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大画幅拍人像的毒,求打醒
15024 268
[148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30 08:57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30 07:33
1:1接触印相的关键点再强调一下:1)底片与印相纸乳剂面要紧密接触并保持平整 ,所以推荐使用玻璃相框 。2)相框的那块透明玻璃需清洁无划痕外  ,还必须是块光学白玻璃 ,市售窗玻璃勿用。3)相框背面的那块板最好考虑下加压措施,以确保底片与印相纸平整而紧密地接触。4)光源推荐影室灯卤素造型灯,LED灯慎用。曝光后,纸片的冲洗略,因该纸片是用来平扫的,所以平整后不可有反光(直接使用哑光纸或大光纸不上光),以免给扫描带来麻烦。切切此嘱!


好的,一定牢记,这个一定要尝试下啦。
但这个接触印相,还是针对于黑白负片底片,不能给彩负或彩正弄。
彩正彩负底片,还得是直接底片扫描电子化,对不?或是还有啥更先进的玩法?
如果有更先进的玩法,是否需要与此一并考虑?
多谢前辈半夜回帖指导!这么晚还不睡啊!
[147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30 07:33
1:1接触印相的关键点再强调一下:1)底片与印相纸乳剂面要紧密接触并保持平整 ,所以推荐使用玻璃相框 。2)相框的那块透明玻璃需清洁无划痕外  ,还必须是块光学白玻璃 ,市售窗玻璃勿用。3)相框背面的那块板最好考虑下加压措施,以确保底片与印相纸平整而紧密地接触。4)光源推荐影室灯卤素造型灯,LED灯慎用。曝光后,纸片的冲洗略,因该纸片是用来平扫的,所以平整后不可有反光(直接使用哑光纸或大光纸不上光),以免给扫描带来麻烦。切切此嘱!
本帖由无忌论坛小程序编辑于:2019-12-30 07:33:53
[14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30 02:37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23:29
在各位大师的指引下,刚才给自己科普了一下,知道了几个概念。
用底片贴住相纸,用台灯曝光,光源色温有何要求,曝光时间如何把握,莫非要...

这个接触印相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你在作批量处理时,就要对曝光时间、光的均匀度、光的色温等进行控制才能对相纸最终的效果一致性进行品控,一般通过试条来决定,这个与放大类似,过去专门有印相机市售,自己DIY也不是很难,你先按我说的试试就明白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145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3:29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29 23:04
也就是说,你那里棚拍是现成,只不过45页片还没试过而已。
如你还喜欢看好莱坞大照贴图,还喜欢拍人像的话,那这里将是你下一个不能自拔的深坑,哈哈~~~


在各位大师的指引下,刚才给自己科普了一下,知道了几个概念。
用底片贴住相纸,用台灯曝光,光源色温有何要求,曝光时间如何把握,莫非要凭手感来实现区域曝光?
质量控制不可复制?每次都不一样啊!
曝光出来的底片,然后就进入正常的相纸冲洗程序,等晾晒OK了,再去扫描这个纸质相片?
[144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9 23:04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22:57
这套机器在家除了各种测试机器的片子,就是拍家人的肖像啊!
灯光主要是闪灯,由神牛的X1无线引闪控制,常亮灯、窗前自然光也拍。
视频的主要作用是拍摄花絮,继续拍摄过程,我是一边拍一边解说想法与设定参数,RB67没有电子系统,胶片上辅助拍摄信息啥也记录不了,拍完后对着冲洗出来的胶片和当时的视频,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所以vlog光线都能接受,能把我说的话录入,对着看个影,能对上那张胶片,就可以啦,要求不高。


也就是说,你那里棚拍是现成,只不过45页片还没试过而已。
如你还喜欢看好莱坞大照贴图,还喜欢拍人像的话,那这里将是你下一个不能自拔的深坑,哈哈~~~
[143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3:03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29 22:59
呵呵~~差异就在这里呀。
底片透射稿贴图就是一点胶片味道也没有呀,和数码区别不大,简直就是在浪费昂贵的大幅页片哟,这已经是本坛摄友的共识了,原因就是看多了好莱坞的纸质大照贴图,不信你可以作下A/B比较即可。


