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幅小窝[黑白运动讲习所](续)
33193 2500
[77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6-1 09:04
大家都说 中国人骨子里都有 儒 和 道 这两派的思想。

庙里明明供奉的是道教的神仙,但进庙求神的人多数行 合十的礼。   这是不敬,不规矩啊。

几千年来,中国人与人之间,抱拳拱手 是最基本的礼仪,即使 向道祖孔圣行礼,亦可通行。  但合十则只能在佛教场所沟通。  就如 下属向上司行礼,可躬身拱手,但不能合十。

在广东,乡村议事,在祠堂。而地区各乡议事或公布,则有在 庙 前。  庙有朝廷敕封,成为官祀,人们就习惯称作祖庙。

庙里供奉的主神,多数是道教的 真武,龙母。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2 客户端编辑于:2017-06-01 09:10:01
[7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6-1 02:13
suwenyu 发表于 2017-6-1 01:58
感谢老婶的分享。

清洗之后,习惯还是加去斑剂。据说这玩意还能防腐。

以前也有用钢架之类,但常出现装片时不慎折片之类的问题,之后就用尼龙塑料片架了。

关于预先水浴底片,有些说法话会影响浓度,除kodak产品外,其它产品用此法比较少矣。
关于亮部密度,其实是冲洗决定的。负片尤其如此。暗部密度,多一半在曝光,少一半在药种。娘娘药要增加至少一挡的曝光补偿哈。这样就带来中灰,亮部的一些密度偏移。那些地方的反差未必就好看了。可能就连片了。尤其是在用于高银高宽卤鸡方面。
你看黑白板块用HP5.3X的人就不多。其实不见得就是价格因素约束。是调子处理上有些问题。
暗部密度如果高点。富裕了,在后期也可以压下去。
片头处在架子最里面,应该有富裕的,能让开很大一部分。避免碟片部分在图像上。尼龙芯子过水性,怎么也不如钢架子。而且尼龙架子用罐子略大,也相对比较的费药。带点水还不好上下呢。
防腐。这个主要还是靠胶片袋和干燥环境为主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6-1 02:36 编辑

[7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6-1 01:58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6-1 00:06
终于度过没粮票的一天了,呵呵,,6分钟显影的片子虽然破了,也要传一张,,贵在总结进步……
沈兄还记得上次冲的那个福马,,好像接近这个,说明福马的首显时间应该比乐凯还短……等有机会再对付福马,,暂时玩乐凯先,,,
俺建议照些人像来综合辅助判断曝光和冲洗的关系。
[74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6-1 01:58
感谢老婶的分享。

清洗之后,习惯还是加去斑剂。据说这玩意还能防腐。

以前也有用钢架之类,但常出现装片时不慎折片之类的问题,之后就用尼龙塑料片架了。

关于预先水浴底片,有些说法话会影响浓度,除kodak产品外,其它产品用此法比较少矣。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5-31 15:11
先滚转换两次水。然后上中碱柯达尔克滚(生、20克)。然后后在再两次水。就蒸馏水最后着就行了。
俺啥都不信,水洗促进液就信这个中碱水。亚当斯...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2 客户端发布
[7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6-1 00:09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6-1 00:06
终于度过没粮票的一天了,呵呵,,6分钟显影的片子虽然破了,也要传一张,,贵在总结进步……
沈兄还记得上次冲的那个福马,,好像接近这个,说明福马的首显时间应该比乐凯还短……等有机会再对付福马,,暂时玩乐凯先,,,
找到原因后,第二锅头显时间更改为4分30秒,冲洗的照片,,这个场景有2张,,一张是路面阳光置于6区的,感觉这个置于7区的更合适些,,正好有个女人牵着※※家,,赶紧背影开一枪……
[72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6-1 00:06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1 19:38
俺推荐8毛钱的乐凯北京影友没镀膜老哥给计算的。
人家上海梁老大天天用
柯达推荐二次光学曝光的。以俺过去钻研药的精力和热情,都没去钻研灰化。感觉那个灰化反转,是不是可以用彩色的套要中的那部分。你有机会可以试验一下。
俺一米83的个头,双手拉开一卷135.来回在灯前二次曝光5分钟无压力。不知道那么为啥爱搞非光学的玩意。
国人的书,俺还就那个老刘的广告技术书还留着后来送哥们了。其它的基本不看不买。要是那个抄的水平能算数的话。俺抄的比他们更好,更精准。

