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虚化对照片的重要性
9058 170
[1 楼] 马甲君 [泡菜]
21-3-3 05:00
从全副转修M43, 看到最多人纠结的是, 画纸,和虚化。因为在全副时也没对虚化感兴趣,所以一直不关心这方面,来到M43 发现很多人对虚化很讲究, 想听听大家对虚化的看法,虚化对照片真的这么重要?
最好能亲身体验的照片比较, 复制和粘贴党就算了。
[169 楼] 弄着玩儿1 [老坛泡菜]
21-12-30 12:59
D7100+244
[168 楼] 孔雀 [老坛泡菜]
21-12-30 12:36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30 12:23
“同视角下的不同物理焦距”与“同等效焦距不同的底”本质上说的就是一回事。

角分辩率只能决定上限,但距离这个上限差距有多大,还要看具体的镜头。手机远摄镜头的光圈一般也都不大、物理焦距又小,相比相机长焦角分辨率本身就差了不少,也就是上限不高;空间太小又限制了镜头质量的提高,手机的远摄镜头物理焦距非常小、折射角度过大又限制了镜头质量的提升,这三方面就导致了手机远摄表现不佳,这可不是“一丁点差距”。

工程成本决定了,你规格定了素质上限,实际就不会差太多。
不然不是亏了成本了,还不如规格定低点。
又不是手动设计镜头的年代

所以现代300/4镜头基本上就是300/4的理论上限扣点材料工程偏差。
肯定不如328,肯定比356高,各家有差也差不太多。

我说的一丁点差距是不同焦距短焦镜头之间和相似焦距光圈长焦镜头之间。

当然不是说手机这种短焦镜头和真正相机的长焦镜头之间了。
[167 楼] 弄着玩儿1 [老坛泡菜]
21-12-30 12:27
D7100+640 本帖最后由 弄着玩儿1 于 2021-12-30 12:29 编辑
[166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1-12-30 12:23
孔雀 发表于 2021-12-30 11:46
远距离成像,基本上只取决于镜头物理焦距和角分辩率(物理焦距/光圈)。和底/等效焦距关系不大。

但近距离成像(5米/15英尺以内),现代镜头/底都不差。

在那一丁点差距里比来比去意思真不大。

所以我看镜头都不关注近距离成像。扫街这种啥机器都能用。


“同视角下的不同物理焦距”与“同等效焦距不同的底”本质上说的就是一回事。

角分辩率只能决定上限,但距离这个上限差距有多大,还要看具体的镜头。手机远摄镜头的光圈一般也都不大、物理焦距又小,与相机长焦镜头相比角分辨率本身就差了不少,也就是上限不高;空间太小又限制了镜头质量的提高,手机的远摄镜头物理焦距非常小、折射角度过大又限制了镜头质量的提升,这三方面就导致了手机远摄表现不佳,这可不是“一丁点差距”。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2-30 12:28 编辑
[165 楼] 孔雀 [老坛泡菜]
21-12-30 11:46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30 08:46
手机的远摄能力比上一寸底长焦口袋机就已经很不错了。不知道现在的手机远摄能力提高了多少,我手里的P30pro在等效125焦距的表现并不比1/2.3寸大变焦口袋卡片机在同视角下的表现好,更小视角的话就已经比不上1/2.3寸了,更不要说和一寸底相比。

远距离成像,基本上只取决于镜头物理焦距和角分辩率(物理焦距/光圈)。和底/等效焦距关系不大。

但近距离成像(5米/15英尺以内),现代镜头/底都不差。

在那一丁点差距里比来比去意思真不大。

所以我看镜头都不关注近距离成像。扫街这种啥机器都能用。
[164 楼] fang2004 [泡菜]
21-12-30 09:05
在小学学写作文时,老师就说一篇文章要有中心思想,照片也一样。虚化便于突出重点,不必过多考虑背景抢眼球问题。大景深更考验拍摄者的“作文”水平。背景的光影,颜色,构图必须烘托“中心思想”,而不是喧宾夺主,难度差别大了去了。
[163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1-12-30 08:46
孔雀 发表于 2021-12-29 16:27
所以你也要说明,手机成像可以和一寸底口袋机比啊。

直接开口就是“手机画纸已经很接近一寸底”是不是也有点过分?

