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追求系统和环境表现得平直吗
5851 427
[189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8-2 00:51
地平线AA 发表于 2023-08-02 00:30
你不要象个巨婴一样说话。我是问你根据什么拉平的音频的,比如墙不平,用眼睛、用刮板找平,而你是用什么方法对声音找平的?...

慕名买入你同款的华硕板载声卡,一切迎刃而解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88 楼] 地平线AA [泡菜]
23-8-2 00:30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8-02 00:25
用和你同款的华硕板载声卡
你不要象个巨婴一样说话。我是问你根据什么拉平的音频的,比如墙不平,用眼睛、用刮板找平,而你是用什么方法对声音找平的?
[187 楼] 地平线AA [泡菜]
23-8-2 00:28
zjize 发表于 2023-08-01 23:09
房间真的是音响表现最重要的因素,可惜自己水平有限,没有把房间调好。
构成音响系统中任何一个硬件,房间、功放、音箱、摆放,都是影响音频曲线及混响的因素,音频曲线有问题时,调整房间反而不是首要的选项。
[186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8-2 00:25
地平线AA 发表于 2023-08-01 22:53
你们是根据什么找平的?用耳朵听的吗?

用和你同款的华硕板载声卡
[185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8-2 00:22
zjize 发表于 2023-08-01 22:00
-3db水平,动态巨大,哈哈

RT60多少?
[184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8-2 00:22
zjize 发表于 2023-08-01 22:00
-3db水平,动态巨大,哈哈

RT60多少?
[183 楼] zjize [泡菜]
23-8-1 23:09
形上几何 发表于 2023-07-31 21:43
很有意思,已经触及点东西了,比如某种面的某种频率的活塞运动推动的空气团,能不能复制那种声电转换系统所传达的信息,以及不同的人(年龄、经历、听觉曲线等),在这个空气团里能不能感受到一致频谱特性。
房间真的是音响表现最重要的因素,可惜自己水平有限,没有把房间调好。
[182 楼] 地平线AA [泡菜]
23-8-1 22:53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8-01 14:50
今天和一哥们折腾用DSP和Dirac调低音炮,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把低频修平……
算了,还是攒钱买更大的箱子吧,2.2不容易玩
你们是根据什么找平的?用耳朵听的吗?
[181 楼] zjize [泡菜]
23-8-1 22:00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7-31 15:26
有也动态很小了
-3db水平,动态巨大,哈哈
[180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8-1 14:50
今天和一哥们折腾用DSP和Dirac调低音炮,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把低频修平……
算了,还是攒钱买更大的箱子吧,2.2不容易玩
[179 楼] 形上几何 [泡菜]
23-7-31 21:43
zjize 发表于 2023-07-31 14:13
关键是我现在的箱子低频都是在40Hz或以下的,所以它很重要。看着喇叭动却听不到声音,很难受!

很有意思,已经触及点东西了,比如某种面的某种频率的活塞运动推动的空气团,能不能复制那种声电转换系统所传达的信息,以及不同的人(年龄、经历、听觉曲线等),在这个空气团里能不能感受到一致频谱特性。
[178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31 15:26
zjize 发表于 2023-07-31 14:13
关键是我现在的箱子低频都是在40Hz或以下的,所以它很重要。看着喇叭动却听不到声音,很难受!

有也动态很小了
[177 楼] zjize [泡菜]
23-7-31 14:13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7-31 09:01
其实,40赫兹有什么问题,已经无伤大雅,尤其对于书架箱来说

关键是我现在的箱子低频都是在40Hz或以下的,所以它很重要。看着喇叭动却听不到声音,很难受!
[176 楼] zjize [泡菜]
23-7-31 14:12
雾中幻景 发表于 2023-07-31 09:00
这是玩HIFI的真谛!声音是物理的是可以测量,但其传播的音乐直抵人心,每个人不同的阅历和生活经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一般都有些倾向性,杰长老需要追求平直,烧友可以有个性喜好的选择。

我追求的是在平直下的优美,而且平直是指的消音室内的平直,对于实际的听音室,我觉得像我前面那图里的理想线才是更好的,真平直反而是不对的。
[175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31 09:11
雾中幻景 发表于 2023-07-31 09:00
这是玩HIFI的真谛!声音是物理的是可以测量,但其传播的音乐直抵人心,每个人不同的阅历和生活经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一般都有些倾向性,杰长老需要追求平直,烧友可以有个性喜好的选择。

