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微单套头E1650加近摄接圈秒变可变焦防抖超级微距镜头
4112 122
[94 楼] woodysh [泡菜]
17-11-25 18:19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5 14:13
你不是不玩了吗,怎么又腆着脸回来了?
早点承认不懂不就行了?
问题来了,既然你屁都不懂,为什么还敢整天在网上吹牛逼装大师??

今天小爷带你复习一下高中光学

镜头内都有两个虚拟平面前主平面和后主平面

其中被拍摄物体到前主平面的距离为物距u,后主平面到CMOS/底片的距离为像距v

按照高斯成像公式,当镜头无限远对焦时,像距v=镜头焦距f;当对焦距离逐渐变近时,v=(1+m)f,此处m即为放大倍率

一个镜头既可以通过缩小f来增大m,也可以通过提高v来增大m,也可以两者并用。使用增距环就是提高v,且环长=v新加的长度△v,可得额外的倍率△m=△v/f

和你的法兰距有关系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不要说小爷忽悠你啊,自己随便抓本光学书检验一下去

至于你的实验错在哪儿?


说的太在理了,这脸打的他晕头转向,哈哈哈
[93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5 18:10
长焦尽管赶不上单反,但虚化效果也还是有的
[92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5 18:09
松下FZ1000近拍有时也不错
[91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5 17:56
不要吵了,不要吵了,发片发片 本帖最后由 johnnymathis 于 2017-11-25 17:57 编辑

[90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5 17:21
比利学摄影 发表于 2017-11-25 17:17
你也是闲得蛋疼

本来以为丫只是不学无术又喜欢信口开河,这一套下来发现原来根本就是IQ低
[89 楼] 比利学摄影 [资深泡菜]
17-11-25 17:17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5 15:05
哇,你这个弱智程度已经完全没救了

我只解释最后一次:一个50mm、放大倍率为m的镜头,在无环状态下的最小像距永远是50mm,最大像...

你也是闲得蛋疼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88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5 15:08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5 15:05
哇,你这个弱智程度已经完全没救了

我只解释最后一次:一个50mm、放大倍率为m的镜头,在无环状态下的最小像距永远是50mm,最大像距永远是(1+m)*50mm

和这个镜头的法兰距没有任何关系

听不明白就没办法了,遇到傻子我还能怎么办?

嗯,相信你也没得解释了,理论和实践,你,双输,还有啥好说的? 早就提醒你了,别越描越黑
[87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5 15:05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5 15:02
呵呵,首先,我为啥一定要无限远?其次,50mm的镜头,我多加些接环,13+20+36=69mm,像距v还是50mm?

哇,你这个弱智程度已经完全没救了

我只解释最后一次:一个50mm、放大倍率为m的镜头,在无环状态下的最小像距永远是50mm,最大像距永远是(1+m)*50mm

和这个镜头的法兰距没有任何关系

听不明白就没办法了,遇到傻子我还能怎么办?
[86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5 15:02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5 14:57
天呐,你这个智商已经登峰造极了

一早就提示你了,无限远对焦的时候v一定等于f,你法兰距是长是短,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看来你不仅是没上过学的问题了,这特么就是个※※啊?

呵呵,首先,我为啥一定要无限远?其次,50mm的镜头,我多加些接环,13+20+36=69mm,像距v还是50mm?
[85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5 14:57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5 14:49
首先,对于拿出真凭实据讨论问题的态度,我表示很赞赏,嗯,还有感谢。。。虽然口气并不友好,但这都完全无妨。

本资深有时会谦卑一些,有时会嘚瑟一些,视情况,这样回复你的问题,满意吗?

本资深,哦,你口中的傻子,文盲,姑且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嗯,应该是对的,我只是善意提醒一下:你的公式 m=v/u=v/f-1 中的那个最关键的V,如果做个分解,法兰距的占比您估计有多大?

呵呵,搞了半天,证明了自己对手的说法,打了自己的脸,嗯,高!实在是高!

天呐,你这个智商已经登峰造极了

一早就提示你了,无限远对焦的时候v一定等于f,你法兰距是长是短,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看来你不仅是没上过学的问题了,这特么就是个※※啊?

[84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5 14:49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5 14:13
你不是不玩了吗,怎么又腆着脸回来了?
早点承认不懂不就行了?
问题来了,既然你屁都不懂,为什么还敢整天在网上吹牛逼装大师??

