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
19877 805
[414 楼] 光徽 [资深泡菜]
20-4-18 15:54
灸中脘时,哪里有病,艾炷的热量就会主动通窜到哪里,通窜的痛感要比烧灼皮肤的痛感强烈的多。一般会首先通窜到十二指肠的位置,然后通窜到贲门、胃部、幽门,若有肝病的患者,艾炷的热量就会自然通窜到肝区(这就是灸中脘可以治疗各种胃病、肝炎或胃癌、肝癌的原因)。此时你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待灸至二三百壮以后,胃部会在忽然间有一股清凉的感觉向下流动,通窜感就会在瞬间消失,津液会在同时涌上来,喉咙干痛的感觉也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你就会觉得胃部温热舒服,腹中就像有个热水袋一样,或有温水流动的感觉,此时绝对不会感到疼痛。从此,再灸50~100壮巩固一下即可。

刚看到资料,请教刘大夫,艾灸中脘穴有这么神奇吗
[413 楼] popopi [资深泡菜]
20-4-18 01:54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7 09:13
腰阳关是肾气的阀门,大肠腧是排泄的阀门吗?
这个‘关’字好似有点儿意思。
刚刚买的随身艾灸盒盒,正好能对准这俩穴位,谢谢大师。
另外,您闲了麻烦再给咱多说几个降压、通梗塞的穴位。
降压药啥的咱还继续不断,艾灸是新上马的项目。
昨天晚上俺把艾灸盒塞到会阴部了,一会儿就出汗了


南阳不少做艾条的厂家,都是艾绒压制的。

咿,老郭郭你熏那里做甚? 秒射爷?
[412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7 10:35
刘石 发表于 2020-4-17 09:46
 在说腰阳关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两句诗,叫做“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里的阳关在甘肃,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军事地位极其重要。因为位于南边,所以称之为阳关,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隘叫玉门关。玉门关原本叫阴关,与阳关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后来为了好听,改称玉门关,两道关隘一起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

  在我们人体上,也有这样两相呼应的两个“关隘”,这就是任脉上的关元和督脉上的腰阳关。关元穴很多人都知道,在腹部。关是关口,元是元气,关元就是元阴元阳相交之处。

  而腰阳关就相当于关元穴在背部的投影。腰是指位置在腰上;阳是指在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腰阳关就是督脉上元阴元阳的相交点。这个穴在人体的位置堪比上文中的阳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阳气通行的关隘。

  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尤其对于现代人经常犯的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扭伤等治疗效果非常好。发现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躺下来,趴着,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每次敷20分钟到半小时即可。如果身边没有合适的物品的话,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用大拇指在 ...

谢谢大师。
[411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7 09:46
 在说腰阳关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两句诗,叫做“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里的阳关在甘肃,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军事地位极其重要。因为位于南边,所以称之为阳关,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隘叫玉门关。玉门关原本叫阴关,与阳关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后来为了好听,改称玉门关,两道关隘一起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

  在我们人体上,也有这样两相呼应的两个“关隘”,这就是任脉上的关元和督脉上的腰阳关。关元穴很多人都知道,在腹部。关是关口,元是元气,关元就是元阴元阳相交之处。

  而腰阳关就相当于关元穴在背部的投影。腰是指位置在腰上;阳是指在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腰阳关就是督脉上元阴元阳的相交点。这个穴在人体的位置堪比上文中的阳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阳气通行的关隘。

  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尤其对于现代人经常犯的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扭伤等治疗效果非常好。发现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躺下来,趴着,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每次敷20分钟到半小时即可。如果身边没有合适的物品的话,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用大拇指在腰阳关的位置打转按摩,每次按揉100下,可以很好地改善疼痛的症状。

  中医将人体的颈、胸、腰椎分为三关,分别为风寒关、气血关、寒冷关。我们的腰阳关穴就在第四腰椎,正好处于寒冷关的中间地带,而这里又是阳气通行的关隘。很多老人到了冬天经常感到后背发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经络不通,阳气无法上行。这时候,只要打通了腰阳关,阳气顺行而上,所有的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

  如何找到腰阳光穴?腰阳关在髂骨的位置,髂骨就是我们平常系腰带的地方。找这个穴的时候,先顺着腰往下摸,会摸到腰下有一块骨头,这就是髂骨。将双手大拇指在髂骨的边缘固定住,然后双手食指在背后交会,在背后中点的连线处就是腰阳关。

名解:腰阳关。腰,穴在腰部也。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腰阳关名意指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的水湿在此沉降于下。本穴物质为腰俞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之气不能继续上行,本穴如同督脉水湿上行的关卡一般,故名腰阳关。阳关穴、脊阳关穴名意与腰阳关同。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89333 本帖最后由 刘石 于 2020-4-17 09:50 编辑
[410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7 09:13
刘石 发表于 2020-4-16 22:45
一身陽气阀门

腰阳关是肾气的阀门,大肠腧是排泄的阀门吗?
这个‘关’字好似有点儿意思。
刚刚买的随身艾灸盒盒,正好能对准这俩穴位,谢谢大师。
另外,您闲了麻烦再给咱多说几个降压、通梗塞的穴位。
降压药啥的咱还继续不断,艾灸是新上马的项目。
昨天晚上俺把艾灸盒塞到会阴部了,一会儿就出汗了
[409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7 07:58
刘石 发表于 2020-4-16 22:45
一身陽气阀门

嗯,好似三高病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408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6 22:45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6 14:43
到屋了,总阀门是啥意思?又是一对降压的穴位?


