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7 07:15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5 13:45  10年前,乔布斯说3.5寸的手机屏幕是最完美的屏幕尺寸,现在呢?不到6寸的屏幕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人一旦适应了大的东西,就再也回不到小的东西上面了,电视机也是一样,当年25寸的索尼“大彩电”一家人看着真爽,现在呢?75寸放到客厅里也只是觉得刚刚好,再小的尺寸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存储卡也是一样,习惯了剩余张数“1K、2K……”,再也不会忍受剩余张数是几十张的水平了。 你是赞同我的观点了?对大多人来说换卡难受还是像素低难受呢?你可以把大像素比作大彩电而不是剩余的张数对吗? 为什么相机厂不出1个亿10个亿像素的cmos根本原因不是人们受不了换卡。而是掩盖相机厂的不思进取。这点不用本末倒置的说是因为存不下。 饭要一口口吃,钱要一轮轮割。手机厂你们不能不讲武德。等你们定制的cmos又大一圈,又密一圈的时候你让我们怎么混。同样想法的最早飞思。现在是索尼,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典型的微单aps画幅相机像素徘徊在2400万像素的根本原因是拉皮相机还能割韭菜。而不是像素无用论。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7-7 07:21 编辑
|
[138 楼] 摄影小三
[泡菜]
21-7-7 01:26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6 09:43  不正面回答7纳米工艺能不能制造800纳米的像素,就是承认你的纳米、微米概念错误了,知错就改,很好!至于像素面积小,放大模糊,这个说法是相对单反大像素的,手机的单个像素只有0.8微米,而单反相机比如尼康D810单个像素是4.8微米,换算成面积,单反单个像素面积是手机单个像素面积的36倍,单个小像素接收的光子少,相当于单反的1/36,导致信噪比低,信噪比低的结果之一就是模糊,跟相机使用高感光度的结果类似,虽然像素高,但是很多都是噪声干扰,不是有效信号。正因为如此,才有“信噪比”这个概念。比如在一定的光照环境下,单位时间内,只能有20个光子到达4.8微米的尺寸上,单反相机可以照单全收,因为它只有一个像素,但是手机呢?因为有36个像素,20个光子不够36个像素分,必然导致其中有16个像素是没有接收到光子的,但是相机处理器不会把这些没有感光的像素直接变黑处理,而是通过算法把这16个像素的空缺补上,这样做缩图看是没问题的,放大到100%就出问题了,因为算出来的就是算出来的,是假信号,所以给人模糊的感觉。
总之一句话,手机的1亿像素是真实像素,不是什么想当然插值出来的,以当前的制造工艺制造微米级像素完全没问题。 ... 哈哈哈,还是那么想当然,跟你做科普的话也是枉费功夫。
|
[137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6 09:43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1-7-6 01:14  你真逗,给你圈起来这话哈意思,不就回答你么!你这句话明显有常识性错误,所以给你纠正一下。素像点不论大小,就代表一个点,不论半幅、全幅、中幅,不管像素面积的大小,就是一个点,没有你这种素像面积小了放大起来就模糊的说法,你纯粹是在想当然。 不正面回答7纳米工艺能不能制造800纳米的像素,就是承认你的纳米、微米概念错误了,知错就改,很好!至于像素面积小,放大模糊,这个说法是相对单反大像素的,手机的单个像素只有0.8微米,而单反相机比如尼康D810单个像素是4.8微米,换算成面积,单反单个像素面积是手机单个像素面积的36倍,单个小像素接收的光子少,相当于单反的1/36,导致信噪比低,信噪比低的结果之一就是模糊,跟相机使用高感光度的结果类似,虽然像素高,但是很多都是噪声干扰,不是有效信号。正因为如此,才有“信噪比”这个概念。比如在一定的光照环境下,单位时间内,只能有20个光子到达4.8微米的尺寸上,单反相机可以照单全收,因为它只有一个像素,但是手机呢?因为有36个像素,20个光子不够36个像素分,必然导致其中有16个像素是没有接收到光子的,但是相机处理器不会把这些没有感光的像素直接变黑处理,而是通过算法把这16个像素的空缺补上,这样做缩图看是没问题的,放大到100%就出问题了,因为算出来的就是算出来的,是假信号,所以给人模糊的感觉。 总之一句话,手机的1亿像素是真实像素,不是什么想当然插值出来的,以当前的制造工艺制造微米级像素完全没问题。 本帖最后由 共享蓝牙 于 2021-7-6 09:51 编辑
|
[136 楼] Tianmou
[资深泡菜]
21-7-6 01:24
数码后背不光是数码后背
你有了整一套系统
和不同的工作方式
这个是核心
画质啥的先不重要
|
[135 楼] 摄影小三
[泡菜]