其实当初买那本书,主要是为了用灯的参考。室内离不开灯嘛。
终于度过没粮票的一天了,呵呵,,6分钟显影的片子虽然破了,也要传一张,,贵在总结进步……
沈兄还记得上次冲的那个福马,,好像接近这个,说明福马的首显时间应该比乐凯还短……等有机会再对付福马,,暂时玩乐凯先,,,
[7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1 23:11
suwenyu 发表于 2017-5-31 21:36
好奇着海波到底什么时候会洗去。
专门搞了些海波指示剂,发现这东西在水促进液之后,已经稀微。

不论页片或胶卷,手冲时,在片架中越近圆心位置越大几率留气泡影。这个东西有法防么。
先滚转换两次水。然后上中碱柯达尔克滚(生、20克)。然后后在再两次水。就蒸馏水最后着就行了。
俺啥都不信,水洗促进液就信这个中碱水。亚当斯专利哈。
颠倒,对气泡消除(移动)还是有用的。吊挂。气泡就少。还有坚持120卷片用钢架子。那玩意间隙很大,液体透过性好很多。
负片长时间显影,要充分前水浴,这个比较的均衡卤鸡表面液体张力,气泡少。其实10分钟以上的负片显影,气泡的可能还是不多的。
少液旋转。全是半气泡。所以这个方式停不下来。老要一直转。
还有个传说的法子,微颤动片芯。
在钢罐子里钢芯里面,这个是废话。在固定片芯的朔料罐子里,不是很可能。但是AP也给你保留了一秒一嘎达响,上下微微蹿动的模式。
当然,高手半罐子要也能模拟滚转模式。俺经常这样被迫冲片。用尼克尔的45罐子。东家没给配多110也没有不均的说。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5-31 23:21 编辑

[70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5-31 21:36
好奇着海波到底什么时候会洗去。
专门搞了些海波指示剂,发现这东西在水促进液之后,已经稀微。

不论页片或胶卷,手冲时,在片架中越近圆心位置越大几率留气泡影。这个东西有法防么。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2 客户端发布
[6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1 19:38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1 18:09
听兄话吃饱饭,嘿嘿,不是延长显影时间还真捉摸不透道理。灰化也是因为可以相当定性的控制,再没有这下药品出来之前还都得用灯光的,再这个灰化是柯达的不会有错,那个氯化亚锡的方子柯达没有推荐,所以我就不去试验了,和为兄一样,我也相信柯达的权威性。
为兄推荐的胶片不好找阿,,暂时就乐凯了,,感觉乐凯也不错,,起码练手比同价位的其它片子强很多,,就个不规格也上了裁刀,,打孔的钳子都买了,,先对付一阵子再说……
俺推荐8毛钱的乐凯北京影友没镀膜老哥给计算的。
人家上海梁老大天天用
柯达推荐二次光学曝光的。以俺过去钻研药的精力和热情,都没去钻研灰化。感觉那个灰化反转,是不是可以用彩色的套要中的那部分。你有机会可以试验一下。
俺一米83的个头,双手拉开一卷135.来回在灯前二次曝光5分钟无压力。不知道那么为啥爱搞非光学的玩意。
国人的书,俺还就那个老刘的广告技术书还留着后来送哥们了。其它的基本不看不买。要是那个抄的水平能算数的话。俺抄的比他们更好,更精准。

其实当初买那本书,主要是为了用灯的参考。室内离不开灯嘛。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5-31 20:05 编辑

