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2425 2500
[16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49
釉里三色花蝶纹笔筒【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体“刻划”与釉彩“着色”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器物表面纹饰均凸凹起伏。加上釉下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富于立体感,使得釉下彩绘制瓷工艺更前进了一步,更加绚丽丰富,更具观赏性。
[16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45
青花轮纹蒜头扁壶【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
明永乐朝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16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42
青花花卉纹盘【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16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41
青花花卉纹蒜头瓶【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等。
[16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9:38
青花缠莲喜字纹碗【清宣统,公元1909—1911年】
外壁以青花绘勾连的宝相花、莲花、蝙蝠、寿桃等纹饰,将两个青花双喜字围拢其间,青花色艳明亮,花卉线条圆润有力。
[15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2:17
青花荷花鸳鸯纹盆【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
光绪青花瓷在器物线条的圆润、胎体的轻薄上已超过道光、咸丰和同治。仿康、雍、乾的器物,虽难以乱真,但从造型上看却已伯仲不分了。
[15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2:16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
光绪官窑瓷器的造型比道光、咸丰和同治时期丰富的多,凡是康、雍、乾时期有的较高档的品种,光绪时期都有仿制。
[15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2:12
青花暗八仙纹玲珑盖碗【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
光绪官窑青花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优质的仿品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部分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光绪特点。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8-4-11 12:13 编辑

[15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2:09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清咸丰,公元1851—1861年】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景德镇处于交战地区,故御窑厂在咸丰五年(1855年)基本停烧,目前所见咸丰官窑瓷器多是在咸丰五年以前烧制的,数量极少。
[15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2:07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清嘉庆,公元1796年-1820年】
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制瓷工艺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到嘉庆后期,青花瓷以日用瓷、粗瓷为主,陈设瓷逐渐减少。无论从瓷器的质量还是艺术水准来看,都远不如乾隆时期。
[15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2:04
青花牵牛花纹象耳折方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乾隆青花的各式瓷瓶最大特点是往往在颈部加双耳,它使器形更中匀称完美。这种造型风格对嘉庆以后各朝的瓷器制作有很大影响。
[15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0:16
青花花果纹蒜头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乾隆青花既有继承前朝康熙、雍正青花式样,也有仿制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式样,仿古铜器式样,外销式样,还有创新式样,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瓷、陈设观赏瓷、文房用具等。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
[15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0:13
青花八仙人物图攒盘【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青花瓷仍是乾隆朝景德镇瓷器的主流产品,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的烧造量都超过※※上任何朝代遗留下来的传世品,也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
[15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0:11
青花万寿无疆八宝纹碗【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精瓷与粗瓷的差别很大。
[15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10:09
青花缠枝莲纹橄榄尊【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14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46
青花花卉纹三羊尊【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
[14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30
青花双龙赶珠纹琵琶尊【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
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尽管不是官窑的主流产品,但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无法比拟的。
[14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28
青花缠枝八宝纹盘【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14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25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
天球瓶始烧自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康熙时偶见,雍正、乾隆时期较多,因造型庄重大方,一向为市场上的热门器式。
[14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22
青花“玉堂佳器”款麒麟纹盘【清顺治,公元1643年-1661年】
麒麟芭蕉是顺治青花瓷的典型纹饰,有“八旗”谐音之说。口沿一圈酱釉也是顺治瓷常用的装饰手法。
[14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18
青花开光山水图镂空碗【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清代康熙朝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14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1 09:15
青花博古图茶壶【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等。
[14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8:35
青花草叶纹托盏书灯【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
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结构精巧,器型圆柔纤丽,修长俊秀,陈设与实用保持完美的结合,形成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
[14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8:31
青花缠枝菊纹折腰碗【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
清雍正时期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财力雄厚,国内外市场活跃,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
[14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8:29
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
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尽管不是官窑的主流产品,但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无法比拟的。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
[13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7:16
青花福禄寿三星图棒槌瓶【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
最能体现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风格上模仿名画家的笔法,立体感很强,画法精细,分色层次鲜明,浓淡相宜。画面效果讲究意境美,整体给人以疏朗清闲的感觉。
[13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7:15
青花鹤鹿同春图觚【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改变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最多能分出※※种色阶。
[13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7:12
青花人物图观音尊【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
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13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5:04
青花饲马图莲子罐【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
明崇祯朝历时17年,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产,当时仍有民窑瓷大量出口。制瓷质量明显下降。从明清制瓷史来看,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有细器和粗器之分。
[13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10 15:00
青花花卉纹长方盒【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
万历青花胎土淘炼不够精细,所以总体质地不如前朝,较粗松,制作工艺也不如前朝精细。官窑小件器物胎体精细致密,且白腻,大器稍差,釉面光润肥厚,足内施亮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