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的手机CMOS读取速度比相机慢那么多。震惊!
8209 167
[74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3:06
即使是进入全像素ADC,需要感光层和逻辑层不同厂家的纳米级铜互联精密配合,这里把ADC算作逻辑层。
手机传感器早都几千万像素,面积又小,百亿级别晶体管的ADC,索尼半导体工艺技术根本达不到。
索尼让台积电代工,那根本赚不到钱。

三星可以轻松低成本实现。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73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2:53
你好嘛 发表于 2021-02-11 02:39
索尼手机传感器前景不明,目前一大半营收都来自苹果,一但苹果变动采购商,对索尼手机传感器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所以索尼肯定会想尽办法提高技术水...

很难,估计全像素ADC很难在几年内实现,成本太高!
只能比逻辑电路工艺水平,这早就进入索尼的天花板了。

未来手机8k60p时代,索尼根本实现不了,找台积电代工,那根本赚不到钱。

而三星可以很轻松的实现。

ov也可以找台积电代工。

未来中国国产长鑫内存和紫光闪存的不断扩大产能,三星会更难受,会更快加大传感器的技术和产能投入。

对于三星来说是降纬度打击索尼传感器。

未来,索尼不容乐观。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72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2:44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2:30
它能不能 4K/14Bit/480fps呀? 能不能8K-RGB/14Bit/120fps呀? 一个残疾采样的12Bit的产品,量化...

你是土豪,你NB。
这个几十万上百万的机器,我看都不敢看。

a1大概率是延续a9传感器的设计思路,只是加大像素而已。对焦技术也没有质的技术飞跃。

r5 12比特light压缩raw视频,cfe b卡是a1 cfe a卡2倍的理论速度,raw视频远比10比特420 好265编辑流畅,调色空间大。

r5貌似对焦比a1更智能先进,a1延续a9的老一套对焦技术,固件也不可能解决技术问题。

r5 r6 有目前最强的-5 -  -6ev弱光性能,估计是双核对焦技术带来的,a1不知道在这种弱光条件下 会不会拉风箱 急死人?

r5是任意翻转屏,操控太爽了

r5防抖比a1强太多,

然而: r5是中看不中用的废物视频机,2秒男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71 楼] 你好嘛 [泡菜]
21-2-11 02:39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02-11 02:16
作为目前传感器老大索尼,第一个推出,是应该的。

索尼传感器无论市场还是品牌影响力都该是索尼。

如果不是索尼,那该无地自容了。只能说明索...

索尼手机传感器前景不明,目前一大半营收都来自苹果,一但苹果变动采购商,对索尼手机传感器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所以索尼肯定会想尽办法提高技术水平保住苹果,争夺其它市场。

如果索尼成功了,反过来会提升相机市场水平,就看市场有没有这个时间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70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30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2:28
建议你仔细看看bmd家的 12k raw@60p 8k@110p的产品参数。10万不到。

嫑总认为索尼天下第一。
2.35比一比16比9,因为列像素低,更容易实现高帧率。基本尝试。


它能不能 4K/14Bit/480fps呀? 能不能8K-RGB/14Bit/120fps呀? 一个残疾采样的12Bit的产品,量化精度差的远了。再者它是堆栈式无损画质的全局快门吗?!
[69 楼] 你好嘛 [泡菜]
21-2-11 02:30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2:21
DPR在采访SONY开发团队的时候,SONY已经明确表明:a1的感光器相比a9的,采用了全新架构的超高速模拟层向数字层的读出电路。但...

我感觉未必,只是说新ADC工作模式,估计就是提高同步速度之类的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68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2:28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2:09
我问你的两层楼问题你还没正面回答。请回答问题?!别东拉西扯。 R5呵呵? 人家是16Bit哈哈哈。 而且16bit下,6K-2.39...