[68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1 18:0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1 16:15
耍了灰化,时间,密度控制就算单一路了。慢慢摸索吧。
起根的工夫是用自己的爆冲程序做底片阶梯密度灰块。这个过程跑不了。谁细致弄黑白都至少要来一遍的。甚至做快门误差校正补偿。要不然,区区的自己都不踏实,达不到指哪打哪的水平---自己的枪就算没准星。亚当斯那套,就落不实在。
全指望绿灯,那是艺高胆大的偷懒做法了。
那个ADOX-50.-25,简直就是天然耍正冲的好材料
搞负片大黑大白。搞正片倒容易。
听兄话吃饱饭,嘿嘿,不是延长显影时间还真捉摸不透道理。灰化也是因为可以相当定性的控制,再没有这下药品出来之前还都得用灯光的,再这个灰化是柯达的不会有错,那个氯化亚锡的方子柯达没有推荐,所以我就不去试验了,和为兄一样,我也相信柯达的权威性。
为兄推荐的胶片不好找阿,,暂时就乐凯了,,感觉乐凯也不错,,起码练手比同价位的其它片子强很多,,就个不规格也上了裁刀,,打孔的钳子都买了,,先对付一阵子再说……
[6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1 16:15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1 15:04
不能发图继续写总结——个人总结,主要是来沈兄这个帖子这段时间的总结……哈(沈兄口头词)
好多年,特别是大画幅摄影上面,一直再学习控制曝光,各种书籍比较杂乱无章。去年年底真心用功夫了,在家等过年,,耐心看完了屠明菲的曝光技术与技巧,,看完后总感觉不是非常给力,虽然已经接近科学和真理,只是内容太少——特别是针对胶片类型、拍摄场景等做曝光测光和订光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缺少方向和精确控制。后来不得不花费时间看刘立宾老师的厚厚的《广告摄影与技术教程》,在这本书里面对负片、特别是反转片的测光曝光,找到了精确控制的答案与方法!感谢屠老师、刘老师!哈……
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测光和曝光,可以在拍摄中控制影像了……
后来拍摄大多都看似纪实,其实都努力的把自己的思想添加进画面——不求有无共鸣,只求自己感觉良好。其实这个时候被沈兄发觉,也是我个人的短板露出:对于影像的反差及影调基本没有控制——这个思想都先天的缺乏的,更别说还不具备这种控制的能力!更可怕的是缺乏这种控制的眼光!眼光——要特别强调一下,,哈,,默默潜水看了很多的帖子,最终发现具有这个开天眼能力的人是沈兄!特别感谢沈兄!,,哈,,给我开了这个“天眼”,,慢慢的向着这种眼光深 ...
耍了灰化,时间,密度控制就算单一路了。慢慢摸索吧。
起根的工夫是用自己的爆冲程序做底片阶梯密度灰块。这个过程跑不了。谁细致弄黑白都至少要来一遍的。甚至做快门误差校正补偿。要不然,区区的自己都不踏实,达不到指哪打哪的水平---自己的枪就算没准星。亚当斯那套,就落不实在。
全指望绿灯,那是艺高胆大的偷懒做法了。
那个ADOX-50.-25,简直就是天然耍正冲的好材料
搞负片大黑大白。搞正片倒容易。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5-31 16:37 编辑

