过我是用来做最后的印相。

制作药膜坯子,可以买点X光胶片,然后直接定影。这个十分稳定,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16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2 20:35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5-12 14:33
反复看了几遍,既提升了兴趣又打击了信心


俺对不住您,给您看的都是试验品。现在越印越好了,这个东西的迷人的地方是,永远可以做得更好。
[15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5-12 20:34
zxy2777 发表于 2017-5-12 19:10
文兄,你这是在多少瓦紫外线灯管下的曝光时间?


八根15瓦的灯管。这个好说,打印一个21色阶的试条,当曝光达到有你需要的最黑的时候就差不多了。曝光时间随着色素含量,底片密度,中间底密度,重铬酸盐浓度这些因素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含色素的坯子的组成(药膜厚度+色素含量)。这些因素需要慢慢摸索。但没那么神秘,印一张就大致知道往哪个方向调整。
[158 楼] zxy2777 [泡菜]
17-5-12 19:13
雪马依旧 发表于 2017-5-12 19:02
”雪马依旧兄大概是把纸基的坚膜与碳纸搞混了。制作碳纸之前,要把纸基上浆坚膜后,再在坚膜过的纸基上制作碳纸。“
我又反复看了几遍,发现777兄的意思确实是在做碳纸前上浆坚膜。”碳纸不能硬化,只有最后成像的纸需要硬化。“这是您的话,学生愚钝,又晕了


为了做碳纸的纸基能耐水泡,我都做了坚膜处理。雪马兄,你上百度搜一下熟宣的工艺,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纸张就选国产的宝虹水彩纸就行,这纸不会比进口差的。 本帖最后由 zxy2777 于 2017-5-12 19:15 编辑

[157 楼] zxy2777 [泡菜]
17-5-12 19:1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5-12 10:06
这一切都是针对最后承载印相的纸张的,至于承载印相坯子(咱们把它叫坯子或模子吧,以免混淆)的材料,不用太过费心,只要能粘住药膜就行,并且在印相的时候不要有干扰。
上浆,是给承载最后印相的纸涂上胶,因为美术纸一般没有胶层,粘不住影像。而喷墨打印纸一般有一层膜,就不用上浆了。再有就是黑白放大纸,直接定影用,也可以印相,并且十分稳定。高光印相纸(GLOSSY)做的碳转印,和传统放大可以做到不可分辨,唯一的区别是碳转印有浮雕效果。美术纸纹路比较粗,一般没有浮雕效果。但是看多了,更多玩家更喜欢美术纸的印相,因为相纸总是一种RC照片的感觉,而美术纸类似纸基纸,另外,碳转印的优势是保存性无以伦比,而美术纸可以选到很多无酸的。
我用过的美术纸都是水彩纸。比较亲民的有意大利的法比亚诺,300G,细纹;阿诗300G,细纹;英国的那个福多满? 所有的都尽量选细纹甚至有超细纹,300克起步。英国的发黄,后来不用了。阿诗容易脏,挂住很多细小墨点。法比亚诺目前比较满意。
这些水彩纸都需要上浆。前边朋友介绍的水浴法不错,下一批我试试。我的方法是用40左右的明胶溶液,用刷子在水彩纸上涂层。一层的效果不稳定,至少两层。第一层涂好凉干后,再涂第二层第三层。每一层都需 ...


文兄,你这是在多少瓦紫外线灯管下的曝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