建议你仔细看看bmd家的 12k raw@60p 8k@110p的产品参数。10万不到。

嫑总认为索尼天下第一。
2.35比一比16比9,因为列像素低,更容易实现高帧率。基本尝试。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67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25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2:20
6k 2.3比一,这在便宜几百的电影机上,比比皆是。列像素低,更容易实现高帧率和采样深度。bmpcc 6k,1万5人民币,你看看参数,差多少,价格差多少?当然有全画幅和半画幅差别。


来来来,你给我列一个6,048 x 2,532/16Bit/90fps 的800g机身出来,记住人家是真实的16bit-ADC呵呵!
[66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24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2:20
6k 2.3比一,这在便宜几百的电影机上,比比皆是。列像素低,更容易实现高帧率和采样深度。bmpcc 6k,1万5人民币,你看看参数,差多少,价格差多少?当然有全画幅和半画幅差别。


别东拉西扯,回答问题啊?!
[65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21
你好嘛 发表于 2021-2-11 02:11
不打赌,不用堆那么多定语,铜互连工艺上限在那。当然强推也是可以的。

基本上谁先购买应用新半导体技术谁就有可能先出实用的全局快门高性能机。


DPR在采访SONY开发团队的时候,SONY已经明确表明:a1的感光器相比a9的,采用了全新架构的超高速模拟层向数字层的读出电路。但SONY并没有说明细节。

这个全新架构的处理电路,我认为很可能已经转向铜互联堆叠了。
[64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2:20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2:09
我问你的两层楼问题你还没正面回答。请回答问题?!别东拉西扯。 R5呵呵? 人家是16Bit哈哈哈。 而且16bit下,6K-2.39...

6k 2.3比一,这在便宜几百的电影机上,比比皆是。列像素低,更容易实现高帧率和采样深度。bmpcc 6k,1万5人民币,你看看参数,差多少,价格差多少?当然有全画幅和半画幅差别。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63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19
你好嘛 发表于 2021-2-11 02:11
不打赌,不用堆那么多定语,铜互连工艺上限在那。当然强推也是可以的。

基本上谁先购买应用新半导体技术谁就有可能先出实用的全局快门高性能机。


DPR在采访SONY开发团队的时候,SONY已经明确表明:a1的感光器相比a9的,采用了全新架构的超高速模拟层向数字层的读出电路。但SONY并没有说明细节。

这个全新架构的处理电路,我认为很可能已经转向铜互联堆叠了。 本帖最后由 我是一个器材党 于 2021-2-11 02:19 编辑
[62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2:16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2:02
咱么打个赌!世界上第一个像素级ADC的堆栈式全局快门感光器一定是SONY量产出来的! 别无它号。

作为目前传感器老大索尼,第一个推出,是应该的。

索尼传感器无论市场还是品牌影响力都该是索尼。

如果不是索尼,那该无地自容了。只能说明索尼早该想办法多卖钱吧。

还是早点给大疆 松下 奥林巴斯准备新一代传感器吧,要是让其他家占了这个市场,就明显标志索尼没落的拐点。

其实我早就看出来: 索尼传感器早就力不从心,早就进入没落的拐点了。三星在去年12月份的手机传感器份额,这个趋势会越来越快。索尼迅速进入尴尬的恶性循环。

技术 市场 政治背景,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保守估计最迟2030前,索尼传感器会全军覆没,走向消失。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61 楼] 你好嘛 [泡菜]
21-2-11 02:11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2:02
咱么打个赌!世界上第一个像素级ADC的堆栈式全局快门感光器一定是SONY量产出来的! 别无它号。

不打赌,不用堆那么多定语,铜互连工艺上限在那。当然强推也是可以的。

基本上谁先购买应用新半导体技术谁就有可能先出实用的全局快门高性能机。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60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09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2:03
r5 也可以实现,5.xk 超采样,10比特,4k@60p,去掉处理器,传感器总线直出转串型数据输出,防抖悬空5轴防抖散热也是极度受限的条件下。