[6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1 16:14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1 15:04
不能发图继续写总结——个人总结,主要是来沈兄这个帖子这段时间的总结……哈(沈兄口头词)
好多年,特别是大画幅摄影上面,一直再学习控制曝光,各种书籍比较杂乱无章。去年年底真心用功夫了,在家等过年,,耐心看完了屠明菲的曝光技术与技巧,,看完后总感觉不是非常给力,虽然已经接近科学和真理,只是内容太少——特别是针对胶片类型、拍摄场景等做曝光测光和订光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缺少方向和精确控制。后来不得不花费时间看刘立宾老师的厚厚的《广告摄影与技术教程》,在这本书里面对负片、特别是反转片的测光曝光,找到了精确控制的答案与方法!感谢屠老师、刘老师!哈……
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测光和曝光,可以在拍摄中控制影像了……
后来拍摄大多都看似纪实,其实都努力的把自己的思想添加进画面——不求有无共鸣,只求自己感觉良好。其实这个时候被沈兄发觉,也是我个人的短板露出:对于影像的反差及影调基本没有控制——这个思想都先天的缺乏的,更别说还不具备这种控制的能力!更可怕的是缺乏这种控制的眼光!眼光——要特别强调一下,,哈,,默默潜水看了很多的帖子,最终发现具有这个开天眼能力的人是沈兄!特别感谢沈兄!,,哈,,给我开了这个“天眼”,,慢慢的向着这种眼光深 ...
呵呵眼光吗。也是在北京老有机会见到原作,养成的。其实书上的印刷品还代替不了原作。亚当斯师徒俩的原作倾向性不大一样。师傅的反差略平淡一些,土地的反差略好一些。深一些。现代一些,甚至可以说更数码化一些。传统银盐,不涉及中间数吗手段的。直接手工做成哪路数码化的锐度反差。俺还真没这个本事哈。无奈就走了高反差显影液慢显影的路数,一正冲要替代付冲药,把付冲底片尽量搞成正冲的效果。用胶片也偏向TMAX哪路薄T,半薄T.细节反差也才勉强能遮点丑。老是耍正冲的话,不自觉的就自动偏向这路眼光了。日后即便弄暗房,对效果的眼光也是一个好的储备。不至于老是负片灰灰的效果而不能自拔。
[65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1 15:04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1 13:35
就一张发图权利了,嘿嘿,,抓一张,等过了今天再发正式的图了。4张显影6分钟明显失控了……
以此得到如下总结:
1、黑白反转曝光应该严密控制,如同负片一样正常测光订光,此大约根据场景分三种情况:
一、高光细节在画面为主要表现的,如需表现天空这种,测光应该象亮部细节做妥协(和负片没差别)
二、大面积灰部分为主要表现对象,应该找出中灰部分的关键部位~如人脸亮部,玻璃瓶光斑,如是等等做精确控制,小范围(分数级别——负过正欠少少)调整曝光参数,但是最低也要保证这些部位位于6区以上【负片可以最高置于7区半,正片最高置于7区——精确控制在6又1/2~2/3比较保险】,风景摄影中多用于,阳光照耀的墙壁,路面,,,这些根据正负、及要在画面上想表现的亮度——控制在6又1/2~7又1/2(因为占据画面主要部分,置于特别少少的暗部以及少少的亮部——画面中其到衬托作用的,不用考虑其细节。
三、阴部细节为主的画面,占据画面相当大的区域,需要依据暗部细节的呈现程度来曝光……这里不细述,因为平时搞负片经常性的……
2、负片冲洗显影二法则,其实教科书也一直提醒那个欠曝光延长50%显影的——要谨慎使用的。如非特殊情况,还是多正常曝光~少少过曝为好,正冲头显是整个反转的重 ...
不能发图继续写总结——个人总结,主要是来沈兄这个帖子这段时间的总结……哈(沈兄口头词)
好多年,特别是大画幅摄影上面,一直再学习控制曝光,各种书籍比较杂乱无章。去年年底真心用功夫了,在家等过年,,耐心看完了屠明菲的曝光技术与技巧,,看完后总感觉不是非常给力,虽然已经接近科学和真理,只是内容太少——特别是针对胶片类型、拍摄场景等做曝光测光和订光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缺少方向和精确控制。后来不得不花费时间看刘立宾老师的厚厚的《广告摄影与技术教程》,在这本书里面对负片、特别是反转片的测光曝光,找到了精确控制的答案与方法!感谢屠老师、刘老师!哈……
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测光和曝光,可以在拍摄中控制影像了……
后来拍摄大多都看似纪实,其实都努力的把自己的思想添加进画面——不求有无共鸣,只求自己感觉良好。其实这个时候被沈兄发觉,也是我个人的短板露出:对于影像的反差及影调基本没有控制——这个思想都先天的缺乏的,更别说还不具备这种控制的能力!更可怕的是缺乏这种控制的眼光!眼光——要特别强调一下,,哈,,默默潜水看了很多的帖子,最终发现具有这个开天眼能力的人是沈兄!特别感谢沈兄!,,哈,,给我开了这个“天眼”,,慢慢的向着这种眼光深处前行……
这期间慢慢拿出以前不太认真的亚当斯祖师爷的书,,这回可是认真仔细的看和理解,,有时候还做点笔记,,如同古人所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其实从祖师爷书里面没学到他的真功夫,祖师爷的真功夫在暗房阿,,我现在只停留在胶片的层面上,,恍恍惚惚学到了一点,就是不再18%灰死板曝光了,,如同武术舍弃了套路——进入实战用的截拳道,索性就直接散打手法用上算了。祖师爷那插图看了好几张,,阴部置于5去、甚至6区都有阿,,感觉和沈兄说的注重高光区域有所雷同——还是那个眼光……哈
既然要控制曝光,显影和曝光成为了有机体,控制显影就不得不先研究各种配方,熟悉各种药性;这下以前收集的书籍,由以前只是翻翻到现在恨不得眼睛扎进去看……
长话短说,目前就是着重在知道了沈兄说的眼光后——加强深化这种眼力,把曝光和冲洗部分熟悉掌握,三者结合起来(眼光、曝光、冲洗)并能随心控制,无疑自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别感谢沈兄给了我眼光!!!
感谢沈兄耐心直白、不厌其烦的引导!!!
忘记说了,沈兄的人品也是我非常了解和崇拜的!(潜水能看出很多人的品性,,,哈)
十年了,玩大画幅才入门,,,呵呵(我喜欢的口头词,呵呵),沈兄的这个帖子9段了,,我才半段……要头脑清醒的努力追赶……
目前啥也不干,就学习提升,等完全具有了这些控制力后,融会贯通,左右逢源,就可以随性去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期待一下,,哈
低头继续修行……