今天小爷带你复习一下高中光学

镜头内都有两个虚拟平面前主平面和后主平面

其中被拍摄物体到前主平面的距离为物距u,后主平面到CMOS/底片的距离为像距v

按照高斯成像公式,当镜头无限远对焦时,像距v=镜头焦距f;当对焦距离逐渐变近时,v=(1+m)f,此处m即为放大倍率

一个镜头既可以通过缩小f来增大m,也可以通过提高v来增大m,也可以两者并用。使用增距环就是提高v,且环长=v新加的长度△v,可得额外的倍率△m=△v/f

和你的法兰距有关系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不要说小爷忽悠你啊,自己随便抓本光学书检验一下去

至于你的实验错在哪儿?

首先,对于拿出真凭实据讨论问题的态度,我表示很赞赏,嗯,还有感谢。。。虽然口气并不友好,但这都完全无妨。

本资深有时会谦卑一些,有时会嘚瑟一些,视情况,这样回复你的问题,满意吗?

本资深,哦,你口中的傻子,文盲,姑且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嗯,应该是对的,我只是善意提醒一下:你的公式 m=v/u=v/f-1 中的那个最关键的V,如果做个分解,法兰距的占比您估计有多大?

呵呵,搞了半天,证明了自己对手的说法,打了自己的脸,嗯,高!实在是高!
[83 楼] 时光捕手 [资深泡菜]
17-11-25 14:28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5 06:13
你不是不玩了吗,怎么又腆着脸回来了?
早点承认不懂不就行了?
问题来了,既然你屁都不懂,为什么还敢整天在网上吹牛逼装...

本帖由 Sony 客户端发布
[82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5 14:13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5 08:22
本黑是不懂啊,光学就高中物理学过,基本都还都还给老师了,隐约记得小孔成像原理

不过,你能证明自己很懂嘛?很懂的话,你为啥回答不出我问你的第二个问题?

一个伪民科,就别装了,坦荡些会死吗?

你不是不玩了吗,怎么又腆着脸回来了?
早点承认不懂不就行了?
问题来了,既然你屁都不懂,为什么还敢整天在网上吹牛逼装大师??

今天小爷带你复习一下高中光学

镜头内都有两个虚拟平面前主平面和后主平面

其中被拍摄物体到前主平面的距离为物距u,后主平面到CMOS/底片的距离为像距v

按照高斯成像公式,当镜头无限远对焦时,像距v=镜头焦距f;当对焦距离逐渐变近时,v=(1+m)f,此处m即为放大倍率

一个镜头既可以通过缩小f来增大m,也可以通过提高v来增大m,也可以两者并用。使用增距环就是提高v,且环长=v新加的长度△v,可得额外的倍率△m=△v/f

和你的法兰距有关系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不要说小爷忽悠你啊,自己随便抓本光学书检验一下去

至于你的实验错在哪儿?

一个变焦镜头在最近对焦时,焦距是会改变的,这个实际焦距姑且叫f0,你不知道它是多少;
一个变焦镜头的最大倍率不一定在望远端,假设望远端实际最大倍率为m0,你也不知道它是多少;
每个镜头的m0和f0都不一定一样

所以实际放大倍率=m0+△v/f0

这个公式里三个变量,你只能确保其中一个是匹配的,有两个你甚至连数值都不知道,那你两个镜头横向对比有个屁用???????????

没有理论基础的文盲,就连实验都设计不出来
[81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5 13:03
johnnymathis 发表于 2017-11-25 10:54
多谢鼓励!开车出游实在不想带单反,一是太重,二是太大太占地方,我出游都是睡在车上(可以看看我在汽车板块的另一个帖子),车上的空间已经被我用到了极致,摄影器材如果需要一个很大的包来装,很占地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离开车子的时候,如果背上,太重太累,如果放在车上,又怕万一有人砸玻璃,用这些老微单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一是用起来方便,不用来回换镜头,二是不占地方,我一个小包就把五台相机全部塞进去了,相机相互叠放,中间用泡沫隔离,很省地方,扫街就用松下FZ1000,画质还不错,长焦可以达到400,基本够用了,一般离开车子用另一个 更小的包装两个机器,其余三个就扔在车上,万一有人砸玻璃偷走也不值什么钱,更重要的是拍延时摄影方便,可以三台机器同时工作,这次去德钦的雾浓顶,运气不错,正好遇上卡瓦博格露出真容,日照金山也就几分钟,我用三台机器拍延时,不同焦距和不同构图,拍摄成功率大大提高。我的汽车露营方式最适合拍延时摄影,可以边拍边做饭,边拍边睡觉,拍摄和生活生存两不误,去川滇藏一路上都在拍,总共拍了最少五万多张照片,大小将近400GB。这次川滇藏之行总共44天43夜,除过徒步雨崩村人车分离,在华姐的徒步者之家住了一夜之外,其余42也都是睡在车上,而且 ...

