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8837 2500
[25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1 10:32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1-11 09:42
你终于领会了“双向追击”。这是真爱啊!一放出来就来得瑟。


就那么几句话,翻来覆去的念叨,嚼得都没有营养,一嘴的渣子,

那几张图,都是800年前的不知贴了多少次了的,还在那儿得瑟,好像靠吹牛能吃一辈子似的,

你这次强调AA,我才算明确了,APO是修正色差(色散)的,非球面 Aspherical 是修正相差(畸变)的,以前分辨不清,就觉得很高级,徕卡的90mm/f2AA,所以就很贵呀,
[251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1-11 09:42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1 09:38
叙述准确,理科生的特点, 你前几天说的:上下翻飞,真没注意,
你终于领会了“双向追击”。这是真爱啊!一放出来就来得瑟。
[250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1-11 09:39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1 09:17
我比较过tmax和tx,发现冲好的tmax底片上居然看不到银盐。。。之后就没有用过
那是放得不够大。如果你在放大机上光学放大10倍,再加上Peak的10倍对焦放大镜,总共100倍下来,就能看见颗粒了。Tmax 的颗粒指标RMS (均方根?)是8, 柯达的细颗粒胶片王牌Tech Pan是5 (数值差1颗粒差1倍),这是一张4x5, 原图在本楼里贴过的(第76帖),放到最大还是能看见颗粒。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20-11-11 09:45 编辑
[24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1 09:38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1-11 09:10
对焦放大镜不讲APO(复消色差), 是Aspherical, 就是非球面镜片,更好地修正边缘崎变。


叙述准确,理科生的特点, 你前几天说的:上下翻飞,真没注意,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1 09:17
我比较过tmax和tx,发现冲好的tmax底片上居然看不到银盐。。。之后就没有用过


传统乳剂的底片,侧着看乳剂层,会有高低凹凸的感觉,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1 09:20
我说的是这个,它可以两用,可以观片又可以对焦,前面的罩子可以调换


这个是我们常说的lupe,主要是观片,对焦的话,镜筒比较短,天气冷了会有哈气在上边,

北京胡同,百花深处,没有啥胡同、街、巷、路的称谓,
[248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1 09:20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1 09:00
菲涅尔是一种螺旋纹路,有汇聚光亮的作用,主要用在增亮效果上,以前的135单反相机的对焦屏有菲涅尔的种类,大画幅的增亮屏也是一类,也有在灯具前加菲涅尔镜片的,结合灯后的弧形反射镜,达到聚光的效果,

你说的APO结构的放大镜,不会附在一块屏上,该是个镜组,不会是对焦屏,应该是对焦镜,修正色散,
我说的是这个,它可以两用,可以观片又可以对焦,前面的罩子可以调换
[247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1 09:17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1-11 01:31
不同画幅比较景深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固定其他变量一个一个地比。如果是在机位构图镜头焦距光圈以及最后放大倍率都不变的前提下比较(这就是小数码转接在大画幅机背上测光的情况,这样数码只能拍出一小块),数码的景深比胶片浅,是因为像素的厚度分布均一,而胶片的银盐分子在明胶层里有一定厚度,对景深有一些补偿。曾经有人观察到Tmax的景深比传统乳剂胶片的浅,也是因为感光层更薄。
我比较过tmax和tx,发现冲好的tmax底片上居然看不到银盐。。。之后就没有用过
[246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1-11 09:10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1 09:00
菲涅尔是一种螺旋纹路,有汇聚光亮的作用,主要用在增亮效果上,以前的135单反相机的对焦屏有菲涅尔的种类,大画幅的增亮屏也是一类,也有在灯具前加菲涅尔镜片的,结合灯后的弧形反射镜,达到聚光的效果,

你说的APO结构的放大镜,不会附在一块屏上,该是个镜组,不会是对焦屏,应该是对焦镜,修正色散,
对焦放大镜不讲APO(复消色差), 是Aspherical, 就是非球面镜片,更好地修正边缘崎变。
[24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1 09:03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1-11 01:31
不同画幅比较景深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固定其他变量一个一个地比。如果是在机位构图镜头焦距光圈以及最后放大倍率都不变的前提下比较(这就是小数码转接在大画幅机背上测光的情况,这样数码只能拍出一小块),数码的景深比胶片浅,是因为像素的厚度分布均一,而胶片的银盐分子在明胶层里有一定厚度,对景深有一些补偿。曾经有人观察到Tmax的景深比传统乳剂胶片的浅,也是因为感光层更薄。


所以看T--Max总有些塑料味儿,3X很银盐,
[24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1 09:00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1 01:09
是吗?是不是叫菲妮儿什么的。。。是对焦镜,普爷在用吗?感觉如何?