佳能r5 8k30p,12比特raw,差不多12比特采样深度 10亿像素每秒的性能,Venice是2400万像素60帧,16比特 算15亿像素每秒,算2倍r5性能。r5传感器6面悬空防抖,加卡口外壳,300克足以,对被动散热800克的Venice。Venice有啥优势?
如果r5加同样的被动散热,个人感觉至少不会比Venice差。

当然是不同时代的产品。

和5瓦被动散热的超低功耗i7,对35瓦功耗主动散热的i7,散热重量和性能对比,道理是一样的。


我问你的两层楼问题你还没正面回答。请回答问题?!别东拉西扯。 R5呵呵? 人家是16Bit哈哈哈。 而且16bit下,6K-2.39:1能90fps(R5哈哈哈

对了,还是把问题回答先!快,别东躲※※
[59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2:03
r5 也可以实现,5.xk 超采样,10比特,4k@60p,去掉处理器,传感器总线直出转串型数据输出,防抖悬空5轴防抖散热也是极度受限的条件下。

佳能r5 8k30p,12比特raw,差不多12比特采样深度 10亿像素每秒的性能,Venice是2400万像素60帧,16比特 算15亿像素每秒,算2倍r5性能。r5传感器6面悬空防抖,加卡口外壳,300克足以,对被动散热800克的Venice。Venice有啥优势?
如果r5加同样的被动散热,个人感觉至少不会比Venice差。

当然是不同时代的产品。

和5瓦被动散热的超低功耗i7,对35瓦功耗主动散热的i7,散热重量和性能对比,道理是一样的。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58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02
你好嘛 发表于 2021-2-11 01:59
TSV是硅通孔。铜互联就是索尼买的DBI早期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案技术简单些,但是互联数有限。

不是自带铜连接点,而是通过植入的铜盘连接的,所以产生另外一个缺陷,需要高温加工工艺,对全幅这样的基片,估计加工工艺难度很大或者良品率很低,索尼全幅的A9没有采用这种工艺,还是采用TSV的方式。A1不清楚,或许还是TSV。

DBI新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索尼已经购买新方案。可能谁购买并应用了这些新技术,谁就有可能提前出真正的高性能相机


咱么打个赌!世界上第一个像素级ADC的堆栈式全局快门感光器一定是SONY量产出来的! 别无它号。 本帖最后由 我是一个器材党 于 2021-2-11 02:03 编辑
[57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2:00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1:22
很奇怪,把a9 a1的拍照模式的果冻效应,也就是突发12倍并行的ADC的性能,硬生生的和买不起的顶级电影机挂上钩? 然后再套回微单上,啥模式分辨率下都能实现4毫秒果冻?

...


请别狡辩!正面回答问题:HDC-4800的4K/14Bit/480fps 和 a9感光器的 6K/14Bit/6ms 读出速度是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一回事儿(数据吞吐几乎是完全一模一样)?回答!

HDC-4800上的堆栈式全局快门感光器是不是就相当于a9感光器把带宽全部打开了呀?请回答(至于这玩意儿卖25万欧元,你买的买不起,那是你的问题,不是人家技术的问题对不)?!请正面回答! 别躲和东拉西扯。
[56 楼] 你好嘛 [泡菜]
21-2-11 01:59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0 23:54
TSV硅穿孔才需要打洞懂不? SONY的像素级ADC样品是基于铜铜互联,上面的像素和下面的ADC本身自带铜触点,完全不需要另外打线!...

TSV是硅通孔。铜互联就是索尼买的DBI早期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案技术简单些,但是互联数有限。

不是自带铜连接点,而是通过植入的铜盘连接的,所以产生另外一个缺陷,需要高温加工工艺,对全幅这样的基片,估计加工工艺难度很大或者良品率很低,索尼全幅的A9没有采用这种工艺,还是采用TSV的方式。A1不清楚,或许还是TSV。

DBI新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索尼已经购买新方案。可能谁购买并应用了这些新技术,谁就有可能提前出真正的高性能相机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55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1:47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1:22
很奇怪,把a9 a1的拍照模式的果冻效应,也就是突发12倍并行的ADC的性能,硬生生的和买不起的顶级电影机挂上钩? 然后再套回微单上,啥模式分辨率下都能实现4毫秒果冻?

