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预测,大画幅胶片即将在里面内被数码化,或者被淘汰,大家怎么看?
5099
236
[86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6 09:25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6 00:25 不是你在大吹特吹小厂东西如何如何么? 现在奇怪的是GP3的质量为何发生剧变? |
[85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6 09:21
润普 发表于 2021-10-26 00:10 是的,现在只敢用大厂的了。 只是担心大厂的让商家炒贵了,玩的人少了,某一天大厂撑勿落去,就只得自己刷胶片了。 并深深的怀疑GP3与福马的生产厂家是不是一家,因为其二者的感光度,用银量只是相差那个售价。 今年仲春时带了2盒伊,2盒GP3进山去拍摄黄泥房子,回来发现GP3只有个影子,感光度也就10多点吧。以前我一直是片盒两面一半伊一半GP3或福马,用作备份,感觉还可以,这次用新买的GP3,一落千米。 |
[8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10-26 04:57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6 00:36 俺也用Arista 的胶卷和页片,感觉物理质量有保障,起码没有沙眼划道,反差大了一些,就用在阴柔天气拍摄了,它的乳剂银子足,就是防光晕层是绿色颜料,显影前水洗一下就好了,要和柯达、伊尔福的影调层次比较,还是差了些,可价钱也差了一半, ![]() |
[83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0-26 00:36
润普 发表于 2021-10-26 00:10 普润兄说的对,什么东西不是一分钱一分货?小厂的质量问题可能比大厂多一些,但是起码保证了胶片玩家不会被大厂卡脖子,就算再过几十年,没了富士、柯达、伊尔福,咱们照样可以玩胶片。大厂一定要靠规模,靠量才能维持,市场一但低于一定的规模,首先停产的就是大厂的胶片(Pro400H,Veliva 50,最近几年例子太多了)。要是只靠大厂,估计咱么已经没多少胶片可以玩了。而且就算你只买大厂,要是没有这些小厂来竞争,大厂的价格不上天才怪。 我玩胶片也主要买大厂,但是偶尔弄个小厂玩玩图个乐,觉得还行,也就是那价格的货。选择多是好事,丰俭由人。不是吗? ![]() |
[82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0-26 00:25
CCNF 发表于 2021-10-25 23:53 哪就冒出你这么个阴阳怪气的货,自己贪便宜买小厂搞砸了,结果怨妇一样的逮人就撒气? 好心帮你搜几个链接,还被你当厂家了? 就你这点胸襟,奉劝一句:少玩胶片,不然迟早被气死。 ![]() |
[8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10-26 00:10
CCNF 发表于 2021-10-25 09:17 小厂的质量有问题,那就用大厂的、有信誉的厂子的,如果觉得贵了,可以少拍几张,只要保证质量就行, 俺用GP3,福马的胶片,发现有沙眼划道,就不再用了,如果是测试镜头机器,不作为创作的用途,有一些沙眼划道不碍事儿,也就凑合用了, ![]() 有重要的拍摄,还是用有保障材料,要做到心里有数,其实伊尔福的120胶卷也有背纸印字的事儿发生, ![]() |
[80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5 23:53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5 15:22 什么牌子这你最清楚吧。 |
[79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5 23:52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5 15:22 奇了怪了,你就没有图片? |
[78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0-25 15:22
CCNF 发表于 2021-10-25 14:53 哪个牌子的,什么卷,怎么毁的,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操作失误? 至于厂家在哪儿,有个东西叫Internet,一搜就有。这里随便找几个 ![]() Fomapan:https://www.foma.cz/en/homepage CineStill Film:https://cinestillfilm.com/ Lomography:https://www.lomography.com/ CatLABS:https://www.catlabs.info/ 可以凡墙的话,这里有更全的list,几乎囊括现在所有在售的大中小厂胶片:https://en.※※※※※※※※※.org/wiki/List_of_photographic_films |
[77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5 14:57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4 23:23 你这逻辑可谓奇葩了. |
[76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5 14:53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5 09:46 你例举的这些牌子,真还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 这其中一个牌子,一下子毁了我二天半累死累活拍摄的片子. 另一所谓进口牌子,试拍下来,居然与上一牌子一个德性. 我倒很想知道这些牌子的厂家究竟在哪, 有图么? |
[75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0-25 09:46