本帖最后由 无底放大 于 2017-5-31 15:17 编辑

[64 楼] george747 [泡菜]
17-5-31 13:5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0 21:40
乱烧的顶级菜是佛跳墙哈。

四婶啊,我有自知之明,如我的乱拍一样,都到不了顶级的
[6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1 13:3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1 01:45
水银灯二次曝光俺觉得都不够。
就一张发图权利了,嘿嘿,,抓一张,等过了今天再发正式的图了。4张显影6分钟明显失控了……
以此得到如下总结:
1、黑白反转曝光应该严密控制,如同负片一样正常测光订光,此大约根据场景分三种情况:
一、高光细节在画面为主要表现的,如需表现天空这种,测光应该象亮部细节做妥协(和负片没差别)
二、大面积灰部分为主要表现对象,应该找出中灰部分的关键部位~如人脸亮部,玻璃瓶光斑,如是等等做精确控制,小范围(分数级别——负过正欠少少)调整曝光参数,但是最低也要保证这些部位位于6区以上【负片可以最高置于7区半,正片最高置于7区——精确控制在6又1/2~2/3比较保险】,风景摄影中多用于,阳光照耀的墙壁,路面,,,这些根据正负、及要在画面上想表现的亮度——控制在6又1/2~7又1/2(因为占据画面主要部分,置于特别少少的暗部以及少少的亮部——画面中其到衬托作用的,不用考虑其细节。
三、阴部细节为主的画面,占据画面相当大的区域,需要依据暗部细节的呈现程度来曝光……这里不细述,因为平时搞负片经常性的……
2、负片冲洗显影二法则,其实教科书也一直提醒那个欠曝光延长50%显影的——要谨慎使用的。如非特殊情况,还是多正常曝光~少少过曝为好,正冲头显是整个反转的重要环节~并非随意(前期曝光要严格控制自己想控制的区域),头显时间最好每次做测试,最靠谱的还是那个15*的,其它的测试好像比较滞后会带来错误的结果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一直使用一种固定胶片和药水流程,可以省略每次的测试,温度变化应该把温度系数考虑进去,做显影时间的调整;头显时间调整范围不能太多(我个人估计30秒左右,比较靠谱),后续的时间依据头显时间的变化幅度大小做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如果头显温度变化不是很多,后面步骤中用时少的——可以不用增减、而对于耗时多的要做适应调整。
头显时间一定要扣着曝光!头显的结果决定最后的结果!头显过厚,结果是薄,头显过薄,结果是厚;只有头显合适,结果看着才舒服正常。
沈兄前面那个7.5分我估计是欠曝1档,增减显影50%时间来的(是否这样 ?但为弟考虑这是负片上不得已用的,不能普遍是不?)有点太笼统——劳烦沈兄把那改了,要不显得不太严谨;感觉还是把那个让做测试来决定最为靠谱(因使用者胶片类型、操作温度等不同),各自系统不同也没必要细述,科学点还是测试——15*的测试~追击法(会出现一个时间区间);我觉得15*最接近“真理”,呵呵……
========以上也是最近的拍摄和冲洗,自己得到点微薄的经验,错误及不到之处希望沈兄、747兄、梁子兄及其它仁兄、仁弟斧正!

发不了图了,,只好先等待……
总结也算是近期的交的作业,,期待沈兄、747兄及其它兄弟,认真点给予批阅!