实际上相机最大的优势永远不是成像素质,而是可扩展性。

仅仅追求成像素质的话,胶卷年代135就不会取代中幅,中幅就不会取代页片了。

手机的远摄能力比上一寸底长焦口袋机就已经很不错了。不知道现在的手机远摄能力提高了多少,我手里的P30pro在等效125焦距的表现并不比1/2.3寸大变焦口袋卡片机在同视角下的表现好,更小视角的话就已经比不上1/2.3寸了,更不要说和一寸底相比。
[162 楼] 弄着玩儿1 [老坛泡菜]
21-12-29 19:42
2021.12
[161 楼] 孔雀 [老坛泡菜]
21-12-29 16:27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29 10:19
你这就过分了啊,手机能轻松装衣兜,你要比也应该用黑卡6或7、ZS220这类口袋机来比,用J5配长焦来比不太合适。

所以你也要说明,手机成像可以和一寸底口袋机比啊。

直接开口就是“手机画纸已经很接近一寸底”是不是也有点过分?

实际上相机最大的优势永远不是成像素质,而是可扩展性。

仅仅追求成像素质的话,胶卷年代135就不会取代中幅,中幅就不会取代页片了。
[160 楼] aladdiny [泡菜]
21-12-29 14:10
马甲君 发表于 2021-12-29 00:47
是的,手机的计算摄影月来月强,这里有Sony ZV-1 vs Iphone13 Pro Max的对比,可以看出手机画纸已经很接近一寸底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6288673?from=search&seid=7570495059240782786&spm_id_from=333.337.0.0,里面的小模特好可爱。

同时评论区也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参考。




也许将来手机、相机会“合流”:手机在光学镜头上发力,相机在计算芯片上发力。
[159 楼] 马甲君 [泡菜]
21-12-29 13:23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29 10:19
你这就过分了啊,手机能轻松装衣兜,你要比也应该用黑卡6或7、ZS220这类口袋机来比,用J5配长焦来比不太合适。


没觉得他过分啊, 观点很牛,大师以相机镜头的焦距去秒杀手机的画质,完胜。
[158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1-12-29 10:19
孔雀 发表于 2021-12-29 02:22
手机接近一寸底……来拍个100米以外的玩玩?

你这就过分了啊,手机能轻松装衣兜,你要比也应该用黑卡6或7、ZS220这类口袋机来比,用J5配长焦来比不太合适。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157 楼] 孔雀 [老坛泡菜]
21-12-29 02:22
马甲君 发表于 2021-12-29 00:47
是的,手机的计算摄影月来月强,这里有Sony ZV-1 vs Iphone13 Pro Max的对比,可以看出手机画纸已经很接近一寸底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6288673?from=search&seid=7570495059240782786&spm_id_from=333.337.0.0,里面的小模特好可爱。

同时评论区也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参考。

手机接近一寸底……来拍个100米以外的玩玩?

[156 楼] 马甲君 [泡菜]
21-12-29 00:47
aladdiny 发表于 2021-12-28 11:51
虚化在特定场合有用,很多时候却需要大景深,这时候即使M43还不够,所以这种时候的随手拍常用手机。

现在手机已经很强大了,尤其是常规的广角拍摄、夜景拍摄,用RAW的时候后期空间很大。但还有些不足,一是正好对着太阳时,太阳的形状很难看,二是计算虚化不自然,甚至有明显瑕疵;三是中长焦拉跨;四是操控不好,尤其是戴口罩解锁麻烦,搞不好容易摔机。