CCNF 发表于 2021-10-25 09:14 小厂有啥不可信的 ![]() 120的胶片除了大厂的柯达,富士,伊尔福之外,像福马,CineStill Film,Lomography,Arista,CatLABS,还有咱们的GP3都有不少人买。 ![]() |
[74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5 09:17
冷眼观世界 发表于 2021-10-24 10:52 最后摧毁胶片玩家信心的说不定就是那些胶片小厂的质量. |
[73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5 09:14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24 23:23 胶片小厂的质量你也敢信? 除非你是生产厂家. |
[7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10-25 01:52
冷眼观世界 发表于 2021-10-24 10:52 爱疯13可以把数码相机淘汰了,玩儿胶片的就独领风骚了, ![]() |
[71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0-24 23:23
CCNF 发表于 2021-10-24 09:29 胶片小厂多如牛毛,应付一小撮发烧友绰绰有余,数码就那几家大厂,没了就没了。所以谁笑得到最后还尤未可知。当年CCD淘汰的胶片,可是现在CCD在普通民用相机市场上已经没了踪影,CMOS也未必淘得过这个命运,数码的这些玩意儿门槛太高,而且一定要靠规模化来压低成本,所以来去都如燎原的野火。 |
[70 楼] 冷眼观世界
[资深泡菜]
21-10-24 10:52
润普 发表于 2021-10-24 00:06 玩胶片的谁没有数码?玩数码的却不是人人都有胶片。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69 楼] CCNF
[老坛泡菜]
21-10-24 09:29
某一天,
不是数码淘汰了大画幅, 而是胶片厂的倒闭. |
[6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10-24 00:06
冷眼观世界 发表于 2021-10-23 19:25 按照自然淘汰法则,发帖的被淘汰了,或者说发帖的去玩儿数码全画幅了,比大画幅更牛x, ![]() |
[67 楼] 冷眼观世界
[资深泡菜]
21-10-23 19:25
润普 发表于 2021-10-21 02:40 玩大画幅的还在,发帖的已经没影了,谁淘汰了谁 ![]()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66 楼] 杰克爱穿夹克
[泡菜]
21-10-22 08:26
xiaohan926 发表于 2018-10-24 19:38 ![]() |
[6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10-22 02:29
liuguanjun 发表于 2021-10-21 06:22 如果只是出24吋的照片,数码估计2400万的像素就可满足,也用不到4433的画幅,但要是看影调和立体感,还是胶片的更舒服些, |
[64 楼] liuguanjun
[泡菜]
21-10-21 21:45
一切都会被淘汰,包括数码,更好更新的媒介一定会出现,问题是时间,这里大部分人估计等不到那天,所以就安安心心该玩啥就玩啥。
|
[63 楼] 西海光影
[老坛泡菜]
21-10-21 18:02
我想目前还很难做到,生产成本和价格肯定很大,可以说基本没有市场,估计没有这么傻的厂家吧。
如果可以做大画幅数码后背,那只能用拼接传感器的方式来实现,像素做小了没人感兴趣,做大了电脑无法承受。没有网络的支持传输,玩数码大画幅没有交流的平台。 至于大画幅胶片被淘汰,我想百年以内是不可能的。 还是想听听大家怎么说~ |
[6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10-21 08:59
就问问厂家。还出数码优化的大像场镜头吗?
没有这个支持。别想淘汰大幅胶片。现在数码后背的面积才多大? |
[61 楼] 黄五郎
[泡菜]
21-10-21 07:52
要说“即将被数码化”还能理解,“在里面内被数码化”,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
|
[60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0-21 07:33
润普 发表于 2021-10-21 02:40 说的是。还有人喜欢胶片的颗粒和偏色的,宁可拍135胶片也不拍4x5数码…… ![]() |
[59 楼] liuguanjun
[泡菜]
21-10-21 06:22
市场太小,没人会研发,搞出来也买不起,4433都嫌贵。
胶片和芯片都是成像介质而已,哪个成像好又便宜就玩哪个。 |
[5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10-21 02:40
syf745100 发表于 2017-9-26 08:47 fkadi 发表于 2017-9-26 12:38 看发问和回复,就知道这俩没怎么拍过大画幅的胶片,用拍135的感觉揣度大画幅的技术过程, 90年代初用大画幅拍广告的摄影师,不是只管按快门,一间高质量的洗印公司是不可或缺滴,而且一单活儿也不可能只拍2张底片,不同的曝光组合要拍几组才保险,这就是为何广告摄影要价很高的原因, 即便商家出品了价格能够接受的大画幅后背,可一次外出拍摄,有几个人能扛得动这套家伙事儿,数码后背、电池、电脑加显示屏,可要比10个片夹就重量和体积来讲,大出去不是一星半点, 目前的中画幅数码后背和相机,在画质品质上与810的底片不相上下,再有电脑软件技术的加持,啥效果做不出来呀,可还是有人喜欢大画幅的操作和拍摄过程,而且这群人不是拍广告的,只是自己玩儿,用胶片的是小众了,胶片也涨价近一倍,如果可维持供销平衡,大画幅还是可以继续拍下去,再玩儿19年又如何, ![]() 疫情也挡不住拍片子的热情, ![]() ![]() |
[57 楼] xiaohan926
[泡菜]
18-10-24 19:38
六字箴言:爱玩玩,不玩GU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