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有源音箱换了全频单元
11245 197
[139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20 07:47
Trompette 发表于 2022-05-19 21:23
嗯多出的30万,只需要投一半在房间声学装修上,就足够秒100万系统(放你目前房间)了

就算你现在只用2万块的系统,房间还是瓶颈...

再算算声学装修价格,1.2米的GIK低频陷阱四个墙角加前墙11个,50厘米的HOFA扩散前墙用6个,天花2个,侧墙6个,再加一对全频吸音备用,再来一对威巨声的亥姆霍兹共鸣器,总共三万五打住。这一套对付40平米的房间足够了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38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20 06:51
Trompette 发表于 2022-05-19 23:41
除非你玩耳机。否则房间是系统的很大一部分,比音箱都重要。把环境割离开,剩下再好也是瘸腿。

虽说小房间本身的确决定了音效上限,但...

对于九成九的玩家来说,房间能开展的处理都是有限度的,小系统各个频段动态有限,问题少一些,大系统低频问题会多一些。但房间只是会制约系统充分的发挥,学霸考砸了只是从优变为良,学渣考再好也不过是及格。
房间最大的问题是面积和比例,十来平米近正方形的书房不管怎么处理,都不如30平米客厅效果好,前提是客厅可以摆出来而不是贴墙放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37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9 23:41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2-5-19 22:59
声学处理当然重要,房间大小比例就决定了大部分的效果,40平米的房间,威巨声霍法挂满也花不到十万。
但是,高分系统再打折也比低分系统好


除非你玩耳机。否则房间是系统的很大一部分,比音箱都重要。把环境割离开,剩下再好也是瘸腿。

虽说小房间本身的确决定了音效上限,但大部分玩家离这个上限还差得远。

[136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22:59
Trompette 发表于 2022-05-19 22:35
如果你测过房间混响时间和三维的频响曲线,我就收回我的说法
要是一般书橱地砖石膏天花,靠窗帘地毯,贴个扩散板的那种,效果差远了
...

声学处理当然重要,房间大小比例就决定了大部分的效果,40平米的房间,威巨声霍法挂满也花不到十万。
但是,高分系统再打折也比低分系统好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35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9 22:35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2-5-19 21:36
不可能


如果你测过房间混响时间和三维的频响曲线,我就收回我的说法
要是一般书橱地砖石膏天花,靠窗帘地毯,贴个扩散板的那种,效果差远了

普通人耳对绝对频率分辨力很差,对声信号的记忆力很差,对声音的空间分辨力很强

所以正确的立体声场和合适的混响,能够为普通人带来极大的听觉舒适感

我只科普,不是任何商家,也不介绍任何品牌和服务
[134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21:36
Trompette 发表于 2022-05-19 21:23
嗯多出的30万,只需要投一半在房间声学装修上,就足够秒100万系统(放你目前房间)了

就算你现在只用2万块的系统,房间还是瓶颈...

不可能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33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9 21:23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2-5-19 20:55
我的经验完全不能认同这个观点。我现在的系统二十多万,如果升级到五十多的系统,前端不变,音箱从3110升级到212,甚至到212FS,声音完全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嗯多出的30万,只需要投一半在房间声学装修上,就足够秒100万系统(放你目前房间)了

就算你现在只用2万块的系统,房间还是瓶颈。
[132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20:55
半山半海 发表于 2022-05-19 20:52
买不买主要取决于爱好程度和经济能力,一定档次后和装备能力关系不是太大了。

我的经验完全不能认同这个观点。我现在的系统二十多万,如果升级到五十多的系统,前端不变,音箱从3110升级到212,甚至到212FS,声音完全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31 楼] 半山半海 [资深泡菜]
22-5-19 20:52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2-5-19 20:46
听不出来就不买咯
买不买主要取决于爱好程度和经济能力,一定档次后和装备能力关系不是太大了。
[130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20:46
半山半海 发表于 2022-05-19 20:44
我的看法有一点点相反,几十万上百万的系统其实从声音上靠人类耳朵听出声音好坏对比来几无可能,这个时候外观、对某些品牌的爱好程度、当时的心情等,...