看来这个必须实践一下,才能有发现,落下的功课还得补上
[142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9 22:59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22:52
让您见笑了,确实没玩过这个。
如果真的是您说的那么简单,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就怕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对您简单,对我不一定啊。
如您说教,玩这个印相,使用45底片印出一个同等大小的相片,其实不是需要这个照片,而是用这个相片再去扫描,为何不直接扫描底片,少一个中间环节,信息是不是少丢掉一次?还是说这个与45底片1:1的照片有其他功能?我还有没理解到位的地方吗?
多谢指导!


呵呵~~差异就在这里呀。
底片透射稿贴图就是一点胶片味道也没有呀,和数码区别不大,简直就是在浪费昂贵的大幅页片哟,这已经是本坛摄友的共识了,原因就是看多了好莱坞的纸质大照贴图,不信你可以作下A/B比较即可。
[141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2:57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29 22:50
你这套装备拍过肖像没有?录制视频时,你用什么灯?

我的45页片肖像也常用闪灯拍摄,但始终没常亮灯下拍出来的有味道地说。


这套机器在家除了各种测试机器的片子,就是拍家人的肖像啊!
灯光主要是闪灯,由神牛的X1无线引闪控制,常亮灯、窗前自然光也拍。
视频的主要作用是拍摄花絮,继续拍摄过程,我是一边拍一边解说想法与设定参数,RB67没有电子系统,胶片上辅助拍摄信息啥也记录不了,拍完后对着冲洗出来的胶片和当时的视频,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所以vlog光线都能接受,能把我说的话录入,对着看个影,能对上那张胶片,就可以啦,要求不高。
[140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2:52
arthurlee 发表于 2019-12-29 22:41
120的彩色反转片幻灯,我过去也看过不少禄来和哈苏的6X6的,的确震撼,我说的大幅幻灯目前还没有,但坛子里已经有人在试制中,原理与聚光式放大机机头打横即是,也就相当你67用的Cabin67Z幻灯机大底放大版罢了,只不过尚需时日,值得期待。
其实45底片的1:1直接印相比玩放大简单太多了,找个干净的玻璃相框,暗室里把底片和印相纸乳剂面叠在一起,底片朝上,装入玻璃相框并夹紧,完了用台灯曝光,正常冲洗出正像的纸质照片来喽,工艺类似手冲胶卷,这个相信是我们这些玩胶片的必修课吧?您好像重来没玩过是吗?
若是,那最好玩下,实在太简单了,剩下就是把纸质照片用平板扫描仪贴图了,这个您应该不陌生吧?
剩下的人机磨合你说的没啥问题,移轴沙姆定律试试也无妨,不过那基本与人像不搭界了。
供您参考。


让您见笑了,确实没玩过这个。
如果真的是您说的那么简单,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就怕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对您简单,对我不一定啊。
如您说教,玩这个印相,使用45底片印出一个同等大小的相片,其实不是需要这个照片,而是用这个相片再去扫描,为何不直接扫描底片,少一个中间环节,信息是不是少丢掉一次?还是说这个与45底片1:1的照片有其他功能?我还有没理解到位的地方吗?
多谢指导!
[13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9 22:50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22:18
再让各位前辈见个笑,这是我的中画幅装备定妆照。
主要是RB67+镜头+神牛引闪+小蚁4K录制vlog+双头快门线实现反光板预升,在棚内拍摄非常方便舒适。
大画幅装备,打算也照着这个标准,弄个舒适方便的工作组合,然后再来个定妆照。


你这套装备拍过肖像没有?录制视频时,你用什么灯?

