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四)游天津,数近代风云人物 天津大学
6287 584
[31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20:30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14

      “卞氏旧宅”
      作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乡祠卞家”在世人眼中是个充满光辉与传奇的家族。天津卞氏家族的祖籍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 1715年,卞氏天津始祖卞瑛携家眷随宦来到天津,因旧宅在一乡祠旁,被称为“乡祠卞家”。
      “乡祠卞家”因“隆顺号”老铺发迹,起初是以布匹货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货栈。至卞家第四代传人卞树榕时,卞家依靠“隆顺号”货栈已经富甲一方,但祖籍南方的卞氏后人由于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卞树榕害怕家人为庸医假药所误,遂精心研习医理,亲制丸散膏丹,供家人及亲友用。1833年,卞树榕投资5000吊开设了一家药局。药局沿用卞家“隆顺”字号,并缀以卞树榕名字中的“榕”字,至此一个老字号“隆顺榕”诞生了。2003年,天津中药厂恢复了著名老字号,更名为天津隆顺榕制药厂。2006年,隆顺榕经商务部认定为天津市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
      1915年卞家第七代分家,14支搬往天津各处。上世纪三十年代卞家居津第八代行十六的卞颖新、卞益新、卞政新兄弟在睦南道买了6亩地,开始建造这栋小洋楼。
[31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20:26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13

      “卞氏旧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79号, 以前这座楼里居住的是卞家的卞颖新。
      旧宅建筑面积328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四层楼房,清水砖墙,缓坡瓦顶,顶部出檐,立面两侧前凸,各有一方形三层阳台。二层中部筑有一排半圆曲线形阳台,阳台正门两侧有绞绳式立柱,上部有欧式山花。整座楼房线条明快,庄重古朴,具有典型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建筑现状良好。
[31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15:21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12

“李勉之旧居”

      现部分为狗不理大酒店,部分为办公用房。
[31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15:20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11

“李勉之旧居”

      李勉之是天津近代著名民营企业家、原中天电机厂经理、天津市电机工业公司经理、天津市工商联常委。
      李勉之的父亲李希明是启新洋灰公司重要股东之一,后与人合资在天津开办了中天电机厂。1937年,李勉之聘请奥地利设计师盖苓设计并督建了这四栋古典风格的花园别墅,由李勉之、李允之、李进之、※※※兄妹四人居住。
[31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15:16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10

      “李勉之旧居”,睦南道74号,建于1937年,是由四幢相同的庭院式别墅组成的小型别墅群,建筑面积为1000平米,每栋别墅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局部三层,红瓦坡顶,外立面以卵石罩面。
[31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15:11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9


      “李赞臣旧居”,睦南道28-30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三层混合结构独立式住宅,外檐为红砖清水墙,楼层间窗间墙为水泥砂浆抹灰饰面。建筑造型严格对称,古朴庄重,一楼正立面设有三个拱形大门,二楼设有大型露台,有四棵六角形立柱,柱头为科林新式雕花。整座楼风格简洁、古朴。楼内客厅、书房、卧室、餐厅等一应俱全,装修讲究。大楼四周有高墙相围,自成院落,是一座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高级住宅楼。
      院外围墙上,一直挂着“李叔福旧宅”的牌子,实际房子的原主是他的父亲李赞臣,新中国成立后,李赞臣的儿子李叔福将房产转移到了自己名下。
      李赞臣(1882—1955),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的后代,家族以经营盐业为主。
      李家祖上原籍江苏昆山,清代来到天津落户,住在北门里户部街,繁衍了李氏家族。到李春城时,李家显赫一时,因李春城及后代爱做善事,故清※※赠予了“李善人”的称号。
      李春城共有四子十孙,李赞臣(1882年—1955年)是李春城的孙辈,是“李善人”第三代中举足轻重的人物。1921年李赞臣担任长芦盐区纲公所纲总,兼任纲商所办天津殖业银行经理。他除经营本家族所办和与本房弟兄合营的企业外,还独资开设了一些商号,如:“新光皮货店”“万和堂药店”。
      上世纪二十年代李赞臣父辈四房分家析产,各立门户,大家族从此瓦解。李赞臣和同胞兄弟三人全家老小搬到睦南道上的这栋小洋楼,该洋楼为李赞臣三个兄弟所建。
      如今有很多资料写到李叔福是曹锟的侄女婿,这些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李赞臣有三个亲生儿子,长子李伯福是曹锟的亲女婿,二子李亚福在国外,幼子为李叔福。
      新中国成立后,李赞臣辞退了家里的众多佣人,全家搬出睦南道,并联合李姓家族把花园(现人民公园)捐献给了国家。1955年,李赞臣去世。
[31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15:06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8