听不出来就不买咯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29 楼] 半山半海 [资深泡菜]
22-5-19 20:44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2-5-19 20:23
买五十万一百万系统的人不会因为商家的口若悬河就放弃自己的体验,换言之骗不到他们,但对预算吃紧、喜欢性价比的客户,说大话往往更有用,这种针对性的推销更加可恶
我的看法有一点点相反,几十万上百万的系统其实从声音上靠人类耳朵听出声音好坏对比来几无可能,这个时候外观、对某些品牌的爱好程度、当时的心情等,这时候商家的主观能动性就非常重要了。
[128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20:23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05-19 20:13
高端hifi器材肯定不会通过网上试听的方式选购,付费试用很有必要。从不听口水歌的小资白领,同样不会选网上试听的小作坊音箱,通常是买国外知...

买五十万一百万系统的人不会因为商家的口若悬河就放弃自己的体验,换言之骗不到他们,但对预算吃紧、喜欢性价比的客户,说大话往往更有用,这种针对性的推销更加可恶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27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9 20:1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6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18:48
云视听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对于一些使用糟糕系统的人来说,他们糟糕的系统所播放的糟糕的声音和那些高端系统的录音居然差不多,这也会给他们一个极大的心理满足。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25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9 18:44
市场的萎缩是实体店消失的原因。因此,现在要通过付费线下试用、付押金试听等等方式来解决,所以现在的市场都是向高端化发展,只要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还是可以听到你想要的所有的设备。网上云视听无非是给人一个吹嘘自己听过多少多少设备的噱头罢了。通过网上视听的方式来选购器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编辑于:2022-05-19 19:01:12
[124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9 17:3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3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8 09:39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05-18 08:27
同意你的观点,云试听真实目的就是厂商卖器材,播放的内容对器材素质要求极低,盲目购买容易被坑。
有些up主自己录制视频的设备很专业,B站不少...

我的观点是云视听不过是社交活动罢了,相互点个赞捧捧场,不要当真。
网上试听,听个热闹就行了,拿来对比器材纯属以偏概全。
本人所在的群,几乎集中了本地所有的大烧,每天都在发各种高端大气器材的录音,大家也都各种吹捧,其实发的人听的人都是在社交而已,没人当真,无非是通过这个方式和在各行业有头有脸的人搞好关系罢了
录音能当购买依据吗?我二手出那么多,录音的唯一作用是给卖家证明机器是好的、能响的,没有用录音当作评价标准的。
音响是个信号逐级放大的过程,越好的系统,越能反应信号源的不足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22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8 08:2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1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7 23:24
醉空行 发表于 2022-5-17 22:21
对音箱和录音的看法与您更接近。

全频没法完全替代分频。高音的延展和高级感、低音的力量感,全频比不了分频。录音方面,如果为了两个器材直接对比听差别,录一下可以。如果只录音一首曲子,让听众品评好坏,那就算了,无论如何比不了直接听原版。

现在云试听是比较流行的方式,也是实体店衰亡后不得已的交流方式,每天本地发烧群里都充斥着各种录音视频加各种吹捧,其实只是社交方式罢了,和朋友圈点赞同理。
我不认可云试听,所以也不会去关注这个,但我觉得现场录音仅仅是对现场音效的一小部分的管中窥豹,没事自己用手机录自己的系统试试便知,如果重播出来差不多的话,只能说音箱系统太差。这几年展会上都有一群自媒体各种录音发帖,为了流量罢了,现场听的和上网听的,完全不是能够相提并论的东西。

一些使用优秀录音器材加上优秀后期制作的现场录音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系统的整体风格,比如小春弄的丹拿声学与罗杰之声的对比,还比如某代理搞的录音对比,但人家是用了相当专业的设备在专业的环境中录音,并且用专业的后期制作来让重播效果接近他听到的效果,并且这种比较只能对风格进行一定了解,不可能拿来进行分析力、动态、瞬态这些hifi元素的对比。

一套几万几十万精心搭配的系统,播放几百几千万录音棚精心炮制的作品,然后用一个几千的手机录了再用一个几千的设备重播,还要去评头论足,这算什么呢?元宇宙看来已经落地了
[120 楼] 醉空行 [泡菜]
22-5-17 22:21
Trompette 发表于 2022-5-17 12:40
我对玩全频箱没有什么意见,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对极高频泛音敏感下降,玩全频箱其实很实惠

我所质疑的是:用手机录播评 Hifi 的行为。好比家电论坛总有人用的手机屏摄评投影一样,没有意义。
无忌是摄影论坛,你看有谁用手机拍显示屏然后上来评图的?