好比: 想当然的认为,人都应该可以 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全程?
高速连拍也就最多几秒缓存满了 正好趁机休息散热了,5000万全像素电子快门 4毫秒的果冻,难道就能实现5000万 250张每秒的高速连拍啊? 哪怕是0.1秒都实现不了。8k视频模式还是16毫秒果冻。

真搞不懂,对索尼感情如此深,卖身索尼了? 还是受Sony威胁了? 还是Sony是衣食父母?索尼天生是真命天子 早就该上天成仙了? 亦或是因 如宗教信仰般的痴迷 失去了基本独立思考能力?
先下结论,索尼完美无缺?索尼天下第一? 然后找出所有的驴头不对马嘴 包括※※上百万的机型 的长处来牵强的证明索尼微单最NB,领先一万年?

索尼半导体也是最NB,无论感光层还是逻辑层都无敌的存在,佳能一无是处,落后一万年?

啥逻辑,搞不懂,真搞不懂!

不就是个拍摄赚钱怡乐的工具而已吗?至于吗?

...


还有,我举Venice、HDC-4800、UHC-8300的例子并不是让谁买,而是说明,前一代a9/a9 II的感光器的技术和这三个摄像机是一脉相承的,唯一限制a9的是读出带宽,而一旦打开了带宽,那现成的感光器技术直接就能做顶级超高帧率摄像机!这是SONY顶级技术阉割、移植的巨大优势。技术都是现成的,仅仅是针对不同用途进行“加减法计算而已”。

a9/UHC-8300/HDC-4800/Venice 这整个前一代的堆栈式感光器技术就是这么玩上下移植的,玩得不亦乐乎!

本代的a1感光器那不一样是“加减法处理”吗?放到摄像机上,满血全开。 HDC-4800是2016年4月宣布的, UHC-8300是2017年10月发布的。现在既然a1相机出来了,那a1相同架构的顶级摄像机感光器在后续陆续发表对SONY来说是手到擒来而已!

我想询问你一个问题:在整个影像行业能像SONY这么上下毫不费力的,在技术上“加减法移植”的还有第二个吗??? 感动做得到吗? 更别提只做手机感光器的三星了哈哈哈(人家SONY是行业内技术独一份儿,其他厂学都学不来!一个是没有那么强大的感光器研发能力,另一个更不具备SONY这样上杵天,下踩地的全能产品线)!

你说能找到第二家吗?来正面回答一下!
[54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1:35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1 01:22
很奇怪,把a9 a1的拍照模式的果冻效应,也就是突发12倍并行的ADC的性能,硬生生的和买不起的顶级电影机挂上钩? 然后再套回微单上,啥模式分辨率下都能实现4毫秒果冻?

好比: 想当然的认为,人都应该可以 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全程?
高速连拍也就最多几秒缓存满了 正好趁机休息散热了,5000万全像素电子快门 4毫秒的果冻,难道就能实现5000万 250张每秒的高速连拍啊? 哪怕是0.1秒都实现不了。8k视频模式还是16毫秒果冻。

真搞不懂,对索尼感情如此深,卖身索尼了? 还是受Sony威胁了? 还是Sony是衣食父母?索尼天生是真命天子 早就该上天成仙了? 亦或是因 如宗教信仰般的痴迷 失去了基本独立思考能力?
先下结论,索尼完美无缺?索尼天下第一? 然后找出所有的驴头不对马嘴 包括※※上百万的机型 的长处来牵强的证明索尼微单最NB,领先一万年?

索尼半导体也是最NB,无论感光层还是逻辑层都无敌的存在,佳能一无是处,落后一万年?

啥逻辑,搞不懂,真搞不懂!

不就是个拍摄赚钱怡乐的工具而已吗?至于吗?

...