其实打击M43最狠的还是手机,近期的一次出门随拍,带了M43一机两镜(其实还算轻巧)都没拿出来,全部手机搞定。一个朋友,花了近2万买了某全幅一机一镜,本来想好好玩,结果很少带出来,太笨重了。


是的,手机的计算摄影月来月强,这里有Sony ZV-1 vs Iphone13 Pro Max的对比,可以看出手机画纸已经很接近一寸底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6288673?from=search&seid=7570495059240782786&spm_id_from=333.337.0.0,里面的小模特好可爱。

同时评论区也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参考。
[155 楼] aladdiny [泡菜]
21-12-28 16:39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28 13:47
真正需要大景深时手机反而不如相机,比如旅游时拍观光留念照,想要把人和远景都拍得比较清楚,现在的多数手机景深都是不够用的,而用C幅相机16焦距光圈缩到F/11基本上就可以了,M4/3同视角的话用F/8就可以。

手机的景深劣势并不是“景深太大”,而是“景深不可控”,无论是强虚化还是大景深都比不过相机。


这个解释很专业了!
[154 楼] aladdiny [泡菜]
21-12-28 16:37
PuChen 发表于 2021-12-28 13:29
景深不够就用景深合成,很多用全幅中幅拍风光的都在用。
我用相机拍照很少直出,所以手机最引以为豪的机内堆栈和HDR合成对我没有太大吸引力,因为相机都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同理,M43的手持超解和各种机内后期功能对于更高需求的严肃摄影也没有太大吸引力,但EM13的内置ND配合超强防抖确实是一绝。
智能手机拍照真正的优势在于极致的便携性和超强的计算能力,前者无可替代,后者有利有弊,现在这些优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开始用手机拍RAW,感觉进步是巨大的,对相机的替代性在持续提高,专业摄影不敢说,但随手拍这个用途方面是很好了。
[153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12-28 15:53
明月无心 发表于 2021-3-3 13:08
有大师说过: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光圈大
明月无心 发表于 2021-3-3 13:08
有大师说过: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光圈大
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对焦清晰

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曝光正确

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没有手震

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拍了人

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拍了景

没有一张伟大的照片是因为拍出了影像

……
[152 楼] 明月无心 [陈年泡菜]
21-12-28 14:07
我的理解:虚化通常不是一张好照片的构成要素,突出主题才是。
而虚化是突出照片主体(通常也是主题)的最简单方法之一,所以初学者往往会比较在意虚化。
我常常建议初学者购买大光圈镜头或长焦镜头,因为它们可以比较容易拍摄到好看的照片,从而培养对摄影的兴趣。
突出照片主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学会以后,就不会在意虚化了。
因为,好看的照片不见得就是好照片
[151 楼] 马甲君 [泡菜]
21-12-28 14:03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28 13:47
真正需要大景深时手机反而不如相机,比如旅游时拍观光留念照,想要把人和远景都拍得比较清楚,现在的多数手机景深都是不够用的,而用C幅相机16焦距光圈缩到F/11基本上就可以了,M4/3同视角的话用F/8就可以。

手机的景深劣势并不是“景深太大”,而是“景深不可控”,无论是强虚化还是大景深都比不过相机。


估计因为手机都是固定大光圈的原因,手机光圈不可变。
[150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1-12-28 13:47
aladdiny 发表于 2021-12-28 11:51
虚化在特定场合有用,很多时候却需要大景深,这时候即使M43还不够,所以这种时候的随手拍常用手机。

现在手机已经很强大了,尤其是常规的广角拍摄、夜景拍摄,用RAW的时候后期空间很大。但还有些不足,一是正好对着太阳时,太阳的形状很难看,二是计算虚化不自然,甚至有明显瑕疵;三是中长焦拉跨;四是操控不好,尤其是戴口罩解锁麻烦,搞不好容易摔机。

其实打击M43最狠的还是手机,近期的一次出门随拍,带了M43一机两镜(其实还算轻巧)都没拿出来,全部手机搞定。一个朋友,花了近2万买了某全幅一机一镜,本来想好好玩,结果很少带出来,太笨重了。