菲涅尔是一种螺旋纹路,有汇聚光亮的作用,主要用在增亮效果上,以前的135单反相机的对焦屏有菲涅尔的种类,大画幅的增亮屏也是一类,也有在灯具前加菲涅尔镜片的,结合灯后的弧形反射镜,达到聚光的效果,

你说的APO结构的放大镜,不会附在一块屏上,该是个镜组,不会是对焦屏,应该是对焦镜,修正色散,
[243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1-11 01:31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1-10 17:18
在胶片上全开光圈对焦收缩光圈曝光可以,但数码上就不行。估计是数码的焦点非常浅。而且我试过了手中的所有镜头,不论新头老头光圈11比32都要好。
不同画幅比较景深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固定其他变量一个一个地比。如果是在机位构图镜头焦距光圈以及最后放大倍率都不变的前提下比较(这就是小数码转接在大画幅机背上测光的情况,这样数码只能拍出一小块),数码的景深比胶片浅,是因为像素的厚度分布均一,而胶片的银盐分子在明胶层里有一定厚度,对景深有一些补偿。曾经有人观察到Tmax的景深比传统乳剂胶片的浅,也是因为感光层更薄。
[242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1 01:09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0 21:25
那是画幅较小时的感觉,在45画幅上很舒服,出入焦点的变化较大,

你说的这个放大镜,是对焦镜吧,

是吗?是不是叫菲妮儿什么的。。。是对焦镜,普爷在用吗?感觉如何?
[24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0 21:28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11-10 17:31
仙娜也有轻点的机器,ALPINA,重2.8公斤,活动范围可以大点也可以对付,
比一般双轨金属机重不了多少,跟木机就不好比了。


俺的单轨机也是这个型号,异形轨是银白色的,很轻便,只是轨长了些,收纳较费事儿,上部跟F型一样操作,
[24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0 21:25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11-10 15:32
那就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焦点漂移了,只有收到工作光圈再对一次焦,
我用的都是现代头,没有发现焦点漂移问题。


据说天赛型的镜头结构,收光圈的焦点漂移会大一些,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6:00
我对增亮屏没有好感,之前用双反的时候用过,感觉景深变得不明显了,对焦反而更麻烦了。。。不知道大画幅上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


那是画幅较小时的感觉,在45画幅上很舒服,出入焦点的变化较大,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6:15
听说rodenstock 的非球面放大镜,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知道DX们有没有用过?


你说的这个放大镜,是对焦镜吧,
[239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8:34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1-10 17:18
在胶片上全开光圈对焦收缩光圈曝光可以,但数码上就不行。估计是数码的焦点非常浅。而且我试过了手中的所有镜头,不论新头老头光圈11比32都要好。
光圈11比32好因为,太小的光圈有衍射,成像质量是要差一些,胶片上应该也一样。
[238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11-10 17:31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0 13:32
如果有增亮屏和取景遮光罩,不用冠布也行,眼平位用正像器就费些劲了,

仙娜机器出外景,移动范围不大还行,

仙娜也有轻点的机器,ALPINA,重2.8公斤,活动范围可以大点也可以对付,
比一般双轨金属机重不了多少,跟木机就不好比了。
[237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20-11-10 17:18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4:13
我试得都是老镜头,对称的collinear和protarlinse,都有这种情况,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小光圈比大光圈焦距更长一点,我用的是峰值对焦。


在胶片上全开光圈对焦收缩光圈曝光可以,但数码上就不行。估计是数码的焦点非常浅。而且我试过了手中的所有镜头,不论新头老头光圈11比32都要好。
[236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6:15
听说rodenstock 的非球面放大镜,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知道DX们有没有用过?
[235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11-10 16:06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4:15
正像取景还是有对焦不实的问题,当然如果拍大场景,问题不大。

我比较过正像对焦与放大镜对焦,没有对焦不实的问题,
当然如果镜头光圈太小、对焦屏太暗可能对焦比较困难。
[234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6:00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0 13:32
如果有增亮屏和取景遮光罩,不用冠布也行,眼平位用正像器就费些劲了,

仙娜机器出外景,移动范围不大还行,
我对增亮屏没有好感,之前用双反的时候用过,感觉景深变得不明显了,对焦反而更麻烦了。。。不知道大画幅上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
[233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11-10 15:32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4:13
我试得都是老镜头,对称的collinear和protarlinse,都有这种情况,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小光圈比大光圈焦距更长一点,我用的是峰值对焦。

