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收了个E16-70,打算作为日常挂机头
5752 107
[19 楼] 781027 [资深泡菜]
21-4-12 13:05
16-50确实不错,有次把镜头摔了,拆开粘上继续用。不过我是定焦党,变焦的画质实在是不够看
[18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12:33
alieshana 发表于 2021-4-12 12:11
哎,我昨天正好把1670出给咸鱼了……
因为换了7c  残副头不用了
拿得动的话,当然全幅好很多,可惜我拿不动24-105/4,只好退而求其次……
[17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12:32
liugc 发表于 2021-4-12 11:30
从焦段来说10-18、18-135两个就够了,从方便使用,换镜头少来说16-70、18-135各有各的好处,不好取舍。70-200基本上已经打算出了
怎么联系啊?无忌好像不支持站内短信……
[16 楼] alieshana [泡菜]
21-4-12 12:11
哎,我昨天正好把1670出给咸鱼了……
因为换了7c  残副头不用了
[15 楼] liugc [资深泡菜]
21-4-12 11:30
vanBeethoven 发表于 2021-4-12 10:43
70-200出给我吧!

从焦段来说10-18、18-135两个就够了,从方便使用,换镜头少来说16-70、18-135各有各的好处,不好取舍。70-200基本上已经打算出了
[14 楼] pengzang [泡菜]
21-4-12 10:50
vanBeethoven 发表于 2021-4-12 07:54
以这个体积重量来说,画质其实也不错。这些小蓝标的原罪就是当年的定价。

6000+1670用了五年了,作为日常、工作记录挺好的
[13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10:43
liugc 发表于 2021-4-12 10:30
我一直保留了16-50,感觉它的16-24 F8很超值
后来入了10-18、16-70、70-200三个F4,嫌70-200体积大、重,又入了18-135,想替代70-200,因为135以上用的很少。
现在情况是入的入了,哪个也没舍得出,从焦段来说10-18、18-135两个就够了
70-200出给我吧!
[12 楼] liugc [资深泡菜]
21-4-12 10:30
我一直保留了16-50,感觉它的16-24 F8很超值
后来入了10-18、16-70、70-200三个F4,嫌70-200体积大、重,又入了18-135,想替代70-200,因为135以上用的很少。
现在情况是入的入了,哪个也没舍得出,从焦段来说10-18、18-135两个就够了 本帖最后由 liugc 于 2021-4-12 10:41 编辑
[11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10:00
这张开启了Clear Image Zoom,70mm X2,居然也能看,比E16-50的50mm不开数码变焦还要好。看来我之前对Clear Image Zoom功能误会很深,实际可用!
[10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09:51
vanBeethoven 发表于 2021-4-12 09:41
70mm
用PS重新缩图,70mm
[9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09:50
vanBeethoven 发表于 2021-4-12 09:40
先发两张面交镜头时的试拍片,请忽略取景用光构图,直出仅缩小。这张是16mm
发现在Mac预览里缩图时会自动处理,并且压缩得厉害,还是用PS重新缩一遍吧
[8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09:41
70mm
[7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09:40
降维秒尔 发表于 2021-4-12 09:05
先赞一下这个心态,愿意带出去的才是最重要的。欢迎上片!
先发两张面交镜头时的试拍片,请忽略取景用光构图,直出仅缩小。这张是16mm
[6 楼] 降维秒尔 [泡菜]
21-4-12 09:05
先赞一下这个心态,愿意带出去的才是最重要的。欢迎上片!
[5 楼] wrynb [注销用户]
21-4-12 08:4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07:58
我平时拿相机就是这个姿态,16-50套机头轻轻松松,全幅+24-70/4一天下来手会有点累,16-70应该刚刚好。
[3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2 07:54
liudage3744 发表于 2021-4-11 17:38
16-70这镜头抛开画质不谈,体积外观做工就像一个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以这个体积重量来说,画质其实也不错。这些小蓝标的原罪就是当年的定价。
[2 楼] liudage3744 [泡菜]
21-4-11 17:38
16-70这镜头抛开画质不谈,体积外观做工就像一个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1 楼] vanBeethoven [资深泡菜]
21-4-11 15:46
E16-50跟了我很多年,一直舍不得升级。这个廉价套机头鲜有好评,但我认为它其实不错。在收起状态下,它是最小巧的APS-C标变,广角端成像完全对得起大多数非专业用户。对比E16/2.8,不上纲上线的话,基本没区别。在这个基础上,白送17-50mm,还有啥可抱怨的呢?不过,它的长焦端也真的只能算白送,而当我发现自己的片子里50mm占比不小的时候,就越来越不淡定了。

对于有原厂情结的人来说,升级目标的筛选倒也不复杂,根据自己的需求剔除了太过笨重的那些,剩下的就只有16-70和18-135。实话实说,135mm等效200mm,对我的诱惑不能说不大,但冷静下来一想,广角少了一小段,长焦光圈更小,重量还多了一些,用这些代价换取135mm,值吗?除了阳光下的场景,135mm + f/5.6实用性比得上70mm f/4吗?另一方面,全幅上的FE24-70/4恶评如潮,但我实际使用体验很好,想必E16-70也应该是同样的设计理念:牺牲一些边缘解析力,尽量做好其它方面并保持克制的重量。给16-70投下最后一票的是二手行情,居然已经很接近18-135,那这道选择题就没什么难度了。

最后的纠结反而是16-50,毕竟轻巧便携是我使用APS-C的初衷。另外一点担心是,16-70口碑不好,长焦端到底能比16-50好多少?带着这两个疑虑,我收来了我的E16-70。镜头成色很好,上家用得很小心,连保护镜都是原厂的。上机试拍,放大到100%看,嗯,跟16-50类似,广角端边缘明显不如※※锐,意料之中。长焦端虽然也谈不上优秀,但甩16-50几条马路没问题,超过了预期,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在手机或iPad上以屏幕尺寸观看,即使是广角端也可以感觉到16-70的画面更通透,更锐利,色彩更加明快,这正是我所熟悉的索蔡风范;长焦端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可用和不可用的区别。重量方面,得益于索尼半幅机身手柄较大的优点,并没有明显的增负感,幸好。到这里,我知道这个镜头买对了 。给家族成员来张合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