真正需要大景深时手机反而不如相机,比如旅游时拍观光留念照,想要把人和远景都拍得比较清楚,现在的多数手机景深都是不够用的,而用C幅相机16焦距光圈缩到F/11基本上就可以了,M4/3同视角的话用F/8就可以。

手机的景深劣势并不是“景深太大”,而是“景深不可控”,无论是强虚化还是大景深都比不过相机。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2-28 13:48 编辑
[149 楼] PuChen [泡菜]
21-12-28 13:29
aladdiny 发表于 2021-12-28 11:51
虚化在特定场合有用,很多时候却需要大景深,这时候即使M43还不够,所以这种时候的随手拍常用手机。

现在手机已经很强大了,尤其是常规的广...

景深不够就用景深合成,很多用全幅中幅拍风光的都在用。
我用相机拍照很少直出,所以手机最引以为豪的机内堆栈和HDR合成对我没有太大吸引力,因为相机都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同理,M43的手持超解和各种机内后期功能对于更高需求的严肃摄影也没有太大吸引力,但EM13的内置ND配合超强防抖确实是一绝。
智能手机拍照真正的优势在于极致的便携性和超强的计算能力,前者无可替代,后者有利有弊,现在这些优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148 楼] PuChen [泡菜]
21-12-28 12:15
某个个人图集是0,被多版块禁言的NC又来发表二极管言论代表别人的需求了,天天引战能当饭吃。
[147 楼] aladdiny [泡菜]
21-12-28 11:51
虚化在特定场合有用,很多时候却需要大景深,这时候即使M43还不够,所以这种时候的随手拍常用手机。

现在手机已经很强大了,尤其是常规的广角拍摄、夜景拍摄,用RAW的时候后期空间很大。但还有些不足,一是正好对着太阳时,太阳的形状很难看,二是计算虚化不自然,甚至有明显瑕疵;三是中长焦拉跨;四是操控不好,尤其是戴口罩解锁麻烦,搞不好容易摔机。

其实打击M43最狠的还是手机,近期的一次出门随拍,带了M43一机两镜(其实还算轻巧)都没拿出来,全部手机搞定。一个朋友,花了近2万买了某全幅一机一镜,本来想好好玩,结果很少带出来,太笨重了。
[146 楼] 三石煌 [泡菜]
21-12-28 10:52
把妹摄影师 发表于 2021-12-28 09:38
当你选择m43,就说明你也是重视虚化,不然你可以选择一英寸相机,或是直接用手机

其实用一寸卡片机在70焦段f2.8拍胸部以上人像,也可以有很合适观感很舒服的景深的。
[145 楼] 龙游天涯 [资深泡菜]
21-12-28 09:44
的确,不重视虚化的话,索尼的黑卡太方便了
[144 楼] 把妹摄影师 [泡菜]
21-12-28 09:38
当你选择m43,就说明你也是重视虚化,不然你可以选择一英寸相机,或是直接用手机
[143 楼] 马甲君 [泡菜]
21-12-28 04:37
据说这个人像大神,拍妹工作基本就是5D3+28/70F2.8, 两台一样的,照片都没有那种刀锐奶滑。

https://weibo.com/liufangvision
[142 楼] 流火的天空 [泡菜]
21-11-14 21:49
yxiao_9015 发表于 2021-11-09 12:05
我猜你一定不会认同 yyt 的这幅肖像了~~

这张猛一看 觉得虚化过了 人物肖像一般情况下不适合过小的景深 但结合屠女士科学家医学家的身份 突出她深邃又暗含锐利的目光又是合适的 仿佛锁定了某种新型病毒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141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11-13 14:41
索性再来一张不可以虚化的例子。

这张图片应该归到“城市风光”一类吧?和所有风光类片子一样,主体通常都涵盖了很大的范围所以通常需要极大的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