我的45页片肖像也常用闪灯拍摄,但始终没常亮灯下拍出来的有味道地说。
[138 楼] arthurlee [资深泡菜]
19-12-29 22:41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21:57
感谢大师前辈关注与答复!
在上扫描仪之前,我是用翻拍底片的方式数码化的。具体设备是,佳能6D+50-1.4镜头+近摄环,使用防牛顿环玻璃的翻拍架子,此方案经济,没啥投资。出来的效果可以看,但不能用,更不能留。相机型号比较老了,没有现在最流行的抖像素等先进功能,但是即使有,此方案依然有问题。此方案对于应用环境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灰尘的影响太大了,必须投入后期去除,且效果不可保证。如果能在无尘洁净环境下翻拍,处理底片后能够保证一尘不染,也许可以,但这个要求太高了,我家真的做不到。使用扫描方案,可以在胶片冲洗出来后,第一时间上板子,湿扫,扫了再去晾干留存。扫描仪还有一些除尘功能,如果不太多,也行。留着数码大图与底片,将来有无限可能,当下可以缩小发图,可以微喷出来送人,够用啦!
您提到的接触印相,对我而言,太高大上,难度系数太高,成本太高,设备空间场地要求太高,时间成本太高,经验成本也太高,最重要的是其与艺术微喷的差距,本人目前实在体会不够深刻,还没中毒,目前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还有就是您提到的幻灯投影,我的中画幅系统是RB67,配了Cabin67Z投影机,确实震撼!这个确实是手机翻拍无法传递的,只有现场观看才能体会到,但非爱好者不会注 ...


120的彩色反转片幻灯,我过去也看过不少禄来和哈苏的6X6的,的确震撼,我说的大幅幻灯目前还没有,但坛子里已经有人在试制中,原理与聚光式放大机机头打横即是,也就相当你67用的Cabin67Z幻灯机大底放大版罢了,只不过尚需时日,值得期待。
其实45底片的1:1直接印相比玩放大简单太多了,找个干净的玻璃相框,暗室里把底片和印相纸乳剂面叠在一起,底片朝上,装入玻璃相框并夹紧,完了用台灯曝光,正常冲洗出正像的纸质照片来喽,工艺类似手冲胶卷,这个相信是我们这些玩胶片的必修课吧?您好像重来没玩过是吗?
若是,那最好玩下,实在太简单了,剩下就是把纸质照片用平板扫描仪贴图了,这个您应该不陌生吧?
剩下的人机磨合你说的没啥问题,移轴沙姆定律试试也无妨,不过那基本与人像不搭界了。
供您参考。
[137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2:18
再让各位前辈见个笑,这是我的中画幅装备定妆照。
主要是RB67+镜头+神牛引闪+小蚁4K录制vlog+双头快门线实现反光板预升,在棚内拍摄非常方便舒适。
大画幅装备,打算也照着这个标准,弄个舒适方便的工作组合,然后再来个定妆照。
[136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2:11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21:59
再来一张局部吧,用手机拍的,旁边的黑影是拍照时手机留下的。
灰尘好像是幻灯片上的,没有清理干净。


这两张手机翻拍的照片是通过截屏的方式转过来的,颜色变了,估计色彩空间转换出了问题。
好在,这不是本主题的主要讨论点,不做深究啦,列为前辈也就看个意思吧,惭愧。
[135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1:59
再来一张局部吧,用手机拍的,旁边的黑影是拍照时手机留下的。
灰尘好像是幻灯片上的,没有清理干净。
[134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21:57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29 20:12
不要说用这个GT-X980/V850pro透扫贴图效果了,就是用油浸湿法电分机滚筒扫也无济于事,现在网络贴图完全可以用全幅数码+微距头翻拍45底片进行模数转换,效果也不会比爱普生A4平板透扫效果差,因为数码相机进步太快了。
致于大幅页片的玩法,我认为除了个别微喷大照上墙以外,绝大部分应该是1:1 接触印相,正像纸片进行平扫反射稿网络平台贴图交流,或者是大幅幻灯屏幕震撼观看。才好。