因此,世界上才有那么多各具特色的音响系统,用各自的心中的尺度去重现世间的美好
[174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31 09:01
zjize 发表于 2023-07-30 23:46
有人跟我谈到这个了。有机会我问问看,这种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其实,40赫兹有什么问题,已经无伤大雅,尤其对于书架箱来说
[173 楼] 雾中幻景 [禁言中]
23-7-31 09:00
这是玩HIFI的真谛!声音是物理的是可以测量,但其传播的音乐直抵人心,每个人不同的阅历和生活经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一般都有些倾向性,杰长老需要追求平直,烧友可以有个性喜好的选择。
[172 楼] 朕大色天下 [禁言中]
23-7-31 07:51
zjize 发表于 2023-07-28 15:49
其实我这个房间有一个大问题,40Hz那里因为刚好是房间的短边的频率(我的房间4.3米,刚好是40Hz声波的一半),结果那一段就是大坑,有10db之多。我现在的箱子,在那部分都没有什么能量,光看见喇叭动,听不到什么低频能量,惨得很。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

这种房间造成的大坑, 没有办法从器材上解决.
因为, 你在这个频点用再大的力,也会被反射回来相同的力抵消
[171 楼] zjize [泡菜]
23-7-30 23:46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7-28 16:28
还能有什么办法,音箱背后加吸音呗,但是40赫兹的吸音体可能很难。
然后就是PSI有个主动式的低频陷阱AVAA,据说很牛
有人跟我谈到这个了。有机会我问问看,这种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170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6:28
zjize 发表于 2023-07-28 15:49
其实我这个房间有一个大问题,40Hz那里因为刚好是房间的短边的频率(我的房间4.3米,刚好是40Hz声波的一半),结果那一段就是大坑,有10db之多。我现在的箱子,在那部分都没有什么能量,光看见喇叭动,听不到什么低频能量,惨得很。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音箱背后加吸音呗,但是40赫兹的吸音体可能很难。
然后就是PSI有个主动式的低频陷阱AVAA,据说很牛
玩点器材而已 编辑于 2023-07-28 16:31
[169 楼] zjize [泡菜]
23-7-28 15:49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28 00:48
其实我很赞同杰长老的观点,低频凸起一些,高频衰减一些,这样声音的乐感会更好
其实我这个房间有一个大问题,40Hz那里因为刚好是房间的短边的频率(我的房间4.3米,刚好是40Hz声波的一半),结果那一段就是大坑,有10db之多。我现在的箱子,在那部分都没有什么能量,光看见喇叭动,听不到什么低频能量,惨得很。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
我是一向不接受听平直的曲线的,因为我在消音室听过,真难听。相信我,那怕是混响室,搞平直了也不好听的。当然,为工作没问题,欣赏音乐就完全没必要了。但箱子是越平越好听的,我听了自己NS19有二个多月了,那声音是真的可以还原现场感受的。
[168 楼] zjize [泡菜]
23-7-28 15:40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7 22:55
杰长老单元厂的消声室低频截止频率是多少?
没有问,但比音箱厂的大不少,有空我问一下。他们说是珠三角排得上号的几个消音室了。
不过,水月老板建了一间,据说可以到30Hz。我以后也可以调他家的设备来测试。
[167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1:01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8 10:31
“我也正因为录音存在着各种妥协,所以建议大家在演奏唱片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口味酌量添加,不必拘泥于把系统调整平直这一种做法”
你拿录音时有妥协、等响度曲线不是平直的作为论据,推论重放系统不必追求平直,是错的。
看来一时半时转不过来弯。好好想想再说吧。
重放录音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在混音师的房间用他的器材播吧?我只能用说我不喜欢真力在强吸音环境中校准后的音乐表现,不代表他人。
[166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0:44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8 10:31
“我也正因为录音存在着各种妥协,所以建议大家在演奏唱片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口味酌量添加,不必拘泥于把系统调整平直这一种做法”
你拿录音时有妥协、等响度曲线不是平直的作为论据,推论重放系统不必追求平直,是错的。
看来一时半时转不过来弯。好好想想再说吧。

录音是创作出不平直的音乐,而平直的房间和系统,理论上可以完美再现录音作品的不平直,但这种完美的再现不是我想要的“完美”,这下你能转过弯来了吗?

你所强调的保真,保的是录音作品的真,不是自然界声音的真。
我们演奏唱片,录音是演奏自然届的声音,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演奏方式。
玩点器材而已 编辑于 2023-07-28 10:54
[165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0:42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8 09:43
中高频下斜,不是等响度统计的结果。这是两件事,没有关联。实际上你看等响度曲线,高频部分还上扬了,说明人对高频部分相对于中高频部分也没那么敏感。如果按你想的是等响度曲线调音,那么频响曲线不仅低频部分要高一些,高频部分也要高一些。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也证...