茅台和二锅头的差别,最好买一瓶来喝(听现场),也可以蹭着瓶口闻个香味(听唱片)。
至于手机录下来再回放,这一过程中的频响和立体声场损失一塌糊涂,恕我我只能拿酒糟勾兑来比喻了,好像也能品出味来。

最后,你觉得 HIFI 器材音质不存在价格门槛,那就继续无知者无畏吧
万一哪天你整明白后,发现过去几十年都是白玩,反成精神损失就不好了
对音箱和录音的看法与您更接近。

全频没法完全替代分频。高音的延展和高级感、低音的力量感,全频比不了分频。录音方面,如果为了两个器材直接对比听差别,录一下可以。如果只录音一首曲子,让听众品评好坏,那就算了,无论如何比不了直接听原版。
[119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7 20:1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18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7 12:40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5-16 16:28
用价格高低认定是不是hifi器材非常可笑,很多古典大师的经典录音是六七十年前的制作,相对于以前播放经典录音的有线广播、电唱机、半导体收音机、盒式磁带录音机等音响设备,现代几百元的手机妥妥是高科技软硬件结合的HIFI设备,几十元的模块音质能把当年那些老古董按到地上摩擦,听出不同唱片版本、不同音箱声音的区别轻而易举。所谓Hifi 器材音质根本不存在价格门槛,只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百元的耳机比大多数几千元的音箱更HIFI。几百元的小尺寸全频音箱中高频强低频弱,用来听小提琴单乐器演奏刚好扬长避短,音质极有可能干翻几千元档次的两分频小音箱。天价的HIFI器材,同样有应用场景,几平米的房间,硬塞进一套功率上千瓦的hifi器材,那不是HIFI是精分。


我对玩全频箱没有什么意见,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对极高频泛音敏感下降,玩全频箱其实很实惠

我所质疑的是:用手机录播评 Hifi 的行为。好比家电论坛总有人用的手机屏摄评投影一样,没有意义。
无忌是摄影论坛,你看有谁用手机拍显示屏然后上来评图的?

茅台和二锅头的差别,最好买一瓶来喝(听现场),也可以蹭着瓶口闻个香味(听唱片)。
至于手机录下来再回放,这一过程中的频响和立体声场损失一塌糊涂,恕我我只能拿酒糟勾兑来比喻了,好像也能品出味来。

最后,你觉得 HIFI 器材音质不存在价格门槛,那就继续无知者无畏吧
万一哪天你整明白后,发现过去几十年都是白玩,反成精神损失就不好了
[117 楼] 醉空行 [泡菜]
22-5-16 23:34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5-16 16:28
用价格高低认定是不是hifi器材非常可笑,很多古典大师的经典录音是六七十年前的制作,相对于以前播放经典录音的有线广播、电唱机、半导体收音机、盒式磁带录音机等音响设备,现代几百元的手机妥妥是高科技软硬件结合的HIFI设备,几十元的模块音质能把当年那些老古董按到地上摩擦,听出不同唱片版本、不同音箱声音的区别轻而易举。所谓Hifi 器材音质根本不存在价格门槛,只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百元的耳机比大多数几千元的音箱更HIFI。几百元的小尺寸全频音箱中高频强低频弱,用来听小提琴单乐器演奏刚好扬长避短,音质极有可能干翻几千元档次的两分频小音箱。天价的HIFI器材,同样有应用场景,几平米的房间,硬塞进一套功率上千瓦的hifi器材,那不是HIFI是精分。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通常情况下几千块钱的分频音箱还远远达不到全能水准的,这时如果一个好点的全频音箱与它单独比中频,还真未必输。