21-7-6 01:14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5 09:01  我指出你的长度概念错误,不用顾左右言他回我一些跟我指出你错误无关的东西。大大方方承认你分不清纳米和微米的区别就好了。 你真逗,给你圈起来这话哈意思,不就回答你么!你这句话明显有常识性错误,所以给你纠正一下。素像点不论大小,就代表一个点,不论半幅、全幅、中幅,不管像素面积的大小,就是一个点,没有你这种素像面积小了放大起来就模糊的说法,你纯粹是在想当然。 本帖最后由 摄影小三 于 2021-7-6 01:20 编辑
|
[134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13:45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5 09:53  图像本身就是宽容度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暗处提升iso,过去的技术就是数码极差。10年前大多数码相机的糟糕表现真不如今天手机拍的。叫不加宽容度不重要,那是真的差。
我们当年数码相机刚出来的时候真的就是忍受拍几十张不到100张就会断电,卡存100张200张就满的窘况。我们就当换胶卷了。感觉差不多。
不说远了。我到现在还有几个厂家专门的卡盒,意思就是满了换一张。现在谁会生产这么无聊的多余的东西,至少相机厂家不会。 10年前,乔布斯说3.5寸的手机屏幕是最完美的屏幕尺寸,现在呢?不到6寸的屏幕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人一旦适应了大的东西,就再也回不到小的东西上面了,电视机也是一样,当年25寸的索尼“大彩电”一家人看着真爽,现在呢?75寸放到客厅里也只是觉得刚刚好,再小的尺寸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存储卡也是一样,习惯了剩余张数“1K、2K……”,再也不会忍受剩余张数是几十张的水平了。
|
[133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13:42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5 09:45  无损压缩选项对于今天的相机还是电脑来说真的无聊,要说硬件跟不上解码速度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了。对于图像通用格式来说png,tif他们差别有可能不是75%而是几倍或者更大。
raw格式本身也不是个单纯数据包。
还是回到样例飞思和富士两个raw来看,飞思的raw这么小是选了压缩选项,还是本身就内容少呢? 结合图像来看,就是飞思的内容少。无损压缩不是无聊,而是意义重大,比“未压缩”节省75%的空间,而画质又没有降低。你是不是搞反了几个概念了?
|
[132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5 09:53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5 09:06  能接受的是少数人,像我这种有存储不足焦虑的人,机身没显示1K以上的剩余张数我心里就不爽。另外,手机大多数都没有RAW,哪里来的宽容度? 图像本身就是宽容度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暗处提升iso,过去的技术就是数码极差。10年前大多数码相机的糟糕表现真不如今天手机拍的。叫不加宽容度不重要,那是真的差。 我们当年数码相机刚出来的时候真的就是忍受拍几十张不到100张就会断电,卡存100张200张就满的窘况。我们就当换胶卷了。感觉差不多。 不说远了。我到现在还有几个厂家专门的卡盒,意思就是满了换一张。现在谁会生产这么无聊的多余的东西,至少相机厂家不会。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7-5 09:56 编辑
|
[131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5 09:45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5 09:09  未压缩RAW的体积是一样的。只是很少人会使用这种累赘的格式,因为根本没必要,尼康的未压缩RAW比无损压缩RAW大75%,但是解出来的细节是一样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用无损14位压缩RAW。 无损压缩选项对于今天的相机还是电脑来说真的无聊,要说硬件跟不上解码速度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了。对于图像通用格式来说png,tif他们差别有可能不是75%而是几倍或者更大。 raw格式本身也不是个单纯数据包。 还是回到样例飞思和富士两个raw来看,飞思的raw这么小是选了压缩选项,还是本身就内容少呢?