我在评价系统、器材的时候,从来都是两个维度,声音表达和音乐表达。声音表达就是你所推崇的平直,音乐表达就是不平直但更能反映音乐特色和个人喜好的特点。
两者必然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音乐表达的声音是朴素甚至无趣的,没有声音表达的音乐是孱弱甚至虚伪的,所有人的器材搭配,都是在两者之间寻找自己需要的平衡点。
BBC系一大堆音箱和平直是没什么关系的,胆机也是如此,我见证了胆机加雨后初晴播黄小琥的声音让歌手本人最为满意,见证了中提琴家周力喜欢斯特林和布鲁门和夫而不是单拿重放弦乐的表现。
所以,我们在听音乐这个个性化的悦己活动中,一定要追求系统和房间的平直吗?
[164 楼] 巴萨0809 [泡菜]
23-7-28 10:31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7-28 10:08
不妨回看一下我刚才的回帖中是以钢琴27.5~4.86khz的音域频段为例, 曲线所示4000赫兹@70分贝的感受声压和500赫兹@75分贝、125赫兹@80分贝、63赫兹@90分贝、31赫兹@95分贝时相同。也就是从统计学角度,如果此时系统的曲线是平...
“我也正因为录音存在着各种妥协,所以建议大家在演奏唱片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口味酌量添加,不必拘泥于把系统调整平直这一种做法”

你拿录音时有妥协、等响度曲线不是平直的作为论据,推论重放系统不必追求平直,是错的。
看来一时半时转不过来弯。好好想想再说吧。
[163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0:30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8 10:19
用一架真钢琴放在你面前弹,等响度那些规律仍然存在。这时你能说真钢琴低频少吗?
假如录音时是平直的、重放时平直的(理想状态),然后用和真实钢琴演奏相同的声压重放,怎么会觉得低频少呢?就等响度这事来说,和听真钢琴有啥区别?
等响度曲线告诉你“那个录好的钢...
这就是口味的问题了,我们播放唱片的初衷都是为了仿真,但玩到现在,早就偏离了这个初衷。KAWAI饱满,雅马哈清脆,但我想要的声音可能是既清脆又饱满的KAWAI或者雅马哈,最好还带着施坦威的动态和贝森朵夫的细腻
[162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0:25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8 09:43
中高频下斜,不是等响度统计的结果。这是两件事,没有关联。实际上你看等响度曲线,高频部分还上扬了,说明人对高频部分相对于中高频部分也没那么敏感。如果按你想的是等响度曲线调音,那么频响曲线不仅低频部分要高一些,高频部分也要高一些。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也证...

很多发烧友把系统和房间弄平直的本意是想原汁原味重现唱片制作最后一个环节的效果,就好像以前大家买BW音箱是因为EMI用它当给制作人演示的监听,这无可厚非,我买监听器材也是为了系统有相对平直的声底。
但是,其实很多朋友在折腾一番后,还是在闲鱼上卖掉测量麦克风,卖掉金嗓子的房间均衡器,跟着感觉走了
[161 楼] 巴萨0809 [泡菜]
23-7-28 10:19
玩点器材而已 发表于 2023-07-28 10:08
不妨回看一下我刚才的回帖中是以钢琴27.5~4.86khz的音域频段为例, 曲线所示4000赫兹@70分贝的感受声压和500赫兹@75分贝、125赫兹@80分贝、63赫兹@90分贝、31赫兹@95分贝时相同。也就是从统计学角度,如果此时系统的SPL是...

用一架真钢琴放在你面前弹,等响度那些规律仍然存在。这时你能说真钢琴低频少吗?
假如录音时是平直的、重放时平直的(理想状态),然后用和真实钢琴演奏相同的声压重放,怎么会觉得低频少呢?就等响度这事来说,和听真钢琴有啥区别?
等响度曲线告诉你“那个录好的钢琴曲,在小音量重放时感觉低频比大音量时比例少一些”这个现象的原因。
你还是得好好想想。
[160 楼] 玩点器材而已 [泡菜]
23-7-28 10:08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8 09:43
中高频下斜,不是等响度统计的结果。这是两件事,没有关联。实际上你看等响度曲线,高频部分还上扬了,说明人对高频部分相对于中高频部分也没那么敏感。如果按你想的是等响度曲线调音,那么频响曲线不仅低频部分要高一些,高频部分也要高一些。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也证...

不妨回看一下我刚才的回帖中是以钢琴27.5~4.86khz的音域频段为例, 曲线所示4000赫兹@70分贝的感受声压和500赫兹@75分贝、125赫兹@80分贝、63赫兹@90分贝、31赫兹@95分贝时相同。也就是从统计学角度,如果此时系统的曲线是平直的,大部分人会觉得钢琴的低音会偏少。

我从来没有说要用等响度曲线去调整声音,我从来提倡的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调整,因为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生理特征是不同的。
并且,录音为了适配不同的回放设备,在录音作品的呈现上是会做不同的妥协的,录音本省也是创作的过程,所以混音也好母带也好,都不会严格按照等响度曲线去让最终呈现的听感达到绝对平衡的状态,也是在自己喜好、制作人喜好以及众多因素妥协的结果。我也正因为录音存在着各种妥协,所以建议大家在演奏唱片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口味酌量添加,不必拘泥于把系统调整平直这一种做法
玩点器材而已 编辑于 2023-07-28 10:18