本帖最后由 无底放大 于 2017-5-31 13:45 编辑

[6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1 01:45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1 01:34
回沈兄,有阿,水银灯也买了2个的,主要是都正冲的片子了,一次装弹4张,,后来一锅调整了首显时间为4分30秒,,好像正常了,,6分太多了,3分~6分除以2,,嘿嘿
兄弟就不给你拍书了,书上说曝光那个落后点,这个灰化的先进些……再如果2张的精工操作,我就用灯了,,,4张还是灰化方便些,,不用搞那么多盘盘灌灌了,灰化的也好着的,看不出区别,,刚才那锅是首显时间过了,,等漂白后,再二次显影就透的过分了,,所以第二锅调整了首显时间一切正常了,,汇报完毕。
水银灯二次曝光俺觉得都不够。
[61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1 01:3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1 01:19
灰化得得,配合起来跟那个二次曝光的。应该密度有区别。俺一直都搞二次光学曝光的。
最后定一下。一次就够了。不用两定。因为也没啥可定的未曝光的卤化银。
有频闪灯就贴近了两面啪啪的搞。搞灰黑了为止。
你就没个自动闪光灯啊?
回沈兄,有阿,水银灯也买了2个的,主要是都正冲的片子了,一次装弹4张,,后来一锅调整了首显时间为4分30秒,,好像正常了,,6分太多了,3分~6分除以2,,嘿嘿
兄弟就不给你拍书了,书上说曝光那个落后点,这个灰化的先进些……再如果2张的精工操作,我就用灯了,,,4张还是灰化方便些,,不用搞那么多盘盘灌灌了,灰化的也好着的,看不出区别,,刚才那锅是首显时间过了,,等漂白后,再二次显影就透的过分了,,所以第二锅调整了首显时间一切正常了,,汇报完毕。 本帖最后由 无底放大 于 2017-5-31 01:38 编辑

[6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1 01:19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0 23:00
刚滚了一锅4张,别提了,剪刀功夫不行,有一边剪多了,片子都蹦出来了,头显6分,,二显6分,二显打开看了边黑不下去,是不是头显过了,沈兄?
灰化8分钟,,漂白2分钟,,温度25度了,我没冻冰调温度……下一锅看来不能这么整了,,准备半暗半明灯光伺候二次曝光了。。
忘记补充了,f7(不含钾矾的透明液)分成2浴定影,,第一定了1分,,第二定了一份,加上中间时间大约定了不到3分,,
灰化得得,配合起来跟那个二次曝光的。应该密度有区别。俺一直都搞二次光学曝光的。
最后定一下。一次就够了。不用两定。因为也没啥可定的未曝光的卤化银。
有频闪灯就贴近了两面啪啪的搞。搞灰黑了为止。
你就没个自动闪光灯啊?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5-31 01:23 编辑

[59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0 23:0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0 21:39
正片是完全显影,有迫冲的意思在里面。多显一会了无事。负片可以说是半显影。最高密度有限制。大概是1.5左右吧。所以最好看着弄,这样保险,成功率很高。100度的底片也不至于有很大的冲洗灰雾,不怕灯。一般都是5分钟以后开灯看一眼最黑密度是否合适。别过了。
俺是正片用药一次性,不补充的,为求反差最大最利落。当然可怜剩余药力的话回用于乐凯,上海负片也可,这时候负片绿灯看着弄比较的能保证到位。因为这时候回用药比较的没谱。想有谱就要靠灯把关。这是最后一道关口了。
付冲其实说起来比正冲难度大一些。全调子拿捏起来不容易。
正冲45一罐6张。300-350MM中高速死转,一次性基本算不浪费药。
110要学会掺和类VC的,求颗粒细腻一些,但是要确保总密度不能降低。这个平时要多练习。
747兄就做出榜样了哈。
有反差的药搞负片,暗部,亮部反差啊都好,--层次好。这个就叫拉的开栓。
※※※们老是不明白这一点。
死抱着娘娘药。
有反差的厚,和没反差厚两回事。
刚滚了一锅4张,别提了,剪刀功夫不行,有一边剪多了,片子都蹦出来了,头显6分,,二显6分,二显打开看了边黑不下去,是不是头显过了,沈兄?
灰化8分钟,,漂白2分钟,,温度25度了,我没冻冰调温度……下一锅看来不能这么整了,,准备半暗半明灯光伺候二次曝光了。。
忘记补充了,f7(不含钾矾的透明液)分成2浴定影,,第一定了1分,,第二定了一份,加上中间时间大约定了不到3分,, 本帖最后由 无底放大 于 2017-5-30 23:02 编辑

