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25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12:20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北齐,公元550-577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全像高136厘米,贴金彩绘。从冠饰以及双手抱住璎珠的化佛形象看来,当是最受尊崇的※※※菩萨之像。全像对人体造型能力的把握,富丽珠璎的装饰尤为出色。造像仅在冠饰与右手臂有所残断缺损,大部仍是相当完好。从出土时像躺土中的现场图片,已可预见其为重要的杰出代表作品,使人联想到在灭法毁像的当时,人们也不忍将其过分破坏。 ![]() |
[25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11:57
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公元550-577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石灰石质。螺形发髻,面相圆润,眼睛微睁,面部、颈部、胸部贴金。身披右袒式袈裟,半遮右肩,红色袈裟饰有绿边,衣纹为阴线刻,袈裟轻薄贴体。 ![]() |
[25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11:52
彩绘高浮雕飞天【北魏-东魏,公元386-550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公元455年,北魏太武帝首启灭佛事件,随后的几百年中,又接连发生了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以及后周世宗灭佛事件,史称“三武一宗”灭佛。青州龙兴寺的佛像也未能幸免,又连年的战乱,使龙兴寺佛像遭到严重破坏。 ![]() |
[25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10:20
彩绘石雕托塔飞天【北魏-东魏,公元386-550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当人们看到那些面带微笑的佛像、衣着雍容华贵的菩萨、呼之欲出的飞天、生动活泼的※※时,无不被其深深折服。 ![]() |
[25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10:15
彩绘石雕佛头像【北齐,公元550-577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佛教美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的实物资料。 ![]() |
[24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10:04
贴金彩绘汉白玉菩萨立像【北齐,公元550-577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龙兴寺遗址大型佛教造像窖藏坑,出土各类造像400余尊,其中以北魏至北齐时期造像数量最多。这尊菩萨最为引人瞩目,其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全像高136厘米,石灰石质,贴金彩绘。 ![]() |
[24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09:54
彩绘菩萨立像【东魏,公元534-550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佛教造像明显地吸收南北两地特点,在形象塑造和衣饰雕饰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青州单体佛像以弥勒和释迦牟尼造像为多。 ![]() |
[24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09:48
石雕三尊像【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尼智明。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就逐渐成为一个佛教中心。三尊像的主尊波发高髻,面相清瘦,杏眼长目,嘴角含笑。身着褒衣博带式服装。二胁侍头戴宝冠,面露微笑,身着南朝妇女中常见的红色交领大袖衫,饰红色披帛。背屏侧面彩绘僧尼像四身。造像下连长方形基座,上题发愿文。 ![]() |
[24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09:40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东魏,公元534-550年,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佛教造像400余尊,因其造像数量多,贴金彩绘保存好,雕刻精,跨越时间大,而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始建于北魏,到明代初年被毁,共存世达800余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10月,当时的青州师范学校在平整操场时,偶然发现了一座长方形的土坑窖藏。经过考古人员的抢救整理,出土了这批珍贵的佛造像。造像所属年代自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跨度约500余年。 ![]() |
[24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1 09:34
陶刀【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的陶器种类丰富,数量多达600余件。包括鼎、盒、壶、盘、盆、尊、耳杯、簸箕、刀等,器表一般施彩绘,有朱、紫等色,组合成以云气为主的图案,大部分已剥落。 ![]() |
[24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59
骑马俑【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骑俑服饰华美,面容肃穆威武,胯下战马健硕,出征在即、胜券在握的感觉跃然于眼前。 ![]() |
[24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56
长袍男立俑【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香山汉墓出土人俑近800件,可分为立俑和骑俑。长袍男立俑,方冠,束髻,身着及地长袍,手拱而立。他们的冠帽带,有的用泥条粘在下巴上,有的则是在下颌处用紫褐色彩绘勾勒,整体感觉大方威仪。 ![]() |
[24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24
陶马【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陶马350件,或张口长啸,或昂首侧目,或低头嘶鸣,各具神态。做工精致,肢体比例准确匀称,有枣红、白、黑、花等多种色彩,周身饰有彩绘,马具马饰一应俱全,尤其是披挂于马背上的彩绘马鞍,线条清晰流畅,精美异常,为研究汉代马具提供宝贵资料。 ![]() |
[24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19
长袍女立俑【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香山汉墓彩绘陶最卓著的特点是精致细腻的彩绘。衣冠服饰色彩主要有紫、粉红、黄、黑等。诸多色彩中最让人振奋的当属紫色,此色叫中国紫,又名汉紫,是两千年前的一种人工合成颜色。当今科技水平可以轻松地分析出中国紫的分子构成,但两千多年以前的人们是如何合成这种颜色的,目前仍是未解之谜。 ![]() |