你别狡辩! 增加些体积和加完善的散热并不需要做成真正摄像机那么大。 Venice的机头模块本来就是可以拆卸下来的,拆下来后它的重量是800g(比Panasonic S1H还小点)。就是这个机头没有风扇,只有散热鳍片(也是被动散热),它就可以进行不间断的6,048 x 4,032/16Bit/60fps 和 6,048 x 2,532/16Bit/90fps 的影像采集。

[53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1:22
很奇怪,把a9 a1的拍照模式的果冻效应,也就是突发12倍并行的ADC的性能,硬生生的和买不起的顶级电影机挂上钩? 然后再套回微单上,啥模式分辨率下都能实现4毫秒果冻?

好比: 想当然的认为,人都应该可以 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全程?
高速连拍也就最多几秒缓存满了 正好趁机休息散热了,5000万全像素电子快门 4毫秒的果冻,难道就能实现5000万 250张每秒的高速连拍啊? 哪怕是0.1秒都实现不了。8k视频模式还是16毫秒果冻。

真搞不懂,对索尼感情如此深,卖身索尼了? 还是受Sony威胁了? 还是Sony是衣食父母?索尼天生是真命天子 早就该上天成仙了? 亦或是因 如宗教信仰般的痴迷 失去了基本独立思考能力?
先下结论,索尼完美无缺?索尼天下第一? 然后找出所有的驴头不对马嘴 包括※※上百万的机型 的长处来牵强的证明索尼微单最NB,领先一万年?

索尼半导体也是最NB,无论感光层还是逻辑层都无敌的存在,佳能一无是处,落后一万年?

啥逻辑,搞不懂,真搞不懂!

不就是个拍摄赚钱怡乐的工具而已吗?至于吗?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52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1 00:46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1 00:07
你嫌Venice帧率不高好吧? HDC-4800和 UHC-8300帧率够高了吧?

一个是4K/14Bit/480fps的,另...

富豪级的,比不了。
几十万上百万的机器,想都不敢想。
特斯拉放火箭放卫星,关我鸟事,只关心他的电动车性能参数。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51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1 00:07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0 23:22
好吧,我错了,还有这个非常规模式。不过目前视频模式不得不匹配总线速度,所以没必要用缓存,本来帧率就不高。


你嫌Venice帧率不高好吧? HDC-4800和 UHC-8300帧率够高了吧?

一个是4K/14Bit/480fps的,另一个是8K-RGB/14Bit/120fps的。 对了,这两个的感光器都是堆栈式画质无损的全局快门。

就拿HDC-4800的感光器来说,就是Venice和a9的爸爸呀。 4K/14Bit/480fps=a9的读出速度(6K/14Bit/160fps【6ms】)对吧?!

HDC-4800的感光器是如假包换,千真万确的带宽全开的 a9感光器一回事儿吧?!
[50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0 23:54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0 23:28
如果是几千万像素的全像素ADC,光ADC估计得需要百亿晶体管,必定还需要SRAM或dram匹配总线速度,也许需要几层半导体,难道不需要穿孔连接?
还是你基本原理都不懂?


TSV硅穿孔才需要打洞懂不? SONY的像素级ADC样品是基于铜铜互联,上面的像素和下面的ADC本身自带铜触点,完全不需要另外打线!这和传统的TSV 和 可以在像素位置任意打线的传统DBI已经不同了。

[49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0 23:50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0 23:28
如果是几千万像素的全像素ADC,光ADC估计得需要百亿晶体管,必定还需要SRAM或dram匹配总线速度,也许需要几层半导体,难道不需要穿孔连接?
还是你基本原理都不懂?


都像素级了还要DRAM干嘛? 像素级的每个像素对应的ADC本身就自带数字存储功能,根本不需要另外的DARM进行暂存。

去了解下目前唯一的像素级ADC数字无损全局快门的样品,SONY的 146万像素/14Bit/660fps(你等效的话, 差不多8K/14Bit下,30fps的数据规模一模一样)。

这玩意儿16 x 12mm的,在14Bit/660fps全输出情况下,功耗非常低,只有区区700mw(甚至比绝大多数手机摄像头的感光器还要低)!  
[48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0 23:34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2-10 23:22
好吧,我错了,还有这个非常规模式。不过目前视频模式不得不匹配总线速度,所以没必要用缓存,本来帧率就不高。

笑死了,不值得。

罪过,罪过!