标头45拍个多人集体照或环境人像还问题不大,若是拍个人齐胸特写肖像,那变形就是必须的了,因此您即将面临的是配人像专用镜头:230/240/250镜头一只

大幅肖像的毒,其实主要在灯光棚拍肖像上,如我转帖在这里的那些大照效果,我看您通篇没提此事感到纳闷,等你上手人机磨合后,我觉得玩灯棚拍黑白肖像才是首要问题,供参考。


感谢大师前辈关注与答复!
在上扫描仪之前,我是用翻拍底片的方式数码化的。具体设备是,佳能6D+50-1.4镜头+近摄环,使用防牛顿环玻璃的翻拍架子,此方案经济,没啥投资。出来的效果可以看,但不能用,更不能留。相机型号比较老了,没有现在最流行的抖像素等先进功能,但是即使有,此方案依然有问题。此方案对于应用环境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灰尘的影响太大了,必须投入后期去除,且效果不可保证。如果能在无尘洁净环境下翻拍,处理底片后能够保证一尘不染,也许可以,但这个要求太高了,我家真的做不到。使用扫描方案,可以在胶片冲洗出来后,第一时间上板子,湿扫,扫了再去晾干留存。扫描仪还有一些除尘功能,如果不太多,也行。留着数码大图与底片,将来有无限可能,当下可以缩小发图,可以微喷出来送人,够用啦!
您提到的接触印相,对我而言,太高大上,难度系数太高,成本太高,设备空间场地要求太高,时间成本太高,经验成本也太高,最重要的是其与艺术微喷的差距,本人目前实在体会不够深刻,还没中毒,目前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还有就是您提到的幻灯投影,我的中画幅系统是RB67,配了Cabin67Z投影机,确实震撼!这个确实是手机翻拍无法传递的,只有现场观看才能体会到,但非爱好者不会注意,只有自己投入时间精力后,才能细细体会出他的震撼,个人感觉,即使是2019年的今天,数码投影机依然没有做到幻灯片投影的效果。但是这玩意对人的要求太高了,早就被市场淘汰,停产多年,在市面上,好像也就是135与120幻灯机,都是老东西,没咋看到45级别的幻灯机啊,即使有,估计也是天价,另外,场地估计也小不了,个人家可能放不下了吧。

镜头方面,目前确实只有一个150,规划中未来要上一个210-240,再之后是300,但还是打算用150把手练出来,镜头后续再上。

说到棚拍灯光,我在家中弄了一个小背景,灯光是全套的神牛装备,光效附件也有一些,都是之前弄得,所以这段时间就没弄这个,主要精力在大画幅入坑科普,大画幅装备置办上。棚内玩的就是灯,能留在底片上的就是光,这个肯定是重要的,前辈别纳闷,大画幅装备置办完了,就该折腾灯了,但主要还是在现有装备的使用上,应该不会添置啥。

还有您说的中毒片子,其实就是您发的这类,好莱坞几十年前的片子,经典中的经典作品,大师中的大师作品。
还有就是移轴,沙姆定律之类的大画幅才能摆弄的,看书,听课,都是听别人讲,自己也想动动手,体会一下,所以就中毒了。

放一张120彩正的投影片吧,现场确实震撼,细节相当丰富,绝非数码可比。
[133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9 20:30
楼主,究竟是什么样的45大幅人像把你毒倒的咧?能不能也放几张到这里毒一毒我们大家如何
[132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9 20:12
albert0524 发表于 2019-12-29 09:10
感谢各位大侠的支持与关注!
中了毒的,打不醒了,最终还是入坑了!
器材、设备入坑容易,花钱就得了,但是思想、技术入坑,上层次,就难了,花钱都不行,不花钱更不行!
转悠了一大圈,经前辈指点,结合并不那么充分的预算,
最后选择了wistaSP的机身,施耐德symmer-150-5.6镜头。
标头一只,先拍起来,别的镜头,待日后有想法再说,先锻炼操作与思维。
陆续又升级了jobo的2520-2509N,还置办了扫描仪爱普生的GT-X980,也就是国内的V850pro,国行太贵,弄了一个日行。
银快软件先用SE,将来再升级AI,终于配置齐了自冲自扫的硬件设备,接下来就是思想与操作了。

