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19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3 09:40
白玉谷纹龙形佩【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周朝、汉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热于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学的形成,兴起了一股复古集古玉的热潮,为满足社会需要,宋代访古玉大量涌现。
[19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3 09:34
迦陵频伽饰【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迦陵频伽,意译为妙音鸟,传说是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鸟,是佛教经典中经常提到、佛教艺术中经常表现的一种半人半鸟的形象。
[19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3 09:26
白玉迦楼罗形饰【辽金,公元907年—1234年】
圆雕兼镂雕人首鸟身像。作品材质纯净,雕琢精致,玉匠分别运用了镂雕、高浮雕、镶嵌等多种工艺技法,把玉迦楼罗琢制惟妙惟肖。
迦楼罗是印度传说中的大鸟。后世,常见到塔顶四角及豪宅大院房脊角上,都置有金翅鸟,可见它会起到驱灾辟邪作用。
[19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3 09:21
白玉飞天【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宋代,玉不再是皇家专用,而进入流通市场,民间琢玉主要的消费对象已不完全是宫廷※※贵族,也不是文人雅士,而是对玉器十分迷恋的普通百姓,因此宋代出现了平民化的世俗题材玉器。
[19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3 09:19
青玉鹅【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北宋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更加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城市经济的繁荣,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
[18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3 09:16
白玉驼貛【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18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2:29
白玉兽【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宋朝是中国※※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
[18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2:26
黄玉骆驼【唐代,公元618-907年】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18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2:24
青玉卧兽【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南北朝是中国※※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18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2:17
黄玉瑞兽【南朝】
魏晋南北朝玉器,其玉器的风格特点是简单,用途简化。汉代以前盛行的礼仪玉,魏晋南北几乎不见,偶尔所见琮璧礼玉,或是前代旧玉,或是仿摹,没有创新。魏晋南北朝玉器,有所创新并打上时代特点的,要推日用玉和装饰玉。
[18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2:12
金缕玉衣【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18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1:16
青玉谷纹龙形佩【战国,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礼玉减少,装饰玉大增,纹饰细密繁缛,由简向繁演变。战国时期,玉器更加多样,造型生动活泼,各种S形龙凤玉佩大量出现,线条生动,装饰华美。
[18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1:12
黄玉凤形佩【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殷商时期鸟的冠饰变化最多,以方形高冠最为突出。
[18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1:09
青玉龙形佩【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构思巧妙,造型规整,线条娴熟流畅,是商代晚期典型龙形佩饰。
[18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1:01
青玉鸟形佩【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殷商玉器与原始社会玉器相比有明显变化,商代早期的二里头文化所出的玉器,其造型、雕琢、钻孔、抛光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7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0:57
双鸟形玉璜【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6千年】
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璜是种弧形的玉器
[17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0:49
黄玉鸮形佩【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6千年。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造型非常具有时代性,概括洗炼,重点部位突出,又有不同于一般特征的神韵。如红山玉器的动物造型,既生动,又拙朴、豪放。
[17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0:13
双鲤纹镜【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上京巡院】
此镜应为金代官铸铜镜。双鲤纹是金代铜镜的主要题材,反映了女真族早期渔猎生活中对水与鱼的崇拜。上京巡院应为官署名,辽始置五京警巡院,金沿置,是验查铜镜的专门场所。
[17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0:04
达摩渡海故事葵花镜【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八瓣菱花形,圆钮,素缘。钮右侧为达摩踏浪乘风而行。左侧是海浪及庙宇状建筑物。图案取材于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南朝·宋时航海到中国的故事。
[17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10:01
双鸾衔绶纹葵花镜【唐代,公元618-907年】
双鸾衔绶纹镜在唐代中期开始流行,由相对的两只鸾鸟、孔雀、鹊鸟等鸟类组成图案,也称为对鸟镜,纹饰绚丽多姿而富于变化。
[17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44
仙山并照四灵纹镜【隋代,公元581年-618年】
半圆钮,兽纹钮座,内区饰有浮雕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外区有楷书铭文“仙山并照,智水齐名,花朝艳采,月夜流明。龙盘五瑞,鸾舞双情,传闻仁寿,始验销兵。”四言诗句一周。根据镜铭,此类镜的题材始见于隋仁寿年间。
[17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41
长乐未央羽人神兽纹镜【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
古代铜镜不仅可以用来整妆照容,其背面内容丰富的纹饰、隽秀的铭文更是体现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人高超的铸造技艺。
[17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34
四山纹镜【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
山字纹是战国铜镜的特色纹饰。
[17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31
紫砂茶具【清代,吕尧臣铭】
[17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27
缠枝莲纹兽耳香炉【明宣德,公元1425年-1435年】
宣德炉是中国※※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
[16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22
紫砂环钮壶【清代,陈曼生】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
[16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2 09:15
梅花玉版笺【清代,公元1644-1911年】
清代名纸。梅花玉版笺始制于清康熙年间,纸为斗方式,原料为皮纸,经施粉、打蜡、砑光,再以泥金绘制碎冰纹、梅花纹于上的一种高级笺纸。纸的左下角印有“梅花玉版笺”的朱色小长方标记,待至乾隆年间,此纸的制作加工更加精良,有的成为宫廷专用纸,代表着当时制纸的最高工艺。
[16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20:00
龙宾十友墨【清代,公元1644-1911年,吴天章】
“龙宾十友”墨是集锦墨的一种。集锦墨始于明万历年间,内容或集※※故事,或集神话传说,格局无定式,或四或五、或八或十为一组,再配以漆匣,俗称套墨。
吴天章,名倬,字织云,诏安人,生于明末崇祯年间。为清初徽州休宁派的制墨高手。
[16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57
秦权墨【清代,公元1644-1911年,胡开文】
“胡开文”,是清代著名制墨家胡天柱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所创的墨业店号,盖取“天开文运”之意。胡天柱,字柱臣。先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墨店,其后分店和新店广泛散布在扬州、杭州、上海、汉口等地,其繁盛的态势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
[16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53
矾红彩御题诗文水盂【清嘉庆,公元1796年-1820年】
矾红创烧于明嘉靖间。到清康熙时,矾红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艳丽,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绘制纹饰或施于纯色釉器。嘉庆以后,矾红色泽不甚佳,至光绪时才稍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