另外看看bmd家的电影机,12k@60p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视频,还有老美一家搞无人机的4k@400p raw内录的索尼卡口微单。而且都不超过10万人民币。

是不是觉得Sony也就那样,比参数,索尼真没啥了不起的。


就这你还整天嚷嚷你是拍视频的(基础常识都不懂)???

胶片的4:3片门全开是啥明白吗?

Alexa LF全画幅摄影机和SONY的Venice实际画幅比例是相当的。Alexa LF是:4,448 x 3,096 的(也是大致接近3:2的画幅【36.70 x 25.54 mm】。一样是让你用变形宽银幕椭圆光孔镜头的,后期再拉升到2.39:1,或1.85:1)。

得了你就别吹牛逼了,SONY有目前全世界唯一能拍8K-RGB的8K x 4K/14Bit/120fps 的超级摄像机UHC-8300(世界上有第二家有吗?)。SONY拥有世界上唯一一个堆栈式画质无损全局快门感光器的4K/14Bit/480fps 的HDC-4800(别家有吗?)。不好意比参数,还真没人能和SONY比哈!
[47 楼] righthero [泡菜]
21-2-10 23:28
我是一个器材党 发表于 2021-02-10 23:18
是谁告诉你要穿几千万个孔的? SONY的像素级ADC要穿孔?我第一次听说!

如果是几千万像素的全像素ADC,光ADC估计得需要百亿晶体管,必定还需要SRAM或dram匹配总线速度,也许需要几层半导体,难道不需要穿孔连接?
还是你基本原理都不懂?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46 楼] 你好嘛 [泡菜]
21-2-10 23:24
righthero 发表于 2021-02-10 23:07
图像这块特别适合堆料堆并行换速度和低功耗。
索尼 佳能 半导体技术,早落伍了。
台积电只代工,目前三星最有潜力,但市场和竞争格局,三星也就...

全幅这么大面积上做几千万个穿孔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做到。

对于半导体厂家来说,感光层是个麻烦,这个制程提高帮助不大,设计经验很重要。当然现在手机CMOS也有以快打慢,直接在感光层上堆工艺的趋势。

对于相机厂商来说,半导体技术发展太快了,价格太高了,即使购买技术方案,自己做适配也是个不小的难点,还需要代工生产,都是很大的麻烦。

总体上,相机销量太低,一年全幅市场估计还不到百万台,再被多个厂家,众多型号瓜分,分摊成本太高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45 楼] 我是一个器材党 [禁言中]
21-2-10 23:22
求米求衣 发表于 2021-2-10 22:18
cmos那点事,说白了,就是堆料。。。

谁舍得堆更多的料(ADC、dram),谁的性能就高,就这么简单的一回事,根本不像cpu、GPU,要设计架构、指令集、流水线并行处理等等复杂问题,cmos的性能,其实就是个小学算数问题。

现在各家都在控制cmos研发步伐,尽量不过多挤牙膏,要不是前一阵佳能快揭不开锅了,在R5上冒进了些,索尼也不会急忙推出A1。厂家控制研发步伐,一来可以攫取更多利润,多割几茬韭菜,也能让投资风险降低,年报好看些,毕竟是上市公司嘛。

现在具备不具备1亿像素全局快门,120帧写卡速度?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做大些把散热做好,上热管和风扇,把电池做大N倍就行了,做成方块机没有任何难度。

但是厂家不会这么干,人家要细水长流,要把这跟过程延续10年以上,这就是垄断和资本天生的本性。


问题是感动那玩意儿压根没地方堆呀?明白不?! 你的结构首先要满足可以堆然后才能堆!

就好像怎么把大象装进冰箱里,你首先要打开冰箱门知道不?感动是还没能力把冰箱的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