那就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焦点漂移了,只有收到工作光圈再对一次焦,
我用的都是现代头,没有发现焦点漂移问题。
[232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4:15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11-10 11:26
老鸟们大都不屑正像取景器
不过我挺喜欢用,比用冠布舒服,尤其是夏天,用冠布闷得很。
对于新手,正像构图更符合日常习惯(左右相反影响不大)。
不过我用的是仙娜机器,后背横竖都可以。
正像取景还是有对焦不实的问题,当然如果拍大场景,问题不大。
[231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4:13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11-10 11:32
改变光圈大小,对焦点会漂移,主要是镜头不对称结构造成的,一般存在大光圈的情况。
大幅镜头大部分是对称结构,应该不存在焦点漂移问题。
我试得都是老镜头,对称的collinear和protarlinse,都有这种情况,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小光圈比大光圈焦距更长一点,我用的是峰值对焦。
[23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0 13:32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11-10 11:26
老鸟们大都不屑正像取景器
不过我挺喜欢用,比用冠布舒服,尤其是夏天,用冠布闷得很。
对于新手,正像构图更符合日常习惯(左右相反影响不大)。
不过我用的是仙娜机器,后背横竖都可以。


如果有增亮屏和取景遮光罩,不用冠布也行,眼平位用正像器就费些劲了,

仙娜机器出外景,移动范围不大还行,
[229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11-10 11:32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1:21
是的,广角的话四周很暗,而且我发现,改变光圈大小,对焦点会有少量移动,这是我在用数码相机测试镜头时发现的,不知正确与否。也有说取景用装在冷靴上的取景器,对焦用放大镜,我觉得这个方式应该可取,linhof的变焦取景器相对还是比较准确的。

改变光圈大小,对焦点会漂移,主要是镜头不对称结构造成的,一般存在大光圈的情况。
大幅镜头大部分是对称结构,应该不存在焦点漂移问题。
[228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11-10 11:26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0:18
嗯,昨晚研究了一下,即使能侧过来看,脖子也够呛……linhof有原厂的单眼取景器,那个应该用起来方便一些,不过很多人又说没有必要,不如买个好点的放大镜,纠结中。。。

老鸟们大都不屑正像取景器
不过我挺喜欢用,比用冠布舒服,尤其是夏天,用冠布闷得很。
对于新手,正像构图更符合日常习惯(左右相反影响不大)。
不过我用的是仙娜机器,后背横竖都可以。

[227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1:21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1-10 10:50
这些取景器都有一个问题,放大倍率不够,尤其是单眼的。取景可以,调焦吃力。假如取景和调焦分开那这东西就意义不大了。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0 11:04
没兄的是软质皮做的,可以折叠,硬质的体积也不小,调焦费劲,尤其是小光圈的广角镜头,不死兄还是先借朋友的试用一下,不然就会积压资金,

是的,广角的话四周很暗,而且我发现,改变光圈大小,对焦点会有少量移动,这是我在用数码相机测试镜头时发现的,不知正确与否。也有说取景用装在冷靴上的取景器,对焦用放大镜,我觉得这个方式应该可取,linhof的变焦取景器相对还是比较准确的。
[22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0 11:04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0:18
嗯,昨晚研究了一下,即使能侧过来看,脖子也够呛……linhof有原厂的单眼取景器,那个应该用起来方便一些,不过很多人又说没有必要,不如买个好点的放大镜,纠结中。。。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1-10 10:50
这些取景器都有一个问题,放大倍率不够,尤其是单眼的。取景可以,调焦吃力。假如取景和调焦分开那这东西就意义不大了。


没兄的是软质皮做的,可以折叠,硬质的体积也不小,调焦费劲,尤其是小光圈的广角镜头,不死兄还是先借朋友的试用一下,不然就会积压资金,
[225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20-11-10 10:50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10 10:18
嗯,昨晚研究了一下,即使能侧过来看,脖子也够呛……linhof有原厂的单眼取景器,那个应该用起来方便一些,不过很多人又说没有必要,不如买个好点的放大镜,纠结中。。。


这些取景器都有一个问题,放大倍率不够,尤其是单眼的。取景可以,调焦吃力。假如取景和调焦分开那这东西就意义不大了。
[224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1-10 10:18
润普 发表于 2020-11-10 08:49
这种取景器是靠一块镜子反射景物,效果同双反的一样,左右颠倒,上下适于观看,还不是单反的取景效果,各种取景体位都可以,就看你的脖子(颈椎)如何了,

高机位时把目镜向下也能取景滴,
嗯,昨晚研究了一下,即使能侧过来看,脖子也够呛……linhof有原厂的单眼取景器,那个应该用起来方便一些,不过很多人又说没有必要,不如买个好点的放大镜,纠结中。。。
[22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1-10 08:49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1-9 20:14
忘记上图了……你帮忙看看这转90度还能横拍吗?我个子不高,所以如果俯视取景的话,机位会比较低,我就想既能正像取景,又能有比较高的机位


这种取景器是靠一块镜子反射景物,效果同双反的一样,左右颠倒,上下适于观看,还不是单反的取景效果,各种取景体位都可以,就看你的脖子(颈椎)如何了,

高机位时把目镜向下也能取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