      “訾玉甫旧宅”,位于民园广场侧,大理道37号,现为天津卫生局幼儿园。
      訾玉甫旧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二层英式庭院建筑,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屋顶老虎窗采用巴洛克装饰符号,具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红瓦多坡屋顶,清水砖墙,正立面呈对称布局,规整大方。但可惜,高墙深院,黑铁大门,看不到完整的建筑。
      訾玉甫,工商界人士,天津祥发顺木器行经理。该木器行在天津近代被称为“津门木器销售第一家”。
[30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2 15:03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7


      “王益孙旧居”,河北路275号,民园体育场正东。
      王益孙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益德王”第三代。王家原籍山西,创业人王益斋精于生意,代为盐商们收购苇席、麻袋,从中获利,还被人称做“麻袋王”。后来,在城西永丰屯一带放印子钱(※※※),并开设了益德号钱铺,逐渐跻身“八大家”之列。王益斋的儿子王奎章很愿意让子弟们读书,以改变门风。礼聘张伯苓来自己的家馆教书
      到了“益德王”第三代王益孙,祖上传下的家业在他手上日渐兴盛。深受父亲的影响,他更重视教育,比起父亲来,他对新鲜事务的接受能力更强,希望子女和家人能得到更加系统正规的新式教育。1906年,南开中学建校时,王益孙捐出白银10000两,在他的带动下,天津各界的共同努力,学校共筹得经费26000余两白银,教室、办公室、宿舍、礼堂等很快建成。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时,王家游说盐商富户捐地捐物捐款,还一次捐出白银十万两。
[30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1 22:39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6

      “周明泰旧居”
      周明泰(1896-1994),字志辅,安徽建德(今东至)县人,周馥嫡孙(周学熙长子)。
      周明泰幼年读私塾,擅长德语、英语,※※七年(1918)任※※※※秘书。※※十一年(1922)调任农商部参事,※※十三年(1924)任内务部参事等职。后从事实业。先后任青岛华新纱厂董事、天津元安信托(银行)常务董事及董事长、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上海信和纱厂董事长、上海茂华商业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多年。
      他酷爱戏曲,熟悉梨园掌故,广泛搜集戏曲史图籍,专门从事中国戏曲史研究。1949年移居香港前将所藏珍贵戏曲史料及唱片捐献国家。后定居美国华盛顿,闭门著述,潜心学术,著作甚多,其中《后汉县邑省并表》、《三国志世系表》,弥补正史之缺憾。在戏曲方面,造诣博精,著述尤丰,其中《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辑录了嘉庆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813—1816)北京戏曲界的资料,为其它书籍记载所无,极受学者重视。周明泰于1994年5月,在美国逝世。
[30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1 22:36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5

      “周明泰旧居”
[30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1 22:34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4

      “周明泰旧居”,位于和平区河北路273号,建于1933年,由华信工程司沈理源工程师按周明泰本人的意图设计。砖混结构,正立面首层为三拱券式前廊,二层作双柱三开间阳台,三层退线内收,顶部建有方亭。门窗皆为菲律宾木,窗台为汉白玉,钢窗上镶嵌着空心玻璃,十分精巧别致。经过一楼回廊进入阳面大客厅,顶部有拱形装饰,两侧有廊柱,水波漩涡纹饰,极富韵律感,朴实庄重,有古希腊雕塑风格。为一座英国外廊式庭院住宅楼。
[30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1 21:49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3