|
[130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13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4 00:17  好吧第一个例子不恰当。但我没有必要更改我的观点。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我们镜前用了一个单色滤镜文件会减小。哪怕它是raw格式不压缩方式也一样。
其它没有见到什么问题。另外我不认为富士关于图像文件水准会比飞思差这么多。基础图像格式都是通用的。就算自有格式也是这个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描述图像再演化也是几个大值决定的。越是变化小越好描述图像。越好描述的数字,文件量必然小。无论是否压缩。 亲测A7M3使用未压缩RAW,每张照片基本都一样大。由于它未提供无损压缩选项,所以我常年用未压缩RAW拍摄,每张照片40M左右,这点我有经验。
|
[129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10
realaide 发表于 2021-7-3 22:59  你先把压缩RAW关了,再看看文件大小,这都什么鬼常识。 不用杠,现实中,用“未压缩RAW”的人很少,一般都是用无损压缩RAW,除非这相机像素很低,像A7M3这种才2400万像素的,我就用未压缩RAW,体积能够接受。 本帖最后由 共享蓝牙 于 2021-7-5 09:10 编辑
|
[128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09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3 18:32  会。
同一个相机下raw文件越大细节越多。同一个相机下。分辨力越高的镜头文件量越大。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相机,同一个镜头拍摄最大能力的黑白 彩色两张照片,毫无疑问黑白哪张文件量会小。
关于不同镜头会不会造成文件量的区别。也会的。
我们可以简单测试一下。把镜头焦距弄得全模糊和非常小的光圈大景深状态再去对比。毫无疑问描述复杂场景需要更大的文件量。同样的一支相对好的镜头文件量会比差的文件通常要大。
raw也不例外。
此话题不包含胶片。。。 未压缩RAW的体积是一样的。只是很少人会使用这种累赘的格式,因为根本没必要,尼康的未压缩RAW比无损压缩RAW大75%,但是解出来的细节是一样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用无损14位压缩RAW。
|
[127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06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3 18:19  只要它生产出来那就有更大市场。我记得20年前一个数码相机就拍几十张必须导出。也没妨碍它的使用。毫无疑问高密度没什么不好的,前面有人说手机 宽容度差的很。对也不对。手机宽容度比10年前的准专业机宽容度好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你开个800度的iso简直就是爆了噪点。所以你看对比谁,比什么都是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是只是手机的cmos太小了吗?还是10年前那时候技术太菜呢? 能接受的是少数人,像我这种有存储不足焦虑的人,机身没显示1K以上的剩余张数我心里就不爽。另外,手机大多数都没有RAW,哪里来的宽容度?
|
[126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03
chensiv 发表于 2021-7-3 17:23  细节反应在文件大小上,细节越多文件越大,这是常识。
前提是同一家的格式、算法。
不同厂家的就难说了。 明白人,稍微拍过RAW的都明白,每张图片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镜头,同样的ISO,同样的光圈快门,不同的就是被摄物细节不一样。
|
[125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01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1-7-3 01:50  传感器是没有锐度、清晰度的概念的,一个像素便是一个点,在显示器对应发光的也是一个点,锐度清晰度的概念只存在镜头上,DXO对传感器的测评也就没有锐度的项目。传感器不外是一种光电转换器具,工作原理跟屋顶的太阳能板差不多,面积大光照强时,输出电平便大,手机指甲片大小传感器刻一亿像素,像素点会非常之小,输出电平极低,甚至会低于运放的输入灵敏度,也极容易被运放的热噪淹没,会造成高感极差,看看3/4传感器的高感是什么表现,便可想象到指甲片的情况了,但是,尽管如此,仍然与锐度及清晰度没关,一个像素仍然是一个点。 我指出你的长度概念错误,不用顾左右言他回我一些跟我指出你错误无关的东西。大大方方承认你分不清纳米和微米的区别就好了。