楼主玩的潇洒
[80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5 10:54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5 07:44
很棒的作品。难怪搞这么多微单,拍这个还真很合适,不错的玩法。
多谢鼓励!开车出游实在不想带单反,一是太重,二是太大太占地方,我出游都是睡在车上(可以看看我在汽车板块的另一个帖子),车上的空间已经被我用到了极致,摄影器材如果需要一个很大的包来装,很占地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离开车子的时候,如果背上,太重太累,如果放在车上,又怕万一有人砸玻璃,用这些老微单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一是用起来方便,不用来回换镜头,二是不占地方,我一个小包就把五台相机全部塞进去了,相机相互叠放,中间用泡沫隔离,很省地方,扫街就用松下FZ1000,画质还不错,长焦可以达到400,基本够用了,一般离开车子用另一个 更小的包装两个机器,其余三个就扔在车上,万一有人砸玻璃偷走也不值什么钱,更重要的是拍延时摄影方便,可以三台机器同时工作,这次去德钦的雾浓顶,运气不错,正好遇上卡瓦博格露出真容,日照金山也就几分钟,我用三台机器拍延时,不同焦距和不同构图,拍摄成功率大大提高。我的汽车露营方式最适合拍延时摄影,可以边拍边做饭,边拍边睡觉,拍摄和生活生存两不误,去川滇藏一路上都在拍,总共拍了最少五万多张照片,大小将近400GB。这次川滇藏之行总共44天43夜,除过徒步雨崩村人车分离,在华姐的徒步者之家住了一夜之外,其余42也都是睡在车上,而且几乎有38天有热水澡可洗,还有两次有热水但天气太冷没有洗澡。我露营过夜的最高海拔是4760米的业达山半山腰,从主公路顺着500KV线路施工便道往山顶方向开了四五公里,还在山上五六级的大风中洗了一个热水澡,总的来说舒适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哪位影友热衷延时摄影和汽车露营,欢迎单独跟我交流。
[79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5 10:30
pencil2010 发表于 2017-11-25 10:07
求私信地址
私信你了
[78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5 10:29
午夜徘徊08 发表于 2017-11-24 20:11
真棒呀~~~求私信地址
私信你了
[77 楼] pencil2010 [泡菜]
17-11-25 10:07
求私信地址
[76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5 08:22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4 20:14
哈哈哈哈,缩卵了

我就知道你连基本的光学运算都不懂

本黑是不懂啊,光学就高中物理学过,基本都还都还给老师了,隐约记得小孔成像原理

不过,你能证明自己很懂嘛?很懂的话,你为啥回答不出我问你的第二个问题?

一个伪民科,就别装了,坦荡些会死吗?
[75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5 07:44
johnnymathis 发表于 2017-11-24 16:09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5NDA3NjEyOA==.html?spm=a2h0k.8191407.0.0&from=s1.8-1-1.2

我今年春夏之交独闯川滇藏的延时摄影作品,总共跑了43天,行程7600公里

很棒的作品。难怪搞这么多微单,拍这个还真很合适,不错的玩法。
[74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4 20:14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4 20:06
O(∩_∩)O哈哈~,我倒是想看看有谁会信你,本民科水平就够烂了,不成想居然遇到了更烂的李鬼民科,好玩。。。

谢谢你的表演。。本黑不陪你玩了。。。


哈哈哈哈,缩卵了

我就知道你连基本的光学运算都不懂

[73 楼] 午夜徘徊08 [泡菜]
17-11-24 20:11
真棒呀~~~求私信地址
[72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4 20:06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4 20:01
连基本理论都不懂的人连自己的实验错在哪里都不知道

老老实实承认不会,我可以大发慈悲的抽5分钟出来教教你

O(∩_∩)O哈哈~,我倒是想看看有谁会信你,本民科水平就够烂了,不成想居然遇到了更烂的李鬼民科,好玩。。。

谢谢你的表演。。本黑不陪你玩了。。。
[71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4 20:01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4 19:56
藕,那你画画光路图啊,上公式也行啊,不过,你是不是弱智的连实践检验理论都本末倒置了吧?