      “李淮生、李警予兄弟舊宅(亦稱李氏舊宅)”,座落在天津和平區河北路(其時為英租界的威靈頓道)239號,由當時著名建築師齊玉舒設計,為二層磚混結構西式樓房(局部三層),建築面積約2496平方米。建築首層的入口由石柱支撐並形成門廊,右側上方築有長方形的太平台,上面設有金屬護攔。整體建築外簷二層開一列平窗,屋簷下轉角處設有跨甬陽臺,陽臺上方築有半圓雨廈。建築外簷為牆水泥飾面,頂部為多坡屋頂帶屋頂間,頂部開有多處天窗。該建築是原天津英租界內一處高級花園別墅。
      李淮生、李警予原英商仁記洋行天津分行買辦李吉甫之子。直到二十世紀初,買辦才被天津商人所接受,一些本地商人開始進入外國銀行或洋行充當買辦或任兼職買辦。這種天津本地的買辦俗稱“本幫買辦”,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商仁記洋行買辦李輔臣及其家族。李輔臣是李淮生、李警予兄弟的祖父。1910年,李輔臣病故,仁記洋行華帳房由李輔臣的兩個兒子李吉圃、※※年接辦。李吉圃生有兩子,即李淮生、李警予。1927年,李吉圃病故,仁記洋行買辦的職務由※※年一人擔任。1930年,李吉圃的兩個兒子李淮生、李警予與叔叔※※年分家析產,李氏兄弟承襲了其父李吉圃在河北路的地皮。李氏兄弟的這所住宅建成於1937年。李淮生自幼過著極度奢靡的生活,招致慣匪劉佩臣注意並於1929年將其綁架,三個月後,李家人以70萬元將他贖出。李吉圃的次子李警予出生較晚,與李淮生相差十歲左右。李警予喜歡研究中醫,淪陷時期曾在河北路舊宅開設了一個警予國藥廠。晚年的李警予常常給鄰居看病,深得人心。李警予還曾經投資過車行,擁有十餘輛美國進口汽車,專為達官顯貴提供計程車服務。由於汽車品質高、服務好,李警予的車行也曾一度生意興隆。
[30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1-1 21:19
恭祝新年快乐!!!
[30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22:07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2

“周学熙旧居”

      周学熙(1866-1947),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至德(今东至)人,其父周馥清末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周学熙1894年中举,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财政总长、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周学熙是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他所开创的实业集团奠定了京津唐地区近代工业的基础。周学熙亦因此与同时期在-一带致力于实业救国的著名状元资本家张謇并称“南张北周”。
      1872年周学熙随父亲从南京移居天津,在1897年顺利地进入了河北开平矿务局,第二年升任开平矿务局会办,不久又升任总办。八国联军侵华中,开平矿务局被年轻的胡佛(后任美国※※)用一纸合约趁乱骗走,又转卖给了英商。周学熙愤然辞职,投奔时任山东巡抚的※※※
       当时山东巡抚※※※正在推行教育改革,筹办山东大学堂,便委任他任大学堂的总办,※※※非常赏识周学熙办学堂中表现出来的才干。
      周学熙打算夺回开平煤矿,他向※※※提出“以滦制开”的策略,在开平煤矿附近开一个比它大十倍的滦州煤矿,将开平矿区的矿脉团团围住,再通过竞争压垮开平,逼其就范。1906年,滦州煤矿公司成立。※※※为表支持,申明“该矿是※※官矿,为军需服务,方圆三百里内严禁他人开采”。周学熙土洋并用,既有新式的采煤机械,又以人力挖了许多小煤窑。一时间开平矿区四周星罗棋布,产量迅速攀升,周学熙狂打价格战,迅速抢占了京津市场。开平煤矿不胜其扰,最后放弃开平煤矿,再次转卖给中国。中国付给英商178万英镑。当时开平煤矿的股票市价已达到170万英镑,加上公司拥有的其它产权,实际上已超过178万英镑。
      1906年,他在天津创办※※劝业铁厂,又创办了官督商办的“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由国人自办的第一个近代水泥生产企业,也使周学熙蜚声国内。1908年清※※委任周学熙总理京师自来水事宜。他经过22个月的精心努力,1910年3月正式向北京城厢区开始供应自来水。所建水厂及铺设的管线构成了北京市供水网的初步格局。其产水和供水设施在此后近50年的时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周学熙一生兴办的十几个近代民用企业中最直接实惠于民的一个。
      辛亥革命后,周学熙虽两度居※※※※的财政总长,但他的志向和主要精力放在实业建设方面。在投资经营上,他逐渐将投资重心由重工业转向金融保险业和轻纺工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企业集团。1915年,周学熙主持创办“华新纺织公司”,随后华新天津纱厂、“华新青岛纱厂”、“华新唐山纱厂”等相继建成。奠定了华北纺织业的基础,大大改变了全国纺织业的布局。1919年,周学熙发起创办“中国实业银行”,附设“永宁保险公司”,总行设于天津。1922年3月,周学熙与比利时合资创办中比合营的“耀华玻璃公司”,1925年建成开工,1935年扩建,是全国资本雄厚、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产量最高的玻璃制造厂,产品除在国内畅销外,还远销美国、日本、菲律宾及南亚各国。1947年周学熙病逝于北京。
      周学熙在20世纪初20余年里,由一籍无名候补道员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企业家,投资领域包括了燃料、建材、纺织、五金、交电、机械、金融多种行业,形成了以启新、滦矿、华新三公司为核心的庞大资本集团,周学熙作为企业家所具有的胆识、才干和眼光,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30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22:06
13 五大道的商贾富户—01