还有个问题与各位前辈与大侠讨教。
2019年这个时代,大家拿到4*5的胶片后怎么玩。原来用大底,放大片,现在似乎明显不能这么玩了,即使想放大45,也不好找45级别的放大机或者放大店铺了,那么45底片的意义何在?
基于目前思想水平,对我而言,45底片平时是GP3的黑白负片正冲,冲出来直接湿法X980扫描,用能接受的最高分辨率电子化,日后晾干再用观片器+放大镜观看,然后呢?还有啥玩法?想不出来啦!
将来的理想是,逢年过节,或者家族有重大节庆的时候把大画幅请出来,用4*5的RDPIII拍摄彩色正片拍合影,然后再扫描数码化,各家要实体照 ...


不要说用这个GT-X980/V850pro透扫贴图效果了,就是用油浸湿法电分机滚筒扫也无济于事,现在网络贴图完全可以用全幅数码+微距头翻拍45底片进行模数转换,效果也不会比爱普生A4平板透扫效果差,因为数码相机进步太快了。
致于大幅页片的玩法,我认为除了个别微喷大照上墙以外,绝大部分应该是1:1 接触印相,正像纸片进行平扫反射稿网络平台贴图交流,或者是大幅幻灯屏幕震撼观看。才好。

标头45拍个多人集体照或环境人像还问题不大,若是拍个人齐胸特写肖像,那变形就是必须的了,因此您即将面临的是配人像专用镜头:230/240/250镜头一只

大幅肖像的毒,其实主要在灯光棚拍肖像上,如我转帖在这里的那些大照效果,我看您通篇没提此事感到纳闷,等你上手人机磨合后,我觉得玩灯棚拍黑白肖像才是首要问题,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9-12-29 20:24 编辑
[131 楼] albert0524 [泡菜]
19-12-29 09:10
感谢各位大侠的支持与关注!
中了毒的,打不醒了,最终还是入坑了!
器材、设备入坑容易,花钱就得了,但是思想、技术入坑,上层次,就难了,花钱都不行,不花钱更不行!
转悠了一大圈,经前辈指点,结合并不那么充分的预算,
最后选择了wistaSP的机身,施耐德symmer-150-5.6镜头。
标头一只,先拍起来,别的镜头,待日后有想法再说,先锻炼操作与思维。
陆续又升级了jobo的2520-2509N,还置办了扫描仪爱普生的GT-X980,也就是国内的V850pro,国行太贵,弄了一个日行。
银快软件先用SE,将来再升级AI,终于配置齐了自冲自扫的硬件设备,接下来就是思想与操作了。

还有个问题与各位前辈与大侠讨教。
2019年这个时代,大家拿到4*5的胶片后怎么玩。原来用大底,放大片,现在似乎明显不能这么玩了,即使想放大45,也不好找45级别的放大机或者放大店铺了,那么45底片的意义何在?
基于目前思想水平,对我而言,45底片平时是GP3的黑白负片正冲,冲出来直接湿法X980扫描,用能接受的最高分辨率电子化,日后晾干再用观片器+放大镜观看,然后呢?还有啥玩法?想不出来啦!
将来的理想是,逢年过节,或者家族有重大节庆的时候把大画幅请出来,用4*5的RDPIII拍摄彩色正片拍合影,然后再扫描数码化,各家要实体照片就去网店艺术微喷,加个框子,直接发到各家的地址,还省得我挨家送货了。彩正的底片我自己收好,待将来有更好的技术时再掏出来,家族合影,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这个得保存好,至于风景美女底片,那就没这么高级别了。

说到艺术微喷,目前我是用RB67拍的中画幅底片,哈苏X5扫描后,网点艺术微喷,全过程都不严谨,但是效果我觉得已经很好了,而且幅面还大。如果是暗房放大照片,首先幅面不够大,其次成本会高很多,最重要的是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个人而言,以我的欣赏水平,还没发现必须选择放大的理由。所以,就选择省钱省事的艺术微喷吧,待日后思想有进步再说,毕竟底片还在,一切皆有可能。
[130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7 12:38
山区人 发表于 2019-12-27 10:59
这张照片上的相机看上去比较像Seneca ,
有资料介绍爱德华威斯顿用过这种相机,
制造商是Seneca Camera Mfg. C...