连基本理论都不懂的人连自己的实验错在哪里都不知道

老老实实承认不会,我可以大发慈悲的抽5分钟出来教教你
[70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4 19:56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4 19:53
别随便,一张简单的光路图+几个非常简单的公式,比你拍这玩意花的时间还短

检验你上没上过学的时候到了

还有啊,镜头的放大倍率标的也不一定是长焦端倍率,你连这种常识都搞不清楚在这儿做民科实验做得和真的一样

藕,那你画画光路图啊,上公式也行啊,不过,你是不是弱智的连实践检验理论都本末倒置了吧?
[69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4 19:53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4 19:48
呵呵,事实面前,狡辩显得好苍白。。。随便啦,反正越抹越黑

要不,你回答另一个相关问题:为啥A口的微距接环,尺度普遍大于E口的?


别随便,一张简单的光路图+几个非常简单的公式,比你拍这玩意花的时间还短

检验你上没上过学的时候到了 实在做不出来的话叔叔可以教你哦

还有啊,镜头的放大倍率标的也不一定是长焦端倍率,你连这种常识都搞不清楚在这儿做民科实验做得和真的一样 本帖最后由 zeratulmrye 于 2017-11-24 19:54 编辑

[68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4 19:48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4 19:41
我之前早就说了镜头近摄状态下的焦距和标称50mm是不一样的,还跟我来这一出,简直妈的※※

你的直觉=垃圾,毕竟是连检测线都能当成基线的人任何一个学过点光学皮毛的人直接公式就能推导出放大倍率,你什么时候给大家表演一个证明一下你的能力?

呵呵,事实面前,狡辩显得好苍白。。。随便啦,反正越抹越黑

要不,你回答另一个相关问题:为啥A口的微距接环,尺度普遍大于E口的?
[67 楼] zeratulmrye [泡菜]
17-11-24 19:41
qumiq3 发表于 2017-11-24 19:35
打脸的最佳方式,是有图有真相。。。 嗯,这也顺便证明本黑除了可以键摄,也是可以机摄的哦。

我手头有大法的DT1650,这头的放大倍率0.2,跟E1650的0.215几乎相同,然鹅,A口的接环我用了36mm的(A口接环套装尺度都比较大,分别是13、20、36),比楼主10+16mm的还大10mm,我在50mm焦段却只能拍出跟楼主用26mm接环几乎一样的尺度。

当然,如果你们想看有exif的也完全没问题,本黑后面可以奉上,这个A口头几乎人人都有,别人也可以试一下。

其实,这个不用看理论,直觉就能判断,A口法兰距44.5mm,E口才18mm,增加同样厚度的接环,对E口光路加长的影响肯定更显著,对放大倍率的改变自然会不一样。


我之前早就说了镜头近摄状态下的焦距和标称50mm是不一样的,还跟我来这一出,简直妈的※※

你的直觉=垃圾,毕竟是连检测线都能当成基线的人任何一个学过点光学皮毛的人直接公式就能推导出放大倍率,你什么时候给大家表演一个证明一下你的能力?

[66 楼] qumiq3 [禁言中]
17-11-24 19:35
zeratulmrye 发表于 2017-11-24 15:49
弱智吗,放大倍率当然一样了

请问你这个弱智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法兰距对放大倍率的影响吗?

F1.4精度是你佳能爸爸自己在论文里写的,你怎么就不承认了呢?

打脸的最佳方式,是有图有真相。。。 嗯,这也顺便证明本黑除了可以键摄,也是可以机摄的哦。

我手头有大法的DT1650,这头的放大倍率0.2,跟E1650的0.215几乎相同,然鹅,A口的接环我用了36mm的(A口接环套装尺度都比较大,分别是13、20、36),比楼主10+16mm的还大10mm,我在50mm焦段却只能拍出跟楼主用26mm接环几乎一样的尺度。

当然,如果你们想看有exif的也完全没问题,本黑后面可以奉上,这个A口头几乎人人都有,别人也可以试一下。

其实,这个不用看理论,直觉就能判断,A口法兰距44.5mm,E口才18mm,增加同样厚度的接环,对E口光路加长的影响肯定更显著,对放大倍率的改变自然会不一样。
[65 楼] johnnymathis [泡菜]
17-11-24 17:43
jerey 发表于 2017-11-24 10:46
对这个接圈感兴趣,麻烦私信一下马云家的链接,谢谢!!
私信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