      五大道除了遗老遗少、达官贵人,当然少不了腰缠万贯的商贾富户。

“周学熙旧居”
,在天津原英租界32号路(今南京路)及38号路(今澳门路)。该处系周氏于1912~1921年先后购买三块地皮约12市亩,修建成三组住宅(今南京路三多里及澳门路1-3-5-7号),人称“周公馆”。1976年唐山地震,三多里及澳门路1号震损,只有澳门路3-5-7号基本上保持原建筑风貌。而这三所楼房正是当年周氏居住和活动的地方
      澳门路3-5号两幢为三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的中西结合式楼房,并跨二层后楼。全部为机砖清水墙,部分砂石罩面。临澳门路一面的二楼有外跨长9米阳台,东、西、南三面在窗口下嵌有花马等水泥花纹装饰。
      澳门路7号系二层带地下室多边形小洋楼。建筑造型独特,平面四角凸出,南侧正门二楼有梯形平台凸出楼前,下有四根水泥圆柱。总平面呈角形,寓有长寿延年之意。在澳门路7号东边还建一座花园,叫周家花园,内有10间带外廓平房和五台、花木等。此图为澳门路旧居。
      
[30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20:58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12

“曾延毅旧宅”

      曾延毅(1892—1964),字仲宣,湖北黄冈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炮科毕业。曾任山西督军公署少校参谋,山西陆※※※※※长、团长、旅长。1929年阎锡山就任平津卫戍司令时,曾延毅任天津市警察局长,曾庇护过因散发※※被捕的地下※※李予昂同志(解放后曾任山东省副省长)。
     在1936年绥远抗战中,曾延毅与傅作义一起率部挫败日伪进犯绥远的阴谋,并于11月23日一举攻克察西重镇百灵庙。此后,傅作义部调往山西作战,曾延毅曾任晋西南隰州警备司令。
      1938年曾延毅因伤病回津治疗,来到英租界住宅居住,从此脱离军职。在津居住期间,曾延毅做了许多有益于革命的工作。1945年,其子女所在的耀华学校的地下党组织将秘密活动地点设在此处,得到了他的暗中支持,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出面保释被捕的进步学生。在平津战役期间,他利用与傅作义旧时的上下级关系,协助※※做傅作义的工作,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贡献。
      天津解放后,曾延毅曾任市政协委员,于1964年去世。
[30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20:52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11

“曾延毅旧宅”
[29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9:57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10

      “曾延毅旧宅”,位于常德道1号,为罗马柱式的欧洲中世纪风格3层楼房,坐西朝东,建于上世纪30年代。正门有退台式圆台阶,扇形遮雨檐,上为2楼圆阳台。
[29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9:54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9

      “鹿钟麟故居”,坐落于和平区大理道18号。建于1920年,为一座砖木结构,红瓦坡顶,坐北朝南的英式二层联排式楼房。该建筑为高台阶,圆拱形大门。现为居民住宅。
      鹿钟麟(1884~1966),字瑞伯,河北定县(今定州)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到清军学兵营学习,结识青年军官冯玉祥。1912年参加滦州起义,后任国民军营副、营长、团长、河南警务处长兼开封警察厅长、旅长。1915年归冯玉祥部,任二十二旅旅长兼教导团团长。1924年10月,北京政变时奉命先行入城,一夜之间控制局势,被任命为国民军北京警备司令和京畿司令。11月3日,鹿钟麟向冯玉祥、黄郛(代行国务总理)建议:驱除溥仪,须从速进行。紧急国务会议决定派鹿钟麟以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为由入宫驱溥。1924年11月5日上午,鹿钟麟带领※※队20人驱除溥仪出皇宫。
      中原大战失败后寓居天津。抗战期间,鹿钟麟任第三※※参谋长、司令长官、河北省※※主席等。抗战胜利后,鹿钟麟寓居天津。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鹿钟麟决心在※※※※※领导下,开始新的生活。他以普通居民身份参加街道工作,热心参加卫生运动,※※※※中带头捐献。
      1954年,※※※主席接见了他,称他是“街道工作专家”,并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66年病逝于天津,终年82岁。
[29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5:06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8