谢谢提供线索,找到了。
其实就是过去摄影工作室专用(Studio Camera)的8 X 10木制双轨折叠机,2手到是不太贵,这类机器国产品牌每家几乎都在产,好找。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12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7 12:13
清风雅鼠 发表于 2019-12-27 10:44
是不是光学放大以后,用平板扫描仪扫出电子文件?

是的。
为什么需要810底片咧,其实是为了省光学放大环节,45画幅勉强够用,进行1:1接触印相(使用哑光印相纸,或大光纸晾干不上光)并平整,完了用A4扫描仪反射式扫描贴图,供参考。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128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12-27 10:59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26 11:53
爱德华威斯顿与他的810相机知情者请进来聊聊他的机器,谢谢!

这张照片上的相机看上去比较像Seneca ,
有资料介绍爱德华威斯顿用过这种相机,
制造商是Seneca Camera Mfg. Co.
公司位于美国摄影之都纽约罗切斯特,
该公司成立于19世纪末,它的负责人是柯达相机厂的前总监Frank T. Day。
有关该公司相机的信息:http://www.piercevaubel.com/cam/seneca/senpenny.htm
以下内容由 山区人 于 2019-12-27 11:14 补充
爱德华威斯顿还用过另外一种相机是 Century Universal 8 X 10
[127 楼] 清风雅鼠 [陈年泡菜]
19-12-27 10:44
是不是光学放大以后,用平板扫描仪扫出电子文件?
[126 楼] 清风雅鼠 [陈年泡菜]
19-12-27 09:49
亚瑟兄别见笑,请问反射稿是什么意思?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2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7 00:03
e-bay下载的好莱坞电影明星黑白肖像老照片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9-12-27 00:05 编辑
[124 楼] 清风雅鼠 [陈年泡菜]
19-12-26 22:27
亚瑟李 发表于 2019-12-26 14:25
至少这里贴的,图片标有“LIFE”和“e-bay下载的好莱坞电影明星黑白肖像老照片”可以保证是黑白底片光学放大纸片反射稿贴图,您说得...
也要谢谢您。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23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6 22:25
清风雅鼠 发表于 2019-12-26 21:19
对黑白是外行,看了亚瑟兄发的片子上那种金属般质感特别喜欢,自己偶尔拍卷黑白,然后去冲印店冲扫出来的片子怎么也不会有这种效果了,也很失望。


至少这里贴的,图片标有“LIFE”和“e-bay下载的好莱坞电影明星黑白肖像老照片”可以保证是黑白底片光学放大纸片反射稿贴图,您说得是,底片直接底扫或透扫稿贴图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这也就是我常说,在无忌等网络平台压根就没有见过好的胶片贴图效果的原因。
欲获得好的肉眼胶片观感,还是得看传统印放照片;或看幻灯和电影才好,网络平台观看,最好还是像LIFE或e-bay那样的纸片反射稿贴图才行,这也就是俺为什么乐此不疲,去外站大量下载老照片来看的缘由,谢谢收看!
[122 楼] 清风雅鼠 [陈年泡菜]
19-12-26 21:19
对黑白是外行,看了亚瑟兄发的片子上那种金属般质感特别喜欢,自己偶尔拍卷黑白,然后去冲印店冲扫出来的片子怎么也不会有这种效果了,也很失望。
[121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6 11:53
爱德华威斯顿与他的810相机知情者请进来聊聊他的机器,谢谢!
本帖由无忌论坛小程序编辑于:2019-12-26 11:54:17
[120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6 11:53
爱德华威斯顿与他的810相机
知情者请进来聊聊他的机器,谢谢!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11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9-12-26 11:49
爱德华威斯顿作品(8)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