[5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0 21:4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5-30 21:37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0 20:50
747兄光影影调顺手拈来,,我还看出来了,为兄不只是拍照好,,厨艺肯定也不错^_^
[57 楼] george747 [泡菜]
17-5-30 21:3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0 21:20
范片哈

四婶见笑了,哪敢称范片啊,只是乱玩玩的.
[5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0 21:39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0 20:48
好,,下来冲洗延长2分钟,,,那就是头显6分钟了,中途要不要开罐绿灯看看,,呵呵。
TX400那个回头负冲算了,不行就是原汤消原食,用柯达的HC-110,,,以前用H液冲过颗粒粗点,,到时候用B液冲一次,,看看如何,,,用B液冲过HP5就比H液细致的多……
其实我现在也感觉D67冲负片也不错,,药力比我想象的还弱些,,,可能跟我一直兑补充液有关,我是350ml,,每次更新补充液25ml,,D19也是如此。
正片是完全显影,有迫冲的意思在里面。多显一会了无事。负片可以说是半显影。最高密度有限制。大概是1.5左右吧。所以最好看着弄,这样保险,成功率很高。100度的底片也不至于有很大的冲洗灰雾,不怕灯。一般都是5分钟以后开灯看一眼最黑密度是否合适。别过了。
俺是正片用药一次性,不补充的,为求反差最大最利落。当然可怜剩余药力的话回用于乐凯,上海负片也可,这时候负片绿灯看着弄比较的能保证到位。因为这时候回用药比较的没谱。想有谱就要靠灯把关。这是最后一道关口了。
付冲其实说起来比正冲难度大一些。全调子拿捏起来不容易。
正冲45一罐6张。300-350MM中高速死转,一次性基本算不浪费药。
110要学会掺和类VC的,求颗粒细腻一些,但是要确保总密度不能降低。这个平时要多练习。
747兄就做出榜样了哈。
有反差的药搞负片,暗部,亮部反差啊都好,--层次好。这个就叫拉的开栓。
※※※们老是不明白这一点。
死抱着娘娘药。
有反差的厚,和没反差厚两回事。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5-30 21:58 编辑

[55 楼] george747 [泡菜]
17-5-30 21:37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5-30 20:50
747兄光影影调顺手拈来,,我还看出来了,为兄不只是拍照好,,厨艺肯定也不错^_^
[5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5-30 21:2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5-30 20:32
呵呵,四婶,我是黑眼光,习惯黑了,积习难改

来张不黑的吧
ID-11加红酒,加咖啡
也向您学学直扫,不乱动了
范片哈
[5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0 20:5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5-30 20:32
呵呵,四婶,我是黑眼光,习惯黑了,积习难改

来张不黑的吧
ID-11加红酒,加咖啡
也向您学学直扫,不乱动了
747兄光影影调顺手拈来,,我还看出来了,为兄不只是拍照好,,厨艺肯定也不错^_^
[52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0 20:48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0 19:39
头显再尝试延长两分钟试试。全程滚转不停---这个是搞大反差的必由之路。21---24度。其实俺感觉正冲,付冲,曝光差别到不了一挡。也就是说正冲欠爆2/3档也就差不多了---因人而异哈。还是那句话,正冲可以不很考虑暗部。死冲亮部至全黑即可。其实密度死不了。因为不可能超越底片本底灰雾度。这点就给你自动缓冲了哈。人眼看正片,其实能看很大反差范围的说。
作为正冲的底片。就不预先水洗了。一通死转哈。
预先水洗,其实是个降低反差的步骤。
至于TX400的正冲。俺不是很提倡。这玩意本底灰雾还是很大的。反差算所有底片里最缓的。付冲都不建议普通的娘娘药呢。反差特性不是很猛的,再加上光比也不是很大的场景。就避免正冲吧。干事要挑拣容易的干哈。TMAX的。没啥大问题。俺一直认为,耍正冲是挑底片的,付冲不咋地的,反差猛的,都是耍正冲的好材料哈。
正冲其实有大概两种反差范围。大概拿手里看的,和放观片器上看的。这个看你冲啥样,要求啥样了。要是玩幻灯。密度差更大点的还好。
滤镜可以考虑茶色眼镜那种色彩的片子。带着它点测。也是另有一番风味的。
过滤纸。化工店有卖的,定性的那种即可,卷一下,漏斗用。
好,,下来冲洗延长2分钟,,,那就是头显6分钟了,中途要不要开罐绿灯看看,,呵呵。
TX400那个回头负冲算了,不行就是原汤消原食,用柯达的HC-110,,,以前用H液冲过颗粒粗点,,到时候用B液冲一次,,看看如何,,,用B液冲过HP5就比H液细致的多……
其实我现在也感觉D67冲负片也不错,,药力比我想象的还弱些,,,可能跟我一直兑补充液有关,我是350ml,,每次更新补充液25ml,,D19也是如此。
[51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5-30 20:34
梁子 发表于 2017-5-30 19:49
那个灰化反转还没有看明白