|
[124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5 09:00
realaide 发表于 2021-7-2 19:56  你确定RAW的大小,是跟细节多少有关的?用解析力更高的镜头,RAW的大小会增加吗? 当然有关,除非是“未压缩RAW”,其余的大小都跟拍摄对象(细节)息息相关!比如尼康D90,采用压缩12位存储,每张照片RAW的大小都不一样,跟拍摄的细节丰富程度有极大关系。
|
[123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5 00:47
realaide 发表于 2021-7-4 21:15  你也别回了 虽然看着大小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姑且认为里面的索引图片大小不一样吧。 raw 的A部分+B部分+C部分 如果raw真的真的完全原始,或许a部分可以完全一样。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7-5 01:04 编辑
|
[122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4 23:48
raw真不简单,脱离具体某一台相机谈都意义不大。还真是每个型号一套解释方法。
富士飞思这网络样图对比依旧还是得还原成传统图像格式下的对比。至少是转换png,tif格式的对比。不同公司的raw没法对比。我得修正我前面的话,谢谢。不过raw总得打开对不对?哪怕打开后像素一样,但总有不一样的地方。
至于同一格式,像素一样。谁大谁更好不用解释。前面样图对比相反飞思这个样图更象一种插值。或者我们就当飞思没有好的算法也难说。一个大的raw没有理由比小的raw更弱。那怕它内部一堆无用的数据。好像这个可能性不大。raw不是jpg。既然无损电位讯号数字集合。没有理由文件大的比小的差。
数码暗房有个raw的不错的贴。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7-5 00:04 编辑
|
[121 楼] realaide
[泡菜]
21-7-4 21:15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4 00:17  好吧第一个例子不恰当。但我没有必要更改我的观点。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我们镜前用了一个单色滤镜文件会减小。哪怕它是raw格式不压缩方式也一样。
其它没有见到什么问题。另外我不认为富士关于图像文件水准会比飞思差这么多。基础图像格式都是通用的。就算自有格式也是这个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描述图像再演化也是几个大值决定的。越是变化小越好描述图像。越好描述的数字,文件量必然小。无论是否压缩。 你也别回了
|
[120 楼] realaide
[泡菜]
21-7-4 21:12
chensiv 发表于 2021-7-3 23:28  我甚至都怀疑你没摸过相机。
收缩光圈文件大小就会增加。
你不用回我,你这水准还差的有点远。 别硬装了行不行,求你别回复了,我笑够了,真的 本帖最后由 realaide 于 2021-7-4 21:13 编辑
|
[119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4 00:17
realaide 发表于 2021-7-3 23:03  原来RAW还能强制拍黑白呢,是把色彩滤镜揭掉了吧,你动手能力真强。 好吧第一个例子不恰当。但我没有必要更改我的观点。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我们镜前用了一个单色滤镜文件会减小。哪怕它是raw格式不压缩方式也一样。 其它没有见到什么问题。另外我不认为富士关于图像文件水准会比飞思差这么多。基础图像格式都是通用的。就算自有格式也是这个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描述图像再演化也是几个大值决定的。越是变化小越好描述图像。越好描述的数字,文件量必然小。无论是否压缩。
|
[118 楼] chensiv
[注销用户]
21-7-3 23:28
|
[117 楼] realaide
[泡菜]
21-7-3 23:03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7-3 18:32  会。
同一个相机下raw文件越大细节越多。同一个相机下。分辨力越高的镜头文件量越大。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相机,同一个镜头拍摄最大能力的黑白 彩色两张照片,毫无疑问黑白哪张文件量会小。
关于不同镜头会不会造成文件量的区别。也会的。
我们可以简单测试一下。把镜头焦距弄得全模糊和非常小的光圈大景深状态再去对比。毫无疑问描述复杂场景需要更大的文件量。同样的一支相对好的镜头文件量会比差的文件通常要大。