一身陽气阀门
[407 楼] 云门光影 [资深泡菜]
20-4-16 15:41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6 08:58
俺这会儿正在艾灸百会穴、涌泉穴、曲池穴、悬钟穴。
这是买艾灸盒给送的经络图上说的。
艾灸?是熏蚊子用的吗?
[406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6 14:43
刘石 发表于 2020-4-16 10:41
日常就腰阳关 大肠腧即可

调总阀门就行了

到屋了,总阀门是啥意思?又是一对降压的穴位?
[405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6 12:19
刘石 发表于 2020-4-16 10:41
日常就腰阳关 大肠腧即可

调总阀门就行了

这俩穴位是否都在背部?这会儿经络图在屋里搁着。
[404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6 10:41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6 08:58
俺这会儿正在艾灸百会穴、涌泉穴、曲池穴、悬钟穴。
这是买艾灸盒给送的经络图上说的。


日常就腰阳关 大肠腧即可

调总阀门就行了
[403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6 08:58
刘石 发表于 2020-4-14 22:48
不吃药做做艾灸也能好,艾灸是目前被低估的低成本医疗技术

俺这会儿正在艾灸百会穴、涌泉穴、曲池穴、悬钟穴。
这是买艾灸盒给送的经络图上说的。
[402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6 01:56
刘石 发表于 2020-4-15 17:27
来点干货

这个背下来的话还真是很有用。
[401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6 01:52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4 16:53
总的来说中医不是治病的,是维持平衡,疏通关系的。

是啊,似乎中医认为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不平衡和"不通"引起的,所以通过维持平衡和疏通经络达到除病的目的。经络的畅通和平衡很重要。
[400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6 01:38
刘石 发表于 2020-4-14 22:48
不吃药做做艾灸也能好,艾灸是目前被低估的低成本医疗技术

没错,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应该发展。 因为艾灸产生烟,我不大用,导引/按摩经常用。
[399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5 17:27
来点干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398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5 15:30
太没劲了 发表于 2020-4-15 09:29
各种方法都是有限制条件的,艾灸对于阴虚、血虚的女性来说得慎重!现在是好些搞艾灸的都强调长时间灸(至少半小时啥的),女性真这么整后就很大可能更加糟糕


你的顾虑推荐你看周楣声 灸绳

看完后解决你的疑惑

一本好书让你少走不少弯路,不用谢了
[397 楼] 太没劲了 [陈年泡菜]
20-4-15 09:29
刘石 发表于 2020-4-14 22:48
不吃药做做艾灸也能好,艾灸是目前被低估的低成本医疗技术


各种方法都是有限制条件的,艾灸对于阴虚、血虚的女性来说得慎重!现在是好些搞艾灸的都强调长时间灸(至少半小时啥的),女性真这么整后就很大可能更加糟糕 本帖最后由 太没劲了 于 2020-4-15 09:36 编辑
[396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4 22:48
artist 发表于 2020-4-14 14:14
数月前我老伴儿感冒,我利用家里存有的几位草药煎了汤剂给她,其中就包括您介绍的这个方子中的羌活、生姜和薄荷。以往需要折腾一周左右,然后咳嗽一个月左右的感冒,几小时后症状就基本消失,两天痊愈。


不吃药做做艾灸也能好,艾灸是目前被低估的低成本医疗技术
[395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4 16:53
总的来说中医不是治病的,是维持平衡,疏通关系的。
[394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4 14:14
刘石 发表于 2020-4-14 10:39
技术来了,你谈谈看法

人参败毒散
【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前胡6克,柴胡6克,甘草6克,人参6克,茯苓9克,桔梗6克,枳壳6克,川芎6克,生姜6克,薄荷6克。
【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无汗,脉浮紧,苔白滑者。又如时疫、痢疾、疟疾、疮疡等,若有上述表证者,也可用。
【古籍论】本方是治外感风寒而又挟湿的通剂,常用于时疫,即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患。方中羌活、独活以发散风寒、胜湿、止痛为主。柴胡升清散热、前胡降气行痰,是为辅药。人参、甘草益气扶正,茯苓、桔梗宣肺化痰兼制。枳壳行气,川芎行血,生姜散寒,薄荷散热为引和。

人参败毒散
【别名】败毒散、羌活汤、十味汤、人参前胡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1.《寓意草》,伤寒病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其辨不可不明。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 ...