      马占山旧居,湖南路11号。
      马占山(1885—1950),男,字秀芳,满族,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马占山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马占山在齐齐哈尔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大部分地区后,为了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采取各种手段对马占山进行诱降。马占山诈降,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3月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马占山在担任伪职期间,想方设法不在卖国文件上签字,甚至自称不识字。1932年4月1日凌晨,马占山以检阅※※为名,率卫队步兵一营、骑兵一营,携带军政两署关防印信、重要文件和巨款,潜离齐齐哈尔直趋拜泉。3日,会晤李杜、丁超、宫长海、冯占海、李海青诸部代表,共同制定了攻取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的联合作战计划。7日,经克山、讷河抵达黑河,遂即通电全国,再举义旗。他联合省内各抗日力量,成立了黑龙江省抗日救国军总※※※,自任总司令。他还以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的名义发电表示:“与日周旋,虽马革裹尸,亦所不惜。”5月初,他决定联合吉林自卫军进攻哈尔滨。15日,马占山亲自率军向哈尔滨挺进。不料,程志远叛国投敌,吉林自卫军也败退富锦、同江。因此,马占山军队在日、伪军重点围攻之下,不得不步步退却。6月1日,马占山在海伦会见美国、瑞士记者,揭露伪满洲国内幕,阐述抗战经过及其意义。6月3日,海伦失守。此后,马占山处境愈加困难。7月14日,日※※※※※团和第八师团向马占山发起总攻击战。马占山被围困在绥棱县罗圈甸子一带,与敌血战3昼夜,伤亡惨重,所剩无几,最终冲出重重包围,收集残部,潜入大青山。在深山密林中辗转40余天,历尽千辛万苦,脱离险境,到达龙门。10月、11月间,马占山又与苏炳文合作,谋划攻取齐齐哈尔,均因敌强我弱而未果。至此,马占山看到自己势单力孤,已不能扭转大局,12月4日,由满洲里乘火车退入苏联。
      1933年6月,马占山由苏联绕道欧洲回国,抵达上海。不久便上庐山晋见※※※请缨,未遂,乃于1934年8月回到天津寓居。日本驻天津特务机关,几次企图暗杀他,未能得逞。1936年10月,忽然接到※※※的电召,马占山赶到西安时,正逢“西安事变”。他向张学良建议“国难关头,勿杀害※※※”,并在张学良、杨虎城发表的《对时局宣言》上签名。
      1937年※※※日卢沟桥事变后,马占山赴南京※※,直至8月21日才被任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后改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兼理东北四省招抚事宜。之后,配合傅作义抗日,积极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
      1948年底,马占山响应※※※号召,参与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动。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
[29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4:53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7

      马占山旧居,湖南路11号,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砖木结构楼房,主体2层,局部3层,带地下室,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马占山只是这里的租客,他一直有“还我河山”的理想,想打回东北老家去,所以没想在天津常住。另外,比起那时住在小洋楼里的那些达官显贵们,马占山并不富有,他没那么多钱买房。东北刚刚发生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就让他的朋友在天津的英租界租下了这处房子,让自己的家人先到这里避难,自己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一楼是客厅、餐厅;二楼是马占山夫妇的卧室;三楼则是马占山父母和孩子居住。
      1934年来被迫到天津寓居。其间曾参与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司令,率部在晋绥抗日。解放后作为※※人士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9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4:40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6

马占山旧居
,在五大道有两处。
      大理道9号,这座外表普通的英式建筑在设计中引入了部分中国民俗的要素。1934年马占山来天津曾居此宅。天津沦陷期间,该楼曾为伪天津市市长温世珍居所。现为金龙苑美食城。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9-12-31 14:48 编辑
[29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4:07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5