无底放大兄的这些一景二拍一负一正冲洗 和我拍摄习惯一样

我D67只用于反转 头洗二洗都用新鲜的   头洗二洗用过的D67兑入2/3的D76负洗   直接D67反差太大

反转头洗一般8分钟有些正负

感觉老兄的头洗时间少了些或者乐凯的感光度有些不足 看片子有些欠曝
正冲的片子是欠曝的,,一般看光比定曝光,,正片如果5档会把高光部分置于7档、七档半、6档半(完全按照反转片曝光模式了),其实你说的非常对,我过滤这些片子也得到一个欠点的反馈。其实感觉几遍正冲也是要遵循负片曝光稍微减1/2~2/3档,甚至不减,就按负片的模式曝光(具有亮部细节的地方~比如天空还是应该回到正片曝光模式,才能保留下来天空的细节),其它的可以笼统的依据负片的曝光方法,显影时候适当调整延长时间。
因为怕混淆了数据,,就一罐只放2张,,头显时间不容易分别操作,,,头显后(把温度系数加进去了,所有显影时间比平时少了)绿灯开罐看,负片差不多,就把负片抽出来放在盘子里面定影了——正冲的那张继续加盖子进行漂白和清洁程序~这个时候定影也差不多可以见光了,,开灯二次曝光,这个时候就把先前定影的那张放2升的烧杯里面泡水了——等反转的程序完了,又把负片插片芯一起水池进行冲洗。====这样看还是主要照顾了负冲的片子(药水除过,,还是D67),,下回还是应该分开对待,,可以延长正片的显影时间……

灰化的那个是配制成为A和B液,其实就是先配B液(不放A——A就一种药:保险粉~不能把水洒在这个药上,据说会着火^_^),使用前2个小时~再称量【保险粉】5克/每升B液——→倒入之前配制好的B液里面~搅拌均匀【备用-使用】——灰反转时间8分钟20℃。
本帖最后由 无底放大 于 2017-5-30 20:39 编辑

[50 楼] george747 [泡菜]
17-5-30 20:3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5-30 18:05
其实这张也能看的。当然延长首显,应该是画面稍微的亮堂一些。下面那张亮堂。其实要是按747兄的眼光,那张是该压一压暗部的哈。
乐凯调子看来还行哈。
呵呵,四婶,我是黑眼光,习惯黑了,积习难改

来张不黑的吧
ID-11加红酒,加咖啡
也向您学学直扫,不乱动了 本帖最后由 george747 于 2017-5-30 20:42 编辑

[49 楼] george747 [泡菜]
17-5-30 20:29
VillagerFH 发表于 2017-5-30 15:37
我感觉数码版的反差低一点,门洞处的暗部细节还多一些。
胶片版的反差高一点,高光部分更漂亮一点。
呵呵,兄一针见血,那个卷反差冲得略高那么一点
[48 楼] 梁子 [陈年泡菜]
17-5-30 19:49
那个灰化反转还没有看明白

无底放大兄的这些一景二拍一负一正冲洗 和我拍摄习惯一样

我D67只用于反转 头洗二洗都用新鲜的   头洗二洗用过的D67兑入2/3的D76负洗   直接D67反差太大

反转头洗一般8分钟有些正负

感觉老兄的头洗时间少了些或者乐凯的感光度有些不足 看片子有些欠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