数月前我老伴儿感冒,我利用家里存有的几位草药煎了汤剂给她,其中就包括您介绍的这个方子中的羌活、生姜和薄荷。以往需要折腾一周左右,然后咳嗽一个月左右的感冒,几小时后症状就基本消失,两天痊愈。
[393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4 14:04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4 12:12
嘿嘿,只是不恰当的比喻而已。
鼻子里毛病的原因还是肺功能不好,强制性不让打喷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看似喷嚏不打了,肺里头的隐患还在。
咱们是好心好意的劝好,人家不听谁也没法子。

医不叩门,咱也别劝。没有中医人类也会存在,没有西医人类也会存在。咱们为了更有利于健康,接受中医。不接受的人也是他们的自由。只是如您所说,反对中医的举动确实令人费解。
[392 楼] 五十七岁 [泡菜]
20-4-14 12:12
artist 发表于 2020-4-13 23:41
算你狠!

俺宁可打喷嚏,也要保留鼻子。所以,保留中医是必要的。

嘿嘿,只是不恰当的比喻而已。
鼻子里毛病的原因还是肺功能不好,强制性不让打喷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看似喷嚏不打了,肺里头的隐患还在。
咱们是好心好意的劝好,人家不听谁也没法子。
[391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20-4-14 10:39
国砖 发表于 2020-4-13 14:04
原以为是技术贴,进来一看是传教贴


技术来了,你谈谈看法

人参败毒散
【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前胡6克,柴胡6克,甘草6克,人参6克,茯苓9克,桔梗6克,枳壳6克,川芎6克,生姜6克,薄荷6克。
【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无汗,脉浮紧,苔白滑者。又如时疫、痢疾、疟疾、疮疡等,若有上述表证者,也可用。
【古籍论】本方是治外感风寒而又挟湿的通剂,常用于时疫,即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患。方中羌活、独活以发散风寒、胜湿、止痛为主。柴胡升清散热、前胡降气行痰,是为辅药。人参、甘草益气扶正,茯苓、桔梗宣肺化痰兼制。枳壳行气,川芎行血,生姜散寒,薄荷散热为引和。

人参败毒散
【别名】败毒散、羌活汤、十味汤、人参前胡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1.《寓意草》,伤寒病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其辨不可不明。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
3.《张氏医通》:问时疫初起,用人参败毒,得毋助邪为虐之患乎,又何以治非时寒疫,汗后热不止?盖时疫之发,必入伤中土,土主百骸,无分经络,毒气流行,随虚辄陷,最难叵测。亟乘邪气未陷时,尽力峻攻,庶克有济。其立方之妙,全在人参一味,力致开合,始则鼓舞羌、独、柴、前,各走其经,而与热毒分解之门;继而调御津精血气,各守其乡,以断邪气复入之路,以非时之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人参之大力,不能载之外泄也。
4.《温病条辨》:此证乃内伤水谷之酿湿,外受时令之风湿,中气本自不足之人,又气为湿伤,内外俱急,立方之法,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以二活、二胡合芎?,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外出,喻氏所谓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中焦之湿,以桔梗开肺与大肠之痹,甘草和合诸药,乃陷者举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壮热者,非此不可也。
5.《成方便读》:方中必先以人参补正却邪。羌活走表,以散游邪,独活行里,以宣伏邪,柴胡、桔梗散热升清,枳壳、前胡消痰降气,川芎芳香以行血中之气,茯苓淡渗以利气中之湿,甘草协和各药,使之不争,生姜辟秽祛邪,令其无滞。于是各建其长,以收全功,皆赖人参之大力,驾驭其间耳。至于治痢用此者,此喻氏逆流挽舟之法,以邪从表而陷里,仍使里而出表也。

[390 楼] 霹雳大裤衩 [泡菜]
20-4-14 03:47
中医药作为安慰剂还是不错的。现代医学治不好的病拉到专治疑难杂症的老中医那里,给患者一点希望,应该能多活几天。
[389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4 02:14
"中医世家"对草药的"性味"、"归经"等也做了介绍:
[388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4 02:10
对中草药的"现代"研究已经很多了,并不像某类人指责的那样。

虽然这些研究似乎与中医理论不兼容,但是对于理解中医、用好中药还是有帮助的。几乎每一种草药的详细介绍都可以在"中医世家"网站找到。那里还有书籍、方剂、名医等介绍。

下图是-中药-钩藤 篇 的 截图:
[387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20-4-13 23:41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4-13 13:55
不如这样说:‘管它肺热、肺寒的,咱先把鼻子割了不打喷嚏再说’。

算你狠!

俺宁可打喷嚏,也要保留鼻子。所以,保留中医是必要的。
[386 楼] popopi [资深泡菜]
20-4-13 22:34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04-13 13:49
只要一截肢,伤口愈合还要消耗大量的元气,只剩一丝丝元气的晚期糖尿病经患者,经不起这样瞎折腾了啊同志。
用拔火罐先把脓拔出来再说,这...

头郭,俺不赞同哎。合并感染哎呀呀,不中。骨头黑了肯定要刮和截取。哎呀呀,这个口太重了。兰阳护校的小姑娘嘿嘿,拉一过来问让问让。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385 楼] 在路上玩石头 [泡菜]
20-4-13 15:01
五十七岁 发表于 2020-04-11 14:45
近来让人家艾灸铺艾灸了两次后,俺自己在给自己艾灸了十几天了。前天量血压后心情格外高兴,高压120,低压78。去年是130,90。(服药后) ...


中医有很多简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