高树勋旧居
[29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4:05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4

高树勋旧居
[29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3:52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3

      高树勋旧居,位于睦南道141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别墅小楼,红砖墙,红瓦坡顶,左侧突出一伞状塔楼,造型小巧别致,风格独特。
      高树勋(1898-1972),字建侯,河北盐山人。早年在冯玉祥部任职,后被※※※收编。他反对※※,主张和平。1931年在※※※对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时,愤然脱离军队,来津定居。在寓居天津期间,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倾向※※※。此后,他和吉鸿昌等※※将领组织抗日同盟军,并自任骑兵司令职务,在张北地区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屡建奇功,被誉为飞虎将军。更值得称道的是,在抗战期间,他设计除掉了投日通敌的第三十九※※※总司令石友三,制止了※※叛变。抗战胜利后任新八军军长,第11※※副司令长官,在※※※发动全面※※的紧要关头,1945年10月30日他率部在邯郸起义,在※※※高级将领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薄一波等同志的介绍下加入了※※※※※虽然后来对起义人员有不公正的处理,高树勋都坚持自己的清白。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副省长等职。解放后,长期在此居住,直至1971赴京养病。1972年1月19日,高树勋逝世,享年74岁。
[28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1 12:56

13 五大道居住过的※※将领—01

      五大道也住过一些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将领。

“关麟征故居”
,位于和平区长沙路95号。此宅是一处砖木结构的英格兰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60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8平方米,院落宽敞,曾由其家眷常住,他也住过几次。有主楼、配楼、后楼各一幢。主楼为三层,朝西南,立面一侧为独特的半圆形。主楼内房间宽敞明亮,装修讲究。一楼有客厅、饭厅、书房和佛堂。二楼、三楼房间较大,主要是卧室和书房。配楼房间稍小,为红砖清水墙。主楼和后楼之间有平台相连接。院内有草坪、花坛和鱼池。该楼现为和平区房管局使用。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 ,字雨东。生于1905年4月18日,陕西户县人 。※※※※※将。1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
      关麟征出身于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代,因故辍学,后投笔从戎。1924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1928年任※※※※※※※※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升任第二十五师师长;1937年※※※※爆发,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重创敌军,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台儿庄大战后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任第十五※※※总司令。1947年任※※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总司令。后居香港,深居简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1980年7月30日病死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享年75岁。
      关麟征用兵以稳,准、狠著称,是长于急袭的千里驹师的首任师长,生性傲岸,有陕西冷娃之称,部将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皆为一时之名将。关以长城抗战一战成名,后屡挫强敌,堪称黄埔抗日第一名将,抗战胜利后激流勇退。经典战例主要有:长城抗战、冀中抗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等。
  
[28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0 21:40
12 五大道—※※政客的避风塘—048

“吴泰勋旧居”
一楼现在是餐厅。
      吴泰勋(1912~1949),黑龙江人,为奉系※※吴俊升的独子。
      吴泰勋曾任张学良卫队骑兵队队长,后在※※※军队中任职。1927年6月,吴泰勋等32人被国民※※授予※※少将军衔,时年16岁,是※※时期最年轻的将军。
      吴泰勋的骑兵队执行的是保卫张学良及其家眷的任务,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可见张学良对他的信任。但吴泰勋对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战而丢失东三省不满。吴泰勋一怒之下,辞去军职,以示※※
      随后,对打回东北不死心的吴泰勋和军统负责人戴笠搭上了线。戴笠任命他为军统局的少将额外参议。由于吴泰勋是戴笠的“把兄弟”,戴笠先后三次来到天津,均在吴公馆住宿,还将此地作为※※和工作之所。1945年11月下旬的一个晚上,20多名军统特务在吴公馆开会,会上戴笠发布了五条特务纪律。
      1949年10月吴泰勋病死于香港。
[28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0 21:38
12 五大道—※※政客的避风塘—047

“吴泰勋旧居”
一楼现在是餐厅。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9-12-30 21:40 编辑
[28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0 21:32
12 五大道—※※政客的避风塘—046

“吴泰勋旧居”
一楼
[28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9-12-30 21:31
12 五大道—※※政客的避风塘—045

“吴泰勋旧居”
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