[24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15
长袍女立俑【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香山汉墓彩绘陶最卓著的特点是精致细腻的彩绘。人俑形态逼真,面容清晰,五官、胡须、冠服细节等表现手法极具真实感和艺术感。 ![]() |
[23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13
长袍男立俑【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
2006年由山东省考古所和青州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陶器2000余件,青铜质、铁制武器2000余件。因陶器彩绘保存完好,数量大,资料价值高,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 |
[23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08
舍利塔下铭【隋代,公元581-618年,益都县文庙移入】
隋唐时期,青州经济空前繁荣,碑碣艺术也进入鼎盛时期,记述内容广泛,书法上形成了以楷书为主,行、草、隶、篆并行的格局。隋代舍利塔下铭,青州胜福寺遗物,志文记载了隋仁寿元年(601年)青州在胜福寺奉旨造塔安放舍利的情况。此碑与史※※载互相印证,为佛教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山东境内仅此一块。 ![]() |
[23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04
武将石俑【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东高镇核桃园村出土】
古人把立于墓前的石人称为“翁仲”。这些都是用整块石灰石圆雕而成。原为明代大臣崔迪墓前所立。文臣持笏,武将持剑,均方面大耳,神情各异。相传崔迪曾帮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其死后,朱元璋下令为其设置翁仲,意为不受世人的干扰和破坏。 ![]() |
[23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7:00
吴道子观音像刻石【明代,公元1368-1644年】
这方观音菩萨像刻石,正中镌刻着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头顶披巾,面部表情宁静慈祥。体态丰满,胸前饰如意形花坠,着宽袖长衣,跣足立于波涛之上。观音菩萨的右上方还有三枝墨竹,左上方有一只云雀,菩萨脚下的海水中浮着一只净瓶,里面插着柳枝;右下方是善财童子,双手合十,呈半蹲状。在石刻的左边刻着两行小字“唐吴道子画像,明冯起震添竹重镌”。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擅画佛、道人物,笔迹落落,气势雄峻。冯起震也以善画墨竹著称。从题记中得知,这方石画像是当时冯起震根据吴道子的菩萨画像,并添上自己的墨竹,重新镌刻的。 ![]() |
[23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4:08
石守门军【隋代,公元581-618年】
隋朝是中国※※上,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国号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杨侑让位李渊,隋灭亡。国祚38年。 ![]() |
[23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4:03
玄武画像石【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玄武为龟蛇合体。龟作前进状,头高昂回转后视;蛇头直立于龟后,于龟头作对峙状。蛇身腾空弯曲作圆弧形,蛇身后部分缠绕龟体三匝,从龟尾部露出蛇尾,搭绕于蛇颈上。 ![]() |
[23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48
白虎画像石【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白虎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 |
[23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35
石雕佛头像【北魏-东魏,邵庄镇石佛寺遗址出土】
青州作为※※上的佛教圣地,寺院众多。在时间的长河中,虽然寺院大多被废弃,无迹可寻,但是精美的佛教造像却时常出土。继1996年轰动一时的龙兴寺佛教造像出土后,2012年在青州市邵庄镇岔河村南的石佛寺遗址上又出土一尊巨型石佛头像,这尊佛头,高约1.5米,直径约1米,重约2.2吨,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 |
[23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30
铜卧佛像【唐代,公元618-907年】
![]() |
[23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28
铜罗汉像【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
魏晋南北朝,青州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区,尤其是佛教艺术文化长足发展,寺院众多。 ![]() |
[22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11
铜观音像【金代,公元1115-1234年】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青州先后为金国和元朝占有,先后设山东东路、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等国家一级政区。 ![]() |
[22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08
白釉蛙形花盆【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捐赠】
![]() |
[22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06
银塔【清代,公元1644-1911年】
明朝建立,设山东行省,省会开始设在青州,后来迁到济南。从此青州由省级治地降为地级治地。青州的版图虽然在缩小,但文化教育仍然十分发达。 ![]() |
[22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3:02
木雕罗汉【明代,公元1368-1644年】
这一尊木雕罗汉是由黄杨木雕刻而成,线条流畅,刀工简洁,比例准确,造型生动,是木雕中的精品。你看他的神态似笑非笑,非常生动。著名书画家黄胄参观博物馆,便打趣为他取了个不太雅观的名字:“想入非非”。 ![]() |
[22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4-20 12:58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粮库古墓葬出土】
元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