但是高音和低音就不要比了,私下里认为全频音箱一定输。或许小喇叭全频在高频上可能输得不多,只是占优势的情况基本不可能。

这样理性看来,全频喇叭似乎输得非常难看是吧?但实际并不一定。一者中频在声音感觉里的比重非常大,中频好非常迎合感觉。二者,有人天生就不喜欢低频,只把它当作氛围类的角色,这种情况质感有了就不感觉缺失,全频喇叭对这些人影响不大,低频足了反而会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或者单独对中频有感觉的情况下,此时全频喇叭确实有可爱之处,是那种干净、直接、周正的声音。

[116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2-5-16 19:07
自己玩什么、喜欢什么、认可什么原本是不需要别人认可的。相应的,也不要强求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
编辑于:2022-05-16 19:10:45
[115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6 16:2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14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6 07:05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5-15 23:39
二锅头和茅台味道不同,各唱片公司录制发行的“罐头音乐”听感不同,全频音箱与分频音箱风格不同是客观事实,没什么疑问。
不同版本唱片,不同种类音箱重放的录音,小孩都能听出区别,几十块的手机模组只要没有严重失真,二次外部录放当然也可以分辨出来,你用手机与别人通话,会不会经常发生把张三的声音听成李四的情况?现代手机录放系统经过专业人士长期研究优化,低成本硬件已经能得到不错的效果,你看到的只是手机录放系统几十块的模组部分,却忽略了这么多年芯片技术和声音软件算法方面的巨大进步,
太可笑了。


兄弟,你无知无畏了。你做的实际是二次外录,目前只在全景声道的房间声学标定中出现。

声学标定过程中要使用什么样的麦克风,要使用什么样的回放信号,要使用什么样的软件做信号分析,你看过再来自high

手机录音能听出古典大师的不同演绎风格,录音电平高低还差不多
连不同唱片版本,不同音箱都能听出来,实在太打 Hifi 器材的脸了

[113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5 23:3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12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5 22:31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5-15 15:57
你平时喝不喝酒?二锅头和茅台味道有没有区别?如果你认为没区别实在太太太超值了。
重播的发行音乐是唱片公司已经制作好的“罐头音乐”,效果是由录音师和调音师设计加工出来的,其中既有器材的影响,又有个人主观的感觉。不同唱片版本回放的听感肯定有差别,不要因为价格低估现代手机模组的性能,找出不同版本“罐头音乐”听感的区别绰绰有余,手机拍摄模组也很便宜,有人质疑现在手机拍的照片分辨率低没法辨认吗?


你的比喻完全不恰当

二锅头和茅台都是原酒,如果要比较,相当听演奏现场
专业录音,通过喇叭回放的音乐,也能算开瓶闻个香味
至于你再用手机录下来听,我找不到什么相关的比喻。现实世界没有这样品酒的

用几十块的手机模组再来二次外部录放,最多听个电平,好比罐头本身有咸有淡,口味轻重不同
如果这都能 “能听出全频音箱与分频音箱风格的区别” “全频音箱背景小提琴颤音的细节更饱满些”

不光交智商税的各位,连专业录音室都是傻子了
[111 楼] 花开满楼 [注销用户]
22-5-15 15:5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10 楼] Trompette [泡菜]
22-5-15 11:24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2-5-15 10:05
马勒第2交响曲分频音箱录音,第一个版本与我的录音相同,能听出全频音箱与分频音箱风格的区别,全频音箱背景小提琴颤音的细节更饱满些。不同版本唱片调的电平高低差别很大,channal的录音技术非常出色,个人觉的在这五个版本中最有模拟味和临场感,发行唱片的电平普遍较低。

【马勒第2交响曲 五个不同版本新录音专辑对比听。系统:AudioOnes 交响曲1号数播+OTTAVIO tt前级+Psi H3主动箱】
https://b23.tv/iugYZnn


兄弟你知不知道,你用来鉴别 “能听出全频音箱与分频音箱风格的区别” “全频音箱背景小提琴颤音的细节更饱满些” 的

手机麦克模组,批量采购价格不到30块?(苹果和小米的MEMS的供应商是歌尔声学)
手机扬声器模组更便宜一些(苹果和小米的供应商是瑞声科技)

如果这就能听出模拟味,临场感,实在太太太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