raw也不例外。
此话题不包含胶片。。。 原来RAW还能强制拍黑白呢,是把色彩滤镜揭掉了吧,你动手能力真强。
|
[116 楼] realaide
[泡菜]
21-7-3 22:59
chensiv 发表于 2021-7-3 17:23  细节反应在文件大小上,细节越多文件越大,这是常识。
前提是同一家的格式、算法。
不同厂家的就难说了。 你先把压缩RAW关了,再看看文件大小,这都什么鬼常识。
|
[115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3 18:32
realaide 发表于 2021-7-2 19:56  你确定RAW的大小,是跟细节多少有关的?用解析力更高的镜头,RAW的大小会增加吗? 会。 同一个相机下raw文件越大细节越多。同一个相机下。分辨力越高的镜头文件量越大。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相机,同一个镜头拍摄最大能力的黑白 彩色两张照片,毫无疑问黑白哪张文件量会小。 关于不同镜头会不会造成文件量的区别。也会的。 我们可以简单测试一下。把镜头焦距弄得全模糊和非常小的光圈大景深状态再去对比。毫无疑问描述复杂场景需要更大的文件量。同样的一支相对好的镜头文件量会比差的文件通常要大。 raw也不例外。 此话题不包含胶片。。。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7-3 18:50 编辑
|
[114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7-3 18:19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2 16:34  不是,如果全画幅也那么高像素密度的话,其实几十亿像素了,那样会带来庞大的数据量,相机吃不消,而且存储也会成问题。每张照片几个G,1T的内存卡也拍不了几张啊。 只要它生产出来那就有更大市场。我记得20年前一个数码相机就拍几十张必须导出。也没妨碍它的使用。毫无疑问高密度没什么不好的,前面有人说手机 宽容度差的很。对也不对。手机宽容度比10年前的准专业机宽容度好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你开个800度的iso简直就是爆了噪点。所以你看对比谁,比什么都是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是只是手机的cmos太小了吗?还是10年前那时候技术太菜呢?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7-3 18:46 编辑
|
[113 楼] chensiv
[注销用户]
21-7-3 17:23
|
[112 楼] 摄影小三
[泡菜]
21-7-3 01:50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2 16:27  很显然,你对尺度单位的概念不过关,小米手机1亿像素那款,单个像素是0.8微米,相当于800纳米,你说7纳米工艺的光刻机造不出800纳米的像素出来?小米那个是真实像素,并不是什么插值像素。只是因为像素太小,感光面积太小,100%放大看起来不清晰而已,但是不能说它是插值的。 传感器是没有锐度、清晰度的概念的,一个像素便是一个点,在显示器对应发光的也是一个点,锐度清晰度的概念只存在镜头上,DXO对传感器的测评也就没有锐度的项目。传感器不外是一种光电转换器具,工作原理跟屋顶的太阳能板差不多,面积大光照强时,输出电平便大,手机指甲片大小传感器刻一亿像素,像素点会非常之小,输出电平极低,甚至会低于运放的输入灵敏度,也极容易被运放的热噪淹没,会造成高感极差,看看3/4传感器的高感是什么表现,便可想象到指甲片的情况了,但是,尽管如此,仍然与锐度及清晰度没关,一个像素仍然是一个点。
|
[111 楼] realaide
[泡菜]
21-7-2 19:56
共享蓝牙 发表于 2021-7-2 16:30  他想说保证一定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像素为王。比如下面这个100%细节对比,哈苏已经出现摩尔纹了,富士仍然清晰锐利。从数据量也可以看出来,一个200MB,一个才128MB,显然富士的细节更丰富。 你确定RAW的大小,是跟细节多少有关的?用解析力更高的镜头,RAW的大小会增加吗?
|
[110 楼] 共享蓝牙
[泡菜]
21-7-2 16:34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6-23 13:05  那也普遍比2340万的5d3清楚啊!不要告诉我你用手机用的默认镜头那个。
为什么不生产相机?也许是怕打脸。现在手机的镜头你认为很差吗?未必比sony差,但是价格呵呵了。至于测试 网上多的是评测,你不要想当然认为只是插值。你把你佳能2000多万像素的单反差值到1个亿比比看。 不是,如果全画幅也那么高像素密度的话,其实几十亿像素了,那样会带来庞大的数据量,相机吃不消,而且存储也会成问题。每张照片几个G,